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冷戰後最大對峙 俄公然挑釁 烏吁美領導全球制裁
送交者: 夏雪冬雨 2014年07月26日21:12:0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大紀元2014年07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馬麗綜合報導)面對美國和歐盟都要加大制裁的壓力,俄羅斯反而擴大了對烏克蘭東部分裂分子的支持,在邊境集結兵力,甚至從境內直接炮擊烏克蘭軍方。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俄羅斯和西方社會在冷戰20年後最大的對峙,雙方的危險局勢一觸即發。

美國歐洲加大制裁 新冷戰若隱若現

7月中旬,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了對俄羅斯的最新制裁措施。歐盟28個成員國之前對制裁俄羅斯頗有分歧,但是在馬來西亞航班MH17疑被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叛軍擊落後,歐盟成員國終於下定了決心。

歐洲外交關係理事會(ECFR)表示,通過吞併克里米亞和干預烏克蘭,普京在公然挑戰冷戰後的世界秩序,“俄羅斯希望恢復和重新劃分勢力範圍,這是一個對歐洲的直接挑戰,也是對整個西方世界的挑戰。”

上周四,歐盟領導人會議決定了對俄羅斯擴大制裁的名單,增加了15名個人和18個企業,其中包括俄羅斯國家安全局的負責人和負責對外情報局的前總理。下周一,歐盟將進一步討論對普京的“親信”和支持者進行制裁。

經濟方面的制裁包括,俄羅斯政府擁有50%以上股權的俄羅斯銀行,將不能再在歐洲市場發行債券。去年俄羅斯公共金融機構發行價值75億美元的債券,其中幾乎一半銷往歐洲市場。

軍事方面,歐盟官員已制定了一個對俄羅斯武器禁運的草案,但還需要各國首腦進一步磋商,這個武器禁運是否影響已簽訂的合同。

分析家認為,這些制裁措施代表着冷戰20年之後,俄羅斯和西方世界的最大裂痕和對峙,甚至新的冷戰已經若隱若現。不過跟當年的蘇聯相比,今天的俄羅斯氣焰要低很多。但是東西方緊張局勢一旦加劇,很難逆轉。

無視西方制裁 俄羅斯向烏克蘭邊境增兵

根據7月25日美國國防部的消息,俄羅斯正向烏克蘭邊境集結更多的部隊。美國國防部同時警告說,大口徑火炮系統隨時可能運入烏克蘭境內,轉交給親俄叛軍。

五角大樓發言人沃倫(Steve Warren)上校周五表示,各種跡象表明,俄羅斯在進行軍事升級,美國已檢測到移至烏俄邊境附近的武器系統,俄羅斯會在不久的將來向烏克蘭叛軍提供更先進的多管火箭發射系統。沃倫還說,俄羅斯繼續向烏克蘭境內發射火炮,這證明了烏克蘭政府較早的指控屬實。

除了運送武器,俄羅斯悄悄地集結部隊並不斷增兵,他們正從以前的12,000名軍士,持續緩慢地增加邊境部隊數量。美國駐北約大使盧特(Douglas Lute)說,估計現在人數達到15,000人左右。

烏克蘭安全局發言人25日說,在過去24小時,有13名士兵被打死,自烏軍清剿頓內次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hansk)地區叛軍以來,烏軍已有325人死亡。

烏克蘭:希望美國領導全球反恐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表示,俄羅斯在玩一種危險的、不負責任的遊戲,他希望美國能擔負起領導全球反恐的責任,讓馬航MH17這種慘案不再發生。

他說:“作為烏克蘭總統,我已經做了跟分裂分子和談的各種準備工作,要求在保障烏克蘭人權利的同時跟他們和談,然而這些都被他們拒絕。俄羅斯則繼續煽風點火,讓衝突惡化。”

他表示,一直以來,他的目標是,制定出對所有烏克蘭人的解決方案,不論地域、種族或語言,大家都能夠和平相處。

“目前整個西方社會在對俄羅斯的惡行做出反應,與往常一樣,美國應該帶頭並與歐盟共同合作,華盛頓可以形成全球聯盟,支持烏克蘭,以確保這些恐怖份子無法再次發動襲擊。”

波羅申科還建議,鑑於目前的悲劇,美國應該考慮實施更嚴厲、更廣泛的對莫斯科的行業制裁。而歐洲也要效仿美國,對俄羅斯進行行業制裁。

“俄羅斯需要知道,國際社會這回是動真格的,而以前對它遷就太久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薄雖倒,但毛左還是可以重新振作起來的
2013: 薄熙來被判死刑會導致共產黨垮台嗎?
2012: 感覺這次毛左們應當去劫法院了
2012: 李天笑】:谷開來殺人案看點並不在殺人
2011: 為什麼屈原廟在楚國?伍員的廟在吳國?
2011: 五毛可悲---請看1,2,3樓五毛評女孩得
2010: 2008年11月30日 三年內美國可能會發動
2010: nile: 是誰偽造了唐駿簡歷
2009: 齊婕: 必須滅掉中文,滅掉毛澤東的影響
2009: 哈佛黑人名教授被捕與美國“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