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喜歡吃的葉菜如白菜、菠菜和上海青菜等皆喜陰涼,熱帶地區不產。所以馬來西亞的菜蔬多來自清涼的Cameron高原,唯獨蕹菜除外。蕹菜喜歡生長在水多而溫度高的地方,馬來西亞多數地區都能生長。所以蕹菜在馬來西亞多而賤。
馬來西亞用蕹菜烹飪的名菜當屬蕹菜魷魚和馬來風光。雖然是名菜但並不貴,皆因原材料為當地常見。
蕹菜魷魚是很奇特的一個搭配,我不知道怎麼來的。一個產在地上,一個來自海里,都是馬來西亞很容易得到的,所以蕹菜魷魚為街頭小攤上和飯店裡的常見菜。蕹菜魷魚做法很簡單,就是把蕹菜和魷魚煮了,切小點,放上一種甜醬和花生碎之類的,拌起來吃。南洋人很喜歡吃甜,算是當地特色。
馬來風光也是一道菜,是用馬來醬和辣椒等炒的蕹菜,是一道峇峇娘惹菜。峇峇娘惹是華人男人和馬來女人生的混血兒,男的稱為峇峇,女的稱為娘惹。有趣的是馬來風光也是華人的蕹菜和馬來醬混炒出來的。
說蕹菜是華人的蔬菜,絕不是為了給華人臉上增光,而且確實是有歷史根據的。五代末北宋初陶谷編著的《清異錄•蔬菜門》有龍鬚菜一條:“蕹菜出閩中,凡百毒悉能解之,引蔓而生,土人號‘龍鬚菜’”。這種龍鬚菜就是蕹菜,宋代還是福建的特產。蕹菜的杆子是內空的,所以又叫空心菜,在馬來語中叫做Kang Kong。從發音上看,Kong很像是從空心菜的空而來的。
六百年前,馬六甲立國之初就有華人飄揚過海到馬六甲。那時候,中國的出海口就在福建,除了鄭和這樣的官方出洋者,私下南洋的就是福建人。到如今馬來語中還有一些閩南話的影子。這些下南洋的福建人,自然也把蕹菜帶到了南洋。
蕹菜在被馬來人看作是“史書”的《馬來紀元Sejarah Melayu》中也有記載:
“卻說有一天,滿剌加(也就是馬六甲)特使上殿朝見中國國王,中國國王問他:‘滿剌加人喜歡吃什麼?’他奏道:‘陛下,我們滿剌加人喜歡吃蕹菜。我們吃時,不切成段,而是剖成長條。’中國國王即派人照他的辦法燒菜。菜燒好後,捧到他們面前。於是滿剌加人都吃起蕹菜來。他們吃時,把蕹菜一頭放在嘴裡咬着,一頭用手向上拉。這樣他就有可能把臉孔仰起來,看清中國國王的真面目。中國國王看了他們吃,自己跟着吃。這就是現在中國人喜歡吃蕹菜的由來。”
《馬來紀元》一書是十六世紀柔佛宰相敦·斯利·拉囊整理和修訂一本有關馬六甲王朝的文學著作。無可否認其的文學價值和其對馬來文學的貢獻。但把此書的內容作為歷史文獻來看待,顯然是過於輕率。因為裡面充斥了馬六甲人在同外國人的交往當中具有無窮智慧的事跡,顯然是故意誇大。上面的故事不可相信而且經不起推敲。但後面的一句說明,在成書的十六世紀,華人就在馬來西亞吃蕹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