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轉載:張凱律師 ||流浪地球還是恩寵之星
送交者: 雪梅 2019年02月14日19:04:52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張凱律師 ||流浪地球還是恩寵之星

上次吳京在《戰狼》中,不顧個人生死,拯救了中國人。

這次吳京在《流浪地球》中,不顧生死,拯救了地球。 

再這麼下去,吳京有望成為銀河系的救主了。


1

《流浪地球》在中國大年熱播。就像大年裡人們酒桌上的祝詞一樣,充滿了虛幻和誤解。

有人認為:《流浪地球》足以和好萊塢科幻大片媲美。

吳京拍得電影總能起到這樣的效果,不管拍得多爛,也總能讓一些人熱血上頭、心潮澎湃,恨不得馬上開着小漁船去解放釣魚島。

這點,吳京真讓人佩服。

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演員。

戰狼票房賣了50億,說明喜好這口味觀眾還很多。

《流浪地球》熱播,好評幾乎刷屏網絡,說明吳京的市場很大。

吳京從非洲戰場折騰到太空,《戰狼》讓“愛國主義”爆棚,《流浪地球》讓人類自信爆棚。

我懷疑:未來不久,人民日報的“四個自信”理論也不夠用了。

電影院裡,旁邊姑娘鼻血都流出來了。

但看來看去,我都覺得這套路好熟悉。

大禹治水、女媧補石、後裔射日、精衛填海……

如今流浪地球。

從古到今,從天上到地上,實際說的都是一個事兒:中國人無所不能,“人定勝天”才是我們的鐵邏輯。

中國科幻電影之low,不是畫面不好看,也不是技術含量不高,而是立意老套,邏輯粗俗。

空想加忽悠,就以為可以把自己打扮成大師的模樣,連馬雲這樣的“明白人”,也可以被“王林大師”收在門下,這足以看到國人的整體認知水平。

但假的終究經不住考究,看的仔細一點就發現,實際只是“劉謙換壺”的把戲。

魔術天生就是騙人的,“劉謙換壺”卻讓人覺得他是個騙子。魔術師與騙子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可以騙的心服口服。


2

科幻電影也遵循一樣的邏輯,大片和爛片雖然都是靠想象,但想象不代表可以胡編濫造。終究每種題材都有自己的規則。

否則那不是科幻,那是可以使童話、魔幻、神話故事……

如果可以胡編,還不如當時讓吳京直接翻幾個跟頭,把如來佛祖請來,一切事情都可以瞬間搞定,笑點肯定比“北京交通委”的那個段子好,這也能體現社會主義文化的優越性。

看流浪地球,常常覺得導演是在拿你的智商窮開心。

人推人真的可以讓力量變大嗎?那前面的人要擠成肉餅了。這些可以把地球改道的科學家,難道沒讀過牛頓定律?

砸一個白酒瓶子就可以點着火,動作瀟灑的就像吳京在非洲戰場上插紅旗一樣,“傻白甜”當然會激動一下,但酒精是助燃物,宇宙飛船上的機器會自己冒火花嗎 ?

火石需要人力來運,難道他們不怕輻射嗎?我那一刻以為是在看是葫蘆娃。

……

這是在看科幻片,還是在逗我玩兒?

最後,居然還把木星點着了。我深刻懷疑會有續集,木星點着太熱啊,相當於兩個太陽,讓后羿來射掉一個,這才符合這部電影的邏輯和智商。

有人說:科幻片,何必看的這麼認真,就像劉謙的魔術,就是圖一個樂呵。

但是,真材實料的科幻片也如同魔術一樣,是真正燒腦片。

諾蘭的《星際穿越》,實際是把科學最前沿的蟲洞理論、黑洞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用電影的方式表達出來。

科幻片的規則是:源於科學,又高於科學。

《星際穿越》最終找到了超越科學的信仰敘述:“愛是一種力量,讓我們可以超越時空感知它的存在”。

電影有情、有義、有科學、有信仰、有困境、有救贖。看過這些科幻大片,再看《流浪地球》,不就是像聽相聲嗎?

《流浪地球》真的也完全符合中國人一貫認知模式:“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對,流浪地球最大的貢獻是:中國為世界貢獻了一種新的電影題材:“科技相聲片”。

這麼做,很中國。

“科技相聲”也並非一無是處,流浪地球寫出了這樣的中國現實:科技高度發達,但人們精神世界的依然墮落和萎靡。

流浪地球里的人,可以把木星點着,可以改變地球航道,可以建地下城……

卻依然有大媽的廣場舞,依然有地下黑市,依然需要靠賄賂辦事,特權階層可以不搖號而直接拿到“船票”……

但是,一群野蠻人,真的可以搞出高科技嗎?

說的高級點,人類在空虛混沌之地真的可以造出光嗎?

沒有靈魂的救贖,人類可以完成肉體的救贖嗎?

電影給出的答案,比當年被趕出伊甸園而流離失所,卻企圖建造巴別塔還要荒謬。

然而,這與當下的中國卻很像,很像。

這畫面,就像用蘋果手機在局域網裡喊着:“打倒美帝國主義”,一樣的亢奮。

這包袱,抖得好幽默。

但,真的不科幻。


3

洪水將至的時候,上帝給挪亞一家人的忠告不是保衛家園,而是逃到方舟上去。

挪亞可以提前得到信息,拿到船票,不是因為他是特權階層,而是因為他是一個義人。

你見哪個科幻片是帶着地球去流浪的?

前面說的《星際穿越》,同樣是地球面臨着災難,但他們也只是利用科技來尋找新的家園。

流浪地球的角色設定,如同前一段時間那個基因編輯嬰兒一樣,不是榮譽,而是更多的鄙視和嫌棄。

中國人大概因此才知道,醫學也是有倫理的。

但誰說電影沒有倫理觀?

人類只能在舊秩序上修修補補,而不是推倒重建。

人類面對穹蒼,需要有足夠的敬畏、謙卑、克制。

誠如發明藥沒有問題,但要改變基因,就會嚇到別人。

改變地球的自轉,然後帶着他去流浪,這不是想象,而是自大,不是科幻,而是無知,不是新意,而是粗俗。

攝像機站的位置錯了,畫面再好看,拍出來的也只能是幻影。好看的幻影,除了可以騙到無知少女的眼淚,還可以占據她們的朋友圈,但你真的會去點讚嗎?

流浪地球與諾亞方舟故事的區別是:到底是“人定勝天”還是“人要順天“,這正是中國與西方價值觀的分水嶺。

我們也會因此提出一系列問題:

我們生存的整個系統,是否會忽然整體奔潰?

我們人類是否會可以實現自我救贖?

我們是否需要為地球的轉動提供動力和努力。

把所有問題翻譯的更簡單一點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到底是“流浪地球”還是“恩寵之星”?

如果是“恩寵之星”,那麼人類不需要擔心地球忽然停轉的問題,這是“造物主”需要擔心的問題。

我們需要擔心的是:我們的靈魂是否可以與之相配。


4

如果是“流浪地球”,那實在應該憂心忡忡,“自然”可以形成,“自然”也可以崩潰。我們要盡全力為讓這個系統保持和諧穩定,也要想着地球停轉後, 我們去哪裡給他增加燃料。

對地球的看法不同,我們的人生也會不同。

恩寵之星:不用怕,有平安。

流浪地球:加油干,快死了。

牛頓說:得到適當的熱能和光線,這絕不可能是機緣巧合。

牛頓還說:毫無疑問,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其中各種事物是絢麗多彩,各種運動是如此錯綜複雜,它不是出於別的,而只能出於指導和主宰萬物的神的自由意志。

對“流浪地球”還是“恩寵之星”的問題,牛頓答案是顯然的。

企圖把地球移開軌道流浪,這絕不是是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而是人類荒謬絕倫的狂妄。

我們真正需要面對的困境,也絕不是如何應對地球的流浪,而是靈魂的流離失所。

牛頓說:我可以計算出天體的運動和距離,卻無法計算出人類內心的瘋狂。

我們面對的真實處境是:安置好肉體容易,卻無處安置靈魂。

中國的科幻片,幻想有餘,科技不足,笑點有餘,深度不足,自信有餘,謙卑不足。

這甚至不是電影的問題,而是中國整體病根。

中國科幻片真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一定是中國人靈魂的整體提升的時候。

跳完廣場舞看《戰狼》,多半只能生活在虛幻中,我們或許連科幻的腳丫子都沒有摸到。

張凱律師記於2019/02/13

捧場吳京不如捧場這裡

流浪地球不如回歸家園

一杯咖啡就夠了

記住這個網站,你會找到我https://www.lawyerkai.com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從哥前2:7;提1:9等經文看又一迷思得以
2018: 北韓民族的邪惡性格看可拉黨的假復興
2017: 和神學生們分享怎樣認識神(十)
2017: 如果你們發覺很難祈禱。
2016: 從婦女信徒的狀況看華人教會所處的階段
2016: 預苦期第五天 全能的神
2015: IS在伊斯蘭世界得不到多少同情了,因為
2015: 劉富理牧師的南加全人醫治特會小記之三
2014: 永世的基督與歷史的耶穌--對唐崇榮牧
2014: 從“干啃聖經”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