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我愛的人
。。。。。。(此處略去10000拜)
〔苦中求樂〕
從學校走向社會,從富饒的成都落腳少數民族山區,遠離家鄉,告別了親人,帶着家人朋友無盡的擔憂,擱置了自己苦苦追求和熱愛的醫學事業……,夢想還在嗎?前途在何方?能享受戀愛嗎?何處能尋找到自己心儀的“芳草”?什麼時候能有一個家?
這些,在當時無時不縈繞在每個人的腦海里。生活上的困難容易克服和忍受,可思想上的苦悶卻難以解決。
我作為組長,沒有權力和能力解決他們的前途,但有責任和義務儘量讓大家把苦和累減輕,讓歡笑代替苦悶,讓快樂代替傷感。
同組十三個人雖然來自兩個學校,但在短期的勞動和生活中從相識到相知,逐漸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大家就像一家人,彼此關心和愛護。人的年齡和出境顯現出大家的成熟。生活象一汪清水,透射出每個人的品格和心靈。
一段時間,白天勞動,晚上還要去隊裡參加政治學習,聽隊長講學大寨,上級指示,學毛澤東思想,學時事,念報紙文件等。大家感覺既枯燥又疲勞。
後來,我想了一個辦法,並經過爭取得到一個改善的機會。給隊長和公社要求晚上我們自己組織學習,而我和崽兒父親兩個組長輪流去參加隊裡的學習。上面同意了我們的請求。
這樣,我們就每天有一個下午和晚上屬於自由支配時間了。於是,大家找了許多耍場,而且越來越豐富。有哪些呢?
看書:看專業書,為以後當好醫生作更充分的準備;不過,為了調節生活,放鬆心情,更多的是閱讀文藝書,如小說、詩歌等。計有:《卡爾. 馬克思》、《可愛的中國》、《恩格斯傳》、《青年近衛軍》、《遠離莫斯科的地方》、《葉爾紹夫兄弟》、《高老頭》、《野火春風斗古城》、《居里夫人傳》、《夢》、《紅旗譜》、《基利貝也夫船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國古代寓言》、《紅樓夢》、《鷹群》、《雷與電》、《牛芒》、《宋詞》、《唐詩三百首》等。讀、議加摘錄,只嫌時間不夠。
唱歌:翁翁有一本《外國名歌集》(三百首),在比較會唱,識譜能力強的人帶領下,大家興趣很濃,又唱又哼,十分開心。
玩、學樂器:如拉小提琴、二胡、吹笛子、蕭、口琴。後來乾脆大家湊錢寄到上海,購回許多口琴,嘟嘟嘟嘟,學個不停。以上這些樂器我都會一點,有的好點,但不精。我同李XX還交換了不少二胡曲,常一起練《賽馬》、《二泉映月》、《江河水》、《春江花月夜》、《光明行》等。
繪畫、書法:這是少數人的愛好,記得當時崽兒姨媽、我、陳XX、李XX搞得多些。李XX的隸書不錯,我倆常交流。陳XX行草有功底,後來他送了我一本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的行草字帖給我,至今我都收藏着。
寫信:那個時候這可是個重要內容。一般周末有人去縣城,就把大家給親人、朋友、同學的信捎去郵寄。有的來信,特別說到遠方同學的情況、感想時,常互相講聽,交流信息。個別涉及戀愛、隱私的則獨自“享用”,或只給組裡十分要好的人透露。寫信可以免卻遠方親朋好友的牽掛,也是一種精神食糧和心靈寄託。人在逆境中極需要理解、同情和鼓勵,真是家書值萬金啊!我家裡哥姐們每次來信都使我倍感親切。與我通信較多的同學是原來班長,也是我最知心的好友吳XX。他有才華,卻也被分去了巫山縣,很偏僻的山裡。一個人單打獨鬥,原來與他相好的女友離他而去,但他十分堅強,化傷痛為力量,永不放棄當醫生的職責,克服困難,創造條件開展手術,為民治病,大受群眾愛戴。若干年後,通過努力和奮鬥,他調到重慶一家外科醫院當醫師,還當副院長。這些對我都是很好的激勵。此外,分在渡口市的呂XX也愛來信,互相鼓勵,交流信息。他始終對醫學業務抓得很緊,重視業務,後來是醫院的內科主任,多次被評為先進。
繡枕頭、鈎桌布、織毛衣、補衣服:這是幾個女生的活。不知是誰從箱子裡拿出繡花樣子後,她們都感興趣起來。有十幾種顏色的細絲線,白布繃上竹圈,定好圖案,數清紗後,就一針一線繡起花來。約十天半月完成一幅。還有是用鈎針把白線構成不同花樣的桌布裝飾則又是一種技巧,眼看着一幅幅美麗的圖案出籠,我們也分享到她們的快樂。再就是織毛衣,她們除了自己的毛衣外,還為我們男同胞服務,我的有件毛衣就是崽兒姨媽、翁翁和羅XX,我們稱她“羅二”三人合力完成。我很珍惜它。如果說上面幾種是錦上添花,補衣服則是雪中送炭。勞動的衣服總是容易破,女同胞們就承擔起為大家補衣服的義務,我們穿在身上,暖在心裡。以上慢工細活、閒情逸緻大大減輕了她們的思鄉之情。崽兒姨媽先後繡的兩叄幅枕頭和鈎織的枕巾至今都保留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