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鄉雨:中國經濟的未來在中小城市
送交者: 鄉雨 2015年04月02日20:07:27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由於工作的原因,近來我經常有機會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旅行。在大城市,我發現有一種有趣的“城市年輪”現象,就是這些大城市從市中心開始,一年一年地向城市外圍變得“精緻”起來。原來的破敗的房子慢慢地變成了高樓大廈。剛開始,這些樓宇之間還有很多小商小販,吆五喝六地叫賣各種雜貨。還有那些提着行囊,揣着希望的年輕創業者,在格子間裡專心地描繪自己的未來。後來,城管來了,把商販們攆走。街上靜起來了,綠地多起來了,華燈亮起來了,高大上的商戶們住進來了,地皮變得貴起來了。於是,這些地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中心區。但是在披上錦衣的同時,這些商業中心區也往往失去了昔日的那份活力與朝氣,甚至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和靈魂,變得有些死氣沉沉。那些被趕走的下里巴人,販夫走卒,慢慢地向外發展,比如從二環來到三環。於是他們遷居的地帶變得熱鬧起來,繁榮起來。但是沒過多久,城管又來了,街上又靜起來了,綠地又多起來了,環境又雅致起來了,高大上的商戶們又住進來了,地皮又變得貴起來了. . . 漸漸地這兒又變成了新的商業中心區。於是下里巴人和販夫走卒們,又背起行囊向城市的下一個邊界進發。這樣,大城市的邊界從二環變為三環,從三環變為四環,直到今天的六環。

大城市日益精緻化的過程,其實也是去活力化的過程。那些乾淨,漂亮的高樓大廈雖然賞心悅目,但它們代表的是財富與權利的固化。商業中心區地產和財富的擁有者從最初的幾百人,變成幾十人,最後集中到十幾個人手裡。在財富和權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赤手打拼的創業者的空間還能有多大?昂貴的租金和生活成本讓創業的年輕人望而卻步。在大城市發展初期,底層的創業者還能在富商巨賈吃肉的時候喝上一碗湯。但是當創富的盛宴達到高潮的時候,眾小微們反而連喝湯的份兒都沒有了。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大城市的年輕人比現在的北漂族要窮。但是那時候的年輕人似乎比現在的年輕人有更強的朝氣,更多的夢想,更大的野心。“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首歌確實唱出了當時很多年輕人的心聲。最近幾次回國,我感覺大城市的年輕人被房價,物價,婚價壓得沒有了銳氣。不僅如此,工作職位,商業機遇,都好像一個蘿蔔一個坑地填滿了,讓他們看不到希望。慈禧老太太說得好,天下的讀書人沒有了盼頭,這個國家可咋辦?

但是最近,我感覺到中國大地上出現另外一種趨勢。那就是中小城市,或二三線城市的興起。短短十幾年時間,那些曾經塵土飛揚,破屋漏瓦的中小城市變得靚麗起來。它們的生活舒適度,交通便利度,和經濟繁榮程度絕不亞於大城市。我的家鄉,中國北方的一個小城市,市區人口不過40萬,有三四個大型的超市,商品豐富程度和購物環境不輸任何一個我見過的國外購物中心。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中小城市為創業者提供了比大城市好得多的營商環境和創業環境。馬雲的阿里巴巴不是誕生在北京的中關村或上海的徐家匯,而是不大不小的杭州。除此以外,長三角的蘇錫常,珠三角的珠海、惠州、東莞、清遠、肇慶、佛山、中山、江門,等等都是很有活力的城市。

我預計,在未來的二三十年裡,物流業和互聯網的發展將對中國的產業地域布局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當零售,金融,設計,出版,甚至教育都不再依賴於物理性的場所的時候,那些在傳統產業布局下形成的城市中心帶誰還鳥你?這次乾坤倒轉可能催生中國的下一個造富大潮。最近聽到一個新聞,清華大學畢業生選擇留京的比例首次低於赴外地發展的比例。這是年輕人無奈的選擇,還是主動的探尋?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是後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為什麼次貸爆煲對中國可能是好事
2014: 4月15日以前的省稅計劃
2013: 吐血奉獻篇:做自己熟悉的股票
2013: 投資小結 - 在時間和空間裡翻滾
2012: 倪金節:油價七年翻倍“只漲不跌”真相
2012: 葉檀:美國的巨大石油“陽謀”
2011: 股神的後院起火?奇怪啊?
2010: 貴州茅台∶合理估值還是依然太貴?
2010: TigerFuture beats SPY hard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