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乘着歌声的翅膀- 歌唱家林祥园二三事
送交者: 云乡客 2013年08月17日16:05:24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1993 年的某个星期天,我和妻子在铜锣湾吃过午餐,逛了一会公司,也没买到什么东西。经过一家电影院,看看正好赶得上即场电影《铁鸡斗蜈蚣》,于是买票入场观看。剧情不离“黄飞鸿”系列的套路,但是武打场面以及服装美术比起黑白片时代来说当然是大为讲究。电影结束之后,很多观众不耐烦看片末的幕后工作人员名单,纷纷离座。我们不想和别人挤,于是仍然留在座位上,片尾曲响起来的时候,我对妻子说:“你听听,这是不是林先生的声音?”“没错,是林先生。”“没想到竟然请到林先生来唱。”我们说的林先生是男高音歌唱家林祥园,我妹妹是他众多学生中的一个,而我是他的仰慕者。其后我向林先生问这件事的原委,他说是移民加拿大之前,受该曲词作者黄霑先生之邀所做的“临别秋波”。

我认识林先生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当时我这只“小海龟”刚从国内的红色海洋洄流到香港。几年前,妹妹因为避战祸随着父母到了香港定居,我们一家在香港团聚了。刚到香港的时候,妹妹白天上学,晚上有时到一家业余音乐爱好者的团体当兼职文员,当时林先生是该团体的导师之一。 妹妹起初没有跟班上课,只是偶尔在边上跟着哼哼。林先生发现妹妹的嗓音很好,是女中音,让她有空就随班上课。我到香港那会,妹妹已经跟林先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并且参加了他创立的“林祥園學生合唱團”。合唱团绝大部分是年轻人,除了演出之前的频密练习,也会组织各类户外活动。林先生也是一个爱玩的人,很多时候都会和学生们同游共乐,我也是因为这样的活动认识了林先生,至今已有三十多年。

林先生是印尼华侨,因为在印尼的“中国领事馆”茶会上喝了一杯茉莉花茶触发了少年的爱国情怀,于1955年跟随 599 个华侨一起挤在一艘 3,000 吨的货船奔赴上海,参加到建设祖国的洪流之中。以林先生当时的年龄,参加建设还早了些,于是先进入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中学校长听过林先生的歌唱,觉得不错,叫他参加上海文艺比赛,并且暗示这对于他报考大学会有帮助,林先生就参加了。没想到,在印尼并没有接受过系统音乐训练的他凭天赋竟以印度《流浪者》里的插曲《拉兹之歌》赢得了一个一等奖,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林先生原来的志向是当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命运的转折点却把他引进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大门,并且能有机会师从有“中国的夜莺”之誉的周小燕教授,成为周教授的得意门生之一。

对每一位跟随他学习声乐的学生,林先生从一开始就会向他们明确指出,艺术没有一蹴而就,必须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以歌唱为事业的道路很艰辛很坎坷,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没有极大的热诚,这条路很难走下去。他是在以自己的经历导引他的学生。

1964 年,林先生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由于华侨的身份,他被分配到井冈山的一个文工团,主要为矿工演唱。连续一个月,每天晚上唱样板戏,嗓子哑了也不能休息,医生为他在喉咙打两支麻醉针,让他感觉不到痛楚却差点要了他的命。为了摆脱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况,林先生苦思对策。这时,正好他媽媽回中國醫病找到江西來。見到儿子如斯境况哭了个半死,母子即時串痔油龃笥嫞俜Q到香港繼承老爸的遺產,并對幹部保證將財產奉獻祖國,结果成功獲得批准去香港。林先生说:“我拿了通行證,什么东西都不要,第一時間衝往香港,身上只有一個膠袋和第一次在上海比賽的獎品毛澤東詩詞錄。當時我在飛奔向香港的貨車上,情不自禁高唱《飛出苦難的牢弧贰!蹦鞘�1965 年。但是那时印尼对于曾经返回中国的华侨采取拒绝入境的政策,林先生就滞留在香港。刚开始的时候人生路不熟,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惨的时候只能租一个床位栖身,还要是日夜分租的那一种,早上七点就要爬起来,把床位让给“早班”的租客,甚至还发生过卖血维生的窘况。说起这些曾经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生活中的逆境,林先生语气平和,绝无怨天尤人,教我感受到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那种意境。套用一句俗语“是金子总会发光”, 1966 年在香港演出歌剧《蝴蝶夫人》的男主角平克顿之后,林先生才算是回归了乐坛,重新踏上了自己的艺术之旅。吾生也晚,未能亲睹 1966 年 11 月 在香港演出的《蝴蝶夫人》。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演出并没有乐团伴奏,而是由屠月仙女士和苏效良先生的双钢琴伴奏,但在香港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70 年, 林先生到意大利“罗马音乐学院”深造声乐及歌剧,老师是著名男中音 Mario Boriello 。两年后回港,致力于推广“艺术歌曲”的工作,让香港听众在“时代曲”之外有多一种选择。1972 年,林先生组建了“林祥园学生合唱团”,73 年开始多次举办“民歌聚唱”音乐会,反应良好。之后又自资或合作监制,演出多部中外歌剧,包括《被出卖的新娘》,《易水送别》, 《甜姑》,《第一百个新娘》等。有人问林先生为什么钟情于演出中国歌剧? 林先生说:“ Domingo 对我讲过,要令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一定要唱好自己民族的文化。”因此林先生身体力行,也尽力促使他的学生积极参与。

林先生教学生认真负责,绝对不肯敷衍从事。林先生认为基础最重要,所以每个学生入门功课就是“练声”,声音不练到满意,先生是不会叫学生“唱”。林先生说自己到意大利学艺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的要求他,要求他严格“磨”声音,过了老师这一关才开始学习歌唱。林先生曾经是香港 TVB “艺员训练班”的歌唱导师,有些艺员除了集体上课,还会投到林先生门下做他的私淑子弟。 因此,林先生的学生中不乏有相当知名度的影视明星。但不管什么身份,基本功必不可省,就拿当年大明星周润发经黄霑先生介绍投到林先生门下,很长时间内也只学得发声方法,没有教过他唱一首歌。我的女儿念小学的时候,“歌星”是一个热门行业。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到林先生家作客,我笑说小女也赶时髦想当歌星,林先生就把她带到钢琴旁边,弹了一组音阶叫她唱,她唱了,再弹一组,她也唱了,弹到第三组, 她说:“不好玩的,不唱了。”扭头就走,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想起我们年轻那会儿,老师唱一句,我们跟着唱一句,虽然也能掌握节奏和曲词,对于发声方法从来没有接触过,一味的扯开嗓子唱,不知不觉之间可能就坏了嗓子。

林先生教学的时候一丝不苟,课余却是一个很好的玩伴。他身材魁伟,却常怀赤子之心。除了他最钟情的歌唱事业之外,他还好游玩,好美食。因此“合唱团”除了为演出作排练之外,还经常举办野营,宿营,短途旅行,“大食会”之类的活动。我经常参加他们的这类活动,因此和我妹妹的这帮同门都很稔熟。在活动中,林先生从来都是以一个参与者的面目出现,对于组织策划者的安排绝对不会指手画脚,而且全情投入。个别跟随林先生时间比较长的同学玩到得意忘形,玩笑开得过分他也不会马上端起老师的架子来,反而我看不过去会说那些同学两句,他们就会伸伸舌头,敬个礼致歉也就过去了。“合唱团”从成立至今已经三十年,这样一个不牟利的松散团体能一直走到今天,与林先生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林先生和学生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对自己的恩师则是无比尊敬。八十年代的一次中国游,我随林先生还有他的几个学生,包括我的妹妹畅游大江南北,还一同到他的母校参观,又到周小燕教授家做客,因此得以认识了周教授。那时我经常到大陆出差,只要我的行程中包括上海,林先生一定要我代他去看望周教授,他自己更是时不时地带着自己的弟子前去聆听他们的“师祖”的教诲。

我不是一个学艺术的人,但是我愿意亲近艺术,于是会附庸风雅地去听听音乐会,在这种场合不时会遇到林先生。演出过后,我总会找机会与林先生谈论一下那场表演,听听他对那场音乐会的评价,借此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可以算是林先生的一个挂名弟子却从来没有交过学费。说到学费,想起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杜鲁福的《婚姻生活》里面一场戏。这部戏的男主角是一个小提琴教师,那场戏演的是一位带儿子来学琴的妈妈忘了交学费,于是有以下一段对话(大意):
老师的太太:“ 今天拉的真不错呀!”
男孩的妈妈:“是啊,多亏了老师的教导。”
老师的太太:“继续努力,将来教学生就能收到学费了。”
结果不言而喻。

林先生办“民歌聚唱”或演歌剧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日常的收入就靠的是教授学生所得的学费。林先生的学生包括社会的各个阶层,有政府高级公务员,有富商,有专业人士。对于上述阶层的学生,跟随林先生学唱歌的那点学费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林先生的学员中也有些还在学校读书的穷学生或者普通工薪阶层,只是怀着对艺术的追求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道路。对这类学生的态度充分展示出林先生爱才若渴,因材施教的博大胸怀。他给这类学生把学费减到他们能承受的程度,甚至完全不收学费。目前活跃在美国,加拿大,香港的一位女高音当年跟随林先生学习唱歌,由于家境贫寒,林先生免费教了她三年。这件事林先生一直秘而不宣,前些年才由当事人向外界披露于报章。

四十年的辛劳耕耘,为香港培养了不少人才的林先生今年已经七十多岁,2007 年他的学生们为他办了一个《林祥園告別樂壇師生聯合音樂會》,出席的嘉宾星光熠熠,高朋满座,为林先生的舞台生涯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我前些日子收拾东西,看到好几合“民歌聚唱”的录音带,重新听了一遍, 想起远在加拿大的林先生,想起过往随林先生一起游玩过的地方,想起和林先生一起尝过的美食,不禁浮想联翩,随手把这些记录下来,遥祝林先生身体健康,心境永远年轻!

《蝴蝶夫人》中的扮相

 

 

近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djl:咖啡的味道
2012: 老谭:外行看中医
2011: 这里那个叫pifu的ID这么惨
2011: 数学: 也说骆家辉拿优惠券买咖啡
2010: 国保下午又约我
2010: 柳浪:美东名校漫游--4
2009: 大呆鸟:缘 (十九)
2009: 千代一中:洋女借故白吃
2008: 松榆轩主:是谁把刘翔逼到退赛?
2008: 中国的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