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為什麼中國人的合作精神不如西方人?
送交者: 劉雲楓 2014年08月03日06:05:1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為什麼中國人的合作精神不如西方人?

 

一般而言,中國人沒有合作精神。孫中山的話,最有代表性,他說中國人像“一盤散沙”。可是,為什麼中國人缺乏合作精神?為什麼中國人“只管自己不顧別人”,像一盤沙子,就沒有答案了。

 

我的解釋是:這是早期中國發達的農耕文明帶來的。與狩獵、採集相比,農耕的特點是收益穩定。只要老天爺賞光,沒有大的旱澇災害,種瓜必然得瓜,種豆必然得豆。中國自古至今,都是一個農業立國的國家。絕大多數人的、絕大多數收益,來自土地。和古希臘以及地中海沿岸,貧瘠、狹小的土地相比,黃河兩岸、八百里秦川、淮河流域、長江三角洲、齊魯境內以及汾河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只要勤於耕作,豐收將和秋季一樣如期而至,年年如此,恆定不變。

 

試想,在一項收益穩定的投資活動中,你會選擇和誰合作?或者,如果一項經濟活動,肯定會有收益,你會把這個信息告訴誰呢?反過來,如果,一項投資活動風險很大,盈虧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你又會選擇和誰合作呢?或者,是你自己單幹?還是拉上一個人和你分擔風險?

 

答案顯而易見——並不是我們的祖先,不想和別人合作,而是沒有那個必要。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把必得的利益,和他人分享;加之,農業生產,天然地與家庭人口規模相匹配。一個家庭所需的所有物品和服務,都可在家庭內生產和提供。自給自足,豐衣足食,與他人何干?既然與他人沒有干係,合作豈不是多此一舉。

 

我們不應忘記,老子所言: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老子所說,就是典型的農耕生活——自己的孩子自己抱,自己的生活自己過;每一個家庭都“快樂着自己的快樂”,與旁人無關。西方人,把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叫“關門經濟”,是非常恰當的。也可稱為“四合院經濟”,院外之風聲雨聲,統統置之度外;院內,才是正事,才是和自己利益有關的。

 

地中海周邊,與我們不同;由於土地面積狹小,地力差別大,土地適宜種植的植物,也有所不同。以古代雅典為例,基本上只生產橄欖和葡萄。其他物產,就只能由交換得來。但交換是有風險的,風險來自地中海。大海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一旦風暴來臨,一葉扁舟,頃刻之間,就無影無蹤了。

 

對古希臘人而言,交換既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每天喝葡萄酒——也是充滿風險的。如果和中國農民一樣,“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父子兄弟,一起出海貿易。要是遇上狂風暴雨,就可能全家覆沒。這種風險,誰都能想到;這種風險,誰也不願意承擔。怎麼辦?風險共擔,每個人家出一個勞力出海,有錢大家賺,天塌了大家一起扛。

 

這就是合作的根源——中國人,不合作,是因為農業經濟無風險,或者少風險;西方人,強調合作,是因為跨海貿易,像地中海的風暴一樣,來去無定,風險巨大。換句話說,在風險大的經濟活動中,中國人也必然會選擇合作;有一份清朝時期,北京西山煤礦的經營記錄。所有煤礦都是合股經營的,而且,都是異姓合作。為什麼?因為,當時的煤炭生產,風險太大了;下礦就像下地獄,可能有去無回。而在無風險和風險小的經濟活動中,西方人,也無一例外地選擇單幹。以農業生產為例,西方人自古以來,也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和中國人無異。

 

可見,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心靈,是一樣的。任何一方強調自己的特色,都是沒有任何根據的。正如胡適先生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所寫:“文化之東西之別,概由環境使然;一方所有和所無,都不過是地理形勢長期作用之結果;有,不必驕矜於人;無,也大可不必自卑。

 

胡適所言,極是。我深信不疑!

 

 

 

2010-11-2819:13

北京,家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姜維平:薄熙來受審時會系領帶嗎?
2013: 這個“毛左”24小時值班,夠累的!呵呵
2012: 一位遼寧人回憶,在大連時的薄熙來。
2012: 毛左薄粉之所以是反動的是因為他們捍衛
2011: 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屬各新聞單位,市網
2011: 江山是中共下了死力氣頭破血流打回來的
2010: 談談毛新宇和克林頓
2010: 升毛新宇為少將的重要訊息
2009: 毛澤東的時代並不是一個平等的時代
2009: 是誰這樣仇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