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盛行古代中國的馬球——擊鞠
送交者: 崔樂泉 2004年09月07日22:39:3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馬球馬球,古代稱為擊鞠、打毬或擊毬,是騎在馬上以球杖擊球人門的一種體育形式。因為它是一項相當驚險、激烈的活動,所以要求競技者不僅具備強壯的體魄、高超的騎術與球藝,更要有勇敢、靈活、頑強、機智的素質。

關於馬球的起源,至今還沒有定論。有人認為是在唐代由波斯(今伊朗)經阿拉伯傳至吐蕃(今西藏地區),爾後流行於中原地區的;也有人認為是古代中國人自己創造的。在我國古文獻中,“擊鞠”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3世紀曹植寫的《名都篇》中。詩篇中盡情地讚揚了健兒們“連騎擊鞠”的技藝,已達到了“巧捷惟萬端”的熟練程度。《名都篇》的寫作時間在曹丕代漢不久,因此,擊鞠至遲於東漢就已經出現了,是當時的一種較具特色的球類運動形式。由於馬球運動的昌盛與古代騎術的發展有着一定關係,因此,它的發展必然受到騎兵騎術的影響。從漢代以後,隨着騎術的進步,馬具的改革,騎兵在唐代達到極盛。唐代盛行輕騎兵,它有着快速機動與遠程奔襲的特長,同時,馬上作戰、砍殺更為靈活。而馬球運動就是訓練騎術和馬上砍殺技術的最好手段。由於這一軍事目的,在統治者的提倡下,馬球運動在唐代風行一時。

唐代的馬球,分為單。雙球門兩種比賽方法。單球門是在一個木板牆下部開一尺大小的小洞,洞後結有網囊,以擊球入網囊的多寡決定勝負;雙球門的賽法與現代的馬球相似,以擊進對方的球門為勝。與此同時,還出現了專門的馬球場,1956年,西安市唐長安大明宮含光殿遺址出土的一塊刻有“含光殿及毬場等大唐太和辛亥歲乙末月建”字樣的石志,表明馬球場已成了宮殿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

唐代馬球活動非常流行,上至帝王下到文武百官,無論男女,喜觀、好打此球者大有人在。1972年,陝西乾縣唐章懷太子李賢墓出土的《馬球圖》壁畫,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婦女打球圖銅鏡,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代彩繪打馬球泥俑,都反映了當時馬球運動的普及情況。

宋代以後,無論是中原地區,還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馬球活動更為常見。同時在一些球類用具上也進行了改革。如以前的馬球用球是一種拳頭大小的木質球,而元代則變為皮縫的“軟毬子”。球杖也比以前的長,用長杖拖球,或用杖彈打,使其不落地,然後縱馬馳至球門,擊球入門。

盛行了近千百年的馬球活動,流傳到明朝初年,還時有開展。不過,從總體上看,這時的馬球已呈衰落之勢。尤其是進入明中葉後,馬球只是作為宮廷禮制或民間節日活動才得以開展。到了清代初年,馬球這一顆在中華古文化史上放射了上下千餘年異彩的明珠,終於熄滅了。直到民國初年,西方現代馬球傳入我國,馬球運動才又緩慢地發展起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效率還是效益, 獨裁和民主
2003: 得林彪,得天下!
2002: 911、王治郅、博士回鄉遇害
2002: 中華民族──上帝的寵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