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是谁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 --- 毛泽东!!!
送交者: 艾鸣 2007年03月08日15:31:35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当谈到这个问题时,恐怕好多人都把它归功于农村的大包干,现在随着袁隆平、李振声事迹的播出,人们终于发现了事实并不是什么大包干,而是农业科技的进步的成果,更让人们吃惊的是: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竟然是毛泽东时代的科研成果!而且产生在被我们全面否定了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56年,李振声从北京中科院来到陕西杨凌的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走上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之路,一走就是50年。 当时正赶上西北小麦产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减产20%到30%。李振声说:“当时我就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到1979年,李振声的研究终于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当时陕西农村留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

璀璨灯火下,如簇鲜花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他成为2006年度唯一获得这一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的科学家。

袁隆平、李振声两院士他们不仅用他们的科技成果回击了国际上有关谁来养活中国的说法,而且澄清了毛泽东时代不重视知识分子的谎言、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粮食产量不高的真正原因。

袁隆平、李振声两院士他们科技成果产生的过程,又一次证明了毛主席“知识法子若不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将一事无成”的论述!他们长期在农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民兄弟称他们是“神人”,把他们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这在当时可是一个极高的荣誉! 李振声对各种奖励接踵而来只是谈谈地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袁隆平、李振声两院士他们科技成果产生的过程,说明了一项科技成果的研发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袁隆平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李振声的小偃6号育种过程长达23年。

袁隆平、李振声两院士他们科技成果产生的过程,我们印证了一个肤浅的道理:一个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腾飞是在各种条件“怀胎十月“后的“一朝分娩“,社会发展是连续的、一个又一个紧密连接的锁链,企图用“全面否定”来否定一个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的全部是荒唐的,如果再加上“实事求是”那不仅仅是荒唐,还有无耻!

袁隆平、李振声两院士他们科技成果产生的过程,说明了一项科技成果的研发成功,有它的偶然性,如果袁隆平、李振声两院士没有长期扎根农村的社会实践,他们就不可能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但这种“偶然”发生在他们长期扎根农村的社会实践中,偶然就有它的必然性了。

如果袁隆平、李振声两院士当时处的科研环境和现在一样,第一年招聘;第二年研究;第三年出成果;没有成果第四年走人,他们会成功吗?所以要给科技人员创造一个长期“衣食无忧”的科研环境。不要让“下岗”“末位淘汰”“限期出成果”等所困扰。也许有的科研工作者终生“一事无成”但他们的失败的经验却是成功者的阶梯!

袁隆平、李振声两院士他们把自己科技成果的功劳归于集体,不仅说明了两位院士品质高尚,同时也说明了世界上任何知识不存在“知识产权”!知识属于全人类所有!袁隆平、李振声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这一下中国陆军该让位了吧?
2006: 胡锦涛改革的无奈
2005: 董建华炒鱿观察
2005: 特首交椅,坐者低能
2004: 美国大学打造的台湾权贵
2004: 我所理解的中国政治
2003: 东北人,上海人对你说不
2003: 美籍华人返乡寻亲记
2002: 江绵恒晋升十六大受阻内幕
2002: 朱熔基只赢得了四次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