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我見過的基督徒(信仰家園)
送交者: 喜來登 2005年09月02日13:01:20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我見過的基督徒

(一)

我自己是個基督徒,不能算很虔誠,但是我的信仰並不因為我以下說的話而動搖。

我是十年前接觸基督教的,當時是大學的同學們的一種時尚。所謂的時尚就是以參加聖經小組為榮。這類的聖經小組一般都是外教或者是在國內工作的一些老外組織的。能參加的同學會在其他的同學面前炫耀,倒是老外來者不拒。我當時也不過是以練習英語為目的,對聖經本身的理解停留在神話故事階段。後來出了國與朋友聊起此事,朋友指點迷津說,其實大學生信基督也有為了簽證的需要,因為不知誰謠傳說美國是基督教國家,如果是基督徒的話,簽證可能會方便些。後來我聽到另一位在國內想出國的朋友向我抱怨說,他到教會去想“火線入教”,結果人家沒理他,充滿疑惑的他說都交了錢了(其實就是奉獻善款),怎麼沒有人多看他一眼。

出了國,對基督教仍舊感到神秘。有趣的是,我首先接觸到的不是什么正統的教會,是耶和華見證人(我在美國見到他們的華人教堂),他們對傳教非常熱心,但是我發現那裡的教徒每個人都是一台留聲機,每次都是拿出一本小冊子來念。你要是提個什麼問題像跟他們討論,他們也在翻那本小冊子。我因此失去了跟他們進一步交流的興趣。他們很纏人的,我以沒有時間為由拒絕他們登門拜訪後,千方百計接近我,甚至找了個懂中文的,說要用家鄉話跟我聊天。最後,我搬了家,他們居然能夠找到我的新住址,讓我當時出一身冷汗。我只好直言相告,對他們的教義不感興趣。從此,他們就再也沒出現過。從這件事兒我學到老外是不用婉言虛偽的。

隨後我跟隨我的一位同事去了他的教會。初到教會,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教會的所有成員都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整個教會就是個大唱詩班,唱讚美詩的時候,所有人都開口高唱,載歌載舞,並且居然都自覺地分好音,男女聲,中高低音俱全,錯落有致。教會裡的人對我很熱情,而且無論認識與否都會上前跟我這個新人寒暄兩句。我立刻對教會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隨後發生的事情使我離開了這個教會。

(二)

我去的那個教會是個國際教會,分會分布世界各地。初到教會時,發現裡面有許多的年輕人,很有話題。每次去都有不同的人向我主動打招呼,好像多日未見的老朋友。

去了沒幾次,就有人提出要向我傳福音。我回答說,我已經接觸過福音了。他們就表示說可以提供更深入的交流。我答應了,於是就約好時間開始交流。

一開始他們要從創世紀開始,我說創世紀我看過了,我有一些其它的不明白的問題需要解決。他們堅持要講完他們的題目,我答應了,耐心聽完他們的福音,隨後提了一些問題,可是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於是就約定說下次繼續討論。

到了下次,與我見面的是另外一個小伙子,我想繼續上次的討論,不料他說要繼續他們安排的課程。課程?我當時一愣,我答應的是對聖經的解疑,並不打算參加什麼課程。我沒有作聲,找機會問了一些有關教會的事情。我發現,這個教會是個非常商業化的教會,他們不斷地創作新的福音歌曲,鄉村、搖滾、美聲,應有盡有,所創作的歌曲都會有機會製作唱片,向世界各地發行。每個教會成員都被分派到不同的小組,參與創作或者是作為唱詩班成員,這就是為什麼整個教會都像一個巨大的唱詩班的原因。我隨口說我已經在別的教會受洗了。這個小伙子立刻表示沒有問題,只要我完成他們的所謂課程,在他們的教會受洗就可以成為他們的會員,遵循他們的“十一奉獻”。我這個時候開始恍然大悟了,原來他們最關心的是發展他們的會員,傳福音就是手段了。難怪我的另一個同事去過他們的教會後落下一句話“too good to be true ”。

弄清對方意圖後,我就離開了那個教會,雖然說我對音樂也非常的熱衷,大學裡也參加過“十大流行歌手”比賽而且獲得過較好的名次,但是我的心並不系在這外觀虛華的宮殿裡。回想起初到教會的情景,發現其實所有的跟我打招呼的人都像是在完成一項工作,年輕美貌的女生上前握住我的手說“有幸在這裡相會”,但是隨後就跟你保持着相當的距離;小伙子熱情地和你寒暄,卻不時看着手錶,好像很忙;傳福音每次都是不同的人,但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指定的步驟進行着。我是一隻自由飛翔的小鳥,雖然前途並不明朗,但是我不願意被關在狹小的空間裡而放棄外面廣闊的天地。

這件事過後,並沒有影響到我和同事的關係,她很識趣地不再在我面前提及他們教會了。

在國內的查經班裡,我有接受過“洗禮”,不過那時的條件有限,只能由外教老師用一隻盛水的金屬小碗給我們在頭頂點水。真正的洗禮是在華人教會,那種神聖的經歷永生難忘。也就是在那裡我接觸到了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基督徒。

(三)

接觸到華人教會也是很偶然的事情。剛到國外不久,許多事情都是摸索階段,到處讓人充滿好奇。在超市裡,一些西方食品就是我的研究對象。有的時候我就拉住旁邊的陌生顧客虛心求教,有的時候我就寧願自己嘗試,體驗成功之父的辛苦。

有一天,我正在超市裡拿着一盒牛肉布丁在琢磨它可能的滋味,被旁邊的一聲打斷思緒“中國人嗎?剛到的?”這是我出國後見到的第一個中國人,倍感親切,寒暄之下了解到當地有個華人教會,每星期天有近百名中國人在那裡聚會。恰巧我遇到的這位住得離我不遠,是教會的成員,願意與我一同前往。

我所在的城市華人並不多,恐怕只得這個百十號人的華人基督教會華人最密集了。去了之後才發現,2/3的成員都是香港來源的,或者說是講廣東話的。見了我一個個都很有禮貌,用我聽不太懂的廣東話安排我坐下。講道倒是雙語,主講的不論是講粵語的或者是華語的,旁邊都有一個對應的翻譯。

講完道,主持人朗聲歡迎參加聽道的新人,並且要求我起身作自我介紹。我無所謂,大場面見得多了,這樣的小場面並不在話下。可是時間長了,發現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樣的臉皮厚,有些人因為在人前“暴露”了,從此就從教會消失了。也不知道教會這樣的意圖,是否為了防備可能的“間諜”就不得而知了。

華人教會的查經活動十分的豐富,除了每星期天的禮拜,還把成員分成若幹個小組,年輕人叫青橄欖團契,老年人的叫以諾團契,講華語的叫國語團契。每個月還會輪流在各個家庭舉行特別的查經活動,屆時會就某個問題進行討論。

我特別喜歡參加這種特別的查經活動,一來可以自由地討論感興趣的問題,二來對於剛出國門的我,很想了解一下在當地紮根的華人們的日常生活。

開始的兩年,教會的氣氛真的是很溫馨。牧師的講道也很到位,十分的生動,並不是枯燥地解讀聖經,而是聯繫家庭,工作等等各個方面。有時候還會做影評,《Titanic》上映期間,牧師以影片為題布了一堂道,隨後還組織大家去看電影。我雖然對那部影片不太感興趣,但是對牧師的傳道方法非常地欣賞,特別讓我感動的就是有關家庭的布道。牧師說對家庭的奉獻應該排在第一位,因為家庭是最能見證神的愛的地方。也正是這一點,讓我的心門打開,堅定了我追隨神的決心。

在某年的聖誕聚會上,我接受了洗禮。由於華人教會的條件有限,我們向其他教會租借了教堂。身着白色長袍的我,在牧師的祝福聲中步入了洗禮池。池水的溫度當時只有華氏60度(攝氏15度左右),心頭火熱的我感覺不到寒冷。隨着牧師的祝福聲,我向後仰,慢慢倒入水中,頃刻間過去的我被清水埋沒,一個新生的我從水中站起來了。周圍的人都為我唱着歌曲,歡迎我加入神的家庭。

當天我走出教堂的時候,天地已經銀裝素裹,飄落的雪花默默的落下,應和着我當時那種平和的心境。唯一的讓我內疚的一點是,牧師為了我鼻竇炎發作,整個冬天都是唏哩呼嚕的。

成為了教會的一員,更近距離接觸了不同的基督徒才真正體會到人性的醜陋,我的信仰開始迎接新的挑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聖城蒙難記 (四)
2004: 愛德華滋 摘錄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