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老骨董: 老骨董講故事(二一)
送交者: 老骨董 2012年12月27日13:43:03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十八大”勝利召開,也勝利結束,從面兒上看好像沒出什麼大亂子,估計這個龍年能平安度過了。這段時間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北京,我琢磨着咱也翻騰翻騰老家底兒,講講老北京------祖國的心臟---的過去。寫關於北京的東西,又好寫又不好寫。好寫的是這裡攢下了無數的故事,材料是不成問題的;不好寫的是,能不能把握住這裡的歷史進程的來龍去脈,那就屬於專業範圍了。於是換個想法,我們出去旅遊,一方面是散散心,一方面是增加些閱歷知識,考慮到大家出門旅遊一般都會了解一些當地的背景資料,我就盡我所能把情況介紹一下,省得您到了地方被人家唬得一愣一愣的。再強調一回,只是盡我所能啊,有多少講多少,有興趣的朋友應該再去進一步去發掘,這也是為繁榮旅遊文化事業略盡綿薄啦。

北京是座古城,比她資格老的多了去了,但是,由於她以前是元、明、清的皇城,現在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地位自然不一般。連帶着,住在皇城根兒的人都有種不一樣的勁兒。這個勁兒幾句話也說不清楚,大家自己去接觸吧。不過呢,二三十年前就有人藉口北京的環境在逐漸惡化提議遷都了,據說06年最狠的時候人大有上百人聯名提案建議遷都。這個提案還真不是隨便說說,指明了希望遷到河南的什麼什麼,其中包括信陽。當然啦,如果以後真的遷了,遷到哪兒,哪兒就該得瑟啦。

不論中國外國無一例外的,都是隨着社會發展大家都喜歡扎堆,最先紮成堆兒的就是村子,到了一定規模也就是形成了城市。如今人口聚集的狀況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比如北京天津都接到一起,這麼一大片該叫什麼?現在到處都講城市裡的生活質量如何如何下降,可為什麼人們還都這樣奮不顧身往一塊兒扎,我就想不清楚。

開始的時候人們要建城市,一定會選好地方,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好地方的標準是什麼,各地方有各地方的說法,沒什麼準確的條例,不外乎都是什麼氣候啊物產啊交通啊等等等等。除了這些,咱們老祖宗還加了一條堪輿,就是咱們常說的風水。風水這個東西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是最早的人類對自然環境的觀察經驗和具體實踐,逐步總結出來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中心思想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個思想一直指導着人們的活動。比如有山的地方,南部叫陽,適合居住;北部叫陰,就不適合居住。正好相反的是,如果有一條東西向的大河,河南岸叫陰,河北岸叫陽,住在南岸的一到冬天北風從江面上刮過來,那滋味。。。

有人說了,南京就在長江南岸,那可是六朝古都,難道當初選那地方還有錯嗎?南京是個很特殊的地方,長江在這裡向北拐了一個小彎兒,這個彎兒被稱作龍蟠;圈出的部分有山,被稱為虎踞,所以這片地方屬於陰中之陽,從風水上說是個很有講究的好地方。至於天氣熱的毛病,那就另說了。

北京的風水好,這,大概已經是定論了。具體好在哪裡,專業人士的說法基本都差不多,什麼背靠那兒,面對那兒。。。,有本書裡居然引用了南宋朱熹關於對北京風水的論斷,讓我頗感意外。朱熹說:“冀都是正天地中間,好個風水。山脈從雲中發來,雲中正高脊處。自脊以西之水,則西流入於龍門西河;自脊以東之水,則東流入於海。前面一條黃河環繞,右畔是華山聳立,為虎。自華來至中,為嵩山,是為前案。遂過去為泰山,聳立左,是為龍。淮南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諸山及五嶺,又為第三四重案。”我真的懷疑這是不是朱熹的原創,這哪裡是講風水,簡直是在描述中國地圖。再者說,他把對方的風水說得那麼好,豈不是給自己的俯首稱臣找到了一個非常充分的理論依據啦。

回來接着說北京。都說北京“建城三千年”,那也就是說明這裡是屬於有人居住的,以前叫過各種各樣的名字,西周時候叫“薊”,漢唐時候叫“幽”,最可樂的是在遼的時候這裡還一度被稱為“南京析津府”。相對黃河流域的發達地區而言,這裡算是邊遠落後地區了,再往北就是游牧民族的地盤。《水滸》裡講的那個北京大名府離現在的北京還有一段距離,大約是在現在的河北邯鄲附近,書裡說的大名府如何如何熱鬧,可能是真的。相對而言,“燕京”這個地方那就一般般啦,要是跟那個時候的人說“你們這疙瘩要建成首都”,那就是個玩笑。

中原人以為是玩笑的事情,“北方的狼”可沒這麼覺得。金打進來之後,覺得燕山腳下可以當成個立腳點,從這裡往南基本就是一馬平川,有種俯瞰的感覺,風水大師也夸這裡“形勝”什麼的,於是修建了金中都,這個位置大約就是現在宣武區的西部。金中都的格局仿了很多東京汴梁的樣子,連很多建築材料都是從汴梁拆過來的,其中包括把艮岳石運來修北海。說艮岳石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要說“花石綱”可能大家就有印象了。

北宋的時候在首都汴梁修建了一個大園林,因為園子是在皇城的東北邊,於是就叫艮岳,從八卦來的。這個園子有多漂亮如今無從得知,只能根據一些文字記載去想象了。修這個園子給社會造成的後果,有人就給提到了亡黨亡國的高度。金人可能沒想那麼多,接着就把艮岳的那些花石搬到北海,修起了瓊島。

蒙古人打跑了金人之後,不知怎麼忽必烈就看上了北海,於是就以北海為中心修建元大都。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沒有正經在一個地方呆着過,更別提什麼城市的建設規劃管理運作等等,要修建都城,首先就得考慮生活資料的供應問題。因為北京地區的水路航運沒有保障,季節性很強,物資運輸成問題,無法滿足大都市眾多人口的生活需求。就為這個,郭守敬花大力氣搞水利,修通了通縣到天津的運河(嚴格說來那時候還沒天津呢),成就了“京杭大運河”。

郭守敬的辦法是修船閘,一級一級提高水位,這樣能保證常年的水路暢通。但是,這個船閘的落差不大,和咱們看到的三峽那種絕對不是一個量級。還有就是那時候的船閘過不了船,船只能在本段河道內來回運送,貨物過閘都是搬運。為什麼這麼費事?因為陸路運輸的成本更是無法承受,老話講“千里不運糧”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千里不運糧”?因為以前車輛的載重量有限,路況條件有限,運輸者的消耗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既然這樣,人們為什麼還花這麼大力氣去維持一座大城市的運作?。。。。。。俺無語了

解決了物資運輸問題之後,建個大都市便順理成章了。現在在積水潭北邊新修了一個郭守敬紀念館,裡邊有比較詳細的關於這段歷史的介紹。至於說郭守敬這樣盡心盡力為異族統治者服務,後人好像也沒給他貼什麼亂七八糟的標籤之類的,呵呵。

建城市就要修城牆,主要是為了防禦。可我覺得蒙古人從來都是打別人的,自己還修什麼牆啊,萬里長城都擋不住他們那。我猜修那麼大的元大都主要就是為了擺譜,呵呵。至於城牆要修成什麼樣,這個還得聽漢人的。老祖宗很早就開始講究了,號稱《周禮。禮工記》就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等等規定,其它具體規定就不去深究了。元大都的修建在恪守漢人古禮的基礎上,還稍稍有些發揮。

元大都的城牆位置東西兩條大約就在東二環和西二環上,北牆大約在如今地鐵十號線的位置(現在開闢了一段遺址公園,有機會去看看),南牆大約在長安街的位置,整個周長60里。當時鐘鼓樓就算是市中心的位置,從那裡為全城報時是個很適中的位置。鐘鼓樓在戰時是否還有軍事用途,我就不清楚了。大家在比較像樣的寺廟裡也見過鐘鼓樓,一般都是鐘樓在東邊,鼓樓在西邊,正合了晨鐘暮鼓的意思。元大都城牆有些出花樣的是東、南、西三面都是三座城門,唯獨北面是兩座城門。有說法是蒙古人有些信道教的,特別喜歡那個三頭六臂的哪吒,把這個心思用在城牆上,就好像三座南門是三頭,東西是六臂,北面是雙足,這哪吒是趴着呢還是躺着呢?

後來明朝軍隊打下元大都之後,把北城牆往南移到了現在的北二環位置,現在還能看到的只有德勝門了。把南城牆移到了現在的前門的位置,東西兩邊的城牆大幅縮短,結果就去掉了東北和西北的兩座城門,這樣整個北京就有九座城門。關於為什麼明朝要大幅縮減城區面積,有幾個說法:最常見的說是出於防衛的需要,減少了城區面積就減少了守護的壓力;還一個說法是因為元大都的面積遠大於南京城的面積,這讓朱元璋很不爽,於是他就下令縮減北京的規模。

電視劇里常說的那個九門提督就是首都的衛戍司令。有人說不是還有和平門,建國門,復興門嗎?這幾座門都是後開的,和平門是馮玉祥占了北京之後在那裡扒開了一個口子,建國門復興門是日本鬼子時候扒開的,抗戰勝利之後才叫的這個名字。說起馮玉祥,咱們的宣傳總說他怎麼怎麼好,國軍對他的評價可不怎麼樣,叫“反覆無常”。關於他的死因至今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也許這已經是個說法了。

說了半天,咱們還沒進城呢,別急,慢慢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折騰一下: 沙龍飯太稀橄欖2011賽季總結
2011: 紅山狼; 2011年橄欖稀飯決賽戰報
2010: 紫荊棘鳥: 萬維群英譜 3):夏伯陽
2010: 竊喜今天又栽給火藥庫了,點背啊
2009: 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
2009: 倉促之中搭個台: 牛仔打紅皮, Go 牛
2008: ztyixia: 雨中南加行
2008: 赤壁(下)提前上映,國內觀眾已經崩潰了
2007: 貝.布托被暗殺的前前後後
2007: 為什麼說麥蒂就是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