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新一輪壟斷的開始?央企重組“大即是美”偏頗
送交者: 小談 2005年09月15日12:25:37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國資委正在加快培育80~100家大型央企,通過併購重組,原來的196家央企完全有可能減至30~50家。”在8月底舉辦“2005第三屆中國企業併購與融資論壇”上,國資委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表示。更讓眾多央企緊張的還是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不久前的公開表態,央企如果不能在規模上進入本行業前三位,就要進行重組。
  據悉,國資委已對石油石化、冶金、機械裝備、汽車、電信、煤炭等21個業務板塊中央企業的結構調整制定了指導意見,目前在做最後的修改。在聲勢浩大的重組浪潮中,100多家規模不一的央企將何去何從?
  做大與做強
  兩年前國資委剛剛成立之初,曾經對外公布其大致“家底”——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企業為196家,國有資產總量為6.9萬億元。做大做強旗下的央企,成為國資委成立以來的工作重點。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經在不同的場合公開表示,“國資委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圍繞加快培育和發展80~100家技術先進、結構合理、機制靈活、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加快中央企業的重組和調整,推動國有資本更多地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集中,向中央企業主業集中”。
  在經過兩年時間重組之後,國資委旗下的央企從196家變為169家,其中不乏大型企業之間的併購重組,比如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的合併,中國藥材集團公司併入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煤建設集團併入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中國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併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還有規模高達千億元的央企房地產重組……
  通過減少企業數量來做大企業是一條捷徑,但是以這種方式做大的企業能否做強,則成為考驗國資委的話題。惠譽國際評級有限公司的聯席董事劉紅哿認為,在競爭性領域,大型中央國企的優化重組應當通過重組理順產業鏈條,重構業務模式並且提升企業內部治理結構,才能提高國有資產的配置效率。否則單純的規模擴大,難以達到國企管理部門的初衷,在這個意義上,恐怕今年以來的幾樁國企重組案例並不能稱得上成功,比如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合併長城集團,以及鞍鋼和本鋼的合併。
  還有業內專家指出,國資委希望將央企做大做強的願望固然是很好,但是國資委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從法律意義上講,國資委是國有資產的出資人代表,首要考慮的問題是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而不是企業的大小。大企業未必具有很強的盈利能力和競爭能力,而一些小企業往往更有競爭優勢,以企業規模的大小來進行重組的方式有待商榷。
  如果不是依靠政策性壟斷,國內的一些大型企業在國際上並不具備太強的競爭力。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也曾指出,“中央企業能耗比國際水平高出40%。企業技術投入少,普遍缺乏擁有自主權的技術和產品,中央企業科技支出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平均為1%,遠遠低於國際先進企業的水平。從規模實力上看,中央企業也有很大差距,位列2004年度世界500強第二位的BP公司年營業額達到2325.7億美元,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中石油年營業額為563.8億美元,不到BP公司的1/4”。國資委也一再強調央企要做強之後再做大,能否實現這一宏願,一切還是未知數。
  市場和行政手段的平衡
  今年9月7日,國資委下發《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管理暫行辦法》,對於企業國有產權的無償劃轉給出規範性意見。對於國資委應該如何主導央企的重組,市場一直存在較大爭議,認為國資委應該多進行市場化操作,少一些行政性重組。
  儘管屢屢被外界指責行政色彩濃重,但國資委一直特別強調重組過程中“企業自願”原則,李榮融就多次指出,“重組要以企業為主體,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建立董事會以後,由董事會來具體操作”。從併購重組的理論上來看,行政性手段並無可取之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並非如教科書所說的那樣簡單,前一段時間在房地產界引發震動的央企房地產重組就是一例。
  去年6月,國資委發布了《關於中央企業房地產業重組有關事項的通報》。通報稱,為貫徹“主輔分離、精幹主業”的要求,國資委決定整合中央企業的房地產資源,擬尋求重組合作方並準備將房地產業作為非主業剝離的有關中央企業,可與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華僑城集團公司等5家企業聯繫,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研究有關重組問題。該次高達1800億元的重組計劃,立即在業內引發一場大震動。而為了淡化重組的行政色彩,國資委特意強調了“自願協商”,國資委只是居中協調。
  此次央企的房地產資源大重組看上去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因為很多央企都在前幾年進入房地產行業做短線淘金,在“主輔分離”的政策之下,需要重新專注主業,旗下的房地產資源正好需要新的買家,如果央企之間能夠順利進行重組,無疑是一個多贏的局面。但是事情的進展並不如想象般順利,在國資委指定的5家幸運企業當中,只有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中房集團)對重組活動最為熱心,今年1月29日,華能集團就將旗下價值16億元的華能房地產總公司無償劃轉給中房集團。除了中房集團,其餘4家公司鮮有重組之舉,因為是“自願協商”的原則,很多企業旗下的房地產資產良莠不齊,優質資產不願意出手,不良資產對方又不願意接受,如此以至僵局。中房集團一位人士表示,如果這次央企的房地產資源整合缺乏行政力量的推動,難度將會相當大,很有可能陷入一場持久戰。
  究竟應該如何在市場化操作和行政推動之間平衡,市場對此一直爭論不休,除了學術上的分歧,當中也夾雜了各方的利益之爭。
  新一輪壟斷的開始?
  僅僅在幾年之前,為了打破過度壟斷局面,石油、電信、電力等行業進行了大規模拆分。而隨着央企的重組步伐逐漸加快,一個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央企的重組,是否會在某些行業重新形成壟斷?電信、石油等行業即使在拆分之後,現在仍然處於高度壟斷地位,如果現在169家央企最終重組為30~50家,還會出現多少個類似電信、石油的壟斷行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為,央企的重組是否會對市場形成壟斷,這確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一些市場經濟成熟的國家,會有主管反壟斷的部門對企業的重組併購進行審查,看是否構成了壟斷,比如美國有司法部、交易委員會(FTC),但是我們國家沒有專門的部門進行反壟斷審查。
  張文魁表示,因為我們國家既沒有《反壟斷法》,也沒有專門的反壟斷部門,這就需要國資委自身對重組行為進行認真謹慎的評估,判斷一個交易行為是否形成了壟斷,主要是看企業重組之後的市場占有率,比如前段時間市場盛傳的一汽和二汽合併,要判斷這項交易是否形成了壟斷,看看兩家企業合併後的市場占有率就知道了,“《反壟斷法》正在緊鑼密鼓的制定當中,中國確實需要儘早出台這樣一部法律。”張文魁表示。
  在169家央企重組為30~50家之前,央企在某些行業的壟斷地位已經高度集中。8月19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宣布了2004年央企的經營業績考核,同時也對2005年上半年央企的經營情況做了介紹。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央企的整體經營業績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實現銷售收入31190億元,同比增長24.6%,實現利潤2988.1億元,同比增長29.1%。應該說這是一份不錯的答卷,但是同時應該看到,這些利潤大部分都是由一些資源壟斷性企業貢獻的,其中66%來自中石油、中國移動、中石化、中國電信、中海油、寶鋼、中遠集團等7家壟斷性企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石化企業上半年實現利潤1156.6億元,增長36.8%,僅僅三大石油公司的利潤就占全部央企利潤的38.7%。上半年神華集團和中煤集團生產原煤10714.8萬噸,同比增長26.6%,實現利潤143.2億元,同比增加75.1億元,增長110.3%。三大水運企業實現利潤178.3億元,增長47.6%。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中央通信企業上半年完成銷售收入淨額2943.3億元,同比增長9.5%,實現利潤674.5億元,增長14.9%。
  在舊的壟斷地位還沒有得到徹底破除的情況下,央企重組是否又將帶來新一輪的壟斷?(謝九)
  《三聯生活周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