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台灣。聲。色。情。勢
送交者: 墨者 2006年09月20日09:24:0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1.最初印象

記得在五十年代較熟悉的歌曲中,有三首歌的主題是台灣:

*“台灣島啊我的故鄉,多麼可愛的地方,椰子肥豆蔻香,日月潭好風光-----”

*“我愛我的台灣哪,台灣是我的家,過去的日子不自由,如今更苦愁。我們要回到祖國的懷抱,兄弟們哪姐妹們不能再等待。”

*“怒火燃燒吼聲震天,中國領土決不讓美帝侵占,六萬萬人民的意志誰也不能阻擋,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

另有一首歌頌“228起義”的,歌詞忘了。還有一首歌詞中帶了一句:“美國強盜真兇狂,侵略朝鮮占台灣。----”

教地理的老師說,台灣主要的產品是甘蔗。於是,在想象中的台灣便是:台灣的山水很綠,但天空布滿烏雲。嘴裡啃着甜蔗,心裡苦悶的窮人蹲在海邊,盼望着解放軍登陸;沿岸堡壘密布,到處是開着軍用吉普車、凶神惡煞的美軍拿着皮鞭。

有段快板書說的是炮擊金門時,有個美國軍官嚇破了膽:“-----有一天他聽到啪的一聲響,嚇得他馬上來了個嘴啃泥;他問小兵:剛才是哪兒開大炮?小兵說:剛才是我放了個屁。:你????為什麼不報告!:我想報告已來不及!”

這個段子格調不高但紅火一時,很符合“民意國情”。那年代,大陸人把解放台灣視為“囊中取物”,快半個世紀過去了,似乎還是這樣。

2.台歌如潮

從78年開始,台灣歌曲如洪水泛濫,很快在大陸流傳起來了,較熟悉的有:
[童年]、[三年]、[清晨]、[海韻]、 [雲河]、[踏浪]、[心戀]、[初戀]、[梅花]、[蘭花草]、 [天黑黑]、[甜密密]、[賣湯圓]、[讀書郎]、[長城謠]、 [不了情]、[回想曲]、[橄欖樹]、[采紅菱]、[夜來香]、[尋夢園]、[榕樹下]、[千言萬語]、[香港之夜]、[最後一夜]、[明日之戀]、[小村之戀]、[又見炊煙]、[在水一方] [痴痴的等]、[相思河畔]、[夢裡相思]、[藍色的夢]、[魂縈舊夢]、[神秘女郎]、[龍的傳人]、 [南屏晚鐘]、[南海姑娘]、[香格里拉]、[月滿西樓]、[獨上西樓]、[我有一段情]、 [情人的眼淚]、[未識綺羅香]、[綠島小夜曲]、[月光小夜曲]、[月兒象檸檬]、[星月的離別]、[默默祝福你]、[我家在那裡]、[阿里山姑娘]、[娜奴娃情歌]、 [一見你就笑]、[熱情的沙漠]、[何日君再來]、[今宵多珍重]、[願嫁漢家郎]、[美酒加咖啡]、[生命如花籃]、 [鄉間的小路]、[小城的故事]、[中華民國頌]、[我怎能離開你]、[往事只能回味]、[我要為你歌唱]、[外婆的澎湖灣]、[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亮代表我的心]、[春風吻上我的臉]、[昨夜你對我一笑]、[多少柔情多少淚]、[愛你在心口難開]、[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已成為在大陸最流行的”經典名歌”,官民皆愛的特色是:唱到某個段落,便心花怒放地一齊來喊一聲:“不採白不採”!

這些歌的質量有高有低,格調較高雅的多半源自三十年代的民國正統歌壇,其次是校園歌曲,加上原住民風格的民歌和略帶日本味的閩南語歌謠,匯合形成了台灣歌曲富有輕柔色調和世俗風格的特點,與大陸被暴力精神閹割毒化的官式歌曲相比,猶如新鮮蔬果與陳年乾貨,味道完全不同。雖然台灣沒有象大陸五、六十年代的張權那樣的超級歌唱家,但象蔡琴等歌手的水準已足夠征服大陸最挑剔的聽覺,更何況有鄧麗君等大批歌星以軟綿綿濕潤潤的聲調俘獲了億萬雙乾燥的耳朵,台灣之歌聲當然就所向披靡了;正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繫於聲”。

我是在78年坐牢時開始聽到這些歌的。監獄外,“革命群眾”天天得唱“語錄歌”,還要“早請示晚匯報”,更噁心的是跳“忠字舞”。關進牢房,雖然也要讀“毛選”(特別是要讀[敦促杜聿明投降書])、讀報紙、讀“監規”,但能聽到些有人情味的歌,多少減輕了“紅色恐怖”的壓力。關在一起的青少年天天唱,唱得那麼出神,不由使我想起[絞刑架下的報告]中“267號牢房”的“老爸爸”。

3.海峽風轉

出獄後,我常到江浙一帶的鄉間旅行。農村開始流行添置磁帶錄音機了,從單喇叭逐步升級到四喇叭,對音響要求的提升,完全是被港台歌曲所帶動的。在浙江沿海,尤其是奉化一帶,村里到處聽到台灣歌曲甚至[自由中國之聲]的廣播,聲音開得很大,不知那些村民是不懂政治還是不怕政治。到溪口上雪竇山,山村的牆上寫滿對敵鬥爭的大標語,但修路工卻毫無忌諱、讚不絕口地向我們介紹當年老蔣多次上山的情景;在他們眼裡,蔣總統是那麼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樸素嚴謹、尊老愛民。當時我有點疑惑:這裡還是不是老共的地盤?

我認識了幾個廈門青年。據他們介紹,廈門的年輕人最主要的業餘愛好就是唱歌。台灣流行什麼歌曲,第二天廈門人就都會唱了。下班後,男女成群湧向海邊,彈琴唱歌,也談清說愛。我真有點詫異:紅色中國竟也有如此愜意的綠色角落!

我認識的一個資本家子弟,他的一個親戚跑到廈門,天天練游泳,終於成功地逃到金門島去了。我不清楚從何時起,對大陸人來說,台灣已不再是“水深火熱”的地獄,台灣的色彩變得越來越鮮艷奪目,成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嚮往的樂園。

4.世道人心

在溫州一帶,當地的不少幹部主要的外快是帶外來人去買走私品。據說兩岸漁民的主要收入也是走私:台灣來的手錶等先沉在海底,然後大陸的漁民去撈上來。當地幹部或眼開眼閉,或共同配合,出了事就開船逃去台灣。也有乾脆把偷渡當主要行當的。我去的那些天,就有兩條船逃去了台灣,其中一船是公安幹部帶領的。

在嵊泗列島,坐船時碰到個台灣老人。他介紹自己如何於49年離開大陸,逐步成了海運和房地產大老闆。老人亮出手錶:“你知道這是什麼表嗎?野妹姐!世界第二名表!第一是撈來可死!”他說蔣總統嚴厲制裁走私犯,因為大陸同胞太苦了,不應再去賺苦難同胞的血汗錢。老人說他此次回大陸是探望分手三十多年的老婆,雖然雙方都另娶另嫁了,但畢竟曾夫妻一場。他說沒想到見面之後,前妻那一大家子人又是裝腔作勢表深情,又是厚顏無恥討錢財,活活一場鬧劇,讓他氣得頭昏腦漲拔腳就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他嘆個沒完。我心裡嘀咕:這老兄自己也是夠俗的,人以錢分,物以類聚吧?

在上海,認識了一位台灣闊少,一來就找小姐,拜“丈母娘”。據帶他來的老陳說,這已是他的第六個小老婆了。可嘆的是那女孩,和她父母,就這麼應承了,沒見過錢還是沒見過台灣人?這公子除了尋花不知還懂什麼。他會指着鰣魚說:“這魚是生活在北極冰塊里的,要把冰敲開才能捕到,所以,是最名貴的。”

又有一個當過憲兵的“????子”,說他剛到大陸時看電影,看到被醜化的國民黨軍人的模樣,笑得差一點兒斷氣。他還悄悄地問:“聽說大陸計劃生育,夫妻同房要憑票,一個星期才准打一炮,是真的嗎?”------這可輪到我們笑得滿地亂滾了。

5.兇險世途

76年春,我去游黃山,因從歙縣直達湯口的車票要等三天后才有,我便改道去許村,再從許村走小路去黃山。從黃昏開始翻山越嶺,又在雷電交加的山脊上熬了一夜,第二天上午,走進一個山村,竟被村民和民兵扣留了。費了不少口舌,他們才放行,但半路上又有人追上我。原來他是民兵副營長,他們懷疑我是台灣來的特務。我大惑不解,問了半天,才了解這山村十分封閉落後,從未有城裡人來過,村里大半人也從未出山。當山民發現我之後,竟象出了大事般傳開了消息,終於逮住了我。但又找不出理由,只好放行。我一離開,他們馬上吵起來,並且推測我是台灣特務,這個結論多半和放映隊進山村放過的某部電影有點關係。最後,決定派人來追我,村民都拉住自己的兒子不讓去,於是正副營長只得親自出馬,兵分兩路急追而來。中午,我兩走進湯口政府,一群民兵早已虎視眈眈地侯在那裡了,一見我就嚷起來:“你昨夜躲在哪裡?我們搜山找了你整整一夜!”
我也火冒三丈,放下行李,指着油畫箱說:“這是發報機。”再打開來,指着錫管顏料:“這是子彈”。抓起摺疊扇:“這就是槍!”
政府負責幹部看不過去了,忙打圓場:“不要這樣嘛,你應該高興,看到這裡的人民覺悟高-------”
我沒法高興。如果昨夜被他們抓住,天知道結果是什麼!
不過,莫名其妙地當了一回“台灣特務”,回想起來倒也挺逗的。

那些歲月,有“海外關係”的都提心弔膽,和“台灣”有關係的日子更難過。中學裡,班主任崔老師被學生攻擊得痛哭,就因為丈夫在台灣。大連海運學院的戴教授有親友在台灣,他幾次上電台做“統戰”喊話,談起此事,他悄悄告訴我母親:“那是被逼的。”至於文革中的故事,太多,就不用談了。

55年“肅反”,許多被害者的罪名僅僅是參加過國民黨、三青團。上海閘北公園(原“宋公園”)成了刑場,一輛輛卡車開進去,把人拖下來就開槍。鐵道醫學院派人去拉屍體來用於解剖。工友老馬在整理堆屍房時,一具女屍活了過來,開口說話:“救救我吧,我是大學生,我沒做過壞事。”
保衛科得知,馬上叫人來補槍。可老馬已經嚇出了精神病。

這幾年,台灣很多人來大陸,有的找錢,有的找女人,有的拜訪中共黨國首腦,就是沒人尋訪一下淚盡胡塵的遺民,祭奠一下那幾百萬怨鬼冤魂。

6.綠島炎夏

十年前,首次登上台灣島,正是“大火流金、天地為爐”的八月。一走出“國軍英雄館”,就被要命的“熱情”吞噬了:上面是蒸籠,下面是烤箱,孫猴子進八卦煉丹爐的滋味不過如此吧?走去中正紀念堂,浮游在熱浪中,真擔心是否會倒在半路上回不來。
不過台灣人好象不怕熱,照樣滿街滿巷穿梭不停,綠燈一亮,電單車就象潮水般湧來。街頭人行道上也停滿積灰的電單車,就象大陸到處停滿的自行車;大陸自行車被偷的概率大約是每個人被偷過三輛,台灣的電單車好象沒人去偷。
除了電單車,台北街頭到處可見的就是流浪狗。“大陸同胞”看到這麼多無主土狗沒人去打主意,可能會有點可惜:多好的盤中餐、下酒菜、壯陽藥啊!
影院滿座。買到一張退票,進去看原版[龍捲風]。觀眾幾乎全是學生,跟着劇情或驚嘆或歡笑,顯然英語水平都不差。台北的書店、圖書館、博物館和小食攤也都是學生的天下,洋溢着充滿自信的滿足和穩重的愉快氣氛。
小食攤生意極好,特別是早餐,都要排隊。晚餐一直到宵夜都人流不斷。那些小食攤小食店的名稱也有意思:類似“陳媽媽水餃”、“劉老爹面線”等招牌給人一種親切感。當然,象我這種口味挑剔的人,會對台北的食品覺得淡而無味:它把中國食品的味覺特點都中和掉了。也許和食品有關,台灣人講話也軟軟的、輕輕的、有氣無力的。接待我們的小姐說,聽大陸同胞講話會嚇一跳,以為是吵架,好可怕。招待我們去“卡拉窩開”,我們幾個大陸男子漢同唱一首“老船長”,的確是火藥味十足,好象在打架。而聽台北的龐建國委員唱歌,味道就不同,他把台語情歌唱得非常婉轉優美。台灣的政治人物好象都善於唱歌,印象中,駐舊金山主任李世明的夫人是出色的女高音,張人睿秘書長的男中音則元氣充沛,一首“愛拼才會贏”唱得神采飛揚,無人可與爭鋒。
連續聽了三大黨要人的演講。他們都強調惟獨本黨是最反共、真反共。十年後的今天,這三黨都有不少要人去和中共拉關係,可見當年標榜自己反共其言有虛。國民黨面對國際空間的收縮而束手無策,並因歷史包袱沉重而難以高舉改革的旗幟。新黨要掙脫國民黨的官氣暮氣晦氣,但自己卻無力氣和底氣,空有生氣。民進黨缺乏政治遠見,局限在炒作社會積怨和為謀取權力而不惜拆卸民國基礎的反對派小圈子裡。可以設想,如果中共完蛋了,台灣三黨(如今是五黨)也不會停止旨在權勢的爭鬥。所以,我首次到台灣感覺之一,便是:台灣人並不關心大陸,只希望自己保持一定的生存空間就滿足了。這種小國寡民的心理在世界上很普遍,無可指責,惟感可惜。

漫步台北街市,人們和善有禮,古風悠然;又互相間保持着距離,具有現代社會的那種個體化冷淡。和台灣人接觸多了,會感到他們的性格外柔內剛,恭謙態度的裡面是固執己見。漂亮的樓宇群中,往往孤立着一幢破舊的小屋,據說這些“釘子戶”是故意作對:任你出價再高,他就死活不搬,你能有什麼辦法?中華民國的法律保護着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濃綠的樹叢中蟬聲不停。炎日下,精瘦的士兵全副武裝,在擺放着拒馬的總統府大樓前如雕塑般站得筆直。熱騰騰的風舞動着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我注目凝視,恍惚中眼前浮現出連綿起伏的群山、波濤洶湧的江河;我喃喃自語地反覆念着一個詞:“中華民國”!

7.廟堂江湖

79年,我們許多在上海的民運人士曾聲援過“美麗島”,但誰也想不到會有民進黨執政的結果。國民黨下台後,按理民進黨應該更高舉自由民主的旗幟,加強世界民主陣營對中共專制堡壘的進攻。但誰又想到,民進黨政府寧可眼看着中華民國的旗幟在香港、在泰國、在美國紛紛降下,讓位於五星紅旗。作為中華民國的執政黨、合法總統,竟把中華民國定性為非法的“外來政權”,並以踏滅中華民國的香火為主要目標,不知哪根經出了毛病。

在泰北清萊,台灣的卓素慧老師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奮鬥二十餘年,為使當地華人子女受到傳統中華文化的教育,付出了全部力量,功勳卓著,被稱為“泰北媽媽”。前年,卓老師成家,回台灣了。大同中學新建的大禮堂里,依然掛着青天白日旗,但教師們卻在為從台灣來的新教材犯愁。“這樣的教材怎麼教?不能誤人子弟呀!”一位教師對我直搖頭。他還告訴我,中共一直在主動提出贈送大陸的教材和其它資助,除了清萊,其它許多府的中文學校已是大陸勢力超過台灣影響了。
半個多世紀前,中華民國的八百萬國軍兵敗大陸,堅持到最後的一支軍隊退到泰緬邊境地區,日久天長,連同其家屬其後代變成了沒有國籍的海外遺孤。沒有身份,不能去城市合法工作,也難以出國;在被貧窮與歧視圍困中的“難民村”里,希望的花未曾開放就墜落地下。我無法想象,對這個把青天白日旗苦撐了五十幾年的群體來說,“去中國化”意味着什麼。

最近,台灣方面似乎感覺到一點問題的嚴重性,想做點亡羊補牢的工作,可是總不得要領。就拿組織“全僑盟”為例,什麼僑?日僑、美僑、法僑、俄僑?為什麼不能明明白白地指明是“華僑”或者是“台僑”?又要圍起“本省籍”的小圈子,又想拉住中華民國的人脈,吃着“中華民國”的飯卻要自砸飯碗,這是在搞政治還是在發疹子?

當然,台灣的種種癥結主要是由歷史原因所形成:大一統憲法條文與分裂現實的矛盾,因國軍兵敗的沉重產生的疑懼,日占時期殖民文化的影響,“228”事件與海峽軍事對峙合成的緊張及後遺症,民主政治法統與威權政治傳統的落差,國際地位的下降與外交困境,大陸經濟發展形成的虹吸狀態,取決於美中關係的棋子定位,等等。這一切使台灣政局長期處於非正常形態,陷在“維持現狀”的八卦陣中難分難解。
但是,無論什麼原由,無論何種困難,總不該自殘手足自廢武功吧?
自“政黨輪替”的變化之後,台灣社會的自由度提升至世界矚目的高度,所有矛盾都毫無遮掩地擺到檯面上,其正面價值無可置疑。但提出問題並不等於解決問題,如果台灣上下不能消解內爭又不能向外突破,前景危矣!試想以色列如果糾纏於內鬥而不能強力出擊,恐怕早已被消滅了。

8.慈航普渡

近日的“倒扁”、“挺扁”大戲連台,所有的媒體都象扎進四川火鍋的筷子般免不了一身麻辣味。自由世界的新聞多辦半帶有炒股性格,一點風吹草動就能說成狂風暴雨。我不感冒炒股。我對這些報道和評論相當冷淡。我認定台灣的問題並非人們所說的就是“貪污”那麼簡單。
不管陳水扁是貪了多少億還是只貪了幾條內褲,哪怕他一文未取,還是免不了該被“倒”。因為他說了“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才是有關危害國家安全的政治大問題。他否定了中華民國的憲法與歷史法統地位,也就自然否定了自己作為中華民國總統的資格。
至於“倒派”為何不把這個問題挑明,基本原因是“紅營”對“中華民國”的認識和立場也十分混亂。世人皆知:即使陳水扁的貪污嫌疑全部證據確鑿,也及不上中共貪腐程度的萬分之一,試問“紅營”中有多少人能亮出“倒共”的姿態?那些對中共低三下四的投機分子,又何曾考慮過台灣民眾的利益與安危?
不解決對中華民國法統的基本立場和對敵我關係的認識問題,“倒”掉一個陳水扁又能有多大的改觀?
陳水扁本非等閒之輩,他應該醒悟自己所深陷的泥沼不只是貪污的指控,更是決定台灣生死存亡的政治危機。他和所有主張以“台灣國”來取代中華民國的政治人物,理應採取光明正大的方式,來爭取民意,來重立憲法,通過全民投票表決來判定輸贏,而不應把政治主張和權益之計裹在一起,“石頭、剪刀、布”,哪樣合手用哪樣,得手於一時,失策於全局。
中共說,只要承認一個中國,什麼都可以談,包括國旗、國號。那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中共首先就不會放棄其獨霸天下的專制特權。如果台灣打出“民主統一”的王牌,督促中共不要無限期拖延統一大業,中共能有什麼還手之力?國際大家庭還有什麼藉口來排擠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民和在大陸的十幾億擁護者?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中國大陸同胞祈望的絕非讓中共吞併台灣,而是讓青天白日旗插遍大陸!在保障自由民主和地區自治權的基礎上,恢復中華民國的大一統究竟會對哪些人造成要命的損害?
就算不同意統一,要改國號,也不能根據部分人淺薄的主張而蔑視法理、曲解歷史、無視在台灣堅持中國人立場的居民的權利!對台灣各界來說,國旗、國號、憲法的改動都是可以討論的,但必須遵從民主原則和程序正義,服從人民的總體意志,不能以某個政黨的得失為標準。如果把一個政黨的權勢凌駕於全民的意志,那就和中共一樣,只是個非義的牟利集團罷了。

“倒扁”風潮中最有積極意義的是各種色彩的溶合,是綠營中的明智者對自我封鎖的突破,是平民百姓所表現的國家主人公姿態與成熟的熱情。這一切,令人對台灣的未來充滿信心。

世界民主的進程與台灣的命運息息相關,台灣對世界民主陣營的支持就是對自己的幫助。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科技成果令全球矚目,但出自台灣、代表中華的人文精神更使世界嘆服:那就是以慈濟功德會為代表的民間力量,她的誕生與發展值得台灣各界的推崇,也值得全世界志士仁人的效仿。特別是對肩負推倒最後一個專制帝國歷史重任的億萬追求自由民主的中國大陸民眾和中國民運人士,慈濟的啟迪是無可比擬的。
慈濟精神是超越所有排他性利益的,她甚至也超越了宗教信仰的局限,她以人類社會公認的普世價值打開了所有的人心,送達幸福與安慰。

我祝福誕生慈濟的台灣!祝福海峽兩岸的人民免於災禍,普渡慈航!


牧晨
2006.9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蜀帖龍:李敖,休戚與共還是休戚與中
2005: 展橋:颶風下不同種族的不同境遇
2004: 三代中共領導核心的功與過
2004: “民運”比“中共”更具諷刺意味?
2003: 伊拉克反美侵略戰爭日記-半年總結
2003: 反偽民運即是反共──寫給進風箱的余大
2002: 永遠不要相信名牌大學生會因經濟原因而
2002: 吉安對南懷謹的印像-兩岸密使之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