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樂山水:中國的總理與宰相辨析(3)
送交者: 樂山水 2016年02月10日02:17:0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中華民國

從1949年9月30日回溯到1928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事實上的君主是蔣中正,行政院長是宰相。

從1928年回溯到1912年4月1日,中華民國北京政府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實行總統任命內閣制。內閣稱作國務院,首長稱作國務總理(1914到1916年,二者分別稱作政事堂和國務卿)。

清代

從1912年2月12日回溯到1911年5月,清廷設置內閣,首長仿照日本稱作總理大臣。

從1911年5月回溯到1729年(雍正七年),清朝君主的最高輔助機構是軍機處。雍正七年(1729年),清軍大舉征伐西北兩路,六月初十(7月5日)正式設立軍需房,公布密辦軍需人選,選內閣中謹慎縝密者入值,以處理緊急軍務。旋即改稱辦理軍需處或軍需處,再改稱辦理軍務處、軍機房。次年改稱軍機處,雍正十年(1732年)三月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

軍機處設首席軍機大臣,或稱領班軍機大臣,一般由滿族親王或大學士擔任。軍機大臣員額無定,最少時三員,最多不超過十員,通常為四至七員,尤以五至六員為最常,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充任。

其間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乾隆繼位後,撤除軍機處,改設總理事務處兼理軍機事務,簡稱總理處,以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保和殿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為總理事務王大臣,原軍機大臣改在總理處“協辦總理事務”或“差委辦事”。1738年1月17日(乾隆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准總理事務王大臣解職,復設辦理軍機處。

從1729年回溯到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一月,設立南書房,“揀擇詞臣才品兼優者充之”,稱作南書房行走,直接起草諭旨與處理機密奏議。

從1677年回溯到1637年(清崇德二年,明崇禎十年),清朝最重要的決策機構是議政王大臣會議(又稱國議、八貝勒共議政制)。初設時,成員為八位兼任議政王的貝勒與少數滿籍議政大臣。該會議決事項,可不經內閣票擬付諸實行。1643年順治帝即位後,多爾袞攝政,以“盈廷聚訟,紛紜不決,反誤國家政務”為由,限制王公幹政。多爾袞死後恢復權力。後該會議再加入漢籍大臣,並將職能擴大為“決定國家重大機密事務”。

明代

從1644年明朝滅亡回溯到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朝君主的最高輔助大臣是內閣大學士。宣德十年正月,宣宗崩,時年9歲的朱祁鎮即位,是為英宗,改次年為正統元年,由太皇太后張氏輔政。“英宗九歲登極,凡事啟太后,太后避專,令內閣議行,此內閣票旨之所由始也。” (孫承澤《春明夢余錄・內閣》)

內閣大學士的名稱有不同殿閣。殿閣排名是:華蓋殿、謹身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內閣初無首輔次輔之分,票擬之事則由閣臣同寅協恭,共同商議。

“弘、正以後居首者始秉筆,地望與次相懸絕矣。” (《弇山堂別集》卷45)明中葉後,內閣大學士排名在最前面的稱作首輔,並不一定是華蓋殿大學士。排名第二位的稱作次輔。其餘稱作群輔,朝班位次始列六部尚書之上。嘉靖朝,嚴嵩專斷,與次輔不相關白。後夏言為首輔“凡所擬旨,行意而已,不復顧問嵩。”(《明史紀事本末》卷54)萬曆初,張居正為首輔,“三日不出閣,吏以函捧章奏就第票擬,次相在閣坐候,票進乃出。”(《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69)可知明中葉,嘉靖、隆慶、萬曆初三朝(1543-1582年),調旨票擬之權盡落首輔之手。

張居正死後調旨票擬之權又回到群輔“協恭”,天啟再由內閣同官“協恭”轉換成“分票”,崇禎年間因閣臣傾軋角爭,內閣作用僅剩“分票”署名票擬,以便追查責任,內閣票擬徒具虛名。

從1380年(洪武十三年)回溯到1367年(洪武十三年),明朝設中書省,左右丞相。1380年,朱元璋藉由丞相胡惟庸案,罷中書省,廢丞相。

元代

從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回溯到1271年(至元八年),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右、左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右、左丞及參知政事。

宋代

從1379年(南宋祥興二年)回溯到乾道間(1165-1173年),設左、右丞相。

從乾道間回溯到建炎間(1127年—1130年),改首相官名為尚書僕射、次相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為參知政事。

從建炎間回溯到北宋靖康間(1126年—1127年),改首相官名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從靖康間回溯到政和間(1111年—1118年),改首相官名為太宰兼門下侍郎,次相為少宰兼中書侍郎。

從政和間回溯到元豐改制(1080-1081年),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

從元豐改制回溯到960年宋朝建立,以同平章事、侍中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兩者同議政事,輪流知印、押班、奏事,合稱“宰執”。

唐代

從907年唐朝滅亡回溯到開元後(742年),宰相加銜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

從開元後回溯到唐高宗後(684年),宰相除中書令、侍中外,他官加銜稱“同中書門下三品”。

從高宗後回溯到618年唐朝建立,宰相是三省長官:中書省的中書令(隋朝的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侍中(隋朝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

隋代

從618年隋朝滅亡回溯到581年建立,宰相是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

南北朝

從589年隋滅南朝陳回溯到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南北朝制度多變,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

魏晉

420年回溯到220年曹丕承東漢漢獻帝禪讓建立魏朝(曹魏),宰相稱作丞相或相國,多為權臣。

漢代

從222年回溯到208年(東漢建安十三年),設置丞相,由曹操擔任。

從208年回溯到25年東漢建立,由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共同執政,權臣則多稱“大司馬”。

從25年回溯到西漢哀帝年間(前7-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

從漢哀帝年間回溯到漢武帝年間(前140-前86年),漢武帝起用了一批儒生當丞相,處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宰相的職權逐漸轉移到了尚書台長官的手中。

從漢武帝年間回溯到前202年西漢建立,宰相一般稱為丞相(金印緺綬,綬紫青色),只是如果稱為“相國”(金印綟綬,綬似綠似紫)的話,地位更高一些,並以御史大夫為副職。

秦代

從前201年秦朝滅亡到前221年建立,宰相稱作丞相。

古代王朝有些時候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因為不同朝代尊左或尊右而不同。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漢朝尊右,隋唐兩宋尊左。元朝依蒙古人習俗尊右,明初尊左。

————————

附錄

樂山水:中國的總理與宰相辨析(1)

( 2016年1月5日)

時常見到有人把總理李克強比作宰相,把總書記習近平比做皇帝。這是錯誤的。

現代憲政民主的國家或地方自治政治制度中,權力遞減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而行政當局制度分為單首長制和雙首長制。

單首長制分為內閣制和總統制。

內閣制是議會多數黨或政黨聯盟組閣,總理(首相以及地方自治體的政府首長)是行政首長,例如英國、德國和日本。

總統制是民選行政首長,例如美國。

雙首長制分為總統內閣混合制和總統任命內閣制。地方自治體一般不採用雙首長制。

總統內閣混合制中,總統民選,掌握國家安全(軍隊、警察和情報部門)和外交權力,而內閣還是由議會多數黨或黨派聯盟組織,掌握其他行政權力,例如法國。這會出現總統和內閣出自對立政黨。

總統任命內閣制,如台灣和俄羅斯。

中國憲法規定的行政當局制度是內閣制,當然有名無實。香港基本法規定的是總統制。

中國目前實際實行的政治制度是共產黨統管行政、立法和司法,最高決策和執行機構是政治局常委會,也就是集體君主,沒有宰相即君主的最高輔助大臣。

————————

樂山水:中國的總理與宰相辨析(2)

2016-02-03 16:16:34

中共的政治局常委會集體君主制,最近這一段持續了20年左右。21年前的1995年年初,充當雙君主的卸任政治局常委鄧小平和陳雲病重不能弄權,政治局常委會成為集體君主。這段時間中,江澤民2002年卸任總書記和政治局常委,但控制了政治局常委會的多數票、軍權和政法權,地位接近於太上皇,直到2012年習班子上台。

習近平上台後抓權神速,似乎已經或將要成為獨夫君主。原因我在舊文中說過:“愚且魯的人要登頂,引起了聰明人的嫉妒和覬覦。看不起習近平的薄熙來和掌控黨務權的令計劃投靠掌控政法權的周永康,加上江派掌控軍隊的徐才厚和郭伯雄,都想取代或廢掉習近平。謀反陰謀敗露,誅反賊就是黨內大義,莫敢不從。習近平由此輕鬆獲得軍權、政法權和黨務權,還能戲弄江曾。”

習近平已經或將要成為獨夫君主的跡象,我在舊文中分析過:

[新華網12月29日報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2月28日至29日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

【習近平在講話中肯定了中央政治局帶頭踐行“三嚴三實”取得的成效,……”】

【習近平就中央政治局當好“三嚴三實”表率提出4點要求。】]

[有權肯定政治局並把政治局當下級提要求的,只有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代表會議和中委會會議決議。總書記只是政治局會議的召集人和委員之一,對於政治局只有會議召集權、發言權和投票權,怎麼可能有權把政治局當下級提要求?

上述報道還引述習近平的話:

【第二,自覺把“三嚴三實”要求體現到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須有很強的看齊意識,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

政治局會議就是“黨中央”,比它更大的“黨中央”是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代表會議和中委會會議。習近平這裡說的,是政治局會議要落實自身這個“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向自身看齊嗎?還是落實它服從的上述三種會議的那些“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向那些“黨中央”看齊?再或者是落實服從於它的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那個“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向那個“黨中央”看齊?甚至是落實總書記這個政治局會議召集人、發言人、投票人的重大決策部署,向總書記看齊?]

如果習近平已經或將來成為獨夫君主,其他政治局常委就成為集體宰相。

從1995年年初回溯到1987年11月,卸任政治局常委鄧小平、陳雲和李先念(其間病死)是集體君主,政治局常委會是集體宰相。

從1987年11月回溯到1月,政治局常委鄧小平、陳雲和李先念是集體君主,代理總書記趙紫陽是宰相。

從1987年1月回溯到1981年6月,政治局常委鄧小平、葉劍英(其間辭職)、陳雲和李先念是集體君主,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和趙紫陽是雙宰相。

從1981年6月回溯到1978年12月,政治局常委葉劍英、鄧小平、陳雲和李先念是集體君主,沒有宰相。

從1978年回溯到12月1977年8月,政治局常委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和汪東興是集體君主,沒有宰相。

從1977年8月回溯到7月,政治局常委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是集體君主,沒有宰相。

從1977年7月回溯到1976年10月,政治局常委華國鋒和葉劍英是雙君主,沒有宰相。

從1976年10月回溯到9月,政治局常委華國鋒、王洪文、葉劍英和張春橋是集體君主,沒有宰相。

從1976年9月回溯到1949年10月,主席毛澤東是君主,其他政治局常委(1949年10月到1956年9月的中央書記處書記及候補書記)是集體宰相。

————————

樂山水:習近平把政治局當下級提要求的鬧劇

(2015年12月30日)

新華網12月29日報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2月28日至29日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

【習近平在講話中肯定了中央政治局帶頭踐行“三嚴三實”取得的成效,……”】

【習近平就中央政治局當好“三嚴三實”表率提出4點要求。】

新華網: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29/c_1117617951.htm

中共黨章規定:

【(三)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

【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黨的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

【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召集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並主持中央書記處的工作。】

中國共產黨章程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1/18/content_633225.htm

中委會代行全國代表大會職權,也就是向後者報告,服從後者。同樣,政治局代行中委會職權,也就是向後者報告,服從後者;而政治局常委會代行政治局職權,也就是向後者負責,服從後者。有權肯定政治局並把政治局當下級提要求的,只有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代表會議和中委會會議決議。總書記只是政治局會議的召集人和委員之一,對於政治局只有會議召集權、發言權和投票權,怎麼可能有權把政治局當下級提要求?

上述報道還引述習近平的話:

【第二,自覺把“三嚴三實”要求體現到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須有很強的看齊意識,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

政治局會議就是“黨中央”,比它更大的“黨中央”是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代表會議和中委會會議。習近平這裡說的,是政治局會議要落實自身這個“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向自身看齊嗎?還是落實它服從的上述三種會議的那些“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向那些“黨中央”看齊?再或者是落實服從於它的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那個“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向那個“黨中央”看齊?甚至是落實總書記這個政治局會議召集人、發言人、投票人的重大決策部署,向總書記看齊?

“黨中央”的多種含義,歷來是中共黨魁含糊其辭以售其奸的可走私之處。

上述報道中的“三嚴三實”是什麼東西呢?新華網2014年3月9日報道: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日下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

【習近平在肯定安徽工作後指出,……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新華網:習近平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09/c_119680070.htm

這只是習近平作為領導人的個人意見,此後沒有黨中央議事機構會議的決議確認為黨中央政策,卻在2015年4月19日之前某個“近日”,由中辦印發《關於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然後由新華網在4月19日加以報道: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2015年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作出安排。】

【《方案》提出,堅持以上率下、示範帶動。中央政治局帶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新華網: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4/19/c_1115016886.htm

中辦是政治局的辦事機構中央書記處的秘書機構,居然指示領導的領導——政治局:你們帶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這叫什麼把戲呢?叫作指鹿為馬。我習某人把政治局領導中辦這個“鹿”說成中辦領導政治局這個“馬”,你們政治局怎麼說?政治局的那幫老官油子都服從,說確實是中辦領導政治局這麼個“馬”,在政治局會議上對照“三嚴三實”逐個發言,自我批評。習寡人朕心狂喜,肯定了中央政治局帶頭踐行“三嚴三實”取得的成效,就中央政治局當好“三嚴三實”表率提出4點要求。

中共的鬧劇,就是這麼烏煙瘴氣。

————————

樂山水:前後三個不同的“中華民國”

(2016年1月12日)

中國有些人叫作“果粉”,也就是民國粉。其中大多是緬懷民國的文化環境,即所謂民國范兒;有些是緬懷民國的政治制度。

近日看美國之音的“海峽論壇”視頻,嘉賓王雪笠(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公民力量主辦的《公民議報》主編)說搞自治,台灣比香港有優勢的就是有“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台灣人要堅持和使用好。王女士來自大陸,了解多數台灣人對這個國號的想法嗎?他們恐怕認為這個國號給了中國吞併台灣的藉口,希望改用“台灣共和國”。由此想起中國法律人陳永苗提倡中華民國回歸大陸,在東網開專欄,起名為“民國當歸”。

這些在政治方面談論“中華民國”的人,恐怕沒有循名責實,搞清楚“中華民國”的實質有前後不同的三個。

先看看“中華民國”這個名稱。“中華”是指1912年從清代繼承下來的疆域和人口。“民國”也叫作共和國,相對於君主國。二者差別在於,君主國的主權在(屬於)君主,而民國或共和國的主權在民,是這樣的主權國家或向聯邦讓渡部分主權的自治邦:其政府的權力歸於代表公民主體的被選舉出來的個人而且政府首長們遵照法治(法律支配)的原則行使權力。

順便說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的“人民”和“共和國”重複了。在討論國號的政協會議上,中共提出的國號是“中華共和國”。有委員提出,這個國號譯成英文是Republic of China,與中華民國的英譯相同,所以建議改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建議被中共接受了。

“第一中華民國”,從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到1928年中華民國北京中央政府被國民黨反政府軍推翻。我在舊文里說過:

【辛亥革命始自1911年10月10武昌起義,到12月2日民軍攻占南京,長江以南各省以及長江以北的甘肅、奉天、吉林和新疆政府宣布脫離清政府而獨立。

12月29日,自稱為17個省份的代表在南京召開選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會,其中只有12個省政府的代表:奉天、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還有5個非省政府的代表: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依據此前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第一條:“臨時大總統,由各省都督代表選舉之;以得票滿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者當選。代表投票權,每省以一票為限。”孫文獲得16票而當選。實際上孫獲得的是12個獨立省份代表的11或12票,只是當選為這12個省份組成的聯邦政府的臨時大總統,不是中國中央政府的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文在南京宣布中華民國成立,並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2月15日南京的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但此時孫文在南京沒有解任臨時大總統,南北有兩個臨時大總統,因此北京的政府還不是中央政府。

4月1日孫文在南京解任臨時大總統,此時北京的政府才成為中國(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此時的中華民國是一個邦聯,核心是十幾個省的聯邦,外圍是完全自治的新疆、西藏和外蒙古。】

很多人說到中華民國,就跟國民黨混淆起來,但實際上“第一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關係並不是太大。

第一中華民國的建立,國民黨的前身同盟會出過力。同盟會是以反滿種族主義革命為首要任務的會黨,革命的目的是讓中國加入日本主導而包括日本、中國、朝鮮、越南等文化相近的國家組成的泛亞洲主義聯邦。它的主導者和主要金主是日本在野的泛亞洲主義組織黑龍會等,它的領導者和在華主要實踐者是日本人,如頭山滿、宮崎寅藏等。

北京中央政府,是西方列強扶植的。與當時日本政府一樣,遵守西方主導的國際條約秩序。

同盟會領袖之一宋教仁將同盟會改組為競選政黨國民黨。“國民”是轉借自日語的西語,即nation,也可以譯為:國族、民族、國家。國民黨是國族(民族)主義政黨。

宋教仁被孫文或袁世凱指使刺殺後,孫文成為國民黨的獨裁者,在廣東與南方軍閥合作叛亂。此時日本的泛亞洲主義組織陷入困難,孫文得不到他們的金錢,轉而乞求蘇聯金錢。蘇聯金錢、武器和顧問援助的多少按照走狗的勢力和幫助擴大蘇聯在鄰近的中國北方的勢力:首要豢養北方軍閥馮玉祥,其次是豢養國民黨,第三才是豢養共產黨。此時孫文和國民黨為討好蘇聯而變臉為國族社會主義。

“第二中華民國”,從1928年到1949年國民政府被共產黨反政府軍推翻。

1927年國民黨軍北伐。占領長江下游後,國民黨背叛主子蘇聯。

國民政府由蔣中正獨裁,即便是1947年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普選之後。

在國族方面,國民黨唯一的意識形態專家戴傳賢提出大中華主義。在經濟方面,國民政府推進國有化等社會主義政策。

“第三中華民國”,從1949年國民政府遷入台灣至今。

此時開始,中華民國政府只是台灣政府。1949年美國宣布台灣不在美國軍事保護範圍之內,台灣政府岌岌可危,但1950年中國出兵朝鮮攻擊聯合國軍,美國派第七艦隊巡航台海保護台灣。

蔣中正在台灣繼續獨裁,自己都保護不了,不接受美國勸告的宣布台灣獨立以自保,還夢想反攻大陸,更可笑的是還夢想建立不限於清代故土的大中華帝國。

蔣中正死後,蔣經國繼位獨裁,因循苟且,也不宣布台灣獨立以自保,即便被趕出聯合國並且被保護者美國斷交了。

1988年蔣經國死後,李登輝繼任總統,1996年被民選為總統。李推動修改憲法,將中華民國主權限縮到台灣、澎湖、金門、馬祖,政府由這些地方公民選出,這實際上已在憲法中將中華民國等同於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但美國此時已不同意台灣名義上獨立而引發台海危機。

未來一有機會,台灣就會棄“中華民國”如敝屣,改用“台灣共和國”。

中國的政治果粉,呼喚中華民國歸來。台灣政府自己都保護不了,還反攻大陸?中國政治果粉也太自作多情了。

美國之音:海峽論談:香港出版商失蹤案誰在幕後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strait-talk-hongkong-book-publisher-20160110/3138960.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環球網評論: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發布 國
2015: 施化:江澤民干政的因果分析(上)
2014: 世界級世紀偉人:馬克思、恩格斯、溫家
2014: 奧巴馬,美國及冷戰思維者啞口無言!日
2013: 毛澤東是為江青和張春橋等人掃平障礙..
2013: 香椿樹:希特勒在關鍵時刻挽救了歐洲
2012: “彪子”王立軍
2012: 繼續調查: 一個重慶人談王立軍事件
2011: 朝鮮日報:中國頻出吼聲 韓國該如何應
2011: 丟盡國格的毛澤東對基辛格說:“可以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