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東北前世【大滿洲國紀實】
送交者: 頭雁 2016年10月03日12:07:1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東北前世:《大滿洲國紀實》】
    來源:微信平台

    過去的2015年,東北經濟的低迷成了全國最沉重的一個笑話,遼吉黑每個季度經濟統計全國均排名倒數。這裡面固然有產業結構的原因、外部經濟環境的原因、思維觀念的原因和中央支持力度、方式的原因,但是人的因素,是一個迴避不了的因素。

    讓我們追溯一下塵封的歷史,回到戰火紛飛的年代,重新認識一下並不遙遠的過去:日治偽滿-東三省。

    東北獨特的地理和地緣政治形勢決定了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東亞、北亞各大政治勢力的演武場,多少次文化建設在毀滅性戰爭後幾乎要重新來做,這是東北古代文化缺少遺存的重要原因,而東北歷史的本來面目也就更加撲朔迷離,令史學家望而卻步。可嘆的是,在文化紀錄和傳播手段日益完備的近現代,我們仍然難以知道東北的那段歲月。

    零星讀到過《奉天日報》和《滿洲日日新聞》等張作霖時期和偽滿洲國時期的報紙,但對東北從1920年到1949年的歷史一片模糊。讀罷曲曉范先生的《近代東北城市的歷史變遷》,除了驚訝於東北昔日的富強,更佩服於曲先生治學的公心、魄力,悲嘆於中國的文化胸懷。在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中,關於東北1949年以前的歷史,講的只是奉系軍閥和關內軍閥一樣壓榨百姓,偽滿洲國的14年就只是日本如何奴役人民。而對關內中國工商業介紹得太多,以致於誰都知道上海、天津、青島、武漢,知道江浙財團。關於中國電影史則總是反覆講上海影業的繁榮,阮玲玉、胡蝶、趙丹廣為人知,而對當時亞洲最大的電影廠——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隻字不提,總是直接跳到1945年中共到長春接受日偽設備、廠房、人員,成立東北電影公司。這就有太多的自相矛盾,怎麼1949年的東北突然就成了共和國長子?東北又是拿什麼來支援解放戰爭和赤貧中國的建設?長春又怎麼突然成了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其實,東北人從年紀大的長輩那裡很難聽到象關內那樣的對於舊社會生活的痛苦回憶,小時候的疑問在曲先生這部書裡我們找到了線索。

    1925年,奉系軍閥在第三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占領上海,這背後的基礎就是東北的經濟已經比肩江南,20年代末東北工業化水平已超過長江流域,張氏父子的新政使東北的民族工商業成為日本滿鐵附屬地經濟的威脅,這成為9.18事變的經濟誘因。東北形成了以鋼鐵、煤炭為中心的重工業體系和以糧食加工、紡織、食品工業為中心的輕工業體系,而直到1949年,關內中國可憐的的工業還只是局限於幾個大城市。20年代末,北平、上海拍發到歐美的電報需轉經瀋陽。東北易幟前夕,東北擁有了中國最強大的海空軍,易職後全部移交南京政府。而當我們廣泛宣傳上海灘的繁華時,千萬不要忘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亞洲第二國際大都市——哈爾濱,34家外資銀行在哈埠開設分支機構,與巴黎、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直接業務往來,哈埠的金融動態左右遠東的金融形勢。在哈爾濱的外國商業機構達1809個。1928年,以出超實際利益比較,哈爾濱濱江海關穩坐全國六大海關頭把交椅,成為全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產基地,1926年,中國第一座廣播電台——哈爾濱廣播無線電台成立並開播。1928年5月,哈爾濱車站已經可以出售直達歐洲各城市的客票。

    1932年3月9日,偽滿洲國成立,1943年,當時世界上約有80個獨立國家或政權,承認偽滿洲國的有蘇聯、泰國等23個,中華民國雖不承認偽滿洲國的合法性,但在1935年之後與其建立了通郵、通車、通航及貿易聯繫。從1933年到1942年,偽滿當局詳盡規劃了大大小小109個城市的建設,而這樣的對東北的全面系統規劃我們還沒有做過。

    長春曾是亞洲近代唯一一個比東京還先進的城市,是中國第一個全由外國專家規劃設計的城市,是中國唯一的仿照外國首都建造的城市(巴黎、堪培拉),“國都新京(長春)”到1934年,整個城市全部掩映在綠海之中,因此有了“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稱。到1942年,長春人均占有綠地2272平方米,超過華盛頓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5倍,為世界大城市之冠,一時在國際上聲名鵲起。1934年,長春建成亞洲最大的無線電台——新京無線電台,長春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長春是中國第一個規劃地鐵的城市,1938年開始,在長春規劃120公里的環城地鐵和有軌電車道路,還有環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電訊線路採用地下管線,是亞洲第一個實現主幹道電線入地的城市。

    大滿洲國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由於關內連年內戰,赤貧的中國人口大量湧向關外,1936年1月,全東北人口3097萬,到年底猛增到3701萬人,1941年達到4229萬人。東北在張氏家族時代就以驚人的城市化進度超越東部沿海,偽滿時期城市人口繼續增長,1931年9.18事變前夕,東北城市化水平為11.5%,1942年達到23.8%,而中國城市化水平1990年才達到18.96%(2001年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東北地區城市化水平最高,達到52.1%,而2003年中國城市化水平為37%,)。1939年東北鐵路里程超過10000公里,1945年達到11479公里,而中國1949年鐵路總里程22000公里,1943年東北公路總里程近6萬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國含東北在內公路總里程才8.09萬公里。1932年,東北航空線總里程1.5萬公里,當年或近年的中國航空線總里程目前沒有數據,但是可以參考的是,1950年的中國民用航空線總里程才1.14萬公里。1940年,時速130公里的彈丸高速列車由大連機車廠研製成功。1934年至1943年運營於南滿鐵路新京至大連區間的亞細亞號特快列車採用大連製造的SL-7流線型機車,全封閉式空調車廂。

    到1945年,東北工業規模超過日本本土,亞洲第一。從瀋陽到大連的瀋大線兩側工廠煙囪林立,城市連成一片,成為舉世聞名的“綿長工業區”,瀋陽鐵西區被譽為“東方魯爾”。東北工業化水平迅速提高,1931年,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6.9%增加到59.3%,而中國2003年才達到57.5%。1938年,偽滿洲國共發電16.3億度,而且有亞洲最早的大量的水力發電,1943年,豐滿水電站開始發電,發電能力每年22億度,而到了1949年整個中國發電量才43億度。1943年時,東北以占中國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產了占全中國49.4%的煤,87.7%的生鐵,93%的鋼材,93.3%的電,69%的硫酸,60%的蘇打灰,66%的水泥,95%的機械,形成了龐大的人造石油、特種鋼等當時領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業。1945年時,全中國工業總產值東北占85%,台灣占10%,連年內戰的“一窮二白”的中國其餘部分只占5%。

    作為全亞洲最美麗的城市,長春一度成為許多學者討論國民政府還都何處的首選。膠着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為了換取蘇聯參戰以大幅減少自己對日作戰的傷亡,在雅爾塔,美英合夥秘密出賣了中國,以中國在外蒙古和東北權益的巨大喪失為代價換取了蘇聯的參戰,他們指出:“惟有蘇聯參戰,才能最終戰勝和徹底摧毀日本”。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蘇聯150萬軍隊在滿洲里、朝鮮半島北部、南薩哈林島(庫頁島)迅速摧毀了日本軍隊。僅僅23天的戰爭,蘇聯軍隊以極少的對日作戰傷亡從中國換取了巨大利益,(中國抗戰後沒敢追究關於中國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加入蘇聯成為圖瓦人民共和國的問題,又在1946年1月被迫同意了外蒙古獨立,合計失去達173.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江山的清政府才丟失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唐努烏梁海地區和外蒙古大部是豐美的草原和高山森林、草場,還有星羅棋布的湖泊和豐富的礦藏,而我們中國人至今還以為那裡都是戈壁荒漠。)還繳獲了豐厚的戰利品。這還不知足,從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蘇軍把東北的工廠、礦山、電站等物資絕大多數拆運回國,9月起7個月裡火車日夜不停,甚至連長春市政府的辦公家具都不放過。僅拆運宏大的鞍鋼就用了40天,發運貨車60列。1945年11月15日前,僅從瀋陽每天就有200輛貨車開往蘇聯,到1946年初,大瀋陽90%以上工廠都成空殼,連門窗都被拆走。共計劫走東北鐵路機車的75%和貨車的93%,而東北集中了中國當時的大部分鐵路物資和幾乎全部的世界先進水平的運輸車輛。

    東北抗日英雄李兆麟將軍抗戰後曾任中蘇友好協會會長,面對當時東北複雜險惡的形勢,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堅定地說:“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喚起人民的覺悟,我的死也是值得的。”據我黨的一貫說法是,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將軍在哈爾濱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但至今仍有歧義認為是蘇軍所為。著名地質學家、吉林人張莘夫受國民政府委派接收撫順煤礦,1946年在試圖阻止蘇聯工程師運走工廠里的機器時被害。鑑於蘇聯在伊朗、東北、東歐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威脅了美國利益,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在中國要求下對蘇聯提出交涉,1946年3月蘇軍開始回國。

    殘存的千瘡百孔的東北工礦交通和破敗的城市仍然讓全副美式裝備的國軍咋舌,國軍更沒有見過密集的高壓電網和遍地飛馳的火車,留下了“將軍全國都走遍,發現工業聚南滿”的驚嘆。
------------------------------------------------------------------------
【滿洲國時代的東北曾經有多富有?】
我們簡單的看一下數據,數據說明一切:

      ◆滿洲國是當時世界第4大工業體,1945年工業規模超過日本的本土,成為亞洲最大的工業體。從瀋陽到大連的鐵路兩側工廠煙囪林立,城市連成一片,成為舉世聞名的“綿長工業區”,瀋陽被譽為“東方魯爾”。 1945年滿洲國滅國,中國收復東北時,全中國工業總產值東北占85%,台灣占10%,中國其餘部分只占5%還主要集中在上海等少數地區,關內中國大多數地區根本就沒有建立現代工業。

      ◆滿洲國的首都新京(長春)當時是亞洲最大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到1942年,長春人均占有綠地2272平方米,超過華盛頓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5倍,新京在當時國際上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首都”和“百花春城”,滿洲國亡後,中國接管改新京後將百花春城新京更名為長春。

      ◆滿洲國首都新京(長春)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長春是中國第一個規劃地鐵的城市,1938年開始,在長春規劃120公里的環城地鐵和有軌電車道路,還有環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電訊線路採用地下管線,是亞洲第一個實現主幹道電線入地的城市。

      ◆滿洲國鐵路線亞洲密度第一,1945年滿洲國鐵路總歷程達到12479公里,而中國(不含東北)在內1949年鐵路總里程才2000公里,1934年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車“亞細亞號”開始運營,當時就該車就有了完備的冷暖房空調系統,“亞細亞號”的速度達到了120公里/時,遠遠領先於當時世界上所有火車,到1930年代中期,滿鐵已經開始使用IBM計算機(機械式)系統售票.

      ◆滿洲國公路總里程亞洲第一,1943年東北公路總里程近6萬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國含東北在內公路總里程才8.09萬公里。 

      ◆滿洲國航空總里程亞洲第一,1932年,東北航空線總里程1.5萬公里,而1950年的中國民用航空線總里程才1.14萬公里。

      ◆1945年,滿洲國煤產量占全亞洲的49.4%,生鐵產量占全亞洲的87.7%,鋼材產量占全亞洲的93%,發電量占全亞洲的93.3%,硫酸產量占全亞洲的69%,蘇打灰產量占全亞洲的60%,水泥產量占全亞洲的66%,機械工業產量占全亞洲的95%。

      ◆滿洲國不僅工業發達,民營經濟也很發達,國家藏富於民,1945年滿洲國滅亡東北回歸中華民國時,山海關內的中國GDP人均為40美元,而當時滿洲國的GDP人均為315美元,30年後的1975年, 中國大陸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而台灣在1969年才剛剛達到這個水平。

      ◆滿洲國的教育體系比今天的中國更具現代性,仿照日本的教育體制重視學生的品格與體魄的培養訓練,偽滿時代是真正義務教育,上學免費課本都是免費的,當然了日本人因為需要東北人掌握日語和日本文化巴不得東北孩子全部都上學,學習這些東西,但是毫無疑問,免費教育也促使了東北人掌握現代文明,免費實現了專業體育訓練,偽滿的教育沿襲日本教育的模式正如你所言“重視學生的品格與體魄的培養訓練”,源自偽滿時代的專業體育教育讓東北人至今受益匪淺,今天的東北地區依舊是中國奧運冠軍的主要“產區”,歷年奧運會結束後,超過60%的冠軍出自東北。

      滿洲國建立了一萬兩千所小學、兩百所中學、一百四十所師道學院,以及五十所專業技術和軍事學校,一千六百所私立學校,一百五十所宗教學校,二十五所國際學校。

      ◆大連曾經是日本服裝之都,引領日本時尚前鋒,今天回歸中國的大連依舊每年都舉辦大連國際服裝節,東北近些年經濟不景氣,但東北人穿衣一直都很時尚尤其是女性,甚至關內人眼裡東北女性被譽為很敢穿,這個都是偽滿時代的日本生活遺風
    --------------------------------------------------------------
再來看看二戰結束後蘇聯究竟從東北運走了多少財富?就能從另外一個側面了解偽滿洲國的富有:

    到抗戰末期,經過日軍多年的苦心經營,東北工業生產總量已經超出日本本土,東北真正成了日本侵略全中國和東南亞的基地。日本投降後,其在東北的工業,自然成為同盟國注意的目標。

    中國人民浴血抗戰8年,如從"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抗日民主聯軍對日作戰算起,中國人民抗擊日本長達14年之久。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日本法西斯戰爭中所做出的民族犧牲最大,所作貢獻也最大。所有在華日本資產作為對華戰爭賠償費用,無論就公理,還是就法理而言,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1945年中蘇締結《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談判開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就明確指示中國代表宋子文:"關於東北原有各種工業及其機器,皆應歸我國所有,以為倭寇對我償還戰債之一部分,此應與蘇方切商或聲明者也。"斯大林當時對中國這一正當要求也表示"同情"。

    抗戰結束後,1945年9月18日,中國政府向美、蘇建議:凡屬日本及日本國民在華領土內所有全部產業權、契據、利息以及各類財產,包括房屋、發電廠、各種工廠、船隻、船塢、造船廠、機器、礦業、有線及無線電設備材料、鐵路、車輛、修理廠等等應認為已讓予中國;凡屬同盟國約定歸還中國之任何中國或台灣領土,如有盟國軍隊駐紮,應採取一切必要及緊急辦法,防止敵人從事摧毀、破壞、隱藏、移動及轉讓等行為;關於分配日本國內各種資產,中國應享受優良百分法,及交貨優先權,以抵償中國國家及人民所受之長期犧牲與損失。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復函表示,蘇聯完全理解中國對日本賠償問題的立場,具體辦法應由四強(中蘇美英)組成的對日管制委員會做出。美國還在1945年8月下旬宋子文訪問時,就表示支持中國的要求。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接見宋子文時說,"中國抗戰八年,蘇對日作戰僅數日,向日本要求賠償,中國自應居首位"。英法等同盟國對中國的正當要求也表贊成。在當時看來,日本在華資產,作為對華賠償的一部分,在國際上並無問題。但是誰也沒想到,都認為沒有問題的事情卻出了問題。

    斯大林雖口頭上對中國以日本資產作為賠償的主張表示同情,但實際上他對東北的日本工業早就另有打算。在簽訂雅爾塔協議時,他對羅斯福要求: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歸蘇聯,並恢復俄國在日俄戰爭中失去的在東北的全部特權,否則他無法對人民交代蘇聯為什麼要出兵中國東北。這是他公開說出口的出兵東北的目的。還有沒說出口的目的就是把東北的日本資產全面占有、重點摧毀,然後實行壟斷性的經濟合作。對後一目的,是後來蘇聯代表在與中國國民政府進行經濟合作談判時透露出來的。

    所謂全面占有,就是把東北所有日資產業宣布為紅軍的戰利品,由紅軍全面接收。重點摧毀就是把最新最好最重要的機器設備拆運到蘇聯,滿足自己的需要。剩餘的部分,一分為二,中蘇各占其一,雙方再進行排他性的經濟合作,以免第三國(美國)的勢力進入東北。這三個環節是統一的,缺一不可的,其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全面占有和重點摧毀。三個環節都服從於蘇聯國家安全的目的。

    由於東北的輕重工業幾乎全為日本的滿洲重工業株式會社、滿洲電業株式會社以及滿鐵株式會社所壟斷,蘇軍占領東北後,首先將這幾個壟斷組織的頭頭--滿洲重工業株式會社總裁高崎建之助等日本高級經濟管理人員抓起來,拘留於長春寓所,嚴加看管,然後從他們口中索取各種所需要的材料。讓他們證明,東北某某企業是為關東軍服務的,日本資本占多大比例,以便為蘇軍將企業攫為戰利品提供"事實根據"。

    把各種材料準備齊全之後,蘇軍當局於1945年10月24日,強迫高崎建之助"將屬於滿業之各種事業移交於蘇聯"。高崎表示,滿洲國既已解散,他作為滿業總裁,無權簽署這樣的文件。既然蘇聯要求移交,應由蘇聯下書面命令,不然,"將來中國方面必有異議"。但蘇軍當局拒絕下書面命令,並說中國方面由蘇聯解決。高崎經不起威脅利誘,於10月29日與其他管理人員聯署了以下文件:

    "在滿業所轄之各公司,亦曾為關東軍之需要而工作,為其公司業務執行者之我輩,將我等對於全部財產之權利,移交與蘇聯。此等公司之財產包括其事業所、事務所、住宅及其他各種建築物。此等公司之名簿,及應交與蘇聯之事業所一覽表,一併附上。"

    這樣,高崎等一夥非法簽署了移交文件,將由他統管的72種工業,以及150種輔助工業作為軍事企業移交給紅軍。蘇軍還讓高崎倒填日期,填為9月17日。滿洲電業株式會社理事長平島敏夫等也簽署了同樣的文件,做了同樣的移交。

    在逼迫高崎等人進行移交期間,蘇方派出人數不等的武裝"代表"對各工廠一一實行接管。這些工廠大部分是民用工廠,而不是軍用工廠。但蘇聯認為,凡是為關東軍服務過的都是軍用工廠。因為誰也不能說關東軍不抽煙捲兒,不洗衣服,不點電燈,不住房子,不用瓦,而且日本工廠負責人還出具了證明,證明移交的所有工廠都是為關東軍服務的。

    接着是拆運。實際上,仗一打完,拆運就開始了。以讓高崎倒填的日期斷定,蘇軍拆運機器設備至遲是1945年9月下旬。所有被蘇聯認定為戰利品的工廠,都被蘇軍當局派兵把守,嚴禁外人進入。日本戰俘(特別是技術人員)是拆卸機器的主要承擔者,事後被押赴西伯利亞戰俘營做苦役。他們把工廠里的機器和重型設備拆卸下來,裝進箱裡,並拖拽到鐵路的起點。然後分海(大連)陸(向北經黑河,向西經滿洲里,向東經綏芬河)兩路運往蘇聯。蘇方人員接管各工廠後,則在蘇方技術人員指揮下有選擇、有計劃地進行。對工礦機器設備拆毀的程度,取決於工礦本身的重要程度和蘇聯對其機器設備需要的程度。

    例如,東北最大之鞍山鋼廠是東北的骨幹企業,摧毀該廠,便可癱瘓整個東北工業體系。因此蘇聯對其拆運也最為認真,由蘇軍中校柯剎羅夫指揮蘇俄技工80名,工人及日俘共8000名,經40餘日才拆運完畢。又如,奉天飛機製造廠,月產高等教練機70架(裝配),發動機100台。後來為躲避美機轟炸,實行分散經營,設公主嶺和哈爾濱二廠。公主嶺月產高等教練機30架,發動機100台。哈爾濱月產高等戰鬥機10架,發動機100台。以上三廠全部機件均被蘇軍拆運而去。所有的汽車製造廠的機部件也被拆運一空。拆運這些工廠的機器設備,破壞了東北的工業基礎,但滿足了蘇聯的需求。東北水電和火電發電機,蘇聯也有需求,但蘇聯準備與中國合作,就拆了大部分,留下小部分。整個拆運一直到1946年3月蘇聯最後撤軍時為止(實際上已無可再拆了)。

    蘇聯也是被法西斯摧殘的國家,照理說它應對同樣被法西斯摧殘的國家中國充滿同情,可它為什麼如此野蠻地摧殘東北的工業呢?

    駐東北蘇軍總司令馬林諾夫斯基向國民政府駐蘇軍軍事代表團團長董彥平透露,蘇聯對東北之經濟"要求目的不在經濟而在國防"。也就是說保證蘇聯的國防安全是它對東北一切經濟要求的核心。長期以來斯大林對東北強大的工業體繫懷有恐懼心理,用董彥平的話說,就是蘇聯對東北抱有"過分的安全感"。抗戰期間,日本對蘇聯進行了兩次軍事挑釁,一次是哈桑湖事件,一次是諾門坎事件,日軍都是以東北做基地,發起挑釁的。斯大林對此不能不銘記在心。他認為,在靠近蘇聯力量最薄弱的遠東地區保留中國東北這樣一個龐大的軍事與工業生產基地,對蘇聯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而蘇軍占領東北正是解除這一威脅的最好機會【東北前世:《大滿洲國紀實》】
    來源:微信平台

    過去的2015年,東北經濟的低迷成了全國最沉重的一個笑話,遼吉黑每個季度經濟統計全國均排名倒數。這裡面固然有產業結構的原因、外部經濟環境的原因、思維觀念的原因和中央支持力度、方式的原因,但是人的因素,是一個迴避不了的因素。

    讓我們追溯一下塵封的歷史,回到戰火紛飛的年代,重新認識一下並不遙遠的過去:日治偽滿-東三省。

    東北獨特的地理和地緣政治形勢決定了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東亞、北亞各大政治勢力的演武場,多少次文化建設在毀滅性戰爭後幾乎要重新來做,這是東北古代文化缺少遺存的重要原因,而東北歷史的本來面目也就更加撲朔迷離,令史學家望而卻步。可嘆的是,在文化紀錄和傳播手段日益完備的近現代,我們仍然難以知道東北的那段歲月。

    零星讀到過《奉天日報》和《滿洲日日新聞》等張作霖時期和偽滿洲國時期的報紙,但對東北從1920年到1949年的歷史一片模糊。讀罷曲曉范先生的《近代東北城市的歷史變遷》,除了驚訝於東北昔日的富強,更佩服於曲先生治學的公心、魄力,悲嘆於中國的文化胸懷。在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中,關於東北1949年以前的歷史,講的只是奉系軍閥和關內軍閥一樣壓榨百姓,偽滿洲國的14年就只是日本如何奴役人民。而對關內中國工商業介紹得太多,以致於誰都知道上海、天津、青島、武漢,知道江浙財團。關於中國電影史則總是反覆講上海影業的繁榮,阮玲玉、胡蝶、趙丹廣為人知,而對當時亞洲最大的電影廠——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隻字不提,總是直接跳到1945年中共到長春接受日偽設備、廠房、人員,成立東北電影公司。這就有太多的自相矛盾,怎麼1949年的東北突然就成了共和國長子?東北又是拿什麼來支援解放戰爭和赤貧中國的建設?長春又怎麼突然成了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其實,東北人從年紀大的長輩那裡很難聽到象關內那樣的對於舊社會生活的痛苦回憶,小時候的疑問在曲先生這部書裡我們找到了線索。

    1925年,奉系軍閥在第三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占領上海,這背後的基礎就是東北的經濟已經比肩江南,20年代末東北工業化水平已超過長江流域,張氏父子的新政使東北的民族工商業成為日本滿鐵附屬地經濟的威脅,這成為9.18事變的經濟誘因。東北形成了以鋼鐵、煤炭為中心的重工業體系和以糧食加工、紡織、食品工業為中心的輕工業體系,而直到1949年,關內中國可憐的的工業還只是局限於幾個大城市。20年代末,北平、上海拍發到歐美的電報需轉經瀋陽。東北易幟前夕,東北擁有了中國最強大的海空軍,易職後全部移交南京政府。而當我們廣泛宣傳上海灘的繁華時,千萬不要忘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亞洲第二國際大都市——哈爾濱,34家外資銀行在哈埠開設分支機構,與巴黎、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直接業務往來,哈埠的金融動態左右遠東的金融形勢。在哈爾濱的外國商業機構達1809個。1928年,以出超實際利益比較,哈爾濱濱江海關穩坐全國六大海關頭把交椅,成為全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產基地,1926年,中國第一座廣播電台——哈爾濱廣播無線電台成立並開播。1928年5月,哈爾濱車站已經可以出售直達歐洲各城市的客票。

    1932年3月9日,偽滿洲國成立,1943年,當時世界上約有80個獨立國家或政權,承認偽滿洲國的有蘇聯、泰國等23個,中華民國雖不承認偽滿洲國的合法性,但在1935年之後與其建立了通郵、通車、通航及貿易聯繫。從1933年到1942年,偽滿當局詳盡規劃了大大小小109個城市的建設,而這樣的對東北的全面系統規劃我們還沒有做過。

    長春曾是亞洲近代唯一一個比東京還先進的城市,是中國第一個全由外國專家規劃設計的城市,是中國唯一的仿照外國首都建造的城市(巴黎、堪培拉),“國都新京(長春)”到1934年,整個城市全部掩映在綠海之中,因此有了“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稱。到1942年,長春人均占有綠地2272平方米,超過華盛頓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5倍,為世界大城市之冠,一時在國際上聲名鵲起。1934年,長春建成亞洲最大的無線電台——新京無線電台,長春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長春是中國第一個規劃地鐵的城市,1938年開始,在長春規劃120公里的環城地鐵和有軌電車道路,還有環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電訊線路採用地下管線,是亞洲第一個實現主幹道電線入地的城市。

    大滿洲國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由於關內連年內戰,赤貧的中國人口大量湧向關外,1936年1月,全東北人口3097萬,到年底猛增到3701萬人,1941年達到4229萬人。東北在張氏家族時代就以驚人的城市化進度超越東部沿海,偽滿時期城市人口繼續增長,1931年9.18事變前夕,東北城市化水平為11.5%,1942年達到23.8%,而中國城市化水平1990年才達到18.96%(2001年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東北地區城市化水平最高,達到52.1%,而2003年中國城市化水平為37%,)。1939年東北鐵路里程超過10000公里,1945年達到11479公里,而中國1949年鐵路總里程22000公里,1943年東北公路總里程近6萬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國含東北在內公路總里程才8.09萬公里。1932年,東北航空線總里程1.5萬公里,當年或近年的中國航空線總里程目前沒有數據,但是可以參考的是,1950年的中國民用航空線總里程才1.14萬公里。1940年,時速130公里的彈丸高速列車由大連機車廠研製成功。1934年至1943年運營於南滿鐵路新京至大連區間的亞細亞號特快列車採用大連製造的SL-7流線型機車,全封閉式空調車廂。

    到1945年,東北工業規模超過日本本土,亞洲第一。從瀋陽到大連的瀋大線兩側工廠煙囪林立,城市連成一片,成為舉世聞名的“綿長工業區”,瀋陽鐵西區被譽為“東方魯爾”。東北工業化水平迅速提高,1931年,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6.9%增加到59.3%,而中國2003年才達到57.5%。1938年,偽滿洲國共發電16.3億度,而且有亞洲最早的大量的水力發電,1943年,豐滿水電站開始發電,發電能力每年22億度,而到了1949年整個中國發電量才43億度。1943年時,東北以占中國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產了占全中國49.4%的煤,87.7%的生鐵,93%的鋼材,93.3%的電,69%的硫酸,60%的蘇打灰,66%的水泥,95%的機械,形成了龐大的人造石油、特種鋼等當時領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業。1945年時,全中國工業總產值東北占85%,台灣占10%,連年內戰的“一窮二白”的中國其餘部分只占5%。

    作為全亞洲最美麗的城市,長春一度成為許多學者討論國民政府還都何處的首選。膠着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為了換取蘇聯參戰以大幅減少自己對日作戰的傷亡,在雅爾塔,美英合夥秘密出賣了中國,以中國在外蒙古和東北權益的巨大喪失為代價換取了蘇聯的參戰,他們指出:“惟有蘇聯參戰,才能最終戰勝和徹底摧毀日本”。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蘇聯150萬軍隊在滿洲里、朝鮮半島北部、南薩哈林島(庫頁島)迅速摧毀了日本軍隊。僅僅23天的戰爭,蘇聯軍隊以極少的對日作戰傷亡從中國換取了巨大利益,(中國抗戰後沒敢追究關於中國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加入蘇聯成為圖瓦人民共和國的問題,又在1946年1月被迫同意了外蒙古獨立,合計失去達173.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江山的清政府才丟失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唐努烏梁海地區和外蒙古大部是豐美的草原和高山森林、草場,還有星羅棋布的湖泊和豐富的礦藏,而我們中國人至今還以為那裡都是戈壁荒漠。)還繳獲了豐厚的戰利品。這還不知足,從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蘇軍把東北的工廠、礦山、電站等物資絕大多數拆運回國,9月起7個月裡火車日夜不停,甚至連長春市政府的辦公家具都不放過。僅拆運宏大的鞍鋼就用了40天,發運貨車60列。1945年11月15日前,僅從瀋陽每天就有200輛貨車開往蘇聯,到1946年初,大瀋陽90%以上工廠都成空殼,連門窗都被拆走。共計劫走東北鐵路機車的75%和貨車的93%,而東北集中了中國當時的大部分鐵路物資和幾乎全部的世界先進水平的運輸車輛。

    東北抗日英雄李兆麟將軍抗戰後曾任中蘇友好協會會長,面對當時東北複雜險惡的形勢,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堅定地說:“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喚起人民的覺悟,我的死也是值得的。”據我黨的一貫說法是,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將軍在哈爾濱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但至今仍有歧義認為是蘇軍所為。著名地質學家、吉林人張莘夫受國民政府委派接收撫順煤礦,1946年在試圖阻止蘇聯工程師運走工廠里的機器時被害。鑑於蘇聯在伊朗、東北、東歐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威脅了美國利益,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在中國要求下對蘇聯提出交涉,1946年3月蘇軍開始回國。

    殘存的千瘡百孔的東北工礦交通和破敗的城市仍然讓全副美式裝備的國軍咋舌,國軍更沒有見過密集的高壓電網和遍地飛馳的火車,留下了“將軍全國都走遍,發現工業聚南滿”的驚嘆。
------------------------------------------------------------------------
【滿洲國時代的東北曾經有多富有?】
我們簡單的看一下數據,數據說明一切:

      ◆滿洲國是當時世界第4大工業體,1945年工業規模超過日本的本土,成為亞洲最大的工業體。從瀋陽到大連的鐵路兩側工廠煙囪林立,城市連成一片,成為舉世聞名的“綿長工業區”,瀋陽被譽為“東方魯爾”。 1945年滿洲國滅國,中國收復東北時,全中國工業總產值東北占85%,台灣占10%,中國其餘部分只占5%還主要集中在上海等少數地區,關內中國大多數地區根本就沒有建立現代工業。

      ◆滿洲國的首都新京(長春)當時是亞洲最大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到1942年,長春人均占有綠地2272平方米,超過華盛頓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5倍,新京在當時國際上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首都”和“百花春城”,滿洲國亡後,中國接管改新京後將百花春城新京更名為長春。

      ◆滿洲國首都新京(長春)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長春是中國第一個規劃地鐵的城市,1938年開始,在長春規劃120公里的環城地鐵和有軌電車道路,還有環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電訊線路採用地下管線,是亞洲第一個實現主幹道電線入地的城市。

      ◆滿洲國鐵路線亞洲密度第一,1945年滿洲國鐵路總歷程達到12479公里,而中國(不含東北)在內1949年鐵路總里程才2000公里,1934年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車“亞細亞號”開始運營,當時就該車就有了完備的冷暖房空調系統,“亞細亞號”的速度達到了120公里/時,遠遠領先於當時世界上所有火車,到1930年代中期,滿鐵已經開始使用IBM計算機(機械式)系統售票.

      ◆滿洲國公路總里程亞洲第一,1943年東北公路總里程近6萬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國含東北在內公路總里程才8.09萬公里。 

      ◆滿洲國航空總里程亞洲第一,1932年,東北航空線總里程1.5萬公里,而1950年的中國民用航空線總里程才1.14萬公里。

      ◆1945年,滿洲國煤產量占全亞洲的49.4%,生鐵產量占全亞洲的87.7%,鋼材產量占全亞洲的93%,發電量占全亞洲的93.3%,硫酸產量占全亞洲的69%,蘇打灰產量占全亞洲的60%,水泥產量占全亞洲的66%,機械工業產量占全亞洲的95%。

      ◆滿洲國不僅工業發達,民營經濟也很發達,國家藏富於民,1945年滿洲國滅亡東北回歸中華民國時,山海關內的中國GDP人均為40美元,而當時滿洲國的GDP人均為315美元,30年後的1975年, 中國大陸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而台灣在1969年才剛剛達到這個水平。

      ◆滿洲國的教育體系比今天的中國更具現代性,仿照日本的教育體制重視學生的品格與體魄的培養訓練,偽滿時代是真正義務教育,上學免費課本都是免費的,當然了日本人因為需要東北人掌握日語和日本文化巴不得東北孩子全部都上學,學習這些東西,但是毫無疑問,免費教育也促使了東北人掌握現代文明,免費實現了專業體育訓練,偽滿的教育沿襲日本教育的模式正如你所言“重視學生的品格與體魄的培養訓練”,源自偽滿時代的專業體育教育讓東北人至今受益匪淺,今天的東北地區依舊是中國奧運冠軍的主要“產區”,歷年奧運會結束後,超過60%的冠軍出自東北。

      滿洲國建立了一萬兩千所小學、兩百所中學、一百四十所師道學院,以及五十所專業技術和軍事學校,一千六百所私立學校,一百五十所宗教學校,二十五所國際學校。

      ◆大連曾經是日本服裝之都,引領日本時尚前鋒,今天回歸中國的大連依舊每年都舉辦大連國際服裝節,東北近些年經濟不景氣,但東北人穿衣一直都很時尚尤其是女性,甚至關內人眼裡東北女性被譽為很敢穿,這個都是偽滿時代的日本生活遺風
    --------------------------------------------------------------
再來看看二戰結束後蘇聯究竟從東北運走了多少財富?就能從另外一個側面了解偽滿洲國的富有:

    到抗戰末期,經過日軍多年的苦心經營,東北工業生產總量已經超出日本本土,東北真正成了日本侵略全中國和東南亞的基地。日本投降後,其在東北的工業,自然成為同盟國注意的目標。

    中國人民浴血抗戰8年,如從"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抗日民主聯軍對日作戰算起,中國人民抗擊日本長達14年之久。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日本法西斯戰爭中所做出的民族犧牲最大,所作貢獻也最大。所有在華日本資產作為對華戰爭賠償費用,無論就公理,還是就法理而言,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1945年中蘇締結《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談判開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就明確指示中國代表宋子文:"關於東北原有各種工業及其機器,皆應歸我國所有,以為倭寇對我償還戰債之一部分,此應與蘇方切商或聲明者也。"斯大林當時對中國這一正當要求也表示"同情"。

    抗戰結束後,1945年9月18日,中國政府向美、蘇建議:凡屬日本及日本國民在華領土內所有全部產業權、契據、利息以及各類財產,包括房屋、發電廠、各種工廠、船隻、船塢、造船廠、機器、礦業、有線及無線電設備材料、鐵路、車輛、修理廠等等應認為已讓予中國;凡屬同盟國約定歸還中國之任何中國或台灣領土,如有盟國軍隊駐紮,應採取一切必要及緊急辦法,防止敵人從事摧毀、破壞、隱藏、移動及轉讓等行為;關於分配日本國內各種資產,中國應享受優良百分法,及交貨優先權,以抵償中國國家及人民所受之長期犧牲與損失。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復函表示,蘇聯完全理解中國對日本賠償問題的立場,具體辦法應由四強(中蘇美英)組成的對日管制委員會做出。美國還在1945年8月下旬宋子文訪問時,就表示支持中國的要求。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接見宋子文時說,"中國抗戰八年,蘇對日作戰僅數日,向日本要求賠償,中國自應居首位"。英法等同盟國對中國的正當要求也表贊成。在當時看來,日本在華資產,作為對華賠償的一部分,在國際上並無問題。但是誰也沒想到,都認為沒有問題的事情卻出了問題。

    斯大林雖口頭上對中國以日本資產作為賠償的主張表示同情,但實際上他對東北的日本工業早就另有打算。在簽訂雅爾塔協議時,他對羅斯福要求: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歸蘇聯,並恢復俄國在日俄戰爭中失去的在東北的全部特權,否則他無法對人民交代蘇聯為什麼要出兵中國東北。這是他公開說出口的出兵東北的目的。還有沒說出口的目的就是把東北的日本資產全面占有、重點摧毀,然後實行壟斷性的經濟合作。對後一目的,是後來蘇聯代表在與中國國民政府進行經濟合作談判時透露出來的。

    所謂全面占有,就是把東北所有日資產業宣布為紅軍的戰利品,由紅軍全面接收。重點摧毀就是把最新最好最重要的機器設備拆運到蘇聯,滿足自己的需要。剩餘的部分,一分為二,中蘇各占其一,雙方再進行排他性的經濟合作,以免第三國(美國)的勢力進入東北。這三個環節是統一的,缺一不可的,其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全面占有和重點摧毀。三個環節都服從於蘇聯國家安全的目的。

    由於東北的輕重工業幾乎全為日本的滿洲重工業株式會社、滿洲電業株式會社以及滿鐵株式會社所壟斷,蘇軍占領東北後,首先將這幾個壟斷組織的頭頭--滿洲重工業株式會社總裁高崎建之助等日本高級經濟管理人員抓起來,拘留於長春寓所,嚴加看管,然後從他們口中索取各種所需要的材料。讓他們證明,東北某某企業是為關東軍服務的,日本資本占多大比例,以便為蘇軍將企業攫為戰利品提供"事實根據"。

    把各種材料準備齊全之後,蘇軍當局於1945年10月24日,強迫高崎建之助"將屬於滿業之各種事業移交於蘇聯"。高崎表示,滿洲國既已解散,他作為滿業總裁,無權簽署這樣的文件。既然蘇聯要求移交,應由蘇聯下書面命令,不然,"將來中國方面必有異議"。但蘇軍當局拒絕下書面命令,並說中國方面由蘇聯解決。高崎經不起威脅利誘,於10月29日與其他管理人員聯署了以下文件:

    "在滿業所轄之各公司,亦曾為關東軍之需要而工作,為其公司業務執行者之我輩,將我等對於全部財產之權利,移交與蘇聯。此等公司之財產包括其事業所、事務所、住宅及其他各種建築物。此等公司之名簿,及應交與蘇聯之事業所一覽表,一併附上。"

    這樣,高崎等一夥非法簽署了移交文件,將由他統管的72種工業,以及150種輔助工業作為軍事企業移交給紅軍。蘇軍還讓高崎倒填日期,填為9月17日。滿洲電業株式會社理事長平島敏夫等也簽署了同樣的文件,做了同樣的移交。

    在逼迫高崎等人進行移交期間,蘇方派出人數不等的武裝"代表"對各工廠一一實行接管。這些工廠大部分是民用工廠,而不是軍用工廠。但蘇聯認為,凡是為關東軍服務過的都是軍用工廠。因為誰也不能說關東軍不抽煙捲兒,不洗衣服,不點電燈,不住房子,不用瓦,而且日本工廠負責人還出具了證明,證明移交的所有工廠都是為關東軍服務的。

    接着是拆運。實際上,仗一打完,拆運就開始了。以讓高崎倒填的日期斷定,蘇軍拆運機器設備至遲是1945年9月下旬。所有被蘇聯認定為戰利品的工廠,都被蘇軍當局派兵把守,嚴禁外人進入。日本戰俘(特別是技術人員)是拆卸機器的主要承擔者,事後被押赴西伯利亞戰俘營做苦役。他們把工廠里的機器和重型設備拆卸下來,裝進箱裡,並拖拽到鐵路的起點。然後分海(大連)陸(向北經黑河,向西經滿洲里,向東經綏芬河)兩路運往蘇聯。蘇方人員接管各工廠後,則在蘇方技術人員指揮下有選擇、有計劃地進行。對工礦機器設備拆毀的程度,取決於工礦本身的重要程度和蘇聯對其機器設備需要的程度。

    例如,東北最大之鞍山鋼廠是東北的骨幹企業,摧毀該廠,便可癱瘓整個東北工業體系。因此蘇聯對其拆運也最為認真,由蘇軍中校柯剎羅夫指揮蘇俄技工80名,工人及日俘共8000名,經40餘日才拆運完畢。又如,奉天飛機製造廠,月產高等教練機70架(裝配),發動機100台。後來為躲避美機轟炸,實行分散經營,設公主嶺和哈爾濱二廠。公主嶺月產高等教練機30架,發動機100台。哈爾濱月產高等戰鬥機10架,發動機100台。以上三廠全部機件均被蘇軍拆運而去。所有的汽車製造廠的機部件也被拆運一空。拆運這些工廠的機器設備,破壞了東北的工業基礎,但滿足了蘇聯的需求。東北水電和火電發電機,蘇聯也有需求,但蘇聯準備與中國合作,就拆了大部分,留下小部分。整個拆運一直到1946年3月蘇聯最後撤軍時為止(實際上已無可再拆了)。

    蘇聯也是被法西斯摧殘的國家,照理說它應對同樣被法西斯摧殘的國家中國充滿同情,可它為什麼如此野蠻地摧殘東北的工業呢?

    駐東北蘇軍總司令馬林諾夫斯基向國民政府駐蘇軍軍事代表團團長董彥平透露,蘇聯對東北之經濟"要求目的不在經濟而在國防"。也就是說保證蘇聯的國防安全是它對東北一切經濟要求的核心。長期以來斯大林對東北強大的工業體繫懷有恐懼心理,用董彥平的話說,就是蘇聯對東北抱有"過分的安全感"。抗戰期間,日本對蘇聯進行了兩次軍事挑釁,一次是哈桑湖事件,一次是諾門坎事件,日軍都是以東北做基地,發起挑釁的。斯大林對此不能不銘記在心。他認為,在靠近蘇聯力量最薄弱的遠東地區保留中國東北這樣一個龐大的軍事與工業生產基地,對蘇聯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而蘇軍占領東北正是解除這一威脅的最好機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溪谷閒人:馬克思千言萬語.難抵獨立宣
2015: 樂觀成:敘利亞的最大問題是教派戰爭
2014: 香港問題其實就是中共問題,台灣問題也
2014: 反占中的,就是支持假普選的嗎?!
2013: 薄公若是在聽了判決以後喊一嗓子:中國
2013: 金水橋:為李雙江說兩句
2012: 賽秦檜的溫冢寶,舉義旗的薄瓜瓜!(圖
2012: 當局整肅薄黨羽 司馬南跑了孔慶東被雙
2011: 毛派怎麼能承受得了,溫的國慶講話和人
2011: 中美兩國都存在戰爭販子,根本無視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