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重新估定一切價值,是中國文化鳳凰涅槃的當務之急
送交者: 饞師 2018年08月15日17:44:1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重新估定一切價值,是“苛求古人”嗎?


如何對待傳統,是所有古國面臨的一大課題。尤其是,中國是古國,歷史悠久,聖人輩出,朝代更迭,英雄人物層出不窮,驚心動魄的故事一幕接着一幕,循環不已。

 

不過,在評估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時,有一種看似寬宏大量的說法:不要苛求古人

 

比如,你說儒學,缺乏民主思想。反對者說:不要苛求古人;

 

你說乾隆爺“閉關鎖國”,反對者說:不要苛求古人;

 

你說林則徐無知,在給道光皇帝的信中說:英國人的膝蓋,不能彎曲;跌倒了,就爬不起來;所以,只要給廣東人民發一根長竹竿,躲在暗處,把英國人打到,英國人就站不起來了。反對者說:不要苛求古人。

 

“不要苛求古人”,有一個看似正確的緣由,他們認為:不能用現代標準褒貶古人。

 

這就更說不通了。

 

要是沿用古人的標準,以古人的是非為是非,以古人的美醜為美醜,豈不是還要唐裝漢服,男人科舉,女人小腳,三叩九拜,山呼萬歲嘛!重估一切價值,根本還是古為今用,從歷史中發現問題、尋找經驗和教訓。也就是,把傳統中好的東西,繼承下來;把壞的、沒用的,送進博物館,或者直接拋棄。既然要為今人、今用,當然,要用現代人的標準和“尺子”,用唐宋明清的“尺子”,才是怪事呢!

 

反過來說,以古人的標準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古人不都做過了嗎?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足見,孔子是按照自己的標準來評定人物的。對《春秋》來說,孔子的標準就是“現代”標準。可是,沒有一個史學家說孔子作春秋,是“苛求古人”

 

如果不改變標準,還用古人的“尺子”,不是重複勞動嗎?重複勞動,有何意義呢?或者說,不變的是事實,改變的是標準;事實只有一個,評判與時俱進。套用古人的標準,也就談不上“重新”估價了。就像明代宮廷御用雞缸杯,當時價值連城。為什麼?因為,稀少。如今,仿製品遠好於明代真品,但是,不值錢,拉一火車也趕不上明代的一隻杯子。

 

這就是重估一切價值——古人認為好的,價值連城的;現在,未必;反之,亦然。其實,東西是一樣的,或者,非常接近,只有毫釐之差。但是,因為時代變了,技術變了,標準變了,價值也就迥異。

 

對此,著名學者殷海光先生在《中國文化的展望》一書中,有精闢的論述:從前的人說,婦女的腳越小越美。現在,我們不但不認小腳為“美”,簡直說這是慘無人道了。十年前,人家和店家都用鴉片煙敬客,現在,鴉片煙變成犯禁品了。二十年前,康有為是洪水猛獸一般的新黨。現在,康有為變成老古董了。康有為並不曾改變,估價的人變了。故他的價值也跟着變了。這叫做重新估定一切價值。

 

以上,我們打消了“用現代標準評價古人是苛求古人”的錯誤思想,確立以當代人的標準、當代人的尺度、當代人的價值觀,去評價一切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自信。唯如此,重估一切價值,才有價值。

 

不過,問題到此並不能畫上句號,接下來的問題是,採用什麼方法來重估?

 

有一種頗為流行的觀點是,中國古人的思想、行為,是“中國特色”的。相應地,重估中國傳統文化,也要用中國的,不能用外國的,更不能用西方的。

 

這種觀點,也是似是而非。君不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乎?同一個山頭的石頭,材質相同,硬度也相同,無法相剋!所以,必須要用另一個山頭的石頭,才能有效。

 

胡適從美國回來,以26歲的年紀,在北大開講《中國哲學史》。與以往的學究不同,胡適的第一講,從有甲骨文記載的商代開篇,什麼三皇五帝,什麼神農伏羲,胡適一概不講,因為,那不是信史。

 

台下聽講的、後來成為著名疑古派史學家的顧頡剛,甚是驚訝。因為,這與之前所有老夫子們的教導,是不同的。於是,顧就想和其他同學聯合起來,把胡適這個中學根基不深的洋博士轟下台,趕出北大去。

 

不過,顧頡剛沒有貿然行事。他請來他的好朋友傅斯年來聽課。傅斯年聽了胡適的課,說:胡先生的史料,有些或許是值得商榷的,不過,胡博士的方法,卻是對的。

 

胡適要不是在美國留學,採用美國人實證的研究方法,那麼,他研究中國歷史、中國哲學的方法,還會是落入古人窠臼——從書本到書本,從故紙堆到故紙堆,把一段死的文字,重抄一遍,加上幾句註解,就是學問了。朱熹不就是靠着注釋四書五經,成為和孔子齊名的大學問家的嗎?朱熹之後,其注釋成為官方認定的必讀書目,由此,才打消了其餘學者繼續註解儒家經典的熱情。否則,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繼續前赴後繼,我注六經呢。

 

康有為晚年,老夫聊發少年狂,想再一次注釋四書五經,要不是時間來不及,今天,我們就能有幸看到康聖人註解的新版四書五經了。康聖人生活在19、20世紀之交,還是維新派領袖,可是,他對中國傳統的迷戀、以及從故紙堆里刨食的研究方法,卻是由來已久、一脈相承的。

 

換言之,如果沒有新方法,那麼,重估一切價值,就是一句空話、一句廢話。如果沒有新方法,那麼,今人再讀四書五經,和朱熹所理解的四書五經,不會有任何差別。倘如此,還是不要瞎折騰,原原本本照搬朱熹版的注釋,就好,何必無事生非,做無用功呢!

 

再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孝。

 

孝,在中國傳統中,居於無可置疑的道德制高點。百善孝為先,誰要是敢質疑孝,簡直是十惡不赦了。即便是不孝子孫,即便是在行為上,作盡了不孝之事的無父之徒,也不敢在口頭上,對孝道有任何異議。

 

這是在中國。

 

可是,國門打開之後,放眼西方,我們發現:西方世界,沒有孝道之說。兒女成年之後,各自單飛了。不過,他們的老年人,卻並沒有落入老無所依、老無所養的困境,反倒是其樂融融地安享晚年。

 

這是不是提醒我們:孝和養兒防老,只是解決老有所依的一種途徑,而不是唯一手段!如果不唯一,將“孝”置於道德的最高點,是否有必要?

 

另一方面,也該思考,孝道的有效性問題——沒有孩子的家庭,怎麼辦?有兒有女,可是兒女沒有能力怎麼辦?比如兒女是殘疾人,自己還需要他人照顧;獨生子女家庭怎麼辦?失獨家庭怎麼辦?這些家庭的老人,如何養老?誰來養老?孝道恐怕是不起作用的。如果,把養老看作是一種孝行,則中式養老,是小孝,是家庭式養老;歐美的養老,是大孝,是社會化養老。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可證西方的方法,對於中國的傳統,不止有甄別是非、優劣的作用,更可能有點石成金的功效。這就是屠呦呦和青蒿素的發現。沒有西方的醫療儀器、藥學知識和分析方法,走傳統中醫的路子,是不可能發現和提取出來青蒿素的,也就不可能有中藥的新生和諾貝爾醫學獎。

 

最後,再說“一切”

 

“一切”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難在總有禁區和死角,總有條條框框和清規戒律,限制我們的思維和視野。這種限制,有時,來自我們自身的認識局限——我們欠缺重新評估歷史現象的方法和工具;有時,來自外在的壓力,來自權威的束縛。

 

尼采說:上帝死了。這是一個“重新估定一切價值”的宣言——在宗教氣氛濃厚的西方,上帝享有至高無上、無可置疑的地位;如果上帝都是可以質疑的,那就沒有什麼是不可以重新評價的了!而且,越是經典的、越是習以為常的、越是聖人之言之行,越要去重新評價。

 

例如,我們一開口就說“炎黃子孫”。請問:炎黃二帝可有任何物證嗎?沒有物證的話,炎黃之說,是不是神話,而不是信史呢?如不是信史的話,我們真是“炎黃子孫”

 

再有,提到孔夫子,言必稱“萬世師表”。我們也要問,“師表”的標準是什麼?是培養出了“青出於藍”的學生?還是創立了新的學術?或是採用了新穎的教學方法?孔夫子的儒學適合古代農業社會,也適合今日之工業文明,甚至是信息社會嗎?

 

歷史悠久的,未必是對的;人云亦云的,未必是真。聖人之言行,也未必永恆不變。重新估定一切價值,就是要把曾經的所有,一樣一樣,再次擺到“手術台”上,在時代的聚光燈下,在現代的手術刀下,再作甄別,然後取捨。不留死角,也不能有禁區。

 

歸結起來,重新估定一切價值,有三方面的問題:第一,用什麼標準;第二,採用什麼方法;第三,對象是什麼?我們的答案是,要用今人的標準,而不是古人的標準;用西方的方法,而不是中國的方法;不留死角、不設禁區地重新估價中國歷史上的所有文化現象。

 

2018年08月13日;

北京,望京家中。溫度30度,可是濕度大,體感溫度高。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看黑人至上主義者怎樣煽動起這場動亂
2017: 奧巴馬讓美國極左橫行,而極右可以平
2016: 皮皮:反不得的政治正確
2016: 黃花崗:淺談毛詩兼答凱文先生
2015: 溪谷閒人:舉例告訴你:美國民主和中國
2015: 為什麼工業需要用到這麼多氰化納?
2014: 答上海讀者:你的貼說基督教抗日。你想
2014: 施化:下一次中日戰爭何時爆發?
2013: “等民主了殺你全家”已開始上演
2013: 俺代表習主席黨中央宣布判處薄熙來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