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美國要是懂中國 這個世界會好很多
送交者: 我叫小龍魚 2019年12月17日19:50:3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魚論】美國要是懂中國 這個世界會好很多



威廉·米漢三世:

每當我問中國人“你覺得自由嗎”,他們會盯着我說……

威廉·米漢三世

威廉·米漢三世

麥肯錫公司榮譽退休董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講師

2019-12-18 07:35:07 來源:觀察者網


【文/威廉·米漢三世】

大多數美國人對中國到底知道多少?我們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政府體制、經濟增長方式、商業模式、思維特徵以及國家抱負嗎?雖然中國的經濟規模很快就會超過美國,然而很少有美國人(包括總統在內)能夠站在中國人自身的角度去理解這個國家。可是若要進行富有成果的接觸,這卻是我們必須要邁出的第一步。

麥肯錫公司榮譽退休董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戰略管理講座講師威廉·米漢三世(William F. Meehan III)2019年11月8日在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刊發評論文章:《用中國來解釋中國是我們接下來最該做的事》

彼得·沃克(Peter Walker)是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Company)的榮譽退休高級合伙人,同時也是我的一位密友和人生導師。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權力、差異和平等:克服中美之間的誤解與分歧》(Powerful,Different,Equal:Overcoming the Misconcep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彼得是一個很善於思考的人,他總是喜歡在思考時挖掘到事物最本質的層面,而且還經常提出一些與人們表面的直覺不符、頗有原創性的觀點。如果你是一個對人類文明將如何演進感興趣的人,那麼彼得的這本新書是不應錯過的。

與其他關於中國的西方著作相比,彼得在這本書中提出的那些極其重要而獨特的觀點源自完全不同的路徑。他以清晰敏銳的思維和不帶個人情感的分析對美中兩國進行了解剖。最為重要的是,他不但能夠用美式思維來解釋美國,他還能用中式思維來解讀中國。這裡要順便提一下,彼得曾了解到有些中國古人是“面帶微笑離開世間”的,於是他開始研究到底哪些中國古人曾有這樣的思想並希望從那些人身上學到一些智慧,這讓他接觸到了中國的道家思想以及這一思想的開創者——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的老子。

彼得至今已經訪華80多次,他通過公務出差和私人旅行接觸到了公司高管、政府官員、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以及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人,並通過這些接觸了解到了形形色色的中國人的各種觀點。事實上,彼得已經成為了中國學問的學生,他在中國古代的歷史、哲學、文學和經濟思想等多個領域進行了非常廣泛的閱讀。最近,我與彼得就他的新書中涉及的幾個重要問題進行了一次深入而激烈的討論。下面是彼得在討論過程中對諸多重要問題的論述。


新書的主旨:美中之間的差異主要源於兩國歷史、文化和思維方式的不同

“這本書的主旨就在於,每一個國家的發展路徑與其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思維方式有關。如果你回顧一下美國的歷史就會發現,美國這個國家之所以形成,最初與一些逃離舊大陸的歐洲人有關,他們在歐洲過得很不開心,於是逃到了新大陸。他們希望能在新大陸獲得經濟自由和個人自由,他們很討厭歐洲那種階級感,他們希望政府對個人的干預能最小化。”

“所以那些美國憲法的起草者們才會傾向於對政府進行約束並防止政府對個人自由的過度干預。他們讓互相敵對的黨派花大量時間互相掣肘,他們設計了行政、司法和立法互相制衡的機制,此外他們還要我們每隔四年舉行一次大選,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不喜歡的總統選下去。”

“如今每個人都在抱怨華盛頓什麼都事都做不了,其實根據制度設計,情況本來就是如此。前人在設計美國的制度時,就是希望能為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最有利的環境並讓公民的個人自由最大化。事實上,從這兩個目標的角度來看,美國的表現已經無可挑剔。美國在過去150年裡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而且美國人的個人自由也實現了最大化。”

彼得·沃克2019年10月出版的新書《權力、差異和平等:克服中美之間的誤解與分歧》封面

“中國是個完全不同的國度。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中原王朝一直受到北方異族入侵的威脅,因此他們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中央政府來保護自己。此外,與美國相比,中國人沒有足夠的自然資源,天災也時常發生,他們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幫助幅員遼闊的國土上不同地方的國民應對旱災、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中國人是在一個大家共同出力、互相分擔的集體主義氛圍中長大的。中國的制度設計就是要讓效率和效用最大化,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治國團隊與美國大公司強有力的領導團隊之間不無相似之處。中國形成了自己的精英領導體制(meritocracy),他們的歷史並沒有演化出‘一人一票’的選舉形式。不過他們還是要選拔出有德能的人,這樣的人必須有能力用戰略性思維來制定政策從而讓國家有長期的良好表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經實施了多個五年計劃,這就是中國制度在當代的一種表現形式。”

“中國人崇尚集體主義,中國政府關注的是如何提高全體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這與美國的個人主義思想差異巨大。在美國,每個人都有平等的奮鬥機會,可是每個人也要完全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美國不會像中國那樣關注扶貧問題。中國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源於公元前6世紀創立的儒家思想,而且這一思想至今仍在中國社會發揮其影響力。根據儒家價值觀,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他的家庭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社會。每一個人都應該通過接受教育來提升自己服務於家庭和社會的能力。”

“簡而言之,在中國,每一個人都應該為家庭和社會而存在,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然而在美國,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國孩子並沒有在一個能夠強化其自我意識的環境中長大,他們也不關心自己作為兒童享有哪些權利。那麼中國孩子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成長的嗎?也不是。他們必須努力滿足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期望。我曾接觸過很多剛剛成年的中國年輕人,其中有些年輕人的家庭非常富裕,他們大體上都有同樣的想法,他們看着我的眼睛對我說,‘你知道的,彼得,我絕不能讓我的父母失望’。”

“至於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我給你提供這樣一個數據:中國父母會把家庭收入的15%用於支付孩子的課外學習費用,這包括周末補習班和家教。然而美國家長只會拿出2%的收入讓孩子接受課外教育。可見中國家長不僅為孩子的成長花了大量時間,他們為孩子作出的犧牲其實更多。在另一方面,中國孩子會覺得自己有責任讓父母在步入老年後過得開心、健康。”

《權力、差異和平等:克服中美之間的誤解與分歧》的作者彼得·沃克

“與美國模式對美國所起到的作用相似,在過去數千年裡,中國模式也在中國運行良好。在19世紀初之前,中國經濟一直在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經過了百年屈辱的時代,如今中國僅用了幾十年就讓自己的經濟規模發展到了接近美國的水平。在過去40年裡,中國政府已經讓8億人擺脫了貧困。”


人權與個人自由

“若要理解中國的個人自由問題,我們就必須把這個問題的歷史背景納入考慮。首先是戶口制度。在幾十年前的中國,分房、工資、結婚都要接受組織的安排或批准,甚至出差也要攜帶單位開具的介紹信才行。”

“如今除了在戶口所在地以外工作的人需要辦理當地的居住證,上面那些限制已經基本不存在了。所以每當我問中國人,‘你覺得自己自由嗎’這個問題時,他們反而會盯着我說不明白我到底什麼意思。他們覺得,除了違法犯罪行為,他們基本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當我問他們如何看政府對互聯網的管理時,他們會說‘我知道怎麼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當我問他們如何看遍布城市的監控系統時,他們會說‘那些攝像頭是針對犯罪分子的,對我沒什麼影響,中國的犯罪率非常低與這個監控系統的存在是有關係的’;當我問他們如何看法院對持不同政見者的審判時,他們會說‘這樣的人在中國社會是極少數,他們的目的在於削弱中央政府的權威,這樣做是不對的。在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我們只有一個可以依靠的政府,把政府推翻了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呢’。”

“第二個背景就是中國在清王朝被推翻後的100多年裡經歷的各種動盪和災難,軍閥割據、日本的侵略、國共內戰、文革等經歷讓中國領導人格外重視國家的穩定。當西方媒體頻頻提及中國的人權問題時,中國民眾對這個問題大多是缺乏興趣的。與西方媒體的立場相反,普通的中國百姓對中國領導人強力的反腐措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美中兩國的世界觀以及兩國對戰爭的不同理解

“美國的世界觀是向外擴張式的(an expansive worldview),這最初體現在1823年提出的‘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時期的美西戰爭再一次體現了美國的這一世界觀。‘美國例外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和‘美國天命論’(Manifest Destiny,19世紀的美國人廣泛相信,來到北美的定居者命中注定應該占領整個北美大陸,該信條由三個部分組成:美國人民及其建立的制度具有特別的美德、美國肩負按照農業美國拯救並重塑西方的使命、完成上述任務是美國人民不可抗拒的命運——觀察者網注)導致美國為了在全球範圍內推進民主、維護人權對世界事務抱有一種主動出擊的心態(a proactive world view)。”

“自911事件發生以來,美國的軍事行動都是極為昂貴的,過去20年裡的反恐戰爭已經耗費了6萬億美元,可是人們看不到那些戰爭給美國帶來了哪些具體的好處。‘美國優先’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旨在扭轉這一局面的措施,不過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它是否能夠給美國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彼得·沃克對中美兩國之間差異的對比

“中國人在過去130多年裡一直受到戰亂的困擾,他們一直在忙於抵禦入侵者:先是鴉片戰爭時期的西方人,然後是日本人。在過去1000年裡,中國僅在15世紀征討過朝鮮半島並兩次攻打越南,不過這些衝突在世界歷史上並沒有產生很大影響。”

“中國相對和平的歷史記錄源於東方人所崇尚的平衡、和諧的價值觀,中國人的世界觀是內守的,他們傾向於採納一種來自中國古代兵書的實用主義觀點,即戰爭作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其代價極其高昂而且很難達到真正的目的。今天的中國在國際社會上非常活躍,但其行為基本都是出於經濟目的,他們的長遠目標在於提高普通中國民眾的生活水平。”

“對外貿易是一種經濟活動,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促進貿易並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建設基礎設施。《百年馬拉松:中國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秘密戰略》和《註定一戰: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等書之所以如此熱銷,原因就是他們利用了很多美國人將中國視為敵人的心理,那些書顯然沒有從歷史角度來分析‘中國是否會對我們構成軍事威脅’這個問題。”

“我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在於:美中兩種模式之間差異巨大,而且兩者都不可能被對方改變;‘中國對美國構成威脅’的觀點源於很多美國人的嚴重誤解(significant misunderstandings);只有在這種嚴重誤解被消除之後,兩國之間的建設性接觸才能真正變為現實。”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2019年11月8日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孟晚舟涉欺詐 一份2013年演講稿曝光細
2018: 忒魯多現在應當這樣辦:
2017: 夏商文化,仁孝治天下。
2017: 中華文化精髓讓世大運發光
2016: 天朝與明朝辦案水平的異同 ZT
2016: 大陸能否打贏台海大戰和南海之爭?
2015: 台灣是“殺出來的奴才,打出來的順民,
2015: 七律 百年百首詠史[37]黑五類
2014: 這幾件事大概可以用來判斷習近平李克強
2014: 在美國喝牛奶就和喝農藥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