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楓苑夢客: 張藝謀《歸來》讓誰不爽了?
送交者: 楓苑夢客 2014年06月07日15:14:5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張藝謀的新片《歸來》公開上映了,反應熱烈,有觀眾說:“《歸來》我看了,特別感人,開場十分鐘哭到最後!很值得一看!”也有年輕觀眾對影片背景不理解,感到沉悶、無趣。

張藝謀在接受楊瀾採訪時說,在經歷了多年沉寂之後,這也是他自己的藝術風格的“歸來”。的確,過去幾年,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之後,張藝謀似乎迷失了自我,追求大場面,大製作。其實他最擅長的還是這種樸實無華細膩地反映平民生活的作品,《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山楂樹之戀》等,都是好片。

《歸來》 劇情簡介 :上世紀70年代初,與家人音訊全無隔絕多年的勞改犯陸焉識(陳道明飾)在一次農場轉遷途中逃回家。但這對懷揣芭蕾舞夢想的女兒丹丹(張慧雯飾)帶來了巨大壓力,她阻止母親馮婉瑜(鞏俐飾)與父親相見。因此夫妻二人近在咫尺卻又相隔天涯。文革結束後,陸焉識終於平反回家,但是他卻發現女兒早已放棄了芭蕾夢想,成了一名工廠女工,而日思夜想的妻子因患病已經不認識自己。深厚的感情、生活的變故,迫使陸焉識做出了對他來說最荒唐卻又最合理的人生選擇……

原作者嚴歌苓看過影片後,對陳道明和鞏俐的演技讚不絕口,說:“我從陳道明的表演中找到了祖父的影子。他那種高貴的知識分子氣質和我祖父留下的老照片非常相似。” 而張藝謀也稱讚兩人的表演是“教材級的表演,教科書一般的精準。”

可是張藝謀的“歸來”似乎讓有些人很不爽,毛左領軍人物司馬南按捺不住,又嘮叨開了:“儘管很多人說這是老謀子回歸了什麼文藝,儘管有人引導輿論說這只是一部深刻的心理影片, 但我看到的, 分明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政治片,政治片講的是政治。張藝謀們大概認為30年來控訴的還不夠,所以又挖開傷口撒鹽, 開啟”新傷痕文學“,並津津有味地、詩意地、誇張地加以欣賞、膜拜、玩味.……”

按照司馬南的意思,三十年前的那個傷口已經癒合了,不應該再挖開來示眾,更不能“撒鹽”,用文藝形式表現政治主題。好在司馬南先生還承認那是一道傷口。但他應該明白,後人有權利了解那道傷口的來歷,以免舊傷痕上又添新傷痕,重犯歷史錯誤。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必須正視自己的錯誤,才能避免重複錯誤,掩蓋、強迫遺忘貽患無窮。不少九零後看了電影感到不理解,令張藝謀感到很失望。而這更說明他所做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不能因為有人反對就不做。張藝謀讓馮婉瑜劫後餘生卻失去了記憶,有人認為是敗筆,但我認為老謀子似乎在隱喻什麼。

張藝謀在接受採訪時也隱諱地透露,他在拍攝過程中就遇到了不少刁難,包括超生醜聞曝光。無錫濱湖區計生局通知張藝謀一定要親自到無錫當面說清楚,張表示,電影正在拍攝過程中,難以脫身。最後,他收到超生罰款748萬餘元的通知,必須在30日內一次性繳清,逾期將加收滯納金並申請強制執行。中央電視台詳細報道了張藝謀超生醜聞,輿論洶洶,張藝謀備受壓力,不得不和妻子陳婷公開露面,在媒體上公開向公眾致歉。這一切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張藝謀超生問題早就存在,為什麼早不曝光,晚不曝光,正好在他拍攝《歸來》時曝光?人們對這一套並不陌生,只要聽話,什麼都好說,不聽話,先抓小辮警告你,不聽警告,就想方設法搞臭你。

張藝謀已經就超生醜聞公開道歉了。我黨執政後犯過那麼多錯誤,留下了那麼多傷口,都在隱隱作痛:反右、大饑荒、文革、六四,等等,什麼時候向全民道歉呢?人民在等待着。

讀到朋友轉來的一篇文章,讀後讓人好氣又好笑。該文上綱上線,無端指責《歸來》是一個陰謀,斷言“《歸來》就是中國版的《悔悟》,它的公映是西方吹響摧垮中共意識形態的結集號!” 看來老謀子也玄了,要有麻煩了。

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了,有人的思想還停留在荒誕的文革時期,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轉貼奇文,立此存照。


電影《歸來》:以揭露的名義渲染醜惡摧毀主流價值
文章來源: 黨建網

《悔悟》的公映是蘇共意識形態崩潰的開始。這些作品對蘇聯亡黨亡國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前蘇聯外交官雅科夫列夫

任何藝術形式只是表達思想語言的工具。如果不能跳出藝術看藝術,不能跳出《歸來》看《歸來》,那麼,我們並不完整地懂得藝術,也不完整地懂得《歸來》所具有 解構社會主義價值的心靈殖民效應。《歸來》就是中國版的《悔悟》,它的公映是西方吹響摧垮中共意識形態的結集號!——亞洲新聞周刊主筆劉浩鋒

《悔悟》曾吹響西方摧垮蘇共意識形態的號角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是我們把戈爾巴喬夫提拔起來當了總書記。”擒賊先擒王,蘇共最高領袖被西方綁架,是蘇共走向崩潰的關鍵樞紐。回顧這段歷史,對於避免走彎路與邪路,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具有迫切而嚴峻的借鑑意義。

在 冷戰時期,世界文化並不是我們所期待的共贏關係,而是一種非此即彼思維方式主導下的西方勝利。在這種背景下,蘇聯格魯吉亞共和國1984年拍的政治寓言荒 誕片《悔悟》又名《懺悔》(Monanieba/Repentance/Pokayanie/1987)就是作為實現西方勝利的工具,撕裂了蘇共意識形態 陣營,內外勾結引導國家走向整體崩潰的開始。

然而,要了解歷史的真相,需要我們從整體性的層面才能有真發現。正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只看到局部歷史真相,而忽略了整體,則會導致我們對宏觀局勢的誤判,自然難免會導致亡黨亡國的悲劇。

現 在我們完全清楚了歷史真相。戈爾巴喬夫同西方的合作始於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1984年秋。蘇聯駐加拿大大使雅科夫列夫穿針引線安排了戈爾巴喬夫的英 國之行。接待地點不是倫敦政府官邸,而是專門用來接待正式訪英外國領導人位於郊區的切克斯別墅,這是一個可以推心置腹進行特殊重要談話的地方。會見撒切爾 夫人後,這位鐵娘子對其他各國同事發出信號:“戈爾巴喬夫是個可以與之打交道的人……他值得信賴。”

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前,蘇聯政壇發生了戲 劇性的死亡遊戲。三名蘇共最高領導人接連短命去世。1982年底,76歲的勃列日涅夫去世。68歲的安德羅波夫接班,1984年,69歲的安德羅波夫又逝 世,由73歲的契爾年科接任。可是,13個月後契爾年科又不幸接連去世。隨即1985年由戈爾巴喬夫接任總書記職務。不能忽視的是,西方領導人對蘇共總書 記諸如契爾年科等的健康狀況瞭如指掌。可見,當時的蘇共領導人處於一種何等難以自保的惡劣環境。

契爾年科去世後,幸運之果看似自然地落在戈爾巴喬夫身上。今天來回顧,稍微有敏感性、不乏正確知見的戰略家就不難覺察到,這看似正常死亡背後的不正常可能存在,戈爾巴喬夫上台,證明了這種不正常可能存在——一張伸向蘇共的血盆大口。

他的陰謀性完全能夠從戈爾巴喬夫上台後迫不及待按照西方要求進行的政治改革與大規模的人物換替可以看出端倪。可惜的是,蘇共到垮台的那一天,很多高級領導還 在釣魚或者慶賀生日或者旅遊或者聚友,他們完全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性與歷史責任感。這要歸因於西方有效的文化價值的滲透顛覆,正是丘拜斯、蓋達爾們鼓吹的私 有化自由化市場化改革與個人利益至上的理性人價值,宣稱哪怕給強盜,只要能把國有資產拿出來就是好的,完全否定了公有制地位,讓蘇共領導人為了一己利益最 大化,開始侵蝕國有集體的利益,生活變得極度腐爛,導致社會見利忘義道德腐朽、青年思維異化個人權益享樂至上,乃至醉生夢死。這是西方情治系統處心積慮實施的戰略。在文化意識形態領域的一味保守防禦、文化創新無以超越西方文化價值,長期處於西方價值下風,蘇共意識形態建設停滯不前僵硬不化的狀態,導致了全盤皆輸。從這方面而言,中共是否也正在步其後轍呢?

現在清楚了,戈爾巴喬夫通過反腐手段安插了400多名聽命於他的共濟會人員在重要崗位, 他們從組織上合夥將蘇共推向絞刑架。1986年12月,高爾基城被流放了六年的薩哈羅夫接到戈爾巴喬夫電話回到莫斯科,此後,他迅速成為蘇聯的民主派領頭 人。在這種大背景下,電影《悔悟》1987年通過戈爾巴喬夫點頭正式上映。事實上,它成為鼓吹個人自由而刻意忽略以自由名義狼群吞噬羊群的、自由派資本家 控制的工具,成為顛覆斯大林社會主義價值的、反馬克思主義、反社會主義蘇共的工具。

這部片子是時任格魯吉亞第一書記謝瓦爾德納的支持下拍攝的,影片中心思想以寓言方式攻擊冷戰對峙斯大林時期的社會主義制度。雅科夫列夫說,《悔悟》的公映是蘇共意識形態崩潰的開始。這些作品對蘇聯亡黨亡國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

《悔悟》是著名編導田吉茲阿布拉澤執導的三部曲(《祈求》、《願望之樹》、《悔悟》)的第三部。蘇聯評論家指出:“《悔悟》是涉及我國歷史上這一痛苦時期的第一次努力。”

1987 年《悔悟》之後不久的短短幾年,戈爾巴喬夫為進一步推動指導思想“多元化”,1990年6月以總統名義批准《新聞出版法》,宣布“新聞自由”,接着他又發 布電視和廣播民主化的總統令,“堅決捨棄蘇共在政治上和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地位”。在此之前,國家對出版物都有約束的,發表文章或者播放節目都有黨的委員 會審查。而戈爾巴喬夫將之取消了。法律只考慮經濟利益,而不考慮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只要有錢,想出版什麼都可以。只要有錢,傳媒把弱智捧為民意代表,把 醜女捧成明星。1990年上半年,蘇聯境內各種非正式出版物多達千種。《新聞出版法》頒布後,反對派和私人辦報合法化,官辦媒體私營化,到蘇聯解體前,蘇 共掌握報刊僅占1.5%。蘇聯主要媒體很快被境內外私有資本和權貴勢力掌控。這些媒體標榜自由,但根本限制反資本權貴的公民輿論權力,對不同聲音採取封 殺。好比新浪封殺了張宏良、孔慶東的微博。事實很明白,西方鼓吹的人性私惡認知與理性人基礎上的自由,本質是狼群對羊群吞噬的叢林法則的自由。缺失道德引領的自由,自由往往是罪惡的庇護所。《悔悟》歌頌與譴責的,是那樣的涇渭分明。以致引導蘇聯民眾急遽地走向背棄社會主義、拋棄蘇共的結局。

就 是這一階段前後,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官方傳媒的私有化、私營傳媒的合法化,像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卓婭、馬特洛索夫等這些共產黨的精神領袖與衛 國戰爭的英雄們都被篡改歪曲歷史的解構主義手法抹黑了而這些拙劣的手法,中國的最近幾年尤為愈演愈烈。毛時代與鄧時代的領袖乃及民族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都被 惡意的歪曲抹黑,顛倒是非,無非是為篡黨奪權與和平演變做準備。

《悔悟》的手法也是如此。他塑造了格魯吉亞小城的最高統治者瓦爾拉姆阿拉維 澤這個人物。電影並沒有隱瞞他是那麼勤奮地為格魯吉亞人民的利益服務。電影的鏡頭主要對準的是冷戰對峙下,社會主義控制為了整體的集體主義而犧牲了另一 部分個體的利益,對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者的構成了迫害。但他們顯然忽略了在標榜自由的美國,美國執政黨也一樣對美國共產黨採取約束迫害。這些個人主義、 無政府主義者捍衛瀕危的基督教堂,以此表達了他們的西方意識形態立場。瓦爾拉姆恰恰是摧毀這個教堂,逮捕了陰謀反對者們。

從人物造型上,編 劇為瓦爾拉姆蓄上了仁丹胡的獨裁者形象,非常醒目,這根本就是故意醜化共產黨領導人的形象,把他等同於希特勒與日本軍國主義者。劇情第一個懸念是圍繞瓦爾拉姆死後被在歷史運動中受到迫害者的遺孤將他從墓穴里反覆挖出,使之不能入土而引出另一個主人公盜墓女。當盜墓者中槍被捕發現是個女人。故事從女人的法庭 申訴轉入歷史畫面的回憶,然後再從個體悲情的歷史鏡頭裡拉回現實中。瓦爾拉姆的孫子曾經開槍射傷盜墓女,但聽了盜墓女申訴後改變了觀念立場,轉為支持個人 主義的價值立場,以及對父爺輩堅持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理想的質疑與抨擊,與由來已久的西方解構主義手法一樣,他們天真的否認並沒有具體的人民,只有 具體的人,認為宏大敘事是虛偽空洞的。最後其在與父親的價值觀衝突中,用爺爺贈送的槍自殺了。這悲劇既可以說是極端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思潮誤導製造的災 禍,但劇本卻以孫子精神“覺悟”與激烈牴觸反抗社會主義價值的方式、抑或帶着為爺輩贖罪的方式選擇自殺。

這一故事的高潮本質上反應的是“覺 悟”後瓦爾拉姆的孫子與盜墓女所堅持的個人主義價值、自由主義立場,反對以追求整體公平正義的集體主義的崇高名義抹殺個體自由。而在這場衝突中,最後故事 安排了瓦爾拉姆的兒子在沉重打擊中獲得某種覺醒,憤怒的將其父親的屍體丟下懸崖。劇情刻意敘述的正是西方建立在私惡價值認知基礎上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 勝利,與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的被拋棄結局。無疑,這種劇情安排不可能僅僅是是文人精心設計的文化炸彈,它目標明確地是在拆解斯大林神話,背後根據有某 種神秘的高深背景。

但凡解構主義手法,都是傾注於以偏概全的、以黑子否定太陽光輝的手段,用局部悲劇的擴大解讀,無限增加其負面力度,藝術 是中性的。它可以被壞人用來作惡誤導輿論加速社會分化。它也可以被好人用來行善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忽略這種價值傾向,創造純粹的視覺藝術,甚至以視角衝擊 力至上來遮蔽靈魂主體的審美功能,從而誤導觀眾內心的價值認知,進一步蒙蔽歷史運動整體的崇高屬性,這種手法,是後現代哲學思潮在藝術領域的一貫伎倆。它 與莫言、余華、賈平凹、王朔、嚴歌苓等這一代文人的表現手法是一致的。因為他們的文學審美能力被崇西的潮流裹挾、深受西方思潮與國際文學薰陶所致,既不能 整體把握後現代思潮在整個哲學史上的位置,更不知道創新的後現代文學缺點所在哪裡。對於他們而言,他們除了模仿與藉以消遣對現實的不滿之外,他們還能做什 麼?因此,他們是長在紅旗下,卻是被西方思潮誤導毒化的一代。

對於他們而言,創新蘊含對傳統與歷史批判的解構更能宣泄文人苦悶。他們不知道後現代文藝陷入價值虛無主義與純粹形式主義的深淵,這是一種靈魂正遭遇的亟待救贖的深重災難。他們的精神陷入一種尷尬中。集體主義信仰雖然美好但其發展的 極端製造了抹殺個體自由的痛苦。個體主義的極端自由質疑宏大敘事與經典價值,但卻陷入價值虛無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另一困境,找不到價值方向。沒有方向就是 方向,沒有中心就是中心,生命的精神意義那麼無助。嬉皮的、玩世不恭的、艷俗的、形而下的、雜碎的藝術表達自然而然形成濫觴。在東方陣營,歷史的慣性正伴 隨西潮的沖刷反省不斷跌落塵泥。而作為社會主義的文藝價值卻因為守舊與創新無力難以走出東方影響世界。這背後折射的仍然是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的文 化對峙。

雖然,資本主義一再改良輸入了社會主義元素手段但根本上還是資本主義的產權管理制度與分權憲政模式。而國際社會主義實踐經歷市場化 私有化的變革,已經丟盔棄甲。中國作為少數幾個堅守的社會主義國家之一,雖歷經私有化市場化的經濟改革,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也還是社會主義。現在看來,社 會主義中國如果不輸出它的意識形態價值,展現它與時俱進的真理性與優越性,那麼,等待的必然是前蘇聯的命運。

《悔悟》因為卓越解構蘇共社會 主義價值有功而獲得西方1987年頒給的第40屆戛納電影節三項獎:評委會特別大獎、國際評論獎和聯合教會評委會獎。正是這種只有片面反思歷史而缺乏價值 建樹的影片,蘇聯社會的思想被誤導,蘇共的民眾心理基礎開始逆轉。果真沒出幾年,蘇共就亡黨亡國了。但它給中國既提供了足夠的警戒,某種意義上,也為中國 走出同類困境豎起了希望。

警惕《歸來》:西方吹響摧垮中共意識形態的結集號?

任何藝術形式只是表達思想語言的工具。如果不能跳出藝術看藝術,不能跳出《歸來》看《歸來》,那麼,我們並不完整地懂得藝術,也不完整地懂得《歸來》所具有解構社會主義價值的心靈殖民效應。可以確鑿地說,《歸來》就是中國版的《悔悟》,它的公映是西方吹響摧垮中共意識形態的結集號!

無論它解構主義的表現手法,還是電影語言風格,以及語言背後的政治訴求;無論是劇本來自好萊塢的劇作家,以及背後所折射的看不見手的價值訴求,還是劇本獲得西方猶太血統頂級導演的叫好安排;無論是編劇與重要演員,還是 相關業內文人的互捧,都可以清晰看見西方文化戰略的精緻部署。

從導演到編劇到演員,都是西方捧起來的號稱第一的藝術家。

張藝謀,中國第一導演;

鄒靜之,中國第一編劇;

鞏俐,中國第一國際表演藝術家;

陶經,中國第一錄音師;

趙小丁,中國頂級國際攝影師;

《歸來》,中國第一部IMAX文藝大片。

2014 年5月16日全國上映張藝謀導演的《歸來》,是改編旅美華裔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嚴歌苓的原著《陸犯焉識》。好萊塢是西方電影工業輸出意識形態價值的重 鎮,自然是西方共濟會勢力所掌控。而中國軍人出身的女作家嚴歌苓的背景是什麼呢?這位女性曾經因為1988年她的劇本《避難》描述了幾個女性的遭遇,從局 部折射宏大的殘酷戰爭,解構主流價值有功,博得西方親睞。隨即,應美國新聞總署之邀訪美,並進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文學寫作系就讀,成為哥倫比亞藝術學院百 年建校首位華人。

而因拍莫言文學作品《紅高粱家族》獲得國際大獎的張藝謀,本身是因為電影表現手法符合西方電影審美,電影語言敘事的背後符 合西方隱秘解構中華民族精神的需要而受到西方追捧培植。與被西方捧起來的當代繪畫藝術的大牌一樣,他們被栗憲庭藝評的艷俗油畫語言敘述的是對紅色記憶的嘲 諷,展現的是藝術家內心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立場與玩世不恭的心態,通過畫面描述局部個體至上意識進而深度歪曲解構紅色的整體集體至上意識的社會主義價值。 從這個方面說,《歸來》的投資、策劃與錄製、傳播,背後存在一個強大的西方勢力在扶植。它與《悔悟》是同一種解構主義手法來瓦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它的功 用,正如莫言所評論的“我認為這是一部難得的、嚴肅的、直指人心的好電影。”它通過描述局部的個體悲劇,並進而藝術化擴大,從而誤導民眾對社會主義意識形 態產生棄船心理。

就像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血淋淋的圈地運動與赤裸裸的剝削一樣,社會主義上升時期也因為冷戰對峙陷入另一個極端。每種極端方式 對個體都是一種摧殘。為何在西方陣營,不允許共產黨人拍攝揭露資本主義殘暴虛偽的電影,通過電影再現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餓死了美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再 現胡佛總統揚言要將之逮捕的引發危機的華爾街的金融投機客,用歷史事實來教育西方呢?相反,共產黨在美國的發展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是受到打壓限制的。歷史 客觀的事實就是,如果沒有資本主義只顧效益至上不顧社會整體公平正義的自私殘忍,就不會爆發社會主義革命。資本主義追求局部利益至上最後形成兩極分化的社 會分配,看似一段時期內利於少數大資本家,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不利的,但是分化導致整體系統的崩潰,大資本家與整個社會系統都是受害者。社會主義相反,強調 追求社會整體的公平正義。羅斯福新政援用社會主義手段緩解危機,但也沒有根本改變資本主義周期陷入兩極分化的互損格局。歐洲搞福利資本主義也沒有改變這種 格局。它們化解危機的唯一方式就是對外擴張。貿易全球化、世貿組織、歐盟標準體系、世界銀行體系、北約陣營等都是西方對外占領市場、追求利潤、掠奪財富的 需要構建起來的。只有這樣,它們才能通過外部利益輸入化解內部兩極分化的危機。正如美國百分之八九十的廉價優質的日用品來自中國,就是讓中國犧牲自然環境 與子孫後代的利益給西方打工,讓他們享受。然後,掙得的天文數字的美元中國卻用來買西方國債,而不是一部分增加國民智力投入與福利,徹底解決義務高等教 育、全民社保、全民衛生問題。相反,改革頂層設計還要聽從西方世界銀行擺布,推動教育產業化、私有化讓很多學子讀不起書,以及教育進一步背棄社會主義價值 方向。醫改產業化私有化,讓很多人看不起病,逼着醫德進一步淪喪,一切向錢看。美國卻拒絕中國用美金去收購美國的高科技公司,相反,用賣給中國國債的錢來 收購中國的大多命脈性資產以及低價收購入股國有金融產業。這種可恥的掠奪僅僅是因為在體制內綁架安插了他們的代言人而得以得逞。而蘇聯的垮台也是同樣如 此,根本是從綁架戈爾巴喬夫開始的。

中國被西方捧起來的一些藝術家乃及所謂的鼓吹私有化的經濟學家、法學家等都存在哲學素養與思想境界普遍 不足的問題。他們既不能全面的清楚西方文化與思維的優點與缺點在哪?也不能清楚國學與思維的優點缺點在哪?更不能辯證看待東西方文化彼此互補的關係。作為 一個價值系統而言,符合事物穩定高效運行秩序的一定是整體的駕馭局部的,集體的駕馭個體的,公平正義的駕馭效益的,德政的駕馭憲政的,仁治的駕馭法治的, 聖賢集權駕馭民主選舉、計劃經濟駕馭自由經濟、宏觀調控駕馭市場配置等這樣的辯證統一的互補結構,才符合太極圖所蘊含的——所有周長面積相等的條件下圓面 積球容積最大的“等周等面定理”。而西方陷入周期兩極分化互損循環系統,恰恰是哥德爾不完性定理所證明的西方形式邏輯系統的不完備性,主導他們的科學思維 方式即局部有效的形式邏輯是只會製造悖論而無以化解悖論困境的,雖然能夠引導事物朝精細化發展,但數理模型越精緻就越侷促,是無以處理複雜性系統與無窮運 動系統的。哥德爾不完性定理反證了太極圖所蘊含的辯證邏輯是普遍有效的、完備性的科學思維方式。這一點,對於一直致力於創建一套接納矛盾的數學邏輯系統的 西方頂級科學家而言,還有待對之慢慢啟蒙。

因而,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正確的思維方式,必是辯證邏輯思維駕馭形式邏輯思維,這樣才能避免系統的 周期崩潰。既保持系統的整體平穩高效發展,也避免系統的低效與分化崩潰。從科學發展層面而言,五六百年來西方文化主導世界推動器物科學發展的格局已經成為 過去。中國文化復興推動心靈科學駕馭器物科學,德性駕馭獸性、德政駕馭憲政、仁治駕馭法治、聖賢集權駕馭民主選舉、公正駕馭效益、計劃駕馭市場的社會治理 與科學發展模式應成為時代最強音。而由天人合一的國學大智慧駕馭的藝術,由審美主體追求天人合一駕馭後現代的形式主義藝術,完成西方藝術形式的中國化表述 與中國藝術的世界性轉化,從而引領世界文藝復興的時代已經蒞臨。中國的文人需要從普遍有效的科學原理中找到民族牢固的文化自信,以飽滿的覺醒之姿做好世界 的老師,去教化西方一起建設世界大同。

正是因為文化集體性的弱勢遭遇,他們無以看清西方的文化戰略陰謀而處於一種心甘情願被作為功利工具利 用的心態。顯然,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時代匱乏大思想家、大哲學家,民族文化精神過於弱勢所致。正是因為民族文化在特定歷史階段的弱勢,所導致的這種集體 的文化自卑心理,才有了盲目跟隨西學大潮的趨向。在這種格局下,西方可以輕鬆的在中國培植他們價值立場的代言人。他們的各種琳琅滿目的國際藝術獎項,就像 英國不久前給茅于軾先生頒布排名世界前第四位的思想家獎一樣,具有明確的功利目標。薩特曾拒絕諾貝爾獎的原因,認為他是頒給西方作家與東方叛徒的榮譽。是 的,這些藝術家確實具有很高的藝術語言的形式技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但是,他們的靈魂與價值審美卻被西方片面價值主宰着,這是最要命的。

《歸 來》被認為是張藝謀時隔多年回歸文藝風格的力作。此前,張藝謀突然遭遇被調查多生的壓力打擊。之後,張藝謀向右大踏步前進,更為赤裸地選用解構紅色價值的 劇本與鏡頭迎合西方價值立場。這裡有無因果關係不得而知。但《歸來》用一個局部折射整體,用陳道明飾演的陸焉識的家庭境遇變遷反映了文革時代,而不是用整 體駕馭局部,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歪曲歷史最經典常用的解構主義手法。如果說,美國人用純粹形式創新的波普藝術將世界藝術中心從巴黎搶到了紐約,那麼, 美國同樣用解構主義哲學與藝術顛覆瓦解了蘇共體系。現在,他們長線布局培植的文藝力量在重複做一件事情,只是對象不是蘇共體系而是中共體系。

值得回味的是,這部片子不僅過審毫無壓力,還被一些人表揚具有時代突破意義。

電影所具有的解構社會主義價值的情節安排是令人荒謬的。

透 過鞏俐飾演的馮婉瑜多次反覆“接站”情節,不僅表達了他們之間的夫妻感情,更表達了時代對馮婉瑜、陸焉識精神的摧殘,無聲地批判了中共那段歷史對右派知識 分子的迫害以及波及家庭的傷害。這種灰暗鏡頭的簡單重複,更有力地塑造了他們遭遇的悲劇色彩,從而襯托出中共經典價值的負面效應。

張藝謀的 電影從紅高粱開始,大紅的畫面色彩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而《歸來》以藍灰色和白色作為主體色彩,更像一場冷峻異常的無聲的喪事,內心鳴唱的個人主義、自由主 義立場,向社會鳴響的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喪鐘。而劇情對於曾經欺負妻子的老方的安排,則從另一個角度刻畫了文革掌權的一方在失勢時被遭受清算,他們的家庭 同樣遭遇不幸。這樣一來,中共的意識形態無論是左還是右,都是受害者,從而強化人們對社會主義制度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醜惡”認知。

我們正 視到《歸來》劇情所表達的核心思想及其社會意義,也正視其畫面到敘事、音樂到剪輯,以及細節處理在形式上是代表中國電影藝術的一流水準。儘管其在歷史背景 和價值評判層面似乎合理地避開審讀障礙,但是,它越是這樣謹慎,越無法掩飾其真正所要訴說的歷史背景與尖銳的價值評判。只不過,他們精心寫就的小說與用心 良苦的劇本,從反面襯托出無需表達的吶喊,但同樣準確無誤地傳達了文本與鏡頭所批判解構的價值立場。

《歸來》還沒正式上映,首先就接受西方 派遣的猶太血統導演斯皮爾伯格在工作室內的檢閱。張藝謀真不負有關方面的重託,成功贏得了斯皮爾伯格的淚光與正面肯定:“如此觸動內心的電影或許是這個年 代最有深度的作品!”這既是一種西方的代天檢閱,也是一種刻意的國際化炒作。至於,這部影片的社會訴求,我想陳道明說的很透徹。他說:“《歸來》就是一部 拍給80後、90後年輕人的電影,讓他們知道父輩們年輕時期情感、精神、物質生活和經歷,有助於年輕觀眾了解歷史、了解時代。”

在華影、中影聯合承辦的春季新片推介會上,有人對《歸來》的評價特有意味:“影片帶來深沉的震撼,是生活減法的極致,蘊育巨大思想力量,其票房的高低,正是民族希望 的試金石。”什麼是生活減法的極致?就是情節安排故意避開了宏大歷史敘事,定位在一個家庭的變故。而且以最為精簡的線索以小見大、以偏概全表達紅色年代對 右派知識分子的摧殘。把千斤巨石放在針尖上,這也即是其所蘊含的巨大思想力量,去扎痛每個人的小我的情感審美,獲得最大化的社會共鳴。它的落腳點在於票房高低,並將之上升為民族希望的試金石。這是台上人物一貫擅用的戲詞。真實的效果好比用揭醜賣乖的方式向西方邀功討賞而已。

並不是說不要正視 文革對右傾知識分子與個人自由精神的傷害。而是,劇情缺乏辯證的思維去認知那個特殊年代的合理性,也無需因為它的歷史局限性而向西方獻媚討好。如果電影能 夠從另一個角度反省個人主義至上的災難,揭露以追求效益至上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陷入兩極分化給整個社會系統帶來的摧殘,那麼,揭露集體主義至上對個體的摧 殘更具有客觀的全面性。它能避免人們從一個極端滑入到另一個極端。

但是,顯然從《悔悟》到《歸來》,都是一面倒對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批判解構,從而自然積極地向另一個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極端獻媚,而不是試圖超越右傾的資本主義邪路與左傾的僵硬老路,走中間科學發展的道路。

我要質疑的是,正值西方哲學衰竭與後現代文藝陷入價值虛無主義的困境之時,為何我們不懂得正確地推出符合時代精神的國學思想理論,進而有條不紊的引導世界文藝復興從中國起航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部分已經公開身份的曾經專門負責陪伴毛
2013: 有資改私化資本的自由,就沒有工人拉屎
2012: 鄰居:給溫個機會讓他試試政改,成功就
2012: 狐瘟最噁心的就是封網,不敢公開辯論?
2011: 北京政府只要幾挺機關槍就可以把示威的
2011: 真理就是反對的人也要遵照執行的鐵律
2010: 邏輯: 從六四看中國人的思維怪異
2010: 為什麼洋人西亞人東南亞人甚至包括黑人
2009: 美國反華女人佩洛西這次訪華驚呆:中國
2009: 天安門的傘兵,好樣的!!(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