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老骨董: 老骨董讲故事(二一)
送交者: 老骨董 2012年12月27日13:43:03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十八大”胜利召开,也胜利结束,从面儿上看好像没出什么大乱子,估计这个龙年能平安度过了。这段时间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北京,我琢磨着咱也翻腾翻腾老家底儿,讲讲老北京------祖国的心脏---的过去。写关于北京的东西,又好写又不好写。好写的是这里攒下了无数的故事,材料是不成问题的;不好写的是,能不能把握住这里的历史进程的来龙去脉,那就属于专业范围了。于是换个想法,我们出去旅游,一方面是散散心,一方面是增加些阅历知识,考虑到大家出门旅游一般都会了解一些当地的背景资料,我就尽我所能把情况介绍一下,省得您到了地方被人家唬得一愣一愣的。再强调一回,只是尽我所能啊,有多少讲多少,有兴趣的朋友应该再去进一步去发掘,这也是为繁荣旅游文化事业略尽绵薄啦。

北京是座古城,比她资格老的多了去了,但是,由于她以前是元、明、清的皇城,现在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地位自然不一般。连带着,住在皇城根儿的人都有种不一样的劲儿。这个劲儿几句话也说不清楚,大家自己去接触吧。不过呢,二三十年前就有人借口北京的环境在逐渐恶化提议迁都了,据说06年最狠的时候人大有上百人联名提案建议迁都。这个提案还真不是随便说说,指明了希望迁到河南的什么什么,其中包括信阳。当然啦,如果以后真的迁了,迁到哪儿,哪儿就该得瑟啦。

不论中国外国无一例外的,都是随着社会发展大家都喜欢扎堆,最先扎成堆儿的就是村子,到了一定规模也就是形成了城市。如今人口聚集的状况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比如北京天津都接到一起,这么一大片该叫什么?现在到处都讲城市里的生活质量如何如何下降,可为什么人们还都这样奋不顾身往一块儿扎,我就想不清楚。

开始的时候人们要建城市,一定会选好地方,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好地方的标准是什么,各地方有各地方的说法,没什么准确的条例,不外乎都是什么气候啊物产啊交通啊等等等等。除了这些,咱们老祖宗还加了一条堪舆,就是咱们常说的风水。风水这个东西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是最早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观察经验和具体实践,逐步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中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个思想一直指导着人们的活动。比如有山的地方,南部叫阳,适合居住;北部叫阴,就不适合居住。正好相反的是,如果有一条东西向的大河,河南岸叫阴,河北岸叫阳,住在南岸的一到冬天北风从江面上刮过来,那滋味。。。

有人说了,南京就在长江南岸,那可是六朝古都,难道当初选那地方还有错吗?南京是个很特殊的地方,长江在这里向北拐了一个小弯儿,这个弯儿被称作龙蟠;圈出的部分有山,被称为虎踞,所以这片地方属于阴中之阳,从风水上说是个很有讲究的好地方。至于天气热的毛病,那就另说了。

北京的风水好,这,大概已经是定论了。具体好在哪里,专业人士的说法基本都差不多,什么背靠那儿,面对那儿。。。,有本书里居然引用了南宋朱熹关于对北京风水的论断,让我颇感意外。朱熹说:“冀都是正天地中间,好个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云中正高脊处。自脊以西之水,则西流入于龙门西河;自脊以东之水,则东流入于海。前面一条黄河环绕,右畔是华山耸立,为虎。自华来至中,为嵩山,是为前案。遂过去为泰山,耸立左,是为龙。淮南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诸山及五岭,又为第三四重案。”我真的怀疑这是不是朱熹的原创,这哪里是讲风水,简直是在描述中国地图。再者说,他把对方的风水说得那么好,岂不是给自己的俯首称臣找到了一个非常充分的理论依据啦。

回来接着说北京。都说北京“建城三千年”,那也就是说明这里是属于有人居住的,以前叫过各种各样的名字,西周时候叫“蓟”,汉唐时候叫“幽”,最可乐的是在辽的时候这里还一度被称为“南京析津府”。相对黄河流域的发达地区而言,这里算是边远落后地区了,再往北就是游牧民族的地盘。《水浒》里讲的那个北京大名府离现在的北京还有一段距离,大约是在现在的河北邯郸附近,书里说的大名府如何如何热闹,可能是真的。相对而言,“燕京”这个地方那就一般般啦,要是跟那个时候的人说“你们这疙瘩要建成首都”,那就是个玩笑。

中原人以为是玩笑的事情,“北方的狼”可没这么觉得。金打进来之后,觉得燕山脚下可以当成个立脚点,从这里往南基本就是一马平川,有种俯瞰的感觉,风水大师也夸这里“形胜”什么的,于是修建了金中都,这个位置大约就是现在宣武区的西部。金中都的格局仿了很多东京汴梁的样子,连很多建筑材料都是从汴梁拆过来的,其中包括把艮岳石运来修北海。说艮岳石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要说“花石纲”可能大家就有印象了。

北宋的时候在首都汴梁修建了一个大园林,因为园子是在皇城的东北边,于是就叫艮岳,从八卦来的。这个园子有多漂亮如今无从得知,只能根据一些文字记载去想象了。修这个园子给社会造成的后果,有人就给提到了亡党亡国的高度。金人可能没想那么多,接着就把艮岳的那些花石搬到北海,修起了琼岛。

蒙古人打跑了金人之后,不知怎么忽必烈就看上了北海,于是就以北海为中心修建元大都。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没有正经在一个地方呆着过,更别提什么城市的建设规划管理运作等等,要修建都城,首先就得考虑生活资料的供应问题。因为北京地区的水路航运没有保障,季节性很强,物资运输成问题,无法满足大都市众多人口的生活需求。就为这个,郭守敬花大力气搞水利,修通了通县到天津的运河(严格说来那时候还没天津呢),成就了“京杭大运河”。

郭守敬的办法是修船闸,一级一级提高水位,这样能保证常年的水路畅通。但是,这个船闸的落差不大,和咱们看到的三峡那种绝对不是一个量级。还有就是那时候的船闸过不了船,船只能在本段河道内来回运送,货物过闸都是搬运。为什么这么费事?因为陆路运输的成本更是无法承受,老话讲“千里不运粮”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千里不运粮”?因为以前车辆的载重量有限,路况条件有限,运输者的消耗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既然这样,人们为什么还花这么大力气去维持一座大城市的运作?。。。。。。俺无语了

解决了物资运输问题之后,建个大都市便顺理成章了。现在在积水潭北边新修了一个郭守敬纪念馆,里边有比较详细的关于这段历史的介绍。至于说郭守敬这样尽心尽力为异族统治者服务,后人好像也没给他贴什么乱七八糟的标签之类的,呵呵。

建城市就要修城墙,主要是为了防御。可我觉得蒙古人从来都是打别人的,自己还修什么墙啊,万里长城都挡不住他们那。我猜修那么大的元大都主要就是为了摆谱,呵呵。至于城墙要修成什么样,这个还得听汉人的。老祖宗很早就开始讲究了,号称《周礼。礼工记》就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等规定,其它具体规定就不去深究了。元大都的修建在恪守汉人古礼的基础上,还稍稍有些发挥。

元大都的城墙位置东西两条大约就在东二环和西二环上,北墙大约在如今地铁十号线的位置(现在开辟了一段遗址公园,有机会去看看),南墙大约在长安街的位置,整个周长60里。当时钟鼓楼就算是市中心的位置,从那里为全城报时是个很适中的位置。钟鼓楼在战时是否还有军事用途,我就不清楚了。大家在比较像样的寺庙里也见过钟鼓楼,一般都是钟楼在东边,鼓楼在西边,正合了晨钟暮鼓的意思。元大都城墙有些出花样的是东、南、西三面都是三座城门,唯独北面是两座城门。有说法是蒙古人有些信道教的,特别喜欢那个三头六臂的哪吒,把这个心思用在城墙上,就好像三座南门是三头,东西是六臂,北面是双足,这哪吒是趴着呢还是躺着呢?

后来明朝军队打下元大都之后,把北城墙往南移到了现在的北二环位置,现在还能看到的只有德胜门了。把南城墙移到了现在的前门的位置,东西两边的城墙大幅缩短,结果就去掉了东北和西北的两座城门,这样整个北京就有九座城门。关于为什么明朝要大幅缩减城区面积,有几个说法:最常见的说是出于防卫的需要,减少了城区面积就减少了守护的压力;还一个说法是因为元大都的面积远大于南京城的面积,这让朱元璋很不爽,于是他就下令缩减北京的规模。

电视剧里常说的那个九门提督就是首都的卫戍司令。有人说不是还有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吗?这几座门都是后开的,和平门是冯玉祥占了北京之后在那里扒开了一个口子,建国门复兴门是日本鬼子时候扒开的,抗战胜利之后才叫的这个名字。说起冯玉祥,咱们的宣传总说他怎么怎么好,国军对他的评价可不怎么样,叫“反复无常”。关于他的死因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也许这已经是个说法了。

说了半天,咱们还没进城呢,别急,慢慢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折腾一下: 沙龙饭太稀橄榄2011赛季总结
2011: 红山狼; 2011年橄榄稀饭决赛战报
2010: 紫荆棘鸟: 万维群英谱 3):夏伯阳
2010: 窃喜今天又栽给火药库了,点背啊
2009: 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
2009: 仓促之中搭个台: 牛仔打红皮, Go 牛
2008: ztyixia: 雨中南加行
2008: 赤壁(下)提前上映,国内观众已经崩溃了
2007: 贝.布托被暗杀的前前后后
2007: 为什么说麦蒂就是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