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全文轉帖:李安馮小剛的“賀歲電影”/任不寐
送交者: 因為冬天已往 2012年12月13日07:04:35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出處:http://blog.ifeng.com/article/21822967-4.html

 

wosxsl [2012-12-08 03:21:10 PM] 小小豬胖乎乎 [2012-12-08 12:19:47 PM]
誰能評價一下Life of Pi這部電影嗎?//我看過一些評論,但我自己沒親自看過電影。對於《Life of
Pi》和《1942》這部電影,不知道博主怎麼評價的?

 

平安。2012年即將落幕的時候,中文世界的末世情結演繹出這兩部電影,年關深處,人頭攢動。上個主日證道中我指着啟示錄16章末世七碗災難所說的一些話,可以作為解讀這兩部電影及其熱議的“超驗根據”。這是兩部災難片。一方面,災難背後擁有神的旨意;另一方面,只有領受上帝話語的人,才能明白災難的意義。而啟示錄16章中反覆告訴我們,那些不能領受上帝話語的人,面對災難最經典的反應就是怨婦和憤青:“這是為什麼呢?”無神論者面對災變的經典反應有前赴後繼的五種模式。第一、委屈,這麼好的人怎麼這麼倒霉;第二、堅強之豬,啟示錄說,“因疼痛就咬自己的舌頭”,這是我們的文明史;第三、褻瀆上帝的名或福音,嘲笑和否定上帝的存在;第四、絕不悔改,怨天尤人,從來不反省自己的罪惡,反而在身邊尋找替罪羊;第五、苦難自義,就是篡奪上帝的榮耀——我因不幸而偉大如神。我們這麼不幸卻綿延至今,你能麼?這就是啟示錄16章中的人類;也是這兩部電影中的人類和他們的導演與編劇。而這五種模式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共同的藝術表達方式:美化人類的無辜,控告上帝的不公義與無憐憫。換句話說,人類的文藝作品承繼巴別傳統:用假人控告、否定和篡奪真神。

 

首先我們來看馮小剛的《一九四二》。讓我先說幾句公道話。一方面,馮小剛對蔣介石的想象還算公道;另一方面,“中國人首先也是人”這句“鬼話”,不能解讀為美化皇軍——日本人要利用人性的惡用來挑動中國人打中國人,僅此而已。當然我同意,馮小剛及編劇的歷史知識確實乏善可陳,電影不是信史;若以信史自居只能是自取其辱。不僅如此,對國民政府的單方面指控有些媚俗,使這部電影至少客觀上淪落為政治喉舌。不過這不是我重點要討論的。儘管馮小剛這部電影傾注了很多精力去反省人性的黑暗,但我們看見,他給我們白描出來的仍然是假人。假人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正面人物的完全無辜受難,另一方面是反面人物成為替罪羔羊。這是中國作品無法擺脫的幼稚病和千年不變的控告文化。這種文化或謊言的本質不僅僅是政治攻擊,而是對神的攻擊——這麼好的人遭遇這麼殘酷的災難,上帝若不是邪惡的,也是不存在的。《一九四二》對傳教士的嘲笑和外行的圍觀,幫助人們看見馮小剛對信仰極其膚淺的見識。中國文化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更不知道神是什麼。他們根本不承認人的被造,因此生命的主權在神;他們根本不承認耶穌的代贖,上帝為人類勝過了死亡;他們根本不接受人是罪人,而根據上帝的公義罪的結局就是死。我不想將約伯記扯進來,我想讓這個問題簡單化:“必定死”是基督之外人類普遍和必然的命運。了解人是罪人即使依靠常識也可以有所感悟。“一九四二”中的每個人其實在上帝面前都罪惡滔天;但馮小剛將這些罪人中一部分化妝成完全無辜;讓另一部分,就是政治敵人上了被告席。

 

用好人和死亡來控告上帝,這是兩個彌天大謊。一方面,人是罪人,罪必至死;另一方面,基督已經勝過了死亡,死亡以及苦難對於真正的基督徒來說,絕對不成為控告上帝的理由。若是這樣,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和11位門徒更有理由指着十字架否定神的存在。被死亡嚇破膽和徹底勝過,或死亡恐懼,更深刻地表現在李安及其作品中。李安和馮小剛一樣,死亡作為最後的倫理標準催逼他們理直氣壯地絕地反擊。但如果基督已經廢棄了死亡的權勢,就使這類反攻倒算變成了唐吉可德的大戰風車。在某種意義上,“少年派”對上帝的控告更為陰毒。不僅“無辜美少年”的悲慘遭遇這個“呈堂證供”更能引起人類的共鳴,也不僅僅因為李安試圖在東方宗教故事的胡編亂造和陳詞濫調中滿足西人的獵奇與愚蠢;更在於,他試圖向2013年的人類提供一種“苦難神學”。在災變中,上帝被控告而且毫無指望;唯一能“摸得着”和依靠的是人的獸性。這當然不是什麼新的觀念,自從達爾文以來,面對死亡的絕對統治,人類唯一的適應策略是動物化,並靠動物的生存進化能力實現人類對同類和死亡的精神勝利。這是更為深刻的鴉片和巴比倫的酒杯。

 

這是2012年最後的故事,邪淫而大怒。1942代表中國繼續互相控告;Pi代表西方繼續褻瀆上帝。兩部電影向我們講述了一種共同的人性宣言或普世價值:絕不悔改。撒旦在這裡設立它的座位。中世紀的人類仍然是有敬畏能力的人類,甚至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誕生的藝術作品,仍然包含了悔改的信息。但是今天,特別是隨着災民理性的全球化,人類思想每況愈下。所多瑪使用電子屏幕為自己翻案,那裡的每一個人都成了無辜者,成為自己生命的上帝和上帝的上帝。所多瑪的妓女和蛾摩拉的罪犯在電影院向全人類傾訴和描繪自己悲慘遭遇,你看不見一絲一毫對自己犯罪的反省和認識。人們感動得流淚,或者,常常哄堂大笑。自以為比別人深刻的影評們,煞有介事地繼續追問“歷史的真相”,商量着究竟應該把誰釘到十字架上。災後重建永遠是災後重現和災後重犯。這個傳統是從夏娃和亞當開始的。我想當他們被趕出伊甸園的時候,他們可能向自己的兒子傾倒了全部的怨恨和苦大仇深。於是該隱這個人類第一個孩子,成了殺人兇手。該隱的筆名是馮小剛和李安,他們為自己的父母貢獻了一部自傳體的電影作品。他們指着亞當和夏娃的墳墓追問:這到底是為什麼?


讓我們簡單地告訴該隱兩個答案;人的不信不能廢掉神的信。第一、“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2:16-17)。第二“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重返伊甸園:我 知 道
2011: 關於主耶穌來的“那日子、那時辰”
2010: 網友討論:基督徒應否慶祝聖誕節?(兼
2010: For Your Comments--復旦情商姐
2009: 誠之: 比利時信條 論聖禮,洗禮,聖餐
2009: xinmin: 愛的尋覓
2008: 十五哥班主你好!又麻煩你了,
2008: 我時常想,老苗的惡劣行徑就如同
2007: Why Do We Baptize Little Children?
2007: INFANT BAPTISM: How My Mind Has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