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林慈信上課[錄音]筆記分享﹕
送交者: 誠之 2005年10月29日13:15:29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10.20.05
禱告:感謝天父,因為你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緣故,我們不需要在死的面前畏懼,也求主你真的把這種膽量賜給我們,好叫我們在今生不同的患難中,也能夠夸勝。感謝你,我們每個人的身份(identity),我們的使命都先是在永恆那裡確定,我們知道我們要到什麼地方去,因為我們在今生所作的,我們每天、每年勞碌的,都有意義。主,就求你繼續地帶領我們,使用我們,憐憫我們,感謝主,奉你得勝的名求。阿們。

今天我們從講義第75頁開始。我們講過了施洗約翰對耶穌的見證,耶穌對他自己的見證。現在我們講耶穌對施洗約翰的見證。
C. 耶穌對施洗約翰的見證Jesus’ testimony to John the Baptist
(p. 76)這裡的經文是:太Matthew 11:2-15,路Luke 7:18-30
就是約翰差遣他的門徒來問,那位將來要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別人呢?耶穌就把祂所做的事跡告訴約翰的門徒,你們去把所看見、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
5 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6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這裡有一個前途不定的原因:施洗約翰下監。約翰的取向=盼望。
約翰是在一個盼望的取向,也就是說,他是舊約最後的一個先知,他在等候彌賽亞來臨。他已經說過,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用聖靈與火施洗(太3:11)。
基督公開事工的新階段
「彌賽亞從聖靈的受膏」(Murray), 為任務而授權。因此,標誌着約翰公開使命的結束。
現在,耶穌基督開始他公開的事工了,我們可以說,彌賽亞受了聖靈的膏,授權開始他天國的任務,這就標誌着施洗約翰公開事工的結束。耶穌公開的事工開始了,施洗約翰的工作結束了。

符類福音書的次序都是一樣的:
受洗  受試探的  約翰下監  耶穌公開的事工


重疊的階段:
經文是:約John 3:22-30
約翰也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在太Matthew 11:4, 5耶穌對施洗約翰的回答是:
5 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就是以賽亞書61章所預言的。
這個回答模糊嗎?
對約翰來說,這答案是肯定、有力的「是!」是的,耶穌就是彌賽亞。
這裡是將舊約的語言(辭彙)和概念融合在一起了。
我們在路加福音第4章,耶穌在會堂裡面讀經的那段也看見過。
因此,耶穌的回答,是神在舊約時對先祖的應許,也就是說,主宰你的思想的期望,現在正在實現。神所應許的,現在正在實現:

神的國來了!

約翰的門徒離開之後﹕耶穌對群眾說到約翰。
太Matthew 11:7-10
7 他們走的時候,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
8 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裡。
9 你們出去究竟是為什麼?是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10 經上記着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

這裡,耶穌在解釋約翰在救贖歷史中的角色和功能。
約翰為自己作的見證具有獨特的預言性﹕在這段經文中帶出來了(vv. 7-10)。
這裡,約翰在救贖歷史的地位和功能。約翰也為自己作見證。

太Mathew 11:11-13
11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里最小的比他還大。
12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13 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
第12節,中文是說,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希臘文是:biathetai,或biastai。這個字很難翻譯,有點“暴力”的意思。Violent or forceful,有很強勢力的。
字意(難確定)﹕以暴力顯明。
﹕暴力的人。

Difficult.  –天國是forcefully manifesting itself.
天國以很強的勢力在自我顯明,甚至乎以暴力顯明。有“暴力”的人就得到了天國。
小結,一個徹底的宣稱。
進一步評論約翰作為先鋒的先知職分。
然後到第11節,耶穌對施洗約翰作了一個宣稱:
[1.] 婦人所生的沒有比他更大的了
[2.] 天國最小的比他還大。
明顯的矛盾﹕我們若認為耶穌是說到約翰在救贖歷史的角色,就可以理解。
沒有一位更大的,但是什麼是天國最小的比他還大呢?這裡很明顯的是在講約翰在救贖歷史裡面的角色。也就是說,在新約,在天國裡面,最小的都比施洗約翰還大,因為他是舊約最後一位先知。但是做彌賽亞的先鋒,人類沒有一個人比扮演這個角色更偉大,除了耶穌以外。
[1.] 沒有比這更好的特權,比成為彌賽亞的先鋒更榮耀的了。
[2.] 但他(作為先鋒的角色)一直屬於盼望的時期,是應許的安排。在應許的實際應驗上沒有作用。
[2.] But he (with the role as forerunner) remains entirely in the time of expectation, dispensation of promise. Plays no part in actual fulfillment of the promises.
但他是屬於舊約的。所以他會問(他坐在監牢裡問),你究竟是不是?是的話,我心就滿足了。因為他是先鋒,施洗約翰還是活在盼望╱應許這個時期。在應許的實現上,約翰並沒有參與。他是期望,並沒有實際經歷到天國的來臨。
「天國里最小的」享有的權利:享受對約翰來說是個夢想的現實(即天國)。
經歷╱應許,也就是上帝在現今的末世統治及其實現。

耶穌宣告的目的:約翰在事工中的偉大,以及作為先鋒的局限性。
所以,耶穌宣告的意思,就是說,約翰的事工本身是偉大的,但是,作為先鋒,他是有局限的。就是說,他是屬於舊約的。
約翰最終在天國里得分享的﹕在這裡沒有論及,但也未被否認。
太Matthew 8:11
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里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
約翰肯定會被列於「天國的宴席」。
這裡要區分救贖的成就(accomplishment)與施行(application)。
約翰與前者有關,而不是後者。
這裡並沒有說,約翰最後在天國里所得到的,所分享到的產業,是怎麼一回事。不是這個意思。是從救贖歷史來看,不是從約翰得救不得救,得到什麼獎賞來看。我再說,我們這一課是聖經神學,聖經神學是講救贖歷史。救贖歷史有先、有後,施行約翰是屬於舊約的最後一位先知,所以,天國里最小的比他還大。就是說,他不屬於新約。但是,這不是說,將來到了天上,他不偉大。婦人所生的,沒有比他更大的。所以,耶穌在這裡,是從救贖歷史的角度,來評論施洗約翰。
我們再讀一次耶穌的話:
太Mathew 11:11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里最小的比他還大。
這裡沒有說施洗約翰比基督徒更微小。這裡是說,在天國這個時期、天國來了,但是施洗約翰是屬於期待的那個時期。所以,在天國里的人能分享到天國的事實,天國真的來臨的,他們所經歷的,是比施洗約翰更加地榮耀。
彼前第一章,舊約的先知都在問,他們所預言的是指的什麼時候,怎樣的時候。在他們裡面的靈告訴他們,都是為了我們的。就是說,新約信徒所經歷到的,肯定比舊約信徒所經歷到的、所期望的更偉大,更榮耀,連天使都在查看這些事。那,施洗約翰是屬於舊約的那部份。

Q:什麼叫新約的比舊約的更偉大、更榮耀?
A﹕身為改革宗的、你們的老師的、我,當然說新約和舊約是統一的。可是為什麼新約更加地偉大、更加地榮耀呢?簡單的答案就是因為耶穌來了。意思就是說,救贖歷史,和神的啟示歷史到了高峰,王來了,所以是更榮耀、更偉大。這裡沒有意思說舊約的不偉大,或舊約沒有恩典。不是這個意思。是因為耶穌親自來了。
Q﹕榮耀是指現今的,還是……
A﹕整個新約,從耶穌來,到第二次再來。Just because,就是因為耶穌來了,最榮耀的已經來到了!
Q:約翰福音說,約翰看見耶穌,就說“看啊,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那時候,約翰非常清楚地認識耶穌就是將要來的那位。為什麼他下到監里後,會派門徒去問,又產生懷疑呢?
A:亞伯拉罕跟施洗約翰信心也有軟弱的時候!對不對?他要確定嘛!他坐監牢,很快要砍頭了。你們同意嗎?有沒有別的解釋?
Q﹕或許是讓世人更加印證。
A﹕讓他的門徒更加印證,他在找更進一步的印證。可以這樣解釋。這個肯定是對的。是不是軟弱呢?有討論的餘地。不知道,沒有人知道。到天堂去問他。
Q﹕我個人的經歷中,最軟弱的時候也有一種疑惑,覺得神的信實到底是不是確實的。
A﹕是。加爾文說﹕軟弱的信心還是信心,不過是很軟弱的。比較小,但還是存在的。

(p. 79下)
這裡所處理的,是救贖的歷史,而不是為個別人的工作。
所以我們在這裡所講的是救贖的歷史,而不是個別的救贖的施行。我們不是在講約翰得不得救,他的靈命如何。這裡所講的是,他是屬於舊約的。
救贖歷史╱救贖施行
Historia salutis╱ordo salutis

天國在耶穌說話時是現今的現實。The kingdom is a present reality, at the time of Jesus’ speaking.
所以,當耶穌說話的時候,天國就是一個已經來到、現今的事實(a present reality)了。這句話從救贖歷史來看,是真的。
天國,這之前沒有到,現在來了。
-現在 –天國來了。

現在我們要處理“努力的人就得着了”這句話的問題。
[1.] 對天國有正面反應的(中性的)。
[2.] 對天國負面反應的(被動的)。
中性的?被動的?
[選擇] 負面反應是被動的。那些跟天國敵對的。
有幾種的解釋:一種是努力的人對天國有負面的反應。意思是說,他們是抵擋天國的。
意思是說:
「天國在經歷暴亂,被粗暴對待,粗暴的人在掠奪天國。」
這是一種解釋。假如是的話,
是什麼活動呢?是狂熱者的政治革命?邪靈、魔鬼?還是法利賽人?
當然,福音書裡面的確提過不少抵擋福音的人,如:
太Matthew 23:13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

(p. 81)
反對:以粗暴的行為反對天國的這個觀念,在這段經文中根本說不通。
但是,在太11章這段經文的上下文,說這些努力進天國的人在反對天國,有點說不通。因為耶穌在這裡講天國都是正面的,耶穌只是把他和施行約翰的工作在作對照而已。
與15節緊挨着的上下文:正面地關於天國的來臨。
耶穌只是將約翰和祂自己的角色作對照。

而另外一個地方用過biathetai(努力)這個字,是在:
路Luke 16:16
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上帝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要進去。
這裡也是正面的反應。
只有其它地方出現的﹕用於有關天國的正面反應意思。

這裡的語言用於描述敵對天國的行為顯得過於強烈。
[暗示] 在他們的行動中成功了:在掠奪天國的行動上。
這個概念,如果考慮到耶穌和新約的的教導,是無法被接受的。

我們來看另外一個解釋,是幾位改革宗神學家他們的解釋:這個努力的人,對天國是正面的。
[1.] 正面的– Grosheide, Ridderbos, Stonehouse
 是中性的,,是有利於天國的。
「天國正強有力地在擴展;強而有力地展現它自己;在呈現、展示它的能力」。(意譯)
“The kingdom is pushing its way with force; forcefully manifesting itself; presenting, displaying itself in power (paraphrase).”
Matthew 11:12 ->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 天國是大有能力地展示他自己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太Matthew 12:28
我若靠着上帝的靈趕鬼,這就是上帝的國臨到你們了。

聖靈在瞎眼的、啞口的人身上顯現的大能,都是為了彰顯天國﹕耶穌所行的神跡通常是這樣。

 努力的人╱有能力的人,具有很強決斷意識的人。他們得着天國作為獎賞;看準抓住它。They are seizing kingdom as a prize; laying hold of it.

太Matthew 13:44-46
44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里,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45 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46 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
讓我來這樣解釋:很明顯的,天國的福音、天國的恩典,是恩典,是神白白所賜的。耶穌基督來宣講天國的福音:窮人聽到福音,瞎眼得看見,聾子能聽見,上帝的禧年臨到祂的選民等等,都是白白的恩典。與此同時,不是很輕率、很輕易得到的。天國是很寶貝的,是需要努力、要珍惜,要lay hold of it,don’t take it for granted。
讓我打個叉。我在思想這段的時候,想到有一次我作登山寶訓的大綱,馬太福音5-7章。第五六章不太難的,先有八福,你的心在哪裡?然後下面一段是神的律法是我們作天國門徒的準則,從13節做鹽做光,一直到5:48。第六章裡面講到一些屬靈的操練:禱告、施捨、禁食。下面一段是怎麼看待金錢。第七章很麻煩。第七章一方面講到開門就給你開門,求,就給你。但是,馬上又說,不要把好東西給狗吃。前面又說,不要論斷別人,後面又有“不是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天國”,要進窄門。你怎麼把這幾段經文放在一起呢?我再說一次:不要論斷別人,但是你求就得到,就給你開門。不要把好東西給狗吃,要進窄門,找到的人少。不是所有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天國。最後,所以,聰明人是誰呢?就是凡聽見我話就遵行的人,就像聰明人把房子建在盤石上。當時我想了很久,給馬太第七章一個標題,我最後給這個標題是天國的Value,可以翻成價值或者是寶貴。不是丟給狗吃的,不能把它當理所當然,take if for granted。但是,你求嘛,是得到的。但是要進窄門。

Q﹕那就變成教會裡面常常講的,你沒有得到恩典就是因為你不求,你信心不足。
A﹕要把剛才所講的和恩典放在一起。所以我第一句話說,天國都是恩典、白白的恩典。但是,與此同時,耶穌所講的天國的福音,的確有講到我們要珍貴,要努力,要抓住。
Q﹕這樣不是矛盾嗎﹖
A﹕我們先假設聖經是不矛盾的,再去找這兩方面怎麼樣不矛盾。謝謝你聽我這個錄音講了一百次。怎麼不矛盾呢?就是不矛盾嘛!你看,保羅說要顫顫兢兢做成得救的功夫(腓2:12)。下面一句話是什麼?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裡面運行(for it it Him at work in you to will and to do)。你們的立志行事都是神的恩典。而前面說什麼?顫顫兢兢做成得救的功夫!加爾文主義的我一定要相信前面那句的,不能只看後面那句。前面那句說,顫顫兢兢做成,你要抓住,你要努力,聖經這樣說,持守所給你的信仰,你就要持守。然後後面又說,都是白白的恩典。
天國是好像暴力似的,突破到人間的,要人抓住它﹗Lay hold of it。有什麼感覺?
Q﹕很奇妙的感覺。
A﹕奇妙的感覺﹗耶穌說的﹗
Q﹕耶穌也講到天國的豐盛,不是靠你自己的努力。而是說,你進到恩典當中,可以live to the potential,是神給的,使我們可以得着那個豐盛。
A﹕這裡在講的,應該是進入天國。
Q﹕進入恩典的力量,甚至動機、想法都是神給的。
A﹕沒有錯。
Q﹕那就給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即時我們做錯事,也會說,這是神這樣定的。
A﹕我們不能什麼事都用反面來想。我沒有得着就是我沒有努力、信心不夠等等。
Q﹕很多人在教會都這樣說的。
A﹕要看聖經容許不容許我們作這種推論。不過,話說回來,的確有很多人沒有好好抓住神的應許,所以得不到天國的恩典。不過,我知道這個被某一些教會誤用了。但這個原則本身不能說完全是錯的。
天國是大有權能地臨到,努力抓住的人就得到了。要進窄門,要變賣一切的去買它。
Q﹕沒有全職服事主的,是因為神沒有呼召,還是他不願全然擺上?
A﹕這個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不過每個人都沒有自由不去服事神,問題是方法和崗位而已。

我們繼續討論這段很難懂的經文。天國以強力來進入、來展示。
耶穌也有說,我來是動刀兵,是嗎?Mat 10:34-35 「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 35 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
你怎麼解釋這些經文呢?
Q﹕這是信和不信的問題。
A﹕J. I. Packer是這樣解釋的﹕基督徒要跟所有的,父母、妻子、兒女等等,detach(分開)。意思就是說,完全的、專心的屬於主。這個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本着天國的身份、門徒的身份,去愛父母、妻子、兒女。當我們真的尊主為首的時候,也就是說,everybody else, 所有人都是其次的時候,我們就有了正確的視角,正確的能力和動機,去服事和愛我們的父母、妻子、兒女等等。所以,天國首先要求我們的,是耶穌是主,Jesus is Lord。但是,耶穌是主,因此,我們要服事我們周圍的人。耶穌是主,就是:祂是主。比方說我們中國人最容易犯的,就是兒女成為主,成為上帝,成為偶像。不是的﹗耶穌為主!上一代是過份地忽略婚姻,今天的這一代過份地強調婚姻。不論是強調兒女或強調婚姻,我們每一代都有自己的偶像。耶穌是主﹗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取代神的地位。然後,因為這個的緣故,我們回到我們的家庭,和其他的關係,去做服事他們的耶穌的門徒。清楚嗎?
Q﹕努力的就得着了﹗唉(嘆氣)!
A﹕很累了是嗎?是啊,作天國的門徒是很累的﹗
Q﹕不是,有信心是一點不累的。
A﹕是的,我們不累是因為我們應當一無掛慮。我們一切的一切都是神白白所給的,我們已經有了天上所有的屬靈的福氣,所以是不累的。我的心安寧,it is well with my soul。但是,與此同時,我們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而人生最重要要做的事,就是認識神。而耶穌告訴我們,認識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作天國的門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Q﹕天國是努力進入的,但是恩典是神白白賜的。但是要得到天國一切屬靈的福氣,你就要努力對付自己,對付罪。
A﹕沒有錯,兩樣都是真理。特別是在以弗所書第一章,天上所有的屬靈的福份,都是恩典。要享受的話就要讀第四、五、六章。以弗所書第一、二、三章告訴我們,都是恩典。第四、五、六章拼命的做。以前偷的,不要偷,要拼命的工作,好叫有餘的還要分給別人,還要以溫柔、還要饒恕別人、還要彼此的順服,還要打屬靈的仗(第六章),跟恩典是不衝突的。
Q﹕有些人說是在天國里了,但是沒有2完全享受到天國的恩典。是因為不努力的緣故。這樣就不矛盾了。
A﹕這種又是恩典,又是很難得的,不要take it for granted,不是理所當然的,很寶貴的、白白的恩典,但是又是很寶貴的,這種的福音,怎麼傳?你怎麼以牧者的身份宣講這種福音呢?

Q﹕聖經有時也說,天國來到,好像賊一樣,聽起來好像是反面的。跟第一個說法類似。
A﹕你可以說天國是被粗暴的人對待,強人才能得到。不過,無論那個解釋,後面的解釋是一樣的。
容許我常常重複一句話,不要把耶穌想象成一個長頭髮的嬉皮,穿着拖鞋在沙灘那裡走。耶穌不只是那個溫柔、仁慈的救主,祂也是天國的王。祂來,的確是confront(面對)法利賽人、文士、撒都該人,彼拉多、希律王,天國是神的王權嘛!我們一直在講,天國就是祂來統治,王來了,要統治。既然講到王、統治權,當然有它Force的那面。所以,第二個解釋比較順一點。

我們這幾個禮拜講到的很多點,都不是我們常常會放在講道或主日學查經裡面的。我們講過耶穌為什麼用比喻教導眾人呢?記得嗎?一方面信的人能夠信,但是那些心剛硬的人,更加剛硬。所以,天國有她賜福那一面,也有她審判那一面﹔天國有她恩典那一面,有她強力的那一面。

Q﹕天國準確的意義是什麼﹖
A: 天國就是﹕天上的王來了,行使祂統治的權利。The Kingdom of God is the King has come to exercise His right as king he has come to rule。王來了,在統治。

Q﹕可不可以說,神的愛是無條件的,但是神又要人作他該作的。
A﹕是。神的愛是我們不配的。無條件的意思是說,我們人拿不出條件來,但是他又是有很強烈的條件:變賣一切來跟從我;背起十字架,來跟從我──天天的。都是很強烈的要求。
我想,靈恩派常常提到的屬靈爭戰,可以幫助我們思想這個問題。天國是一股勢力,而天國來了的確是在進行一場屬靈爭戰。不過我們總是在贏的那方就是了,耶穌必定戰勝的。你一想到屬靈爭戰就清楚了。天國是突破、進入到人間,要打仗的。舉一個不是完全離題,但有一點適合的例子:我們在西方傳福音:神愛你,很愛你啊,你接受耶穌基督,把你的心門打開。好,我們把心門打開。但是,是不是在東方傳福音,至少在傳統文化傳福音的傳道人,比較會敏感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要除偶像。這就是天國的勢力嘍!天國要forcefully come,你要信耶穌嗎?好,我們來燒掉你的偶像!那是屬靈爭戰。

Q:我覺得在這裡傳福音是說和耶穌的關係。但是,在中國,有沒有上帝還要先搞清楚。這是我最不同的感受。
A﹕最近這五六年,自從我在十二年前找到我事奉特別的方針後,我感覺到我的教導和講道,比較強了一點,講得不好聽,凶了一點、“暴力”了一點、努力了一點,對聽眾的要求是強烈很多。當然,我自己的軟弱是對那些不冷不熱的基督徒,耐心相對是少了很多,天國就是有很強烈的要求。我常常會聽到一些教會增長的故事,那些很大的教會怎麼成為這麼多人的。有的時候,一個牧師到一個地方,他宣講真理。首先發生的一件事情是,人數會下降。然後,神就賜福了,就多起來了。這說明什麼?天國是有所要求的。天國是會turn off一些人的,會所謂“得罪”一些人的,是成為絆腳石的。然後,那些真正要的人,他們就變賣一切,來買這個珍寶。所以,有的時候,教會需要縮小,然後擴大。我不是說我們要刻意趕走人。我們有勇敢,忠心地傳講真理──恩典的真理。在不同的季節,神會給我們人少、人多,in season out of season(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

Q﹕真理本身就有排他性,當你所領受的跟你所傳講的真理不能con????在一起的話,就要有所選擇。所以老師上次說,之前我們只是普通信徒,不同的牧師有不同說法,我們就沒有很明確的方向。但是上過一些課後,知道你的信仰是對的,老師也分享你自己的立場。我們在這個過程也選擇自己的立場。
A﹕歡迎。我們彼此認識不過七個禮拜。是的,沒有錯,我是在提供一個系統。不過,也希望不要誤會,因為我們強烈的傳天國的要求。與此同時,窮人聽到福音,悲傷、破碎的生命有盼望,瞎子能夠看見等等,這兩個是不衝突的。我舉個例。比方說,亞當斯,聖經輔導的創始人,你讀他的書,好像都是罵人,都是罪。你知道他在輔導的時候,會流眼淚的嗎?他個子很高大的,鬍子一大把,他也會流眼淚的。所以,這兩個是不衝突的。

*小組討論

各位討論出什麼線索出來了﹖
Q﹕我們可不可以說,天國是從創三15(彌賽亞第一次預言)開始,天國的力量從那個時候就開始醞釀、累積,一直到耶穌基督來了,就爆發出來了。
A﹕天國的力量一直在展示。一直到耶穌基督來的時候,耶穌是最被聖靈充滿的,而魔鬼和邪靈的攻擊也是在四福音這段時間最強烈,所以,天國的力量是完完全全地迸發出來。
剛才有位姊妹說,哥林多後書5:15說,基督的愛激勵我們(The love of Christ constrain us)。那個也是一個很強的字,跟我們講的暴力這個字,同樣有這個意思,就是很強的。
我再問一次,你怎麼宣講這種的道理?怎麼在牧養的過程表達天國這種強而有力的性質?
再想一想,我們整個講道、教導的姿態是什麼?我再講一次。一方面是恩典,是給絕望者、窮人,帶來真正的盼望。另外一方面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打仗的,我們的總司令來到了。

Q﹕是不是說我們傳講的內容要使人扎心知罪﹖
A﹕是,我們要幫助人看見,天國的福音是要罪人扎心的,是要我們不很輕率地對待的,不是理所當然的。另外有句話我常常講的,我們需要向教會傳福音,傳天國的福音,傳作門徒的福音,傳悔改的福音。那是一種的面責(confrontation),但是不要忘記愛。因為當有人聽懂了,我們要用愛來托住他們,幫助他們跑到十字架面前,得到赦免,然後重建他們的生命。有些人,神給他們的時候還沒有到,心還是剛硬的,我們也可以理解。

Q﹕我覺得在牧會時我們常常怕去confront,其實是愛得不夠。因為在愛里沒有懼怕。
A﹕是,我們的愛和聖靈的力量足夠的話,就有這個膽量去面責。我們可以這樣說,在神面前透明,我們在人面前就透明了。在神面前透明,就是透過悔改。在人面前透明,就是膽量。這是我每個星期二從Dr. Miller那裡聽來的,悔改、悔改、悔改﹗悔改就使我們透明,透明就帶來膽量。

好,我們禱告結束﹕謝謝天父,你把一些不容易接受的、難懂的真理,放在我們面前,要我們打開我們的心,打開我們的思想,來去思考,耶穌你來到世上,宣講怎麼樣的道理。求主幫助我們,在這方面有怎麼樣的成長,叫我們把主你所宣講的真理,每一個層面,我們都認為是寶貴。幫助我們來珍惜你的話語不同的方面,奉耶穌基督聖名求。阿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R.C.Sproul: 基督徒與政權
2004: [個人思考]基督徒請活出基督的樣子來(
2003: 感覺宗教作者:蕭巍
2003: 小靳莊賽詩會:秋到彩虹
2002: 29.不要成為邪靈的工具(成為基督徒)
2002: 30.在基督中行善 (成為基督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