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魯迅的雜文為什麼沒有被和諧?
送交者: 益友 2017年03月23日22:26:3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魯迅的雜文為什麼沒有被和諧?

2017-03-24 來源:紅歌會網 作者:頑石

                       

  魯迅的雜文極具批判性,不僅對封建禮教的罪惡、封建傳統的陋習進行了無情的嘲諷與鞭撻,也對北洋政府、國民黨政府的獨裁專制給予了大膽的揭露與抨擊,被譽為“匕首”和“投槍”。耐人尋味的是,魯迅雜文都能在當時發表出來,大多數篇章還於其生前結集出版發行。

  有人據此認為,民國時期的言論十分自由,不然怎麼會有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橫空出世?魯迅那些比頑石尖銳得多、影響也大得多的文字何以能夠發表?事實真相到底是什麼樣子?民國言論真有那麼自由嗎?

  不要去看其他資料,只要讀過魯迅雜文,大約都能知道,當時的輿論環境同樣極其險惡,遠沒有民國粉意淫的那般寬鬆和自由。

  不妨舉兩個例子:

  其一:

  這半年我又看見了許多血和許多淚,

  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

  淚揩了,血消了;

  屠伯們逍遙復逍遙,

  用鋼刀的,用軟刀的。

  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

  連“雜感”也被“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時,

  我於是只有“而已”而已!

  這是《而已集·題辭》(也就是寫在集子前面的話),寥寥數句,不僅是對反動當局血腥屠殺進步人士的憤怒聲討,也是對沒有言論自由的殘酷現實的公開譴責。

  其二:

  從六月起的投稿,我就用種種的筆名了,一面固然為了省事,一面也省得有人罵讀者們不管文字,只看作者的署名。然而這麼一來,卻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視覺,專靠嗅覺的“文學家”疑神疑鬼,而他們的嗅覺又沒有和全體一同進化,至於看見一個新的作家的名字,就疑心是我的化名,對我嗚嗚不已,有時簡直連讀者都被他們鬧得莫名其妙了。現在就將當時所用的筆名,仍舊留在每篇之下,算是負着應負的責任。

  還有一點和先前的編法不同的,是將刊登時被刪改的文字大概補上去了,而且旁加黑點,以清眉目。這刪改,是出於編輯或總編輯,還是出於官派的檢查員的呢,現在已經無從辨別,但推想起來,改點句子,去些諱忌,文章卻還能連接的處所,大約是出於編輯的,而胡亂刪削,不管文氣的接不接,語意的完不完的,便是欽定的文章。

  上面兩段選自《准風月談·前記》,無需頑石再加解釋,因為先生已經將當時鉗制言論的現實寫得清清楚楚。

  說到這裡,可能有朋友要問,既然當時文禁如此嚴苛,那魯迅的雜文是怎麼發表、出版的?頑石考察,覺得大體上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前期緣於北洋政府控制力不夠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被北洋政府通緝。也有人認為魯迅當時並未被通緝。其實通緝與否不重要,關鍵是魯迅不能在北京繼續用文字戰鬥了。於是,先生南往廈門大學任教,幾個月後,再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教。那時的北京政府管不到福建,更管不到廣東,即便想跨省、跨市,也因力有不逮,鞭長莫及,而只能眼睜睜看着魯迅在另一個地方繼續寫文章、做演講而無可奈何。

  二、後期得益於租界的保護

  魯迅的最後十年(1927年10月——1936年10月)一直寓居在上海的公共租界。當時的民國政府根本管不了租界的事,正因為如此,魯迅的雜文創作才沒有受到太多的干擾,不僅有發表的地方,而且大部分的作品經魯迅自己輯錄而出版了,個別未完成的在先生離世後由許廣平編輯出版。租界是舊中國半殖民地性質的象徵,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恥辱,但“國家不幸詩家幸”,魯迅以及當時許多進步作家活躍於租界,藉租界保護而進行創作並發表作品,這是中華民族一份浸潤了血淚的收穫。今天的《戚本禹回憶錄》一類的書還能在香港出版,只能在香港出版,幸耶,不幸?

  三、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手段

  魯迅時代,許多地方辦雜誌、發文章、出書集都不需要(也很難做到)實名制,檢查部門也沒有辦法根據一篇文章就鎖定作者IP地址,從而使作者無所遁形。實際上,魯迅的文章也經常遭遇封殺,發表了魯迅文章的雜誌也每每被查抄,可換一個筆名,文章還是照樣可以發表出去。試想,如果當時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足夠強大,言論管控技術足夠先進,魯迅走到哪裡都能被定位跟蹤……我們今天還能讀到那一篇篇閃爍着思想璀璨文采斐然的雜文?中國文學的園地還會有魯迅雜文這樣的奇葩?

  四、離不開韌性的戰鬥

  雖然“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但魯迅的鬥爭不是盲目的,更不是蠻幹的,其鬥爭精神突出表現為頑強、理智、堅韌。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時任中共宣傳部長的李立三寫信給魯迅,希望他用真名斥罵蔣介石,魯迅拒絕說:“文章很容易寫……但在上海就無法住下去。”據統計,魯迅一共使用過一百多個筆名,多數情況下,更改筆名都是為了躲避反動派的檢查。魯迅不好使了,他就換成冥昭、夢文,再不行就又換作旅滬記者、楮冠病叟,而不像某些人那樣,頑石不能用了,還依舊頑石、仍舊頑石這般執着魯莽。

  魯迅是生活在一個專制年代,這一點毫無疑問。魯迅在當時也被稱作“餘孽”,當然,那時還只有“封建餘孽”一說。但因為上述原因,魯迅的作品(不止於雜文)仍然能有發表的地方,有出版的機會,不能不說,對中華民族而言,這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

  因博客屢被風沙,有熱心的朋友勸頑石更改筆名(網名、博客名),我感謝大家,寫了上面的文字,就算是給朋友們建議的答覆吧。

  2017.03.23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春秋戈:習近平在人們心中,如同七六年
2016: 網友揭《網易》是中國媒體報道的奇葩,
2015: 必須徹底清算跟李光耀狼狽為奸的鄧小平
2015: 李光耀的最大貢獻:反共
2014: 台灣之亂源在國民黨,國民黨之亂源在馬
2014: 據說,烏克蘭兩派右輪還在繼續戰鬥。
2013: 華西村的真實故事與369等級階層
2013: 小習去莫斯科兩個任務:一,拉餓抗日;
2012: 官宦們為了爭上位互相指責客觀上形成了
2012: 興文革之風 胡溫在走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