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對話——民主與憲政
送交者: 嗣源 2020年06月12日17:27:4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焦瘦:老兄,你發表了幾篇關於民主和憲政的文章,是吧。

 

嗣源:對,有何見教?

 

焦瘦:只是,我覺得你有點不知天……這麼說吧,不知掌握分寸。

 

嗣源:我以為你要說不知天高地厚。

 

焦瘦:那樣說,有點唐突了,就算是分寸吧。

 

嗣源:何出此言?

 

焦瘦:你知道你批判的是誰嗎?

 

嗣源:批判誰?

 

焦瘦:哈耶克!

 

嗣源:喔,批判?怎麼能說是批判?有不同意見麼,就評論一番,不允許?

 

焦瘦:哈耶克是誰,獲得諾貝爾獎,你是誰?你想跟他平起平坐?

 

嗣源:……

 

焦瘦:還有,批判劉軍寧,劉教授是中國憲政主義的領軍人物,你是誰?也想當個領軍人物?

 

嗣源:平起平坐,說得對,至於領軍人物,不敢當,不稀罕。

 

焦瘦:哇,你承認了,想跟大人物平起平坐?

 

嗣源:值得你大驚小怪?你也可以跟他們平起平坐。

 

焦瘦:我承認沒有這資格。

 

嗣源:你有資格,也應該有這個資格。

 

焦瘦:這怎麼說?

 

嗣源:哈耶克是人,劉軍寧是人,我們也是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起平坐。

 

焦瘦:說說罷了,學術大佬跟無名小卒沒區分?

 

嗣源:有區分,當然有區分,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焦瘦:你這是在狡辯。我看,你無非想借批判大人物而謀名利。

 

嗣源:名利雙收,好啊!大好事啊`!人人都想要名利。

 

焦瘦:我可沒有名利思想,有的是家國情懷。

 

嗣源:在我看來,用家國情懷批判名利思想,恐怕會損家害國。

 

焦瘦:你!你竟敢說我損家害國(睜大了眼睛)!

 

嗣源:別,別激動,好,不談這個,好嗎?其實你的問題不在於我謀什麼名利。而在於你不接受我的觀點,是吧。

 

焦瘦:當然不能接受你的觀點,但首先我希望你明白,哈耶克是一個偉大人物,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美國總統里都接見過他,十分器重他。你想批判他以求名利,恐怕非但無損於他的名望,反倒對你不利。

 

嗣源:好吧,好吧,我明白。

 

焦瘦:我曾看到過馮崇義先生談憲政的文章,提到劉軍寧是中國憲政主義的領軍人物,還有胡平、陳子明、徐友漁、朱學勤、秦暉、賀衛方、吳國光、張千帆、劉曉波、秦永敏等也寫文章推崇憲政理念。

 

嗣源:這些大學者,對推動民主事業作出貢獻,我尊重他們,但是,你提起他們,是什麼意思?

 

焦瘦:喔!你也知道他們都是大學者,那麼你就沒想過,跟這麼多大學者爭鋒,有好果子吃?

 

嗣源:我明白,我明白。

 

焦瘦:不,你不明白,看在老同學、老同事的份上,我好心提醒你,你這是自取其辱。

 

嗣源:不過,追求名利也好,於我不利也罷,對我來說其實並不重要,我最想知道的是你為什麼不能接受我的觀點。

 

焦瘦:頑固不化!好心提醒你,你卻沒當回事。

 

嗣源:真的,我真的不當回事。重要的是釐清思想觀點。

 

焦瘦:說到觀點,我問你,為什麼要反對憲政?

 

嗣源:我反對憲政?你弄錯了吧。

 

焦瘦:哈耶克和劉軍寧都推崇憲政,而你寫文章抨擊他們,是吧?

 

嗣源:沒錯.

 

焦瘦:這不?你去抨擊推崇憲政的學者,還說不反對憲政?

 

嗣源:我不反對憲政,但是我反對他們以抬高憲政來壓制民主。

 

焦瘦:難道民主不需要約束,不需要限制?

 

嗣源:為什麼要對民主要約束、限制?

 

焦瘦:任何政府都需要約束、限制,這你同意嗎?

 

嗣源:同意。

 

焦瘦:民主政府與其它政府一樣,都需要約束、限制。

 

嗣源:慢着,你說的民主政府是指什麼?

 

焦瘦:這又有什麼難懂的,民主政府就是民主制度產生的政府。

 

嗣源:你這句話說了兩件事:一是民主制度,二是政府,是吧?

 

焦瘦:有什麼問題?

 

嗣源:首先,你有沒有意識到這是兩回事?

 

焦瘦:好像……,哦?

 

嗣源:我再問你,你所說的制約是針對政府還是針對民主制度?

 

焦瘦:我說的制約是針對民主制度產生的政府,因為人們有種誤解,似乎民主選舉出來的政府就不需要加以制約,這是錯誤的。

 

嗣源:看來,你還是沒有意識到“民主制度”和“政府”是兩回事。

 

焦瘦:你為什麼一定要區分這兩回事?

 

嗣源:因為,它們二者本來就是兩回事,民主是一種政治體制,政府是一個機構,政治體制決定權力分配,政府只是權力分配的結果,二者不是一回事,我問你為什麼要制約民主?你卻回答說任何政府都要制約,牛頭不對馬嘴。

 

焦瘦:牛頭不對馬嘴?我有這麼蠢?民主政府就是由多數人的意志選舉出的政府,這樣的政府當然代表着多數人的利益,這“多數人的意志”如果不受到制約,就會導致多數暴政,這完全合乎邏輯,憑什麼說牛頭馬嘴!

 

嗣源:越說越糊塗了,剛才說的是制約民主,又要制約政府,現在又加一個制約多數人意志,你究竟要制約哪一個?

 

焦瘦:這三者之間密切相關,民主就是多數統治,按多數人的意志產生政府,政府就是執行多數人意志的政府,三者在實質上就是一回事。

 

嗣源:你說的實質是什麼呢?

 

焦瘦:多數統治!這實質就是多數統治,民主就是多數統治,政府代表多數實施統治。

 

嗣源:你根據什麼認定民主就是多數統治呢?

 

焦瘦:哈耶克就是這麼講的。

 

嗣源:我要聽你說說理由。

 

焦瘦:我說就我說,民主無非就是由選舉產生政府,選舉按照多數人的意志決定由誰組建政府,民主就是多數人實施統治的方式。

 

嗣源:哎呀,你說來說去就是這麼幾句話,那好吧,請問,

你所說的多數,是指哪些人?是一個團體?一個黨派?一個階級?一個由共同利益和目標的人形成的組織?

 

焦瘦:現在的民主國家是一個僱傭等級社會,其中大多數人是被僱傭者等級,“多數”指的就是這個等級。

 

嗣源:或者說是指一個階級或者階層?

 

焦瘦:唔,就是這麼回事。

 

嗣源:那麼與其相對的是什麼階級?

 

焦瘦:雇主階級。

 

嗣源:就像馬克思說的工人和資本家,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

 

焦瘦:怎麼又扯到馬克思了?

 

嗣源:順口說說而已。這倒是事實,社會分化麼,任何社會都一樣。那麼,你所謂的多數統治的“多數”就是指被僱傭者階級?

 

焦瘦:對!被僱傭者階級是社會裡的大多數,民主就是按照被僱傭階級的意志來設立政府,實施統治。

 

嗣源:於是,按照你的邏輯推論,多數統治會導致多數暴政,或者說民主會導致多數暴政,所以要制約民主,是吧?

 

焦瘦:對。

 

嗣源:怎麼制約民主?

 

焦瘦:憲政,通過憲政來制約民主。

 

嗣源:這就是你的理論?

 

焦瘦:怎麼是我的理論,是哈耶克的理論。

 

嗣源:現在,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多數統治的說法,好嗎?

 

焦瘦:你想怎麼探討都可以,隨你!

 

嗣源:你能否具體描述一下多數統治的狀況。

 

焦瘦:你什麼意思?

 

嗣源:你不是說多數統治嗎,那麼你說說多數是怎麼實施統治的,有哪些事可以實證明。

 

焦瘦:哈耶克不是早就說過嗎,譬如像福利國家、社會保障、累進稅制等等有關政策,其中真正的問題是,對收入進行強制性的再分配,把一種由多數決策所決定的分配模式強加給社會,把一種不公平的或歧視性的負擔強加給少數,強制性地把財富從少數人那裡轉移給多數。

 

嗣源:收入再分配的問題,以後有機會再談,還是探討多數統治,你剛才說到,那些政策是多數強加給少數的,怎麼強加的呢?

 

焦瘦:當然是投票呀,民主的方式就是多數決定的方式,多數人的意志總能夠通過投票而決定政策。

 

嗣源:而這多數就是指被僱傭者階級

 

焦瘦:當然。

 

嗣源:恐怕這是你的想象。

 

焦瘦:怎麼說是想象?這是合乎邏輯的結果,民主就是多數決定的方式,被僱傭者階級通過這一方式實施統治,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少數。

 

嗣源:但是這不符合事實!

 

焦瘦:那就用你的事實來否定我的想象?

 

嗣源:我看到一些資料還記在小本子裡(取出小本子),1976年總統選舉,民主黨的卡特與共和黨的福特競爭,在家庭收入低於一萬元的選民中,58℅投給卡特,40℅投給福特,請注意,這些低收入選民應該屬於被僱傭者階級的吧?

 

焦瘦:可以這麼說。

 

嗣源:上述數據證明,被僱傭者階級沒有站在同一陣營,對嗎?

 

焦瘦:你這數據只包括很少一部份選民。

 

嗣源:那好,再提供些數據:收入在以1萬到1.5萬的選民中,55℅投給卡特,43℅投給福特。收入在1.5萬到2.5萬的選民中48℅投給卡特,50℅頭投給福特,這就是事實,說明什麼?低收入選民,也就是被僱傭者階級,並沒有站在同一陣營,是不是?

 

焦瘦:唔,……。

 

嗣源:事實說明,被僱傭者對於候選人的政治傾向和政策意圖,並沒有一致的意見,他們中的部分人屬於多數票陣營,部分人屬於少數票陣營。對不對?

 

焦瘦:也許那一年是偶然情況。

 

嗣源:好吧,再看看1980年,民主黨的卡特對共和黨的里根,家庭收入在1萬以下的選民,50℅投給卡特,41℅投給里根,收入在1萬到1.5萬的選民,47℅投給卡特,42℅投給里根,收入在1.5萬到2.5萬的選民,38℅投給卡特,53℅投給里根,跟1976年的情況一樣,你還認為是偶然?

 

焦瘦:嗯,……

 

嗣源:我再告訴你,美國歷屆總統選舉中,民主黨和共和黨多次互換總統位子,就是說,多數人的政治傾向和政策意圖經常在變,有時傾向民主黨,有時傾向共和黨,各種層次的選民有站在多數票陣營,有站在少數票陣營,總之,從來就不存在由僱傭者多數組成的始終如一的投票陣營。

 

焦瘦:你這些數據是怎麼來的?

 

嗣源:1980年11月9日紐約時報28版,是哥倫廣播公司新聞台和紐約時報採訪了12782名投票了的選民後形成的報告。

 

焦瘦:哦?……。

 

嗣源:由此可知所謂被僱傭者多數的意志支配政府政策,所謂多數統治這一概念,純粹是出自人腦中的想象,沒有事實依據。

 

焦瘦:可是,你不能否認民主就是採取多數決定方式的呀,永遠是多數決定,多數總是占統治地位。

 

嗣源:多數決定是一種做出決定的方式,其中的“多數”只有數量意義,並沒有指這多數是某個階級或階層或等級,被僱傭者階級的確在社會裡占多數,但這一多數是指一個階級、階層,你必須區分這兩個“多數”的意義,而你的想象卻把這兩個“多數”混同起來了。

 

焦瘦:你是說,有兩個“多數”?

 

嗣源:是呀,一個是多數決定規則里“多數”,它只有數量上的意義,被僱傭者是社會中的“多數”,它指的是特定的階層階級,二者不能混同,否則就變成偷換概念。

 

焦瘦:我在偷換概念?

 

嗣源:你把“多數決定”偷換成“被僱傭者階級決定”,在你的頭腦里產生一種想象,好像民主國家裡投票的結果總是由被僱傭階級的意志來決定,於是推出結論:民主就是多數統治,但這不是事實。

 

焦瘦:不過,唔,我在想,在民主國家裡實施的各種政策較多地偏向於被僱傭階級,這也是事實吧。

 

嗣源:你指的是所謂“收入再分配”的各項政策,把富人的收入轉移給被僱傭者階級,是指這個嗎?

 

焦瘦:難道不是嗎?

 

嗣源:這不是事實。

 

焦瘦:你連這一點也要否認?

 

嗣源:美國不是曾經流傳過一句口號嗎,1℅對99℅,意思是說1℅的富人占有的財富比99℅的人還要多,這有點誇張,不過,它折射出一個事實,即美國社會裡貧富差距趨於擴大。

 

焦瘦:照你這麼說,好像美國社會的財富非但沒有轉移到被僱傭者,反而轉移給富人?

 

嗣源:這類財富分配的問題很複雜,很值得深入研究,現在你我無法探討,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哈耶克在六十年前聲稱民主國家的被僱傭者階級在實施多數統治,民主就是這個多數統治的方式,這個論點是站不住腳的,那麼,由此得出要制約民主的結論也就失去了依據。

 

焦瘦:說到制約,對政府必須有制約,這一點你不也同意?

 

嗣源:對政府必須制約,但不等於制約民主政體。政府和政體不是一回事,剛才我不是說過了!

 

焦瘦:但是我似乎還是覺得,有什麼樣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有什麼樣的政府,要制約政府當然也要制約體制。

 

嗣源:牽強附會,你把政治體制與政府混同起來,這顯然不對!政治體制包括很多方面,政府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自由的普選,司法獨立,權力的分配及相互關係,這些都是由政治體制決定的,你說要制約民主,那是否意味着要制約自由的普選,制約司法獨立,……

 

焦瘦:慢着,慢着,談到現在,我忽然發現了,我們的分歧在於對什麼是民主的觀點不同,我認為民主就是一種方式,多數統治的方式,制約民主就是制約多數統治。而你認為民主是一種政治體制,制約民主就意味着要制約整個體制,包括自由的普選等等,這是不是分歧的關鍵所在?

 

嗣源:的確如此,關鍵就在於肯定還是否定多數統治。

 

焦瘦:所以你才抓住這個多數統治概念不放。

 

嗣源:我是用事實來辯駁,沒有事實依據的概念,它就是任意杜撰的、空幻的,多數統治就是這樣一種概念。

 

焦瘦:恐怕,我得回去再好好考慮一番。不過,我還有問題。

 

嗣源:儘管問。

 

焦瘦:我剛才說,要用憲政來制約民主,這究竟錯在哪裡?

 

嗣源:你先說說,什麼叫憲政?

 

焦瘦:憲政就是制約政府權力,用憲法來制約政府。

 

嗣源:這我同意,但再次提醒,憲政的理念是制約政府,而不是制約民主政體,憲法或者說憲政,恰恰是維護和穩固民主政體的。

 

焦瘦:憲政維護和穩固民主政體?這倒是從未聽說。

 

嗣源:那你現在就好好聽說一番。憲政的理念主要是制約政府的權力,具體的做法就是制定憲法,憲法是最高的、長期有效的基本大法,任何人包括政府官員都必須遵循憲法。我說的沒錯吧。

 

焦瘦:沒錯。

 

嗣源:第一部成文憲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焦瘦:美國建國初期。

 

嗣源:建國初期的美國政治精英們制定憲法的時候,十分鮮明地指出他們要建立的不是民主政體,而是共和政體,是吧。

 

焦瘦:因為當時他們認為,民主就是暴民統治,好像一直到十九世紀,民主都被看作是暴民統治。

 

嗣源:在他們看來,民主與共和這兩種政體究竟不同在哪裡呢?

 

焦瘦:民主意味着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政治權利,而共和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嗣源:你說到關鍵點了,所以當時的憲法把大多數美國人排除在政治競爭之外,黑人、女人、窮人被剝奪了公民權利。

 

焦瘦:不過,當時憲法當中似乎沒有相關條文。

 

嗣源:因為關於選舉權的問題,當時商定由各州憲法規定。

 

焦瘦:是的,大多數美國人的確被排除了,誰都知道這是事實。

 

嗣源:既然我們都承認這個事實,那麼可以得出一個你也會認同的結論,即當時的美國的憲法,是一部嚴守共和政體、嚴防民主政體的憲法。

 

焦瘦:可以這麼說,但是你必須看到這部憲法的傑出貢獻,權力分割,司法獨立,權利法案等等,這些都是為了制約權力,保障個人自由,所以哈耶克說這就是自由憲政。

 

嗣源:我當然肯定這些傑出的貢獻,這是對政治演變的經驗教訓加以總結以後形成的近現代政治成果,應當繼承發揚,但是,這部憲法存在重大的缺陷。

 

焦瘦:既然是傑出貢獻,又怎麼有重大缺陷?

 

嗣源:請想一想,說是制約權力,但當時明明存在一種必須制約卻沒有制約的權力。

 

焦瘦:什麼叫必須制約卻沒有制約的權力?

 

嗣源:就是剝奪大多數人公民權利的權力,這是不是一個重大缺陷?

 

焦瘦:唔,……

 

嗣源:說是保障個人自由,但是卻剝奪了大多數人的自由權利,這是不是一個重大的缺陷?

 

焦瘦:唔,……

 

嗣源:不過,美國人在南北戰爭以後開始彌補缺陷,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制定了第十四修正案,規定每一個在美國出生的以及歸順美國的人都是美國公民,法律平等地保護每個公民的權利。這是美國政治演變的一次重大轉折。

 

焦瘦:那是因為南北戰爭掃除了解放黑奴的障礙。

 

嗣源:不僅僅是黑人的問題,在美國出生的女人、窮人等等都將被賦予公民權利。

 

焦瘦:你以為這是一次轉折?

 

嗣源:是呀,共和政體向民主政體的轉折開始了,再經歷約一百年,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也就是哈耶克推出《自由秩序原理》的當口,以第二十四修正案的頒布為標誌,美國的民主化進程收穫了顯著成果,並趨於成熟。

 

焦瘦:雖然有修正,但那是補充,從整體上看,美國的憲法沒有根本性的變化。

 

嗣源:從政治體制來說,這是根本性的變化,當然這變化經歷了約一百年,以至人們似乎感覺不到經歷了根本性的變化。

 

焦瘦:我也並不認為有什麼根本性化。

 

嗣源:在建國初期,美國政治精英們稱民主是暴民統治,但在二百年以後,幾乎所有政治精英都爭相稱頌民主,在全世界到處宣揚民主。這是根本的變化吧。

 

焦瘦:唔,……

 

嗣源:二百年前美國建立的是共和政體,二百年後建立了民主政體,二百年前,政治權力只有少數人分享,二百年後,政治權力由人民分享,這是根本的變化,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你能說出幾千年來哪個年代、哪個國家有過先例嗎?

 

焦瘦:你似乎有點激動。

 

嗣源:當然,這的確令人激動,這是幾千年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開始實現了!至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已經確立了!這是破天荒的巨變啊!

 

焦瘦:我不能理解你的激動,在我看來,“平等”多了,“自由”就少了。

 

嗣源:你這話什麼意思?什麼叫平等多了,自由少了?

 

焦瘦:哈耶克提出的自由秩序原理,其中的重點就在於提醒人們,多數人獲得了“平等”,而少數人卻損失了“自由”。

 

嗣源:哦!你這麼說倒是觸及了一個學界糾纏不清的課題。

 

焦瘦:什麼課題?

 

嗣源:許多學者紛紛說道,自由與平等有矛盾、有張力,甚至說平等將侵蝕自由、扼殺自由。

 

焦瘦:你不同意?

 

嗣源:你的話點出了這種論調的實質。

 

焦瘦:我點出了什麼實質?

 

嗣源:你剛才說,“多數”的平等,“少數”的自由,此話露出了底色。多數是指哪些人?少數是指哪些人?不就是指被僱傭者階級和雇主階級嗎?

 

焦瘦:不錯呀,正是指被僱傭者階級獲得了平等,而雇主階級損失了自由。

 

嗣源:實質在於,你們把“平等”框定為被僱傭者階級崇尚的理念,又把“自由”框定為雇主階級崇尚的理念,並且按照所謂“階級鬥爭”的原理,推導出“平等”與“自由”之間就像階級對立那樣,互相排斥、互相抑制、互相爭鬥。

 

焦瘦:我認為這倒是反映了事實,民主的後果,就是多數人按照他們的意志損害了少數人的利益和權利。

 

嗣源:我剛才說過了,這不符合事實,事實是貧富差距更加懸殊了,你這種思想方法,就像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

 

焦瘦:你在暗示哈耶克的分析方法同於馬克思的方法?

 

嗣源:不是暗示,我早就這麼說過,哈耶克雖然是社會主義的死敵,但不妨礙他使用同樣的階級分析方法。

 

焦瘦:你承認有階級和階級鬥爭嗎?

 

嗣源:我當然認同。

 

焦瘦:那為什麼要批評階級分析方法?

 

嗣源:我不認同這種觀點,就是把一切政治競爭僅僅看成是一個階級與另一個階級的之間的鬥爭。

 

焦瘦:難道階級鬥爭不就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鬥爭?難道不就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難道不就是被僱傭階級和雇主階級的鬥爭?

 

嗣源:這僅僅是一個方面,一切政治競爭中最主要的一個方面是精英之間的競爭,為了爭奪權力,一部分精英動員、組織民眾形成一方陣營,另一部分精英動員、組織另一部份民眾,政治競爭主要就是各方陣營之間的競爭。

 

焦瘦:這倒是一個新奇理論,你很有創造力啊。

 

嗣源:你這種諷刺口吻實在不應該,你只要看看所有民主國家的普選,你一定會看到政治競爭發生在各方陣營之間,每個陣營都由一些精英帶領着一些民眾,這不是什麼新奇玩意兒,是事實!

 

焦瘦:那我應該好好學習一下你這新理論。

 

嗣源:你的確應該好好學習,以免用兩個階級的對立來看待平等和自由的關係,或者看待“多數”和“少數”的關係。

 

焦瘦:好,好,我服了你了,這麼耿直。

 

嗣源:我們好像扯開了,剛才討論到哪裡?

 

焦瘦:我想想,哦,你說憲政不制約民主,反而是維護民主的。

 

嗣源:是呀,我說到,前一百年的美國憲法維護共和政體,抵制民主政體,所謂憲政制約民主是那時期的情況,卻存在重大缺陷,後一百年逐漸地改革共和政體,維護和健全民主政體。這就是美國的政治演變歷史。

 

焦瘦:憲政是要限制權力,不管你是共和還是民主。

 

嗣源:憲政作為一種理念,是要限制權力,我贊成這一理念,不過這個“憲”字特別指明了它必須通過制定憲法來實現,憲法是人制定的,憲法記錄的文字是人寫的,建國元勛們要把建立共和政體抵制民主的思想寫入憲法,百年後的政治精英要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寫入憲法。從實踐的真實過程來看,美國的憲政歷史有兩個階段。

 

焦瘦:又一個新奇的提法,美國的憲政有兩個階段?

 

嗣源:對,第一個階段是維護共和政體、抵制民主政體的實踐,第二個階段是改革共和維護民主的實踐。

 

焦瘦:照你這麼說,有兩種憲政?但是哈耶克說自由主義就是憲政,憲政就是指自由憲政。

 

嗣源:依我看,事實上哈耶克也暗示有兩種憲政的。

 

焦瘦:你怎麼總是口出奇談怪論

 

嗣源:不必驚慌,我可以從哈耶克的著作中找出依據。

 

焦瘦:倒要聽聽你找到了什麼依據。

 

嗣源:哈耶克有一段話給人以深刻印象,他說被僱傭者階級形成和發展的同時,也正是大多數人獲得選舉權的當口,這兩項同時發生的變化有着凸顯的政治意義。

 

焦瘦:凸顯的政治意義,哈耶克是這麼講的?

 

嗣源:他說的政治意義是指,被僱傭者可以大肆運用其政治力量,以左右政府政策把多數的意志強加於少數,對自由構成嚴重的威脅。

 

焦瘦:這就說明哈耶克也認為有兩種憲政?

 

嗣源:而且,他劃出了一道時間分界線,大多數人獲得選舉權就是這道分界線。

 

焦瘦:這道線就是兩種憲政的分界線?

 

嗣源:哈耶克特別讚頌美國建國時的共和政體,說它限制政府權力,保障個人自由,稱之為自由憲政,而對他所處時代的民主,斥之為“對自由構成嚴重威脅”,這表明他不承認民主是“自由憲政”,是對“自由憲政”構成嚴重威脅的另一種“非自由憲政”。這不是暗示有兩種憲政嗎?

 

焦瘦:或許哈耶克根本就不承認民主是另一種憲政。他只承認一種憲政,就是自由憲政。

 

嗣源:哈耶克是暗示,而他的追隨者薩托利則明說了,薩托利在《民主新論》一書中說道,“近幾十年間有一種憲政‘民主化’的要求——這種要求比任何事情更嚴重地侵蝕着憲政保障。……自由憲政的成就越是遭到所謂民主憲政的侵蝕,我們就越是接近於……垮台的方案。

 

焦瘦:哦,所以你認為有兩種憲政,一種是自由的憲政,另一種是民主的憲政。

 

嗣源:從美國的二百年政治演變的事實來說,的確有兩種憲政之爭。哈耶克、薩托利等人推崇自由憲政,反對民主憲政,因為民主憲政對自由憲政“構成了嚴重威脅”。

 

焦瘦:你這看法的確新奇,倒要再加細思。

 

嗣源:憲政這一理念就是要限制政府權力,這是應該堅持的,但是這種理念可以在美國初期的共和政體框架之下實施,也可在民主政體框架之下實施。

 

焦瘦:照你這麼說來,似乎憲政不是一種政治體制,而是為政治體制服務的什麼東西。

 

嗣源:憲政這個術語,如今已經廣泛運用了,但是這個術語的意義,似乎被搞亂了。從理論上講,它表示一種理念,但從實踐上講,這個“憲”字決定了它必須通過制定憲法來實施,但憲法是人寫的,憲法的內容決定於制憲者的思想觀點。正像劉軍寧先生說的,憲法是一種載體形式或容器,裡面可以注入不同的內容。

 

焦瘦:注入不同內容?那不就有各種不同的憲政?

 

嗣源:是呀!你不是讀過馮崇義的文章嗎,他說當今中國有三種憲政思潮。

 

焦瘦:對,我想起來了,他說,有自由主義憲政,憲政社會主義,儒家憲政等等。

 

嗣源:現實中還不止這三種,譬如君主憲政、黨主憲政等等。

 

焦瘦:如此說來,憲政倒正像是一種形式、一種容器,什麼東西都可以裝進去。

 

嗣源:所以,要理清楚概念,憲政作為一種理念應該堅持,但它只是理念而不是一種制度、一種政體,作為實踐,根據歷史經驗,我們應該堅持民主政體框架之下的憲政,也可稱之為民主的憲政或民主憲政。

 

焦瘦:馮崇義先生的文章里也說過,自由主義憲政裡面包含有憲政民主。

 

嗣源:但是,這是在和稀泥,在哈耶克、薩托利等一派自由主義學者看來,民主憲政對自由憲政構成嚴重威脅,他們排斥民主憲政,馮先生卻把民主憲政納入自由憲政,這不是和稀泥嗎?

 

焦瘦:你的意思是說,還有第四種憲政思潮,就是民主憲政。

 

嗣源:我不管是第一種還是第四種,我的意思是,一定要把自由憲政和民主憲政區分開來。

 

焦瘦:為什麼?

 

嗣源:哈耶克和薩托利一派自由主義者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區分開來了,我只是提請大家注意而已。

 

焦瘦:把二者結合起來不是更好嗎!

 

嗣源:你剛剛還在說,要用憲政來制約民主,忘記了嗎?

 

焦瘦:哦,……

 

嗣源:你現在應該明白,我為什麼要評析哈耶克和劉軍寧的某些觀點,我的目的是要理清楚,什麼是民主,什麼是憲政,民主與憲政是什麼關係,我的結論是,民主政體框架之下的憲政,或民主憲政,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民主憲政繼承了自由憲政的優點並改革了自由憲政的巨大缺陷。

 

焦瘦:我有點明白你的意思了。

 

嗣源:你還可以去查一查,現今英美等民主國家的政治精英們所發表的言論,大多只提“捍衛民主”,幾乎沒聽說過要“捍衛憲政”,但是中國的很多學者卻迴避民主,大談憲政,大談憲政高於民主,用憲政制約民主。這是一個可以引起思考的現象。

 

焦瘦:是這樣嗎?

 

嗣源:你去查一查就知道了。

 

焦瘦:我還有一點不明白,你要理清概念,花了那麼大的力氣,可是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嗣源:有,當然有,譬如說吧,劉軍寧先生的一段文字讓我感到事情的嚴重性。

 

焦瘦:有怎麼嚴重?

 

嗣源:他在“當代中國的威權主義與自由主義”中寫到:“在威權派和自由派決裂之前,他們將維持一種非正式的、不言自明的、鬆散而脆弱的聯盟,兩者中任何一方的軟弱都將使得另一方難以應付體制內和體制外的極端派的挑戰,從而打破中國大陸思想平衡乃至政治平衡。”還寫道:“未來大陸的穩定乃至內部的矛盾或許要靠威權主義與自由主義共同構成的加厚的‘中間思想’來維持。”

 

焦瘦:他說自由派要和威權派結成聯盟?幹什麼?

 

嗣源:共同應對挑戰,維護思想平衡、政治平衡,維持大陸的穩定,如此等等。這所謂“應對挑戰”,恐怕指的就是對付民主。

 

焦瘦:還說什麼“中間思想”,那是什麼東西?

 

嗣源:我猜想,也許就是所謂“黨主憲政”、“黨內民主”等等這類東西。

 

焦瘦:哦!

 

嗣源:你不是問有什麼實際意義嗎,現實是,自由主義憲政派的有些人曾想跟威權派結成同盟,雖然這條路走不通,可是,人們的思想卻被搞亂了,如果不理清思想觀點,還會有人繼續走這條路。

 

焦瘦:哦(若有所思)。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為什麼我高中時就自己想出“人慾即天理
2019: 老毛子救駕與香港 反送中
2018: 中國的稅收與美國相比,有多可怕!錢去
2018: 中國歷史野蠻愚昧地循環
2017: [轉載]:大躍進期間的吹牛圖片,很珍
2017: 明鏡爆料:薄瓜瓜持中國護照,自食其力
2016: 小思:桑德斯待價而沽能得什麼官?
2016: 毛澤東極權主義烏托邦思想的中外來源
2015: 公投盛行的社會,是主智主義者的樂園與
2015: 溪谷閒人:從對待“靖國神社”看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