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油價上漲 中國成本代價136億
送交者: 小談 2005年08月24日20:59:41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2004年原油價格上漲給中國帶來的直接成本代價是136億美元,相當於去年GDP總量的0.9%
  伊拉克戰爭,沙特國王的逝世,俄羅斯的管道之爭,每一個事件背後,被人們真正關注的都是石油——價格在逐漸走高的“黑金”。當世界原油價格衝破60美元大關,國內汽油價格一漲再漲的情況下,《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石油價格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等話題採訪了有關專家。他們普遍認為,油價和宏觀經濟是相互作用的,高油價不會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但應該警惕高油價帶來的滯後影響。
  油價與宏觀經濟
  “油價和宏觀經濟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管理幹部學院的韓學功教授說,1955年,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石油消費量是6.9億噸,1960年達到8.6億噸,1973年達到23.2億噸,十幾年中增長了兩倍多。
  油價最初拉動了經濟增長速度,但是過高的油價最終又造成了經濟增速下降。因為經濟增長並不能抵消由於油價上漲而帶來的成本壓力。
  那麼,油價到底會對宏觀經濟產生多大的影響呢?國家統計局發言人鄭京平曾經用一個數字來表示這種影響:如果每桶油價上漲10美元並保持一年時間,按照1997年的投入產出表計算,油價上漲對中國GDP的影響最多是0.5個百分點。
  同等條件下,國際能源署(IEA)測算,這將推動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0.8個百分點。在美聯儲最近公布的報告中顯示,世界油價對美國GDP的影響,去年是0.5%,今年將達到0.75%。
  高油價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能源專家牛犁表示:“我們現在是淨進口國,國際市場價格飆升,自然會對中國產生影響。”
  牛犁舉例說,中國今年進口石油規模大約是1.3億噸左右,即9.5億桶,這意味着國際油價每漲1美元,進口成本要多支付近10億美元。參考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04年,原油價格上漲給中國帶來的直接成本代價是136億美元,其中原油進口方面多支出75億美元,石化產品多支出61億美元,而這個數字是去年GDP總量的0.9%。
  油價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已經明確地顯示出來:有車族會感到錢包吃緊,因為汽車用油的價格相比2002年,已經接近翻番。此前,國家發改委和民航總局還批准了民航公司在國內航線恢復收取燃油附加費的請求,從8月1日起徵收燃油附加費。
  在石油化工行業,原油開採行業利潤大幅上升,而煉油和石油加工企業則由於價格倒掛,出現明顯虧損;以原油為原材料的石化行業,產品也隨着油價一路飛漲,個別產品價格的上漲幅度甚至超過了石油的上漲幅度,這樣就彌補了高成本的損失,反而進入了景氣時期。
  但是,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儘管油價飛漲,但中國經濟並沒有增速放緩的跡象。
  牛犁認為,高油價的影響,應該說目前已經消化了一部分,但此後會持續由上游轉到中游,從工業製造品到消費品行業,“這個過程可能滯後一年到一年半左右,但從現在的狀況看來,之前兩三年一直上漲的油價,給現在造成的影響並不是很明顯。”
  韓學功教授則認為,油價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程度取決於高油價局面的持續時間,如果時間短就影響不大。而此前由於美國庫存量的上升,國際石油期貨價格已經有所回落,這也說明高油價的壓力有所緩解。(記者 陳黛)
  第一財經日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