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對比中國美國的千億公司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7年10月16日11:07:2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對比中國美國的千億公司

銷售千億美元是什麼概念? 芬蘭的GDP是2300億美元。 新加坡2900億每年, 新西蘭只有1800億。 而烏克蘭只有900億。 參與國家GDP排名這些公司都能進世界前60名。 牛吧。 轉的這篇文章告訴你世界上上千億的公司都在哪裡。 很有意思, 大家慢慢看。

全世界有50家千億公司, 美國獨占22家, 而中國有13家。 對比中美兩國的千億公司,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美國公司利潤率比中國的千億公司利潤高的多。華為(還不是千億公司)與蘋果對比大家耳熟能詳,因特爾公司的利潤率竟然能占營業收入的20%以上,實在驚人。 

你要是投資者應該熱愛美國的大公司, 美國的公司是好公司, 而中國公司嗎,傻大個子賠錢貨。但是, 如果你站在國家的角度再評價公司對國家的貢獻, 你不得不遲疑一下。 高利潤基本上意味着壟斷。 蘋果能夠高利潤,而美國沒有第二家手機公司可以與之競爭, 因特爾更厲害了, 全世界都沒有競爭對手,差不多絕對壟斷。 一家公司的長期高利潤差不多就是其他公司倒閉的代名詞。

單光是討論蘋果因特爾未必令人信服, 因為這兩家公司確實技術先進僱傭的員工工資也是為國家做的貢獻。 美國22家千億公司中有6家醫藥公司, 醫藥保險公司差不多占了1/3. 大家現在明白為啥以美國世界第一強國,百姓平均壽命竟然不如古巴了。

中國千億公司除了利潤低之外還有一個特點, 在國內賠錢而到了國外就賺錢。 電網和鐵建都是典型的例子。 這說明什麼問題? 中國國有公司很多利潤是被強制壓低了的。 中國高鐵前一段時間引入的股東抗議退股, 丫挺的,過春節這麼好的機會,上億人要趕回家過年,一年沒見到孩子老婆了,要收多少錢農民工會捨不得買票? 竟然不漲價。

可是, 高鐵漲價就僅僅是農民工多花錢嗎? 不是, 回家的路費很容易就轉嫁到其他民企私企外企。 西方從工人到資本家,從政客到媒體公知都恨中國,為啥邊詛咒還邊向中國投資? 只有加拿大傻黑莓,堅決不同獨裁國家來往, 手機到墨西哥去造, 結果現在還剩一口氣沒咽,不過挺不了多久了。 原因? 中國國企就是一個大營養缽, 就是一個避風港。 不信你去中國囤積一下石油,操控一下能源市場看看?

從2007年開始10年時間全世界都經濟危機, 只有中國一家旗幟不倒高速增長, 體制優勢是不可忽略的。 當然, 不是山姆大叔包辦定製的烏克蘭體制, 伊拉克體制,或者是利比亞體制。

——————————————————

http://club.miercn.com/201710/thread_1285389_1_13.html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9個國家擁有千億美元公司,全部在歐美和東亞,首先是經濟實力全球六強的美中日,德英法,然後是瑞士荷蘭韓國,相信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大家都不會覺得意外,因為大家都知道很多這些國家的知名公司。英國居然也有千億美元公司,你仔細想想,你知道什麼英國公司?也許想了半天只能想起一個勞斯萊斯,做汽車也做航空發動機。另外還有ARM,規模並不大,而且現在已經被軟銀收購了。

  英國兩家千億美元公司,首先是BP石油公司,然後是法通保險公司。嗯我們可以看出來,BP石油公司是很有科技含量的,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面寫的一樣,地球油氣資源開採是高科技,基本核心技術在歐美手裡,歐美以外主要是中國產業鏈比較完整。

  想想曾經每時每刻國旗都在太陽照耀下的大英日不落帝國,如今也就只有BP一家千億美元科技公司,還是覺得有點心酸。當年日俄戰爭,日本人就跑到倫敦去借錢,可見英國當年的地位,短短100年,世界就變了。

然後就是中美兩個巨無霸了。

  美國有22家千億美元公司,不虧是超級大國。但是仔細一看,又覺得為美國感到有些擔心。首先是22家千億美元公司裡面,竟然有6家是醫療相關的,也是千億美元公司數最多的行業。

  快捷藥方控股控股,是做醫藥銷售,處方管理,醫療保險和事故認定的。CVS health:零售商和醫療保健商。聯合健康公司,也是醫療保險和醫療服務相關公司,康德樂公司,美源伯根公司,麥克森公司三家,都是做藥品批發,分銷之類的。

  我們都知道,美國的醫療體系極其昂貴,每年消耗了大量美國人的收入,我們也知道,中國留學生,中國人去美國旅遊,都必須買醫療保險,否則一旦生病,或者車禍,或者因為其他什麼原因意外受傷,急診和住院治療費用都是天價,這個現在都是常識了。

  無怪乎每次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新總統上台,醫療體系改革都是施政和競選的重中之重,光是上面6家美國企業,每家收入都是上千億美元,就可以看出美國國民有多少收入流向了這個產業。

  像上面最大的兩家,聯合健康公司收入1848.4億美元,排世界五百強第13位;CVS health營收1775億美元,排世界第14位。

  金融和銀行業2家:摩根大通銀行,房利美。

  保險業1家:伯克希爾哈撒韋,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2050億美元,同時也做很多投資。

  愛克森美孚和雪佛龍2家,兩家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化工企業之一。

  零售業有4家:克羅格集團,沃博聯,好市多,沃爾瑪。其中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公司,2016年收入高達4858.7億美元,排在世界第二的公司是中國國家電網,營收3152億美元,只有沃爾瑪的60%左右

  電信企業2家:Verizon,AT&T。

  科技行業5家;通用電氣,亞馬遜,福特汽車,通用汽車,蘋果公司。

  如果光看美國的千億美元企業的話,可以看出最有技術含量,算得上美國立國支柱的,還是ICT產業,汽車產業和能源行業,總共8家公司。

  其中ICT產業公司4家,亞馬遜,蘋果,Verizon,AT&T;汽車2家;能源3家:愛克森美孚,雪佛龍和通用電氣。通用電氣其實是一家綜合工業集團,比方說他還做醫療設備,通用電氣製造大量能源設備,包括發電機,石油生產設備等等。

  好了,現在該輪到盤點中國的超級公司了。

  全球總共53家千億美元公司,美國22家,日本5家,德國4家,法國3家,英國和荷蘭2家,瑞士,韓國各1家,總共40家。注意到沒,全部是發達國家。

  其餘13家千億美元公司,都是來自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特殊性,那就是我們既是發展中國家,又是全球唯一一個事實上各個產業都在發達國家競爭,並且在擠壓其份額和利潤的超大型國家。

  看完了國外的企業,我們就可以認識到一個道理,除掉銀行,保險,金融,零售,醫療保健這些科技含量比較低的產業,同時電信行業也除開。

  發達國家的最大的三根支柱:

  1、汽車業:日本有3家,德國有2家,美國有2家,荷蘭有1家(意大利人的EXOR集團,旗下包括菲亞特,法拉利,瑪莎拉蒂什麼的)

  2、ICT:韓國1家三星,美國2家,亞馬遜,蘋果

  3、能源業:美國3家,英國1家,荷蘭1家,法國1家

  發現一個規律了沒,美國是唯一一個三大支柱產業(汽車,ICT,能源)都有千億美元企業的公司,而且每個產業都有2家以上,什麼是超級大國,這就是底氣。

  接下來我們盤點下中國的13家千億美元超級公司,我們也能很容易的發現一個規律,中國和美國一樣,也是一個在三大支柱產業上都有千億美元級別公司的國家。

  這13家公司裡面,首先是7家銀行,保險和電信公司。

4家銀行(四大行:工行,農行,建設銀行,中行)

  2家保險:平安保險,中國人壽

  1家電信:中國移動

  那麼剩下的6家呢?
 

對應西方三大支柱產業,我們有5家:

  能源行業三家:國家電網(世界五百強第2),中石化(世界第3),中石油(世界第4);

  汽車1家:上海汽車集團(世界第41位)

  ICT行業1家:鴻海精密(世界第27位), 處於下游代工行列

  另外還有1家是什麼?是我國作為基建狂魔獨有的屬性,也即是中國建築公司,2016年收入1445億美元,排名第世界24位。

  要想徹底在競爭中戰勝西方,實現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在這三個領域取得優勢。

 


  首先是能源。能源是人類一切活動的輸入量,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人類使用能源只有種植農作物獲取光合作用,使用水力推動水車和船隻,以及使用人力和畜力來搬運和生產。二戰時英美為了制裁日本戰爭,就是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

  如今西方有BP石油,殼牌石油,道達爾集團,愛克森美孚,雪佛龍等世界頂級能源企業,他們掌握了這個星球上絕大多數的能源開採,能源是經濟的輸入量,如果大多數能源被他們掌握,那麼我們在輸入量不夠的情況下,經濟規模很難實現趕超。
 

這些年,我們為了破解中國的能源困局,付出了巨大的戰略資源和代價,曾經我們90%的石油都要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那時我們還沒有強大的海軍,我們現在開闢了中俄,中哈路上石油管道,扶持了委內瑞拉,安哥拉,尼日利亞,蘇丹,俄羅斯等石油供給國家。直接導致和西方在蘇丹問題上不斷交鋒,西方以人權為藉口試圖打斷蘇丹對中國的能源供給。

  所以我們在能源方面,必須培養出自己的強大企業和西方能源公司競爭,為民族復興提供有力的能源保證。”

  然後是汽車產業

  汽車是人類第一大產業,上下游聯繫着鋼鐵,輪胎,玻璃,空調,電子,顯示屏等無數的產業,尤其是日本德國兩國,汽車產業是他們的命脈,日本和德國最大的公司,都是汽車公司,即使強大如美國,福特,通用這種千億美元級別的企業倒閉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我國汽車工業已經60年了,至今自主品牌雖然發展喜人,但是還算不上強大,這是我們的恥辱。

  第三個是ICT產業,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從美國興起的,在信息技術方面美國已經遠遠的把其他國家甩下了,不期望我們能在短時間內趕上美國,但是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緊跟他們的腳步,從上游的集成電路,到下游的終端品牌,從應用軟件到操作系統,只要跟上了跟穩了,憑藉規模優勢我們可以實現最終趕超。

   ICT技術是美國強大的根基,也是美國進入九十年代之後發展不斷加速,逐漸甩開歐洲和日本的根本,ICT產業的價值在不斷放大,我國在這方面實現趕超,不僅能在國內培養出龐大的新的中產階級階層,而且將會徹底摧毀他們在技術方面的自信。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第四個大型產業,在這個產業我們已經實現了領先,那就是建設國土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我們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建設力量,只要集中力量,培養出一批世界級的基建公司,不僅可以保證我們的國土上有全世界最好的基礎設施,還可以幫助全人類搞建設,促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我們民族復興,不只是我們自己要走向全世界最富強,而且是要以能帶動人類共同進步為標誌。
 

  為什麼要搞一帶一路,讓這些窮國家富起來,可以為我國的商品出口打開市場,而不是現在這樣出口都以發達國家為主,另外可以輸出我們的產能,保證我們持續擁有強大的基建隊伍。另外,幫助他們富裕起來,也可以減少來自這些貧窮落後國家往中國移民的壓力,現在往中國跑的中東人,黑人是越來越多了。

  我們具體的來看,這四大產業目前是什麼樣,

  首先是能源行業,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經講過國家電網在特高壓輸變電和智能電網,以及電網可靠性方面都是世界超一流水平,遙遙領先其他電網公司。國家電網不僅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電網,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電網,不管是歐洲,美國還是日本都發生過大規模停電事故。

  事實上,國家電網現在不僅僅是中國的電網,也在逐漸成為世界的電網,而且對外投資全部盈利,簡直是中國國有企業的經營典範。

  國家電網歐洲有三張電網的大量股份,分別是希臘國家電網的24% 葡萄牙國家電網--國家能源公司25%的股份,意大利電力公司的35%的股權。

  國家電網在巴西的子公司,先後收購了12家巴西輸電企業,是除了巴西國家電力公司之外最大的電力輸送和配電企業,也是最大的新能源企業,中國只派出了30人的管理團隊,其他全部本地員工,管理了全巴西電力的14%,體現了極高的管理水平。

  國家電網擁有菲律賓電網公司40%的股權,另外在發達國家澳大利亞的“南澳大利亞”州,國家電網擁有南澳輸電網公司41.11%股權,是第一大股東,看下圖中“南澳大利亞”的位置。

  當然,除了國家電網,我們還有2016年營收712.4億美元,排名世界第100位的南方電網公司。

  僅僅南方電網公司2016年售電量就高達8297億度電,這已經超過了德國,法國,英國的發電量,是日本電網的83%。

  南方電網還是越南的電力供應商,從2004年開始到幾年,累計送電已經差不多400億度。中國企業在越南最大的投資項目,就是南方電網投資建設的越南永新燃煤電廠,建成後將極大的緩解越南南部的缺電狀況。

中石油和中石化,我在之前的“打破白人霸權,世界五百強裡面的中國工業”文章裡面已經講過,油氣資源開採是高科技行業,是白人霸權工業,這兩家是歐美以外僅有的擁有全產業鏈的高科技公司,下面有大量的石油裝備製造,煉油和化工製造公司。

  像石油鑽機這種價值上億人民幣的石油開採裝備,就已經累計出口了數百台。中石化在中東獲取的鑽井項目,部署一台鑽機的項目合同總金額就高達4億人民幣。再次強調一次,油氣資源開採是絕對的高科技,陸地開採已經非常昂貴,海上開採對技術要求更高。中石化還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業之一,乙烯,合成樹脂的產量都在1000萬噸以上。

  除了中石化,中石油以外,中國還有兩家巨頭公司在從事石油天然氣開發,分別是2016年營業收入658.9億美元,排名世界115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另外還有一家是國人意想不到的,就是中化集團,這家公司是化工產品公司,但是2002年,中化集團成立了中化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油氣勘探開發業務。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化集團的石油上游業務已經成為一個具備較強自主發展能力的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目前,公司已經在哥倫比亞、巴西、美國、中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5個油氣合同區塊,分布在沙漠、丘陵、雨林、海上等多種地域,包含輕質油、重油、天然氣、頁岩油等多種資源類型,覆蓋從勘探、開發到管道運輸等各類業務形態,權益內剩餘可采儲量超過10億桶(油當量)。

  在能源方面,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四大石油公司都在不斷實現技術突破,目前在電網方面,我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為電動汽車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為我國在電動汽車時代實現大趕超創造了基礎條件。

  四大石油公司除了到處找海外油田,以及開通中哈,中俄陸上石油管道以外,2017年中石油旗下的海洋工程公司還和中集集團合作進行了可燃冰開採實驗,獲得圓滿成功,實現連續31天穩定產氣,總產氣量達到21萬立方米,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實現可燃冰安全可控開採。中集集團提供了用於開採的藍鯨一號平台,這是目前世界上作業水深和鑽井深度最大的半潛式鑽井平台。

  從電網和可燃冰開採,我們要敢於自信的說,我們在很多方面是領先全世界的最先進國家。

  另外是汽車行業,我們看到上海汽車公司2016年銷售收入1138.6億美元,排名世界第41位,另外中國第二大的東風汽車公司861.9億美元。

  汽車產業,主要還是要看自主品牌,上汽,東風的自主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轎車,比例還很低,以後我會專門寫汽車產業的宏觀走向,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將直接掠奪發達國家汽車產業的市場份額。

就像中國的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一樣,以前你要是說,有人會選擇買國產手機,放棄買蘋果,買三星,買諾基亞,買摩托羅拉,你肯定會說他在開玩笑,尤其是蘋果用戶,感覺讓他們選擇放棄蘋果轉向國產手機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事實上,隨着國產手機的崛起,確實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買國產手機,占據了絕對優勢。

  以後在汽車產業也是一樣的,隨着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越來越好,越來越貴,越來越高級,越來越多的人會放棄豐田,本田,福特,通用,也一定會有人會像放棄蘋果手機一樣放棄寶馬,奧迪,奔馳而轉向以後的高端國產汽車。

  實際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銷量,已經從2014年的626.49萬輛,中國市場上的占有率33.9%,提高到了2016年的1052.9萬輛,銷量比2014年增長了68%,占中國市場份額上升到了43.2%。

  在汽車產業裡面,上汽,吉利,廣汽,長安,比亞迪的自主品牌正在逐漸脫穎而出,尤其是前面四家,發展速度驚人,比亞迪在電動汽車技術上有優勢,但是粗放管理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電動汽車將是中國實現大超越的機遇,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的成本結構完全不同,發達國家占據優勢的關鍵零部件成本比例,在電動汽車裡面要低很多。比如燃油汽車內燃機不可或缺的變速箱,純電動汽車就不需要,成本為0。

  實際上,我們如果看2017年電動車的全球銷量排行榜,會明顯發現和燃油車全球銷量排行榜完全不同,前十名竟然有三家中國公司,預計上汽很快也會進入世界前十,請注意,這些電動汽車全部是自主品牌。

  四家中國汽車公司進入全球前十,這在燃油車排行榜上簡直不可想象。像中國最大的上汽,光看銷售收入可以進世界前十,但是看自主品牌就差太遠了,2016年上汽自主品牌銷量只有32萬輛,是全球最大的大眾和豐田兩家的三十分之一。
 

  ICT行業,目前鴻海精密是台灣的,雖然和大陸深度融合,但是很多人感情上還是把它當做台灣企業,而且鴻海精密做的代工業務,和ICT也只是沾邊而已。

  那麼不算鴻海精密的話,還會不會有中國ICT 千億美元級別企業誕生呢?當然有,首先是華為,2016年華為銷售收入達到818億美元,增長了32%。可以說,華為成為千億美元企業,就是2018年或者2019年的事情,到時候,在電子行業,華為將是繼蘋果和三星之後,第三家邁入千億美元俱樂部的電子公司。

 

  那麼中國除了華為,還會不會有千億美元ICT科技公司誕生呢,不算中國移動的話,也有1家,就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2016—2017財年的營業收入為1582.73億元人民幣,折合美元大約240億美元。這麼一看,阿里巴巴離千億美元還遠啊,事實上,我們如果看下增速,該財年阿里的營收為增速56%,就知道阿里的增速有多麼恐怖了。

  這個速度意味着阿里四年不到,2020年就可以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行列。事實上,2018財年第一季度,阿里的單季度營收超過500億人民幣,增長依然高達56%。

  阿里在代表人類未來的量子通信,大數據和雲計算領域在中國都處於領先地位,阿里利用自身平台,杭州的自然環境,以及有錢的優勢,到處挖業界頂級科學家。

  例如2017年9月,阿里雲方面確認了世界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入職的消息。施堯耘將擔任阿里雲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成為阿里巴巴集團量子信息技術的學科帶頭人。

  在此之前,阿里雲還挖來了密西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金榕,IEEE院士華先勝。

  亞馬遜最高級別華人科學家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客座教授任小楓。

  微軟研發合伙人周靖人,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系和統計系終身教授漆遠…

  另外一個是大眾忽略的量子通信,我們都知道中科大的潘建偉團隊在不斷推進量子通信技術和量子計算機研製,那麼在企業界有沒有公司在搞量子通信呢,有,就是阿里巴巴。

  阿里在2013年開始涉足量子通信技術研究,是中國第一家投資量子通信技術研究的公司,阿里巴巴首席通信科學家謝崇進就是在2014年加入阿里,開始量子通信的研究,謝崇進博士來自美國貝爾實驗室,那就是那個出了很多諾貝爾獎的部門。

  今年5月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在上海宣布,我國科研團隊成功構建的光量子計算機,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能力。實驗測試表明,該原型機的取樣速度比國際同行類似的實驗加快至少24000倍,通過和經典算法比較,也比人類歷史上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和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運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

 

潘建偉說,這台光量子計算機標誌着我國在基於光子的量子計算機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台計算機的研製就有阿里巴巴的參與,雖然具體參與多深我們並不清楚,但是我們可以合理推斷,阿里肯定對研發進行了投資,以便於為未來新產業的啟動做技術儲備。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條長距離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開通,首批使用該幹線進行數據傳送的公司就有阿里巴巴,另外兩家是交通銀行和工商銀行。

  可能有人問,阿里是很厲害,那騰訊呢?可能我們沒有注意這樣一個細節,

 五年前,阿里和騰訊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公司,2011年,阿里巴巴全年總收入64億,2011年騰訊全年營收284億。騰訊的營收是阿里的4倍還多,也可以說,騰訊一個季度的營收超過阿里一年。

  最近五年(2011-2016):

  阿里巴巴集團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72%、52%、45%、33%、56%,

  而騰訊收入同比增速則分別為54%、38%、31%、30%、48%。

  阿里巴巴年均收入增速在51%以上,而騰訊年均收入增速為40%,遠遠比騰訊快。

  阿里巴巴2016—2017財年的營業收入為1582.73億元人民幣,而騰訊2016年收入為1519.38億元,阿里已經超過了騰訊。這背後的原因,阿里不管是產業布局,還是科技投入,現階段都比騰訊更優秀。

   阿里的主營業務來自電商,雲計算和娛樂,電商是大頭;而騰訊目前還是來自遊戲和社交(廣告,增值),其中遊戲還是大頭。就市場空間來說,阿里的市場空間遠比騰訊廣闊,玩遊戲的人畢竟是少數,微信和QQ用戶,在中國已經接近飽和了,在國外社交市場都有強勁對手。

  當然最遺憾的是,不管是阿里還是騰訊,都沒有在A股上市,讓中國投資者喪失了絕佳的發大財的機會,讓絕大多數中國投資者錯過了互聯網的投資紅利。

  在ICT領域,阿里和華為是未來中國千億美元公司的絕對主力,當然騰訊也有可能加入,所以未來五年最多三家,如果算上中國移動,京東和富士康的話有六家。

  其他公司,在規模上都比較小,或者科技色彩不濃厚。例如僅次於騰訊的第二大遊戲公司網易,中國僅次於華為海思的第二大芯片設計商紫光展銳,中國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百度,技術都還可以,但是營收離1000億人民幣都還差得遠,更不要說千億美元了。

例如網易2016年收入為381.79億人民幣,紫光展銳2016年銷售收入為125億人民幣,百度2016年收入705.49億人民幣。

  聯想,OPPO,VIVO營收倒是大約2000億人民幣級別,其中OV增長也很快,然而科技色彩不高。當然了,還有京東,2016年營收2602億人民幣,但是其大部分收入來自產品自營,更像是一家零售公司,科技色彩需要加強。

  小米正在逐漸成為高科技公司,但是2017年的營收目標也只是1000億人民幣而已,雷軍說今年的目標是突破千億。這個營收只有阿里和騰訊去年的70%不到。類似的還有高科技公司中興,雖然是科技公司,但是2016年營收只有大約1012億人民幣。

  所以在未來五年, ICT領域千億美元公司還是要看華為,阿里,騰訊三家,另外京東預計也會突破千億美元,還有富士康現在就是千億美元公司。

  我們就不算京東和富士康,有三家千億美元ICT公司,這已經很了不起了,因為美國的千億美元ICT公司也就是亞馬遜和蘋果兩家。

  但是,這裡要加個但是,美國還有微軟,谷歌,IBM三家接近千億美元的ICT公司,2016年,谷歌收入為901億美元, 微軟收入為857億美元,IBM收入為778億美元。這其中微軟和IBM增長潛力不大了,事實上2016年這兩家收入都是負增長。

  谷歌還保持着快速增長,2016年增長了12%左右。另外我們熟知的FACEBOOK,2016年營收276.38億美元,和同樣做社交的騰訊1519.38億人民幣收入規模差不多,而且增速為56%,竟然也和騰訊2016年48%的增速差不多。預計FACEBOOK未來也會成為千億美元公司。

 

  英特爾公司2016年收入為593.9億美元,增長7.3%,但是淨利潤高達103.16億美元。還有個甲骨文,這家軟件公司已經停滯多年了,2016年營收為370.47億美元,下降3.1%,但是淨利潤竟然高達89.01億美元,雖然下降了10.4%,可以仍然是看做美國ICT產業的支柱。

  所以我們做個總結,未來五年,中國千億美元級別ICT公司五家:華為,阿里,騰訊,京東,富士康,這其中華為和阿里將會在技術方面脫穎而出;

  美國千億美元級別ICT公司有五家: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Facebook。如果不算京東和富士康,那麼中國方面其實是三家。

 在營收的第二梯隊,中國的百度,網易,紫光展銳,小米;美國還有英特爾,甲骨文,IBM,高通,惠普。 中國方面只有百度,紫光展銳,浪潮算得上技術型公司,小米和網易在研發方面還需要加強科技色彩,目前來看差距還是很大。

  事實上,美國還有NVIDIA, AMD,博通,德州儀器等等,另外半導體生產設備美國也是絕對優勢,比如應用材料公司。美國在ICT技術方面的絕對優勢地位,是自二戰以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打下的深厚根基,我們能做到緊跟已屬不易,當然我們也要有信心,在上述公司之外,我國還有中芯國際,中微半導體,長電科技,寒武紀等公司。

  在對應發達國家三大支柱產業之外,我國還多了一個獨有的超級支柱,基建產業。全球基建行業唯一家千億美元公司:中國建築,2016年銷售收入1445億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築公司,基建狂魔絕非浪得虛名。在西方三大支柱產業的基礎上,我們還多了一根,就是搞建設。這個地球上修橋,修公路,修高鐵,修機場,修高樓,修軌道交通誰最強,毫無疑問是中國。

  2017年上半年,中國建築獲得海外訂單1166億元人民幣,大約175億美元。我們熟知的阿聯酋迪拜的棕櫚島就是中國建築修的,另外我們如果去泰國旅遊,會發現20元泰銖的鈔票上有一座位於曼谷市的拉馬八橋,就是中國建築公司修的。

  實際上,除了中國建築,還有: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2016年銷售收入969.8億美元,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2016年銷售收入948.8億美元。這兩家也是千億美元公司。

  下面還有世界最大的私人建築公司太平洋建設集團,2016年銷售收入746.3億美元,中國交通建設公司,2016年銷售收入707.5億美元。

  中國基建公司擁有世界上數量最為龐大的富有經驗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建築工人,這些都是別的國家在短時間內無法擁有的。開展一帶一路,也是通過獲取境外工程,維持中國這支龐大的隊伍有事做,有飯吃。

  這個地球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最大的電網,最大的高速鐵路網,最大的高速公路網都是中國建公司修的。事實上,這個世界上目前最長的人工運河,最長的城牆,都是中國人在古代就已經修好了的。

  《2012》裡面,人類逃命用的諾亞方舟號,就是中國建造。

  以後人類殖民外星球,沒有中國基建公司參與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有中國公司在新的行星上開展建設工作,人類的外星殖民才能高效率完成。美國人2017年上映的科幻片《異形》,一艘飛船載着2000人去一顆遙遠的星球殖民,我們得先問一句,飛船上有來自中建,中交,中鐵建,中鐵工程等公司的人嗎?沒有,那你這個殖民就是扯淡的。

  西方的千億美元公司,集中在能源,汽車,ICT三大領域。所以能源,汽車,ICT,另外加一個基建,是中國趕超西方四大領域,就如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面總結的一樣,目前中國工業品進口最多是集成電路,其次是汽車整車和零部件,剛好對應ICT和汽車產業。未來在這兩個產業,一定會有大批中國公司達到世界超一流水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贈麻辣戈壁的共匪:汪兆銘詩一首
2016: 大獎記錄片Fahrenheit911,溫習下美國
2015: Robert:中外學者對陣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2015: 搞虛假宣傳在美國將遭質疑和反對
2014: 中共要尊儒 必須去馬列
2014: 堅決支持香港的學生運動
2013: 中國99%的富豪都是侵吞國有資產發家的
2013: 日月樓主:薄熙來有罪嗎?
2012: 王希哲:中國左翼要把“人權、民主、法
2012: 黎陽:毛澤東時代“苦不堪言”? 徹頭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