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一份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小刊物(圖)
送交者: 格致夫 2014年07月07日19:05:0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一份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小刊物 ——《新青年》



歷史是一面鏡子,運用得當,足以“正”個人或組織思想觀念之“衣冠”。徜徉歷史長河,細細品味其壯闊波瀾,則不難發現,在文明發展大趨勢的必然性之下,很多重大歷史事件是由某個微不足道的偶然性小事件引發的。而當代中國史的演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緣起於一本小小的刊物。


20世紀初葉,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功敗垂成,國內局勢依然動盪不堪。特別是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後,殘酷鎮壓“二次革命”,四處搜捕革命黨人。陳獨秀亦在此期間流亡他鄉。與一生致力於搞武裝暴動式革命的“孫大炮”不同,亦曾多次留學和活動於日本,才高八斗的筆桿子陳獨秀大受孫文“二次革命”失敗後中國時局變化的刺激,近兩年的流亡生活使他深刻認識到,在當時的中國光靠軍事革命是不徹底的,也是沒有多大出路的。他得出一個重要結論:欲“救中國、建共和,首先得進行思想革命”!根據當時國內形勢和自身經歷,他認為大眾啟蒙的最好方式就是辦刊物,“只要十年八年的功夫,一定會發生很大的影響”。



1915年9月15日,一本名為《青年雜誌》的小刊物在上海正式創刊,其總編正是陳獨秀。該刊物由陳子沛、陳子壽兄弟的上海群益書社負責發行。陳獨秀撰寫的具有發刊詞性質的《敬告青年》是該刊的綱領性文章。該文開宗明義指出,人權說、生物進化論、社會主義三件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徵。要實現社會改革的這三件事,關鍵在於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覺悟和觀念更新。他向青年提出了“自主的而非奴隸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等六項希望,勉勵青年崇尚自由、進步、科學,要有世界眼光,要講求實行和進取。他總結近代歐洲強盛的原因認為,人權和科學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兩個車輪。這就是此後在中國被高高舉起的德先生(Democracy民主)與賽先生(Science科學)兩面大旗。


《青年雜誌》初定為月刊,每月1號,每6號1卷。但多次因故休刊,無法正常出版。1916年2月第1卷6號出版後,即因護法戰爭爆發休刊半年,同年9月1日復刊。此間,群益書社收到基督教上海青年會的來信,指責《青年雜誌》與該會創刊於1901年的上海《青年》雜誌同名。群益書社與陳獨秀協商後,復刊時更名為《新青年》,並宣布成立“新青年雜誌社”,封面標出“陳獨秀先生主撰”字樣。有趣的是,改名為《新青年》後,原有的法語刊名La Jeunesse(青年)依然保留,沒有改為La Nouvelle Jeunesse(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學、文學、教育、法律、倫理等廣闊領域向封建意識形態發起了猛烈進攻,成為反封建和鼓吹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



1917年1月,陳獨秀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正式就任北大文科學長。“新青年雜誌社”隨之遷往北京。這一變故很快形成了雜誌與大學“聯姻”的局面,開始了《新青年》不長歷史的黃金時代,胡適、錢玄同、劉半農、李大釗、周作人、魯迅、高一涵、沈尹默等北大教員都聚集到了雜誌周圍。俄國十月革命後,《新青年》成為宣傳馬列主義、宣傳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陣地。五四運動爆發後,則成為五四運動的旗幟和號角。從1919年下半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關於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和中國工人運動的文章達130餘篇。1919年1月第6捲起改組了編委會,由陳獨秀、錢玄同、高一涵、胡適、李大釗、沈尹默輪流主編。1920年上半年,陳獨秀因嫖妓事件被北大解除文科學長職務,此後又因直接參與五四運動被捕。獲釋後未再回北大,而是重返上海,《新青年》也再次來到上海編印。從1920年9月的8卷1號起,《新青年》成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機關刊物,直到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為季刊,成為中共中央正式理論性機關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1926年7月停刊。


胡適曾言:“二十五年來,只有三個雜誌可代表三個時代,可以說是創造了三個新時代”。其中之一就是《新青年》。《新青年》作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敢為天下先,有過許多輝煌的創舉。稱之開啟了一個新時代是恰如其分的。

—— 陳獨秀在創刊號上的《敬告青年》和《法蘭西人與近代文明》是舉起德先生與賽先生兩面大旗的開山之作。而《敬告青年》一文則被譽為新文化運動的宣言書。

—— 胡適那篇著名的《文學改良芻議》刊於1917年1月1日的《新青年》第2卷5號。該文倡導推廣白話文,反對文言文。以打破舊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動文學改革為目標。被視為文學革命發難之作。與此後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一起正式揭起了“文學革命”的旗幟。

——《新青年》從第4卷第1號(1918年1月)起實行改版,全部改為白話文,使用新式標點。成為當時第一個全部用白話文宣傳新思潮的刊物。帶動其它刊物形成了一場白話文運動。中國新文學史上最早的一批白話新詩、第一部白話獨幕劇劇本,都發表在《新青年》上。

—— 1918年5月15日魯迅的《狂人日記》發表於4卷5號,被視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而且一出手就把現代文學帶進相當的高度。這篇小說和以後發表的《孔乙己》﹑《藥》﹑《風波》、《故鄉》等,至今仍是現代短篇小說的經典之作。同時,雜誌還譯載了托爾斯泰﹑屠格涅夫、泰戈爾、王爾德、莫泊桑、契訶夫等外國名家的作品,1918年6月出版了“易卜生專號”。

—— 1918年10月﹐李大釗在《新青年》5卷5號上發表了《Bolshevlsm的勝利》、《庶民的勝利》等文章,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 1919年第6卷1號陳獨秀發表《本志罪案之答辯書》,提出“本志同志本來無罪,只因擁護那德謨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學)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大罪的。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 這是中國第一次將科學與民主稱為“賽先生”與“德先生”。

在五四前後的一個時期,《新青年》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有力推進了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並為其他方面的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促進和加速了現代中國社會的轉型。如下幾個基本事實就非常說明問題。

——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各種政治思潮幾乎都是在五四前後通過《新青年》傳入或興起的;
—— 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1919年前後登上中國政治歷史舞台的;
——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許多革命運動,追根溯源,也都是從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發端的;
—— 中國人的社會與時代意識、精神文化都是在1919年前後發生急劇變化的。
—— 當代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可以認為仍在實踐和完成五四先驅們的未竟之業!

因此,中國文化能夠打破兩千年的沉悶局面,短短幾年內,令人難以置信地實現由封建專制為主旋律的舊文化迅速向近代民主政治為特徵的新文化轉型,如果沒有《新青年》的孕育、催生和哺育是不可想象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人民選擇了薄書記
2013: 王立軍半癱釋放三個重要信號
2012: 薄熙來冤案必須平反,不然以後誰都休提
2012: 轉貼:中國低工資高物價的秘密
2011: 華國鋒汪東興宮庭政變
2011: 我絕對相信亞視有巨大黑手牽拉造謠來測
2010: 理直氣壯地回答“你願意回到毛澤東時代
2010: 陝西省林業廳華南虎周正龍和傳的紛紛揚
2009: 我就是個維族人zt
2009: 中共是中國最大的問題,民族問題不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