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中國近代史上為什麼沒有重大發明創造?
送交者: 樂維 2014年08月12日11:20:1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從小就被告知,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造紙,活字印刷術。與其他華人一樣,我一直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感到驕傲。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最淋漓盡致地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展現在全世界面前。


但是,如果我們將眼光放開,放遠一點,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從宋朝畢升發明活字印刷(1041年)以後,近一千年過去了,中國再沒有出現任何重大科技發明創造。而同時,西方國家卻不斷有新發明,新發現湧現。蒸汽機,火車,汽車,電報,電話,發電機,無線電,電影,電視,衛星,電腦,GPS,網絡,手機等等,這些幾乎都沒有有中國人的身影。除了這些科學技術的發明,西方人在科學理論的發現上也碩果纍纍。如萬有引力定律,微積分,元素周期表,能量守恆,進化論,相對論等,除了一些如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等諾貝爾獎獲得者,很少能見到中國人名字。


這是為什麼?這方面的討論很少。即使有,一般也歸咎與中國的體制的制約。除了體制制約以外,其他方面是不是也有問題呢?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在2004年發表的《易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中,提出易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導致了近代科學無法在中國產生。他認為,中國的傳統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換句話就是比較注重實際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論架構。第二,科舉制度。第三,觀念上認為技術不重要,認為是"奇技淫巧"。第四,中國傳統裡面無推演式的思維方法。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觀念。


我不太同意中國人不重視技術,歷史上中國人還是很重視技術的,不然就不會有古代四大發明。天人合一,無推演思維怎麼影響到中國人的創新能力,這方面我不懂。我更不懂易經,易經不是一般人能懂的,就是知識分子,真正懂的人也不多。我覺得從影響的廣度與深度上,所有前面提到的都遠沒科舉制度的影響大。科舉制度長久深入地影響到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思維,甚至所有中國人的思維。我贊同科舉制度是窒息了科學發明一個主要原因,雖然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


從隋朝(公元605年)開始的科舉制度,到清朝末年廢除科舉(公元1905年),一共實行了1300年。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影響之深是前所未有的。科舉考試考的是考生掌握和運用聖賢書的程度,道德文章寫得好壞。科舉考試結果可以決定一個人是飛黃騰達還是落寞一生,所以每一個讀書人,或說社會精英的全都擺脫不了科舉制度影響。科舉考試強調的是承傳而非創新,內容也與科技完全沒有關係。到了明朝,還要求考生按照八股文的方式做文章,寫文章得按照一定得程序模式寫,限制了個性的發揮,窒息了自由的思想。從而可以看出,科舉考試確實對科技的發明創造是一個阻礙作用。不過科舉考試實行多年後的宋代,仍然有畢升的活字印刷的發明。而廢除科舉考試(1905年)至今已有109年了,中國卻沒有出現任何重大發明。


在美國生活這麼多年,在對比中美教育理念上,有兩件事讓我觸動很大。第一是女兒學畫。開始是找中國老師教,很強調基本功,照着畫報上的畫或照片畫。後來上高中時,她被選入County College Arts High,一個培養繪畫不錯的學生的項目,她開始上美國老師的課。美國老師一反中國老師的做法,嚴禁學生照着別人的畫或照片作畫,要麼自己寫生,要麼畫自己拍的照片。這裡除了版權的考慮還有原創的理念。你照別人的畫畫,再好也只是copy。只有完全畫自己的東西,才是你自己的畫。另外老師強調你的畫必須與別人有所不同,角度,表現手法或理念。所以女兒那時回家喜歡拿着相機從不同角度去拍桌子,椅子,房子等,有時跪在地上從下往上,或站在高處往下拍,或乾脆把椅子放倒了拍。反正就是要從新的角度來拍。兩年以後,她在創意和想象力方面大有進步,2007年以一幅鉛筆畫獲得選區國會議員主辦的選區高中生繪畫比賽中Grand Prize。這不但讓她自信心大增,也學會了創造性思維。後來她的大學學習和找工作都因此受益良多。


另外一件事是我在Rutger 讀圖書館碩士時上一門"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的課時的經歷。這是圖書館專業的核心課程,有大量的閱讀和寫作。老師讓我們閱讀很多文章,每讀一篇,都要寫critical point, or critical summary。我開始用中國學到的辦法寫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闡述作者表達的觀點。結果老師給一個B-,評語很差。說我沒有自己的觀點,只是重複作者的觀點。後來我搞明白了,老師是要我們對作者的論點(某一論點,或基本論點都行)提出不同意見,批評甚至批判。從此以後,我只要一讀到可以爭論的論點就停下來寫我的觀點,為什麼我不同意作者的論點,或我基本同意作者的論點,但有不全面的地方,展開討論。常常沒有等到讀完文章就寫夠了critical points。而老師的評分也變成了A,評語也非常好。過去我有時也有一些新的想法,但都是隨機的一閃念,不會也不敢說出來,大部分都很快忘記了。但上了這門課以後,我開始學會自覺地去質疑,而不是只是被動接受文中的觀點。


很多年來,傳統中國教育要求學生埋在聖賢書裡,“書中自由顏如玉,書中自由黃金屋”。說話作文以引經據典為榮,不會也不敢質疑前人的觀點。學生的最大成就就是接近或達到前輩的水平。西方的教育則將學生放在科技前沿去探索,引導學生討論文史哲專家們爭論焦點。研究生做的科研都是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很多本科生學的內容就是教授們正在從事的最新科研內容。鼓勵學生不迷信書本,超越老師和前輩。


中國老師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要給學生半桶水,老師須有一桶水”。聽起來很不錯,但這裡是將知識看成是一成不變,不再發展的東西,只能通過老師的教授才能學到。所以學生最多只能學到老師所掌握的東西。但是科學知識是發展的,動態的,不是靜止的。一個新的理論的出現是在和很多不正確或不成熟的理論爭論中不斷完善的,被實驗證明是正確而被大家所認同。而新的理論又可能會在特定的條件下受到新的挑戰,出現新的理論,新的爭論,需要新的實驗證明。如果教學生怎麼去探索,去質疑,去創新,你就可能由一個“半桶水”的老師,教出“一桶水”的學生,甚至“幾桶水”的學生。一個好的老師是能教出超越自己的學生,不然這個社會就停滯不前了。


中國人重視面子,西方人看重實用。我們發明了火藥,卻沒有花力氣去研究如何製造軍事上需要的槍炮,卻在開發花炮禮花上不遺餘力。於是,我們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花炮出口國,卻長時間靠進口國外的軍火來提升我們軍隊的戰鬥力。當中國人還陶醉在鄭和下西洋展現大明朝的強大的時候,哥倫布卻拿着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找到了新大陸。科舉考中的目的與追求科技進步與發明沒有關係,只是個人成功的象徵,光宗耀祖,讓人羨慕有面子的事情。


雖然科舉考試已經廢除了109年了,但我們的並沒有走出“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思維。中國人對考試的重視與對分數的追求的熱度從來就沒有絲毫減弱過,而且常常以此為傲。但這種教育過分強調掌握已有的知識,而不是引導與激勵學生去研究新事物,發明新技術,創造新理論。太強調記憶的教法窒息了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無數的高考狀元後來並沒有大的作為;曾經在全中國引起極大轟動的”科大少年班“的孩子們,至今並沒有幾個做出了較大的成就。


提到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時,在為先輩的偉大成就而驕傲的同時,我感到羞愧。對照先輩,我們做出了什麼?如果再過幾十年,幾百年,我們仍然還是只有古代四大發明,那將是我們民族的悲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毛左的另一位靠山崩塌在即,歷史前進的
2013: 西山再起:薄熙來還有後戲嗎?
2012: 謀殺案想欺騙全世界?中國做夢去吧!!
2012: 維基百科:尼爾.海伍德介紹,可看出薄
2011: 我判斷嘻嘻是北京某學校教師,64參與者
2011: 中國有民意嗎? 民意到底是什麼?
2010: YDX: 賀紹強是不是英雄之理性探討
2010: 好啊好啊: 對龍應台《文明的力量》的質
2009: 印度支持達賴, 我們為啥不支持印度共
2009: 中國的人民民主戰勝西方的憲政民主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