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港學者:互聯網教育助港人身份認同
送交者: 紅葉留香 2017年04月23日04:45:03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大公網423日訊(記者馮雷)422日,“中教育”學術交流研討會在河南鄭州召開,香港樹仁大學研究總監、教授陳蒨,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李秀國,香港教育大學代表劉卓輝等應邀參加,並與內地知名教育專家就“中教育”理論在當代基礎教育的實踐論“中”中原。

  研討會上,陳蒨教授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和身份認同》做主題發言。陳蒨教授指出,香港回歸中國20年,港人一方面在學習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則積極地尋找、深化作為香港人身份的文化符號。在學校,文化教育就通過通識科目來進行。

  陳蒨教授說,近年,互聯網成為港臺兩地公眾教育的平臺,容許參與者以不同形式聯繫和合作,是一種開放性的溝通,有助建立共同體和歸屬感和身份認同。這些參與的過程已是文化公民權和義務的表達。

  “中教育”是鄭州九中校長田寶宏在自己從事教育事業多年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更多哲學特徵和學術獨特性的教育觀點及理論體系。其基本核心就是“天人合一”、“繼承傳統”、“精一執中”。

  研討會上,西南大學教授張詩亞、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吳康寧、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扈中平、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郭齊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代蕊華等專家學者圍繞“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就當前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與發展方向展開熱烈討論。專家們認為,“中教育”是基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認識和當前教育改革的現實思考,以“中”為原點提出的先進辦學理念和卓有成效的特色教育實踐,在當代基礎教育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研討會期間,與會專家學者還參觀具有“書院”風格的鄭州市第九中學,並觀看“中文化課程暨社團展示”,進一步瞭解認識“中教育”視域下的新教育形態。陳蒨說:“鄭州九中傳統文化教育做得非常好。內地教育發展很多地方很值得香港借鑒學習,香港應加強與內地的交流合作,共同發展。”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美女大媽們吵架也是一景
2016: 萬維凋落主要是因為太落後於時代了
2015: 誰推薦個能看的影視?
2015: 杜鵑盛開:當年上體育課的趣事之800米
2014: 拍攝兩歲童小便的香港人確實是敗類
2014: 軍事巨匠毛澤東兩大不朽作品
2013: 我現在是知道為什麼混混天天喊"跟
2013: 悲哀嘛 還沒享受生活就淪落到談兒女婚
2012: 電話
2012: 黃老自傳 第四章 (2) 參與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