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背纖:ZT神學與生活信仰團契的關係
送交者: 背纖 2010年01月20日09:54:14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以下文字抄自《團契神學---連結基督的信仰與生活 Created for Community---Connecting Christian Belief with Christian Living 》
(Stanly J Grenz著,廖和美,鄧元慰 譯,華神出版社,2007)一書中的“導言:基督教信仰與基督徒生活”

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5)


◆◆ 神學是什麼?

“神學”(theology)的英文字根來自兩個希臘字,theos(神)和logos(道,教導,研究)。因此(注1),神學的意思就是“關於神的教導”或“對神的研究”。聖經的作者群就委身在這樣的活動中。他們的所有作品都在傳述神及祂的造化大工。

“神學”可以有較廣的意義。在學術界,這詞泛指對聖經和教會各方面的研究。學者經常把這些研究系統地劃分為三個主要學門。(注2)

1)聖經神學(Biblical theology)是研究由聖經經卷或聖經作者提出的教理。

2)歷史神學(Historical theology)描述教理在教會中的發展,系統神學(Systematic theology)則描述在當代情境下對信仰的理解。

3)實踐神學(Practical theology)則把教理應用於當今的教會生活中。

不過,今天的基督徒經常在一較特定的含意上使用“神學”這詞,意指我們所持有的一套關於神與世界的信念。如此,我們可以提出以下定義:神學是身為耶穌基督跟隨着的我們,對共有的基本信仰進行系統性的反思與表述。

神學家一般將我們的基本信仰分類為幾個主要範疇。按照他們的分法,本書將根據神學的六大學門來編排本書的十二章:

1)神 --- 神論
2)人類和受造物 --- 人論
3)耶穌及祂帶來的救贖 --- 基督論
4)聖靈和祂在我們心裡與世上的作為 --- 聖靈論
5)作為基督門徒之團契的教會 --- 教會論
6)神創造計劃的成全與實現 --- 末世論


◆◆ 為何研究神學?

當我們試圖描述身為基督徒的信仰內涵,並嘗試連結我們的信仰與基督徒生活時,神學便從中誕生了。但這為什麼重要?為何要費心明白我們的信仰內涵?

從第一世紀開始,教會就一再肯定神學對宣教的重要性。神學至少在三方面幫助了教會。(注3)

首先,神學反思幫助我們考察那許多爭相吸引我們關注的信仰體系。藉由神學之助,我們更能確認那正確的教義。就像在之前的每個時代一樣,我們深受某些人士的疲勞轟炸,他們聲稱可提供關於基督教更全備的理解。當代作如此聲稱之士有着各式不同標籤,從我們較熟悉的(如耶和華見證人)到較神秘的(如山達基Scientology)都有。

此外,我們也受到前所未見之眾多彼此競爭的宗教體系和世界觀的轟炸。這不僅包括古老的世界宗教(如印度教,佛教,伊斯蘭,猶太教),還有許多新奇的主張。近年來,超覺靜坐(TM),聖光使命團(Divine Light Mission),新紀元運動(New Age)和無數新興宗教,都對基督信仰帶來挑戰。它們皆訴諸於據稱是從神而來的“更全備的啟示”,並對跟隨者應許一個“更全備的生命”。

在這樣的境況下,研究基督信仰可幫助我們辨別錯謬的教導(異端)與真實的信仰(正統)。所以,神學使我們奠基在真理上,好叫我們不會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弗四14)”。

第二,神學肩負教導信徒基督教教義的重責大任。

初信者特別需要受到健全的教導,他們可能對基督教只有最起碼的了解,或他們之前被灌輸很多錯誤的信仰觀念,所以需要教導他們基督教信仰核心的基要真理,使他們得以成為剛強的信徒。當我們教導初信者,就是在效法耶穌的榜樣。的確,我們的主不只命令我們向世界傳福音,也要“使萬民作祂的門徒”,而這個任務包括“教訓他們(太二十八19-20)。

神希望我們長大成人,作主堅定的門徒(弗四11-14)。因此我們高舉教導的重要性一點也不為過。神學研究能深化我們對基督關於神和世界的獨特教導之理解。

第三,神學可把聖經中關於神及其旨意的教導,一總括的形式呈現出來。

身為基督的門徒,我們自然渴望成為合乎聖經教導的基督徒。我們自會希望自己對神的觀念,以及對神和祂為我們所做之事的理解,能夠反映出眾先知和使徒的想法。

神學反思幫助我們達成此一任務。

將一己之信總括起來的渴望,並非當代基督徒所獨有。甚至聖經中的人們也會簡要地總括他們的信仰。希伯來人信仰的核心,就是相信神已呼召他們的先祖亞伯拉罕,後來拯救他們的祖先出埃及(申二十六5-9)。這位神是唯一的神,也是唯一配得我們愛的神(申六4-5)。同樣地,新約時期的教會也將他們對基督及其救贖的信仰進行總括(如林前十五3-8;腓二6-11;提前三16)。

因此,神學可以幫助我們--- 1)將符合真理的信仰與謬誤的教導分別開來; 2)在基督信仰里獲得堅固的根基; 3)明白聖經關於神和世界的教導。

因為神學對我們如此有益,神學研究便是每個基督徒都不可或缺的。這樣的研究非但不會腐蝕我們對信念的堅定程度,反而應強化我們的信心。

誠然,神學具有批判性的功能,它引導我們棄絕某些原本以為是真理,卻非立基在健全教導上的信念。但即便是這個批判的面向,也是在強化,而非毀壞我們的信仰。

神學研究應使我們的信心更穩固,對所信的更有把握。


◆◆ 神學和基督徒生活

由於神學把我們信仰的內涵和信仰的緣由連結起來,基督徒一般便視神學為純屬理智的學科。這個感受當然有部分是對的。神學看來只是腦袋裡的事物,神學家也似乎常在一些看似不重要的議題上鑽牛角尖。但神學研究並不只是理智問題的學術辯論而已。

儘管神學研究是一種理智活動,但也極富實踐性。事實上,神學是基督徒生活中最具實踐力的項目之一!

首先,神學之所以是實踐性的,在於它與我們在基督里與神相遇有關,即與那我們稱作“歸正conversion”的奇妙作為有關。

聖經敘述了神為罪人所做之救贖大工。但我們在接受救恩的同時,不能只是聽見福音傳言,也要被告知神拯救行動的意義。更確切地說,我們不能只聽到基督之死亡和復活的事件,也要知道祂受難的理由,以及神在基督里如何為我們成就這一切。

神學試圖去明白我們所傳之福音的意義。如此就幫助教會以各種方式宣告佳音,使不同背景的人都能了解,也都能在基督里遇見神。

一旦我們將生命獻給基督,便自然會渴慕更加了解這位拯救我們的神。在這探索過程中,神學也服事了神的百姓。透過神學反思,我們思索如何以最佳的方式來認識與談論這位神,祂是我們信心的來源與對象。因此,信心---歸正---自然而然便導向神學。

但神學的目的不僅是滿足我們理智上的好奇心,它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實踐目標:引導基督徒生活的方向。

不論一個人的宗教傾向為何,他的基本信念(或世界觀)都會影響他的生活方式。而人們的生活方式最能指明他們對實體的真實信念---這很可能與他們所宣稱相信的背道而馳。

基督徒的生活是由一套出於聖經塑造的信念所流露而出的。神學清楚說明了基督徒對這世界的獨特理解,其核心是關乎拿撒勒人耶穌的敘事。神學也探索基督對吾人生命中之一切事物的意義。神學就是如此提供了必要的智識資源,幫助我們在蒙召生活中的歷史處境和社會處境中面對挑戰。當我們追求過一個基督門徒的生活時,我們的神學取向會提供必要的指引,此一神學取向即我們關乎神是誰,身為百姓的我們是誰,神在世上要成就什麼的基本概念。

神學的實踐目標一直警告我們勿落入理智主義的恆久險境中。我們的神學研究固然要以系統化的方式來理解我們的信仰,但構築一個神學系統不能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相反的,我們乃是投身於神學反思中,好叫我們的生命得以被更新。我們渴慕成為更剛強,更有果效的門徒,把基督信仰與基督徒生活連結起來。

健全的神學反思將使我們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在受到衝擊的各樣情境裡,當我們試圖找到活出基督徒委身生命的最佳方式時,教義性信念提供了根基,並激勵我們繼續不斷在行動上與我們獻身基督的理念相配合。無論如何,當我們的神學工作未能往此邁進時,就是沒有順服呼召,作一位有思想的基督徒。的確,我們的目標必須持定在基督信仰與基督徒生活的連結上。


◆◆ 神學和信仰

論述至此,我們已主張神學與信仰的緊密關聯,但我們不應混淆二者。我們可將其間差異刻畫為:符合聖經的信仰是“直接的”。的確,信仰包括我們個人對神的回應,這位神在耶穌基督的福音中與我們相遇。此一回應涵蓋我們人性的各個層面,特別是理智,情感和意志。

·信仰包括我們的理智。信仰意味着,將關乎實體的某些特殊主張接受為真。舉例來說,我們相信神是我們的創造主,相信人類的墮落,相信基督為我們死。當我們承認這些真理時,就會以特殊的方式看待這世界。

·信仰也包括我們的意志。信仰意味了我們樂意將整個生命委身給在耶穌基督里所啟示的神。因着信仰,我們把自己獻給這位唯一能拯救我們的基督。

·信仰也包括我們的情感。信仰是我們發自內心對這位拯救我們的獨一真神作出愛的回應。這份對神的愛將隨之轉化為對他人的愛。

如果信仰觸及這三個層面,那神學又如何呢?

我們必會馬上察覺神學與信仰的緊密聯繫,因為神學是研究我們對神恩賜福音的回應。但神學採取了一個特別有利的角度達於信仰。身為基督教神學家,我們尋求理解信仰並表達基督徒信仰的內涵。在這樣的努力中,我們提出幾個特定的理性問題:

1)神是我們信仰的來源和支柱,什麼樣的陳述最能表達祂的本性?

2)神正在作什麼,祂對創造的心意是什麼?神如何成就這些目標?

3)有份參與神計劃的我們又是誰?

但最重要的是,在對於神,創造,歷史的理解方面,我們的神學反思聚焦在那撒勒人耶穌的意義上。因着對神學研究的投入,我們試着協助基督徒團契理解耶穌基督在神計劃中的重要性,並試着了解我們為着全人類來委身於耶穌的真義。

簡言之,神學考察基督信仰的理智方面。因此,神學乃是出於信仰。我們研究神學,乃是因為我們自然地想要表述信仰的理智內涵。

然而,我們也須注意到,神學就像是信仰的輔助品,這是說:神學是來幫助信仰的。我們投身於神學研究已使我們能更了解自己的信仰;而對信仰的深入了解乃是強化信心的一種方式。

由於神學輔助信仰,所以我們應該小心另外一個危險:以神學取代信仰。研究神學的人有時會容易讓神學思辨成為真誠個人信仰的替代品。但是我們不能落入這樣的陷阱,我們絕對不敢把對三一神的委身替換成關於神的教義。我們絕對不容許因着熱心追求對基督教義的表達能力,而減少我們對祂的愛。而我們也必須毅然決然地避免將信心放在我們發展神學系統的能力上。我們對救恩的盼望只能仰賴於神,祂才是我們服事的對象。

取代的危險是真實存在的。但當神學真正發出果效的時候,結果就會截然不同。神學反思將引導我們更深地愛基督,並深化我們對獨一真神的信靠。


◆◆ 身為神學家的資源

因為神學較廣的目標是實踐性的,即將基督信仰與基督徒生活連結起來,所以神學反思必須孕育我們真正敬虔的靈性和順服的門徒品性。那麼,當我們投身其中時,有什麼樣的資源或工具可幫助我們?(注4)

神學任務主要有三項資源(神學家通常指稱“來源”或“基準”)(注5):

1)聖經的信息。
2)教會的神學遺產。
3)文化的思想方式。

合宜地使用這些工具,包括以上次序來評價它們,可使我們在自己的時代建構有益的神學,符合聖經,基督信仰,並能滿足時代需要的神學。

一)我們投身神學工作的首要資源就是記載在聖經中神的信息。

信仰是我們對神的回應,祂在福音里與我們相遇。因此,當我們要表達基督徒的信仰時,自然會從在聖經中看到的好消息着手。為這緣故,我們的神學必須出自神拯救作為的福音敘事。神已在舊約以色列歷史中,耶穌基督身上,以及新約教會中顯露這拯救作為。

聖經透過聖經篇章,向我們傳達信徒團契之真義,這些信徒皆相信那撒勒人耶穌所彰顯之神。聖經亦引導我們在生活處境中去傳揚和體現我們對基督的獻身。

有些基督徒借着巨細靡遺的證據致力構築聖經的權威。儘管這些嘗試有時會有所助益,不過我們毋須以證實聖經來展開神學的任務。相反的,我們僅須認定聖經的權威。

我們將在第七章詳細說明,聖經是聖靈作的文獻,祂籍此依然對神的百姓說話。基於這個理由,聖經是基督教會的基礎文獻,其信息在每個世代都是基督教神學的核心資源。

二)神學任務的第二項重要資源是教會的神學遺產。

基督徒籍由歷史共同表達他們對神的信仰,這位神乃是透過耶穌啟示出來的。結果便造成教會中神學反思的豐厚沉積。過往的信經和信仰告白,可在我們今日從事相同的神學任務上提供引導。

當我們嘗試關聯於當代處境而提出一項基督教教義陳述時,過去的神學陳述可指導我們。它們提醒我們前人致力於完成其神學使命。當我們從事於此時,它們也警告我們避開一些陷阱。當我們在自身的處境中投身神學召命時,它們亦指出值得我們走下去的方向。

過去的一些聲明---通常稱作“信經”或“信仰告白”---帶有特殊的意涵。這些“古典”陳述表達出教會世世代代所接受的教義。由於我們乃是同一教會在當代的表現,應認真對待這些教義聲明,它們在歷代基督徒中已獲致廣泛的承認。

當然,信經和信仰告白本身不是權威。它們必須受到聖經以及在我們處境中應用的檢驗。

三)神學的第三項資源在於當代文化的思想形式。

我們蒙召在所生活的世界處境中表達基督信仰。此召命的一個面向是承擔這項任務:以今日人們所能明白的方式傳達基督教教義。

投身這樣的任務要求我們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應該知道今天人們內心所渴慕,也務須徹底熟悉周遭人們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唯其如此,我們才是裝備好來表達一種能與生活相連的基督信仰,即一種能滿足當代人的疑問,供應需求及正當夢想的基督信仰。

我們固然可以個別地討論這些神學資源,但當我們投入神學事工,便會發現它們是不可分開的。在試着表述神之百姓的信仰時,我們必須同時看到聖經的信息,教會的神學遺產以及當代的文化處境。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始終把焦點擺在聖經上,以之為我們“基準的基準”,為基督信仰與基督徒生活的唯一權威原則。

 

◆◆ 神學和“團契”的概念

本書即是由這三項資源建立起來的。我們的目標是以能向當代文化發聲的方式,為教會提供一套信仰陳述。為達此目標,我們將圍繞着“團契community”概念來組織我們的神學反思,這概念被視為神創造大計的目標。我們宣稱神在我們的世界裡動工,而神動工的目的是建立“團契”,一群和好的人得以享受與神,於彼此,至終與所有受造物的相交關係。

為什麼團契呢?因為以團契為焦點即可總括整本聖經信息,它位居教會神學遺產的核心,並能向今天人們的夢想和需求發言。簡言之,當我們了解我們是為了團契而被造,便站在基督信仰與基督徒生活的連結點上。

底下的篇章是透過對“團契”的討論來描述基督信仰。我們的討論以基督信仰的核心教義---神(神論)---開始。第一章與第二章探討三一神的本性,祂以最好的方式在團契的建造中動工。

是神的道德創造使我們得以站在與這位全能而建造團契之神的關係中。神為了團契而創造我們,對我們此一身份的討論形成第三章與第四章的主題(人論)。

第五章和第六章專論三一神的第二位:耶穌基督(基督論)。在這一部分我們會反思,當我們確信人子耶穌為永恆聖子,其永恆聖工乃是將罪人帶入與神的團契中,究竟是何意義。

到了第七章和第八章(聖靈論),三一神的第三位:聖靈,進入我們的討論範圍。我們要探討聖經中聖靈的角色和對個人救恩的影響,我們將聖靈的工作視為使我們進入與神以及與其他人的團契。

第九章和第十章(教會論),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末世論)則要看到聖靈整全而終極的聖工。在這些章節中,我們會探討聖靈的運行乃是神在歷史中,至終是在永恆中建造團契的聖工。永恆團契的出現使得創造的神聖計劃臻於完全。


◆◆ 尾聲

神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是神學家。因此,我們的問題不是:“我們會是個神學家嗎?”而是:我們會是個好神學家嗎?”我們所發展的世界觀是否符合聖經,有神學上的正確性?我們是否把神學融入生活,因此能夠按照我們所宣認的,顯明我們真是主的門徒?底下的篇章意圖形塑我們的神學知識,使我們能連結基督教信仰與基督徒生活,以至我們能夠更完全地愛神,更有果效地服事基督。

詩歌作者潘德葛瑞斯(Mark Pendergras)把這樣的次序寫對了。在他熱切的詩歌禱文《最大的事》中,表達了內心最熱切的盼望。這禱告的三節歌詞分別表達對更多認識神,更多愛慕神,更多服事神的渴望。的確,當我們更多認識神---這正是神學的直接任務---應能深化我們對神的愛慕;而更深的愛慕神也應引入更多的服事。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連結起基督信仰與基督徒生活。

(註解出處從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聖經查經】【彼得前書】第一章-第五
2009: 兩難
2008: 曾經讀過一本好書:【守住一生的承諾·
2007: 謝謝!分享我的一個夢
2007: ZT 倪柝聲:聖靈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