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負起對自己幸福的責任
送交者: 女人話中話 2009年02月21日08:03:04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成功和財富不一定能助人“幸福”,將“成長”作為個人目標,換個角度看生活,或許幸福就離你不遠。“當我們幫助了自己,當我們變得更幸福,我們同時也會更加慷慨。”哈佛大學“幸福導師”本-沙哈爾說,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必須要對自己更好一點,負起對自己幸福的責任。

  發揮自己的長處,讓這些長處帶來的成功感輻射出去,帶動自己的短處,是正確的幸福模式

  童話的結尾,常常是“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現實卻似乎註定是童話的反面。2007年因不幸福而告別世界的名單有長長一串,無論是縱身跳下高樓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余虹,還是因事業問題上吊的百萬身家企業家張樹鴻,他人眼中的“成功”並不能助他們“幸福”。

  但幸福並非不可把握。最近,開設哈佛大學最受歡迎課程“積極心理學”的教師泰勒·本-沙哈爾的作品在國內出版,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本-沙哈爾說:“很多學生都評價我的積極心理學課程讓他們感覺更幸福了。”在2007年12月27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的“幸福論壇”上,著名作家石康、亞洲積極心理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汪冰、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張小琴等人坐而論幸福,“幸福是知道自己擁有什麼,能做什麼並將這些發揮到極致的人。”汪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或許,在尋尋覓覓過後終會發現,幸福就如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梅特林克曾經比喻成的那隻青鳥,“在自己的身邊”。

  最終還是要尋找幸福

  幸福是什麼和幸福在哪裡,兩個問題都非常難回答。近幾年,諸多科研機構相繼推出關於幸福感的調查,國內不少地方政府也開始將“幸福感”納入政績考核的指標當中。2006年北京市統計局的一項統計得出結論:“大多數北京市民感覺比較幸福,超過30%的被訪者認為自己的幸福感在90分以上……60分以下的僅有7.3%。”2005年零點調查公司的一項調查結果則顯示,“幸福是主觀感受,與財富沒有必然聯繫;今年有七成居民感到幸福,小城鎮居民幸福感優於城市和農村;家庭和睦、身體健康、經濟無憂是城鄉居民幸福生活的三大源泉。”然而,這些調查結果的出爐並不能解決人們心頭的困惑,更多人選擇用“鬱悶”、“抑鬱”、“焦慮”等諸多與“幸福”相反的感受,描述自己的精神狀態。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教授趙穎將中國人不幸福的根源追溯到中國的心理教育,這種傳統的內向的教育方式,似乎正在讓幸福感離我們越來越遠。“中國人覺得人性本善,所以做了好事沒人誇獎,但是犯了錯就被狠狠批評,於是中國孩子從小就壓抑;但西方人就不一樣,人性本惡,只要做一點點好事就會得到很大的鼓勵,所以他們越來越推崇做好事,也越來越開朗。”在她看來,心理健康是一個長期工程,應該從小就開始。

  汪冰甚至把從小就要求成為一個“完人”的教育看作國人不幸福的原因,“我們從小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沒有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沒有任何價值成就感,本來是天鵝,結果變成了醜小鴨”。

  “人一生追求功名利祿,但最終還是要尋找幸福。”在中央電視台客串主持心理健康節目的清華大學副教授張小琴看多了上節目的不快樂的人,心生感慨。幸福是非常主觀的,擁有很多財富並且是其他人眼中“成功人士”的人,不一定就比社會底層的人幸福。正因如此,本-沙哈爾博士認為,持續地用量化方式來追問自己是否幸福意義並不大,關鍵是如何“努力去想一些能帶來更愉悅生活的事情,並投入行動”。當他自己最終跳出“發表論文,只關注心理學理論而不關注怎樣實際幫助人們”的樊籬,他也獲得了真切的幸福。

  正因幸福如此重要,本-沙哈爾在哈佛大學的課程才會吸引如此多的學生,《心靈雞湯》之類的圖書才層出不窮,各類圖書也經常以“幸福”為名。不僅如此,在汪冰眼中,幸福也是現代管理學的重要因素:“管理經常忽略幸福,只從簡單的人力資源入手,這樣是不對的。如果員工得不到幸福感,那怎麼樣的管理方法都是無效的。”

  負起對自己幸福的責任

  “金錢對於幸福確實很重要,但只是對於為我們提供最基本的需要——比如食物、居住和教育。除此之外,金錢對所有人的生活帶來的區別是微乎其微的。”本-沙哈爾承認,財富只是帶來幸福的工具,而不是目標,“不過我們經常搞不清楚目標和手段的區別,而犧牲目標(幸福)來換取手段(金錢)”。在他看來,當一個人把所謂的成功,也即得到巨大財富作為目標,認為成功就會幸福,“往往在目標達成之後,反而感到虛空。”

  汪冰接觸過很多一般人看來高高在上的所謂“成功人士”,他們“和領袖人物一樣要面對心理問題,而且面對的問題更廣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思考模式在中國從來都有市場,似乎成功的代價就是犧牲幸福。但汪冰不這麼看,“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理論,是成功會帶來更大的成功”。關鍵在於:要將以成功、名利作為終極目標的思考模式,轉變為把“成長”作為目標,“金錢會離開你,但是成長不會。即使錢財盡失,你還是你自己”。成功也不是委屈自己做不擅長、不喜歡的事情,而是“運用優勢去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這件事情對自己對其他人都有好處,這樣才會幸福”。

  本-沙哈爾更是直接點出幸福的要害,“在前往幸福的路上,我們經常會急於要達到終點,忘記了去享受過程。以追求幸福之名,我們會覺得我們需要更多名利才能幸福,於是我們就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來變得更加富有和有權勢。然而,事實上,這些成就並不能維持幸福。要得到幸福,我們要追求那些對我們自己而言很有意義、又讓我們愉快的事情。我們要學會在前往一個我們認為非常值得和重要的目的地的同時,享受旅程中的快樂。”

  要獲得幸福,汪冰認為自己一定要幫助自己,因為“一般人50%的幸福感是由遺傳決定的,另外40%是主觀行動,還有10%是外界”。我們能夠改變最多的就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對自己更好一點,負起對自己幸福的責任。”在他看來,發揮自己的長處,讓這些長處帶來的成功感輻射出去,帶動自己的短處,是正確的幸福模式,“不要讓你的弱點降低了你的幸福感,每個人都有弱點,也都有長處”。

  重要的是,做你自己,找到讓你充滿生命力的東西,換個角度看自己的生活。汪冰最喜歡問的是這樣的問題,“如果給你一億元人民幣,你是否願意出賣自己的器官?”他得到的答案從來都是“不願意”,而他往往會微笑,“當每個人都坐擁巨大財富都悶悶不樂,我們就該想想,是世界真的讓人不滿意,還是我們的思考方向錯誤了。”然後,堅定地說,“記住,下一個幸福的人就是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每一種美都給人不同的震撼
2007: 情為何物
2006: 抽煙絲的女人 BY 過耳風
2006: 紐約急診散記
2005: 欣慰和幸福 ZT
2005: 草樣年華 (6)
2004: 萬里長城
2004: 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