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竞技体育有什么功能?
送交者: 小刀刀 2004年08月21日00:39:04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最近天下关于奥运的贴子很多,其中不乏对中国奥运政策的批评之词。我大致扫描了一下,根据屁股决定思维方式的定律,坐在左边的和坐右边的界限分明,证明体育观也是一种政治观,更是一种世界观。本文试图捣捣浆糊,说说我的奥运观,或者竞技体育观。

按照我们小学老师的说法,很久很久以前的人是很野蛮的,为了争个你强我弱,动不动就打打杀杀,后来人们厌倦了刀口上讨生活的日子,就发明了体育比赛的方法,用竞技来代替你死我活的撕杀。最早的项目都与军事技能有关,例如角力射箭赛马奔跑等等,胜者被授予橄榄枝编成的头环,所以叫冠军。小学老师的说法,有野史的意味,但橄榄枝由此成为和平的象征,则是广为流传的说法。

可见,竞技体育的第一功能,就是用和平替代战争,让大好男儿女子们从战场走到竞技场。我看到网络流传的林思云先生关于金牌陷阱的文章,认为若把投入奥运体育的几百亿金钱发展国防,“200亿元已足够组建一只现代化的舰队了,可以说备战雅典奥运花的钱让我们失去一只现代化的舰队”云云,实在是辜负了先贤们的初衷.我进而居心叵测地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真的把投向体育的钱全买了军舰,日本的林先生们是不是又会找到另一种说法? 看来书读多了就容易走向反动,连小学老师的话都要忘了.

竞技体育的第二功能,就是娱乐大众的功能.国人看国产的报纸,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是先看国际新闻,然后是体育新闻和娱乐新闻.国内的新闻记者大多数失去了捕捉并报道新闻的功能,只有体育记者和娱乐记者还能够乐此不疲地到处爆料,动不动就轰动一下。可以说中国老百姓对奥运会世界杯的关注和热情,远远超过了对三个代表之类的最高指示的学习。中国老百姓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好不容易填了肚子后有了消遣的欲望,观看体育比赛犹如当年人们对戏曲,电影的爱好,人活着就是活个脑子,除了三餐饭和工作,没有消遣是要疯的,竞技体育是很好的供人消遣的玩意儿,全国人民看奥运,总比没吃饱的时候打相打,吃饱了就除了上床就是打麻将好多了。就算在日本,如果小泉内阁都乐以观看奥运比赛为消遣,总比有事无事去参观死人更具亲和力吧?花钱搞体育,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让大家脱离低级趣味,争作高尚的人,实在是很值得的事情。

竞技体育的第三个功能,就是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世界上人这么多,文化这么多,每一次体育盛会都是吸引全球目光的时候,很多人开始关心某一个外国的文化,就是从观赏某一场比赛开始,从欣赏某一个外国运动员开始。中国要想在世界上广泛赢得朋友,首先要让人家愿意感兴趣了解你才行啊,所以体育运动员,都兼具使者的功能,传播友好,赢得尊重,都是每个运动员的职责。

很多网友指出中国奥运策略的不足,其实都是当年一本反思的[强国梦]的翻版。时间过了十几年,中国金牌从汉城的四块长到现在的二十上下,不知道算是进步还是落后。我觉得林先生所谓金牌十蔽一利的说法纯粹是文人的主观,你不拿出利弊的量化标准,三七开还是七三开还不是嘴上一句话而已?

有人批判奥运金牌策略是背离了群众体育的道路,我想竞技体育是竞技体育,大众体育是大众体育,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两者应该是良性互动,而不是非此即彼。老毛教导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现在FLG有一亿人民天天打坐,你不能够说中国人民对群众体育的无动于衷吧,至少热情和向往是有的,关键是怎么引导,事实上群众选择运动的方式是和物质生活的质量相关的,没钱的时候只能玩玩篮球乒乓之类低成本的东西。你看看中国读过几天书的人,谁没迷恋过几项这种低成本的体育运动?我认为,群众体育在中国还是搞得不错的,有什么钱,吃什么样的饭。

好话说了这么多,有没有不满的?当然有,我最讨厌的是北京申办奥运。我坚决支持中国申办奥运会,但把举办地定在北京显示了中国官僚们根深蒂固的本位主义。是个篮子就要所有的蛋都装,我觉得比较可耻。由于是官办奥运会,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好大喜功和腐败泛滥,而且要让全国人民为此买单,不是一般的可耻,而是非常可耻。我相信北京奥运会将是一个很花钱的运动会,但未必会是成功的运动会。北京奥运会将是集中体现中国行政资源垄断一切社会资源的样板。

此外,国家体育总局的官僚们也尽是些令人发指的嘴脸,本文暂切按下不表,懒得展开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胡温体制的五方面潜在危机
2003: 片面的思维
2002: 做官十大时髦
2002: 言论自由和“比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