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A.R:中印關係如同邊界的陌生人
送交者: chang le 2014年08月22日02:15:5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明鏡新聞網 2014-08-22 編譯 木榆
環球時報 2014-08-21 王會聰譯 (【】中部分)

原文: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網站 8月19日

中印漸行漸遠

中國與印度為亞洲兩大國,其總人口數即佔全球的百分之四十,中印邊界更長達2000公里,長期以來,中印之間發展以及互動關係牽動全世界,且影響深遠。然而,自1962年邊境戰爭印度敗在毛澤東手中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中國與印度幾乎都是處在爭吵、怨恨的對立狀態。

《經濟學人》的專欄評論指出,中國與印度的關係在1962年以前還算熱絡,過去許多中國人欽佩印度民族英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和平邉櫻瑢陡實爻曬φf服英國退出印度的行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相較於現在,以前很容易在中國找到印度書籍,老一輩的中國人也十分喜愛印度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的作品,泰戈爾甚至提過“中印是親兄弟”的口號,顯示出中印融洽的情誼。


然而,50多年來,中國與印度因喜馬拉雅山區的邊界問題而紛爭不休,以及印度在中印雙邊貿易長期處在逆差位置,中印關係一直難回過往情誼。而從國際情勢來看,根據路透社的報導,中國似乎也有意挑釁印度,當印度和巴基斯坦處關係敏感時,中國卻與巴基斯坦保持密切的互動;印度也以此回敬中國,和越南、日本發展友好關係,這些舉動皆令兩國關係漸行漸遠。

按說隨着兩國財富和對外興趣與日俱增,雙方普通民眾將更好地理解對方,並為兩國改善關係帶來希望。但從一名印度駐華女記者寫的回憶錄來看,無知和迷惑繼續下去的可能性更大。


【2008年來到北京的蕾什瑪·帕蒂爾是印度紙媒僅有的4名駐華記者之一,而中國媒體駐印記者達16人。她的《跨越邊界的陌生人:印度人遭遇新興中國》一書因細節和軼聞發人深省。“極端無知和民族主義是兩國關係的註腳”,她說。


從印度人角度看,此書最有趣的部分是中國人對印度的無知。帕蒂爾參觀北京一個致力於推廣板球的中心,發現運動員們沒聽說過印度板球明星,沒聽說過板球世界盃,看起來也更喜歡打乒乓球。她發現學外語的中國大學生總將印度貶為骯髒貧窮的落後國家。一個廣泛流傳的誤解是印度是佛教國家。


而印度似乎懶得糾正中國人的誤解。帕蒂爾在中國工作時,印度僅有15名駐京外交官,且大多不怎麼活躍。他們中僅有兩名有專業經濟知識,大多是來華後才學習中文。她估計僅有數百家印度企業在中國經商(在印中企更少)。


不過也有例外。一些去過印度的中國商人和記者稱讚印度的公開,也注意到即便是貧窮的印度人也擁有的內心的和平和幸福。部分中國商人意識到印度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印度排燈節進口的中國飾品和禮物已與西方對聖誕節的進口需求不相上下。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印地語部告訴帕蒂爾,該部門每年收到印度農村熱心聽眾十多萬封來信。中國有10所大學開設印地語專業(儘管學生不多)。相比之下,印度未能提供多少值得一聽的中文廣播節目,學中文的印度學生也很少。


中印關係將通向何方?帕蒂爾並未明確預測,但她建議印度向中國派出受過更好培訓的外交官和準備更充分的商人。在她看來,受過良好教育的印度畢業生和設計精巧的印度軟件如果能跟中國的基礎設施和硬件結合起來,將釋放巨大潛力。中國的增長、巨大城市和經濟肯定是印度的機會。】

此外,她也特別提到了人口組成方面,根據聯合國的人口數據預測,2028年印度人口將超越中國人口,目前中國平均年齡為35歲,印度則為26歲,也就是說,印度人口結構將會逐漸優於中國,屆時中印關係或許將有所轉變,這部分值得持續觀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人民網:薄熙來若蔑視事實翻供會翻倒自
2013: 姜維平: 薄熙來將為“翻供”而付出代價
2012: 毛憤使勁鼓搗,胡溫皆力維穩,總有一天
2012: 人民日報早年公開聲稱釣魚島屬於日本 
2011: 試問,最近10年卡扎菲曾經和哪些民選領
2011: 不見棺材不落淚
2010: 開國元帥賀龍被迫害致死的殘酷真相(圖)
2010: 請問中共的黨史學家:民主集中制是誰提
2009: 王丹執教台政大,到底在丟誰的臉
2009: 陳國軍的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