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童年故事: 美蔣特務吳雲
送交者: 樂維 2017年10月23日17:52:54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吳雲是清末出生的,很小就是孤兒。不知是因為父母養不活,還是遺棄了他。最後他被當年在芷江的美國教會辦的育嬰堂收養。

與其他被收養的孤兒一起,他們上的是教會學校。學校有中國老師,也有美國老師。教中文,也教英文。吳雲雖然體弱個小,但天資聰慧,學習很好,尤其一口地道的美式英文,幾可亂真,在同學中可謂一枝獨秀。

一九三六年,美國退役空軍陳納德少將受邀出任中國國民空軍顧問。他去美國募捐買了飛機,並招募了一支由美國空軍退役飛行員組成的“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美國志願團)。因為他們飛機塗有鯊魚頭像,張着大口的鯊魚有點像老虎,因此被中國人稱為“飛虎隊”。結果這個名字被大家所喜愛,人們後來只知道“飛虎隊”,而不在知道他們的正式名稱是“美國志願團”。

飛虎隊當年主要駐紮在昆明,和芷江。芷江除了飛虎隊,還有國軍的空軍,蘇聯空軍,和少量其他盟國的空軍。外國人云集,一時間需要大量的翻譯,尤其是英文翻譯。芷江邊緣小縣,懂英文的人奇缺。於是吳雲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國民空軍和飛虎隊的翻譯。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向日本宣戰,正式派遣美國空軍來華支援中國抗戰,吳雲又稱為美國空軍翻譯。芷江機場駐紮了更多的美國空軍人員,吳雲的翻譯工作就更加繁重,也更加重要。他其傑出的翻譯水平受到中美空軍官兵的廣泛讚美,受過嘉獎,他穿着美式軍裝,戴着勳章的照片非常精神。他是飛虎隊的中國籍隊員,名副其實的抗戰英雄。

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美國空軍逐漸撤離中國。吳雲也就沒有什麼翻譯工作需要做了,於是就被芷江師範招聘做了英文老師。

1949年以後,中美交惡,他為美軍,國軍做翻譯的事情不再被當成是抗戰的英雄事跡,而成了美將特務,歷史反革命的證據。吳雲的這段歷史成了他一輩子的政治包袱。

雖然有歷史問題,但學校還是讓他教課。但那時候俄語吃香,英文課雖然有,不是主課。老先生眼神不好,行動遲緩,聽力也不好。一些調皮的學生就作弄他。碰到他,有學生就故意吐詞不清地大聲對他說:“你是特務?”,他以為是在說“Mr. Wu”, 很高興學生用英語和他打招呼, 就答“Yes”。躲在不遠處的一群學生見狀放肆大笑。好在他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笑什麼,為什麼笑,所以也並未受到什麼傷害。算是“難得糊塗”的最高境界。

當然還是有不少學生很尊重他,認真地從他那裡學習英文。反正他也沒有當官,就一個書呆子。除了有時和其他地富反壞右一起被召集聽聽訓話,提醒他們是壞分子,要好好改造以外,倒也沒有受到很大的政治衝擊。

我見到他時是文化革命。60多了,一副書生像,又瘦又小。瘦削的長臉,總戴着一副高度的白邊近視眼鏡。頭上稀稀拉拉幾個花白頭髮。穿的衣服太大,松松垮垮的掛在身上。走路很慢,說話也很慢。沒有家眷,不知是有但不住一起,還是單身漢,反正就只看見他一個人在校園裡晃蕩。

1965年城裡的芷江師範與在木油坡的芷江二中對換校園。木油坡在七里橋,就是日本向國民政府投降的地方。木油坡在芷江機場的東邊,緊靠芷江機場,再往東兩里多就是日本投降的七里橋。

這裡曾經是吳雲當年做翻譯的地方,他非常熟悉。當年他是抗日英雄,國家棟梁,深受大家尊重的翻譯官。現在重返故地,他卻因為那段翻譯官的歷史,成了歷史反革命分子,社會渣滓。不過當年誰也不在提飛虎隊,美國空軍曾經住在木油坡,更沒有人提日本在七里橋向國民黨政府投降。唯一一次是在一個大會上,有婦女控訴美軍當年調戲婦女的罪行。

總之,美國是邪惡的。與美國有關的飛虎隊,抗日也都不提了。

木油坡是當年吳雲先生和飛虎隊一起生活的地方,在這裡他為中美空軍翻譯,如魚得水。今日重返故地,他卻變成了罪人,他搞不懂為什麼?如同他搞不懂為什麼父母從小就不要他一樣。

文革來了,他被紅衛兵掛上“美將特務,歷史反革命分子”的牌子批鬥,遊街。因為不是走資派,加上實在是太木納,紅衛兵覺得斗他沒有任何意思,於是鬥了幾次就沒有再斗。他一度沒有人管,成了閒人。但沒有幾個月,紅衛兵就勒令他每天給學校魚塘割草餵魚。

木油坡坡頂靠芷江機場,有三棟教學樓,和一棟老師住的平房。沿坡向下,坡中的地方是兩棟學生宿舍,一棟男生宿舍,一棟女生宿舍。坡腳是一片大坪,有幾塊稻田。稻田西邊是學校的水房,澡堂,廚房。南邊有兩個並排的籃球場,籃球場的東邊是草坪,再過去就是飛虎隊俱樂部,其實就是一個小禮堂。籃球場南邊是三棟長平房是過去飛虎隊員的宿舍。其中兩棟做了教師住房,還有一棟做了附屬小學的教室。學校教師的宿舍就是當年飛虎隊的宿舍,都是美式建築,長條板斜斜地疊在一起的板壁,房頂是氈瓦,與美國到處可見的房子一樣。只是修成了一條長達約50米的平房,不是美國常見的兩層樓房。長平房被分成隔間,只是房間,沒有廚房。後來學校在後面加了偏房,就是順着房頂斜向下將屋頂延長,下面再用木板圍起來成為廚房。這樣的房子就成了老師的宿舍。

魚塘坐落在木油坡的坡面上,在坡頂與學生宿舍之間。池塘靠坡的三面為參天大樹環繞,只有面向坡腳的東南邊沒有樹,陽光可以照進池塘。池塘接近兩個籃球場那麼大。早晨到中午,陽光照射下,樹影映在水面上。下午陽光被大樹屏蔽,陰涼而安靜。

魚塘放養了魚。主要是三種魚,草魚,鯉魚,和鰱魚。草魚是生活在水上層,喜歡吃草。鯉魚生活在中層,食性很雜,吃草,也吃浮游生物,小田螺,小蟲。鰱魚則是生活在水底層的魚,喜歡吃動物糞便,腐爛的動植物等。這種混養能夠充分利用水下空間,是提高單位產量的一個好辦法。

每天早晨,草魚浮頭透氣。池塘的水面上到處是一開一合的嘴巴在動,激起一個個小圓圈攪動一塘池水。中午的時分,太陽把水表面曬得很熱,魚兒都沉在水底涼爽的地方,不再浮頭,水面一片平靜。

草魚很能吃,如果有充分的草餵養,會長得很快。早晚時分,把割的草扔入水塘,不一會就可以看見有魚在草下面啄草,有時候很多魚同時啄草。不用多久,扔下的草就被吃光了。

草魚吃得飽,長得好,也就拉得多。拉多了,水就肥,微生物,小蟲就多,鯉魚就有豐富的食物了。同時拉的糞便也是鰱魚的食物。所以,養好草魚是混合養魚的關鍵。而養好草魚的關鍵就是給魚足夠的草吃。

吳雲老先生60多了,體弱多病。從來就沒有幹過體力活,根本不懂怎麼割草。每天提一個大籃子,拿一把鐮刀。在學校田埂邊,池塘邊,山坡上割草。割草需要一點技巧,也需要一點力氣。農民割草,一手握刀,一手攬草。比如左手把草一攬,右手在草的根部連拉帶割,一下將幾十根,甚至上百根草隔斷。然後手刀並用把草摟起,放入籃筐里。等割滿了,再將草紮成一把一把的,這樣才能扔得遠。但吳雲先生不知道怎麼割草,就一根一根地割。因為年紀大了,不能蹲,也不能彎腰太久,就拿一個小凳子坐在那裡一根一根地割。割一個上午也不能把他那個籃子裝滿。也不會扎草把,就散散地把草扔在池塘邊,兩分鐘就被魚兒吃光了。

木油坡每天都可以看見他,頭戴一個草帽,手提一隻籃子,籃子裡裝一個小凳,另一隻手拿着鐮刀。不是慢騰騰地走,就是更慢地割。好在紅衛兵當年也四散走了,留下的不多,也不再兇巴巴,惡狠狠,基本上不管事。知道他也割不了幾根草,也就隨他每天慢悠悠地割着。

看他一個老人割得太慢,太少,有時會有人幫他一下。我爸爸就經常幫他割上十分鐘,比他一天割的還要多。因為爸爸農民家庭出身,上學放假都回家幫助幹活,所以農活比較在行。當年是靠邊站的走資派,不屬於壞人,也不屬於好人。不過這樣的幫助不能太多,太顯眼。因為不知道會有什麼政治後果。

這樣的日子一直從1967一直到1969年。

1969年底,芷江師範,芷江一中,芷江二中,三校合一,在芷江城原芷江一中,芷江二中(也是1965年前原芷江師範的校址)校址上成立芷江中學,恢復招生,與1971年春開學。我爸爸被任命為芷江中學校長。

這是1966年文革以來第一次恢復中學招生。當時大學也開始招生,只是當年招的是少量工農兵學員。推薦上大學,主要是政審,考試只是走過場。

文革四年多了,老師大多被批鬥,或遣送回老家。有不堪忍受被批鬥自殺的,有身體垮了的。而大學關門了,沒有畢業生,作為校長的爸爸面臨師資極度缺乏的困境。

1969年珍寶島戰役以後,中蘇關係降到冰點。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開始解凍,於是學校要求教英語。文革前主要是教俄語,英文只是選修。現在突然要改以英語為主,老師根本就沒有。

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爸爸窮則思變,開始打起吳雲老先生的主意來了。可吳雲當時還戴着“美將特務,歷史反革命”的帽子,讓這樣的人教書?沒有人敢做,甚至連想都不敢想。

但是爸爸不管這些,他要吳雲出來開培訓班,培訓英文教師。那個年頭,即使爸爸是校長,吳雲也很猶豫,因為這可是違反當時政策的。不過最後爸爸把吳雲老先生的工作做好了,他同意出來教了。爸爸找了一些年輕的老師來,包括鄉下學校的年輕老師來聽吳雲先生的課。而且應該與縣教育局私下溝通好了,不然不會讓外校的老師來。情況應該是這樣,你教育局裝着不知道,出來問題我做校長的來承擔。教育局也面臨全縣師資貧乏的問題,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即使教育局默許,吳雲同意,爸爸還是很小心地把培訓班安排在比較僻靜的圖書室樓上。圖書室在學校中心一群老舊的木房群中的一棟二層樓房的二樓,一樓是校圖書館,但不對學生開放。因為長期不上課,老師來得也很少。其餘的房子大多是教師宿舍。四周是學生澡堂,廁所,大禮堂。教室樓離得比較遠。樓上長期閒置,所以就在那裡做培訓。而選擇的時間是暑假,學校沒有學生,大部分老師也在家度假,是學校最清淨的時候。

這事如果鬧出去可以是一件很大的政治事件,周邊各縣沒有聽說有人這麼做的。

儘管關上了門窗,說話聲音很小,但在寂靜的校園,走進那棟樓房,還是能隱約聽到吳雲先生慢悠悠的標準美式英語,“Good Morning”, “How are you?”,以及那些學生跟讀的聲音。

吳雲先生的英文培訓班就在這種情況下悄悄地進行着,似乎沒有人舉報,上面也沒有人來查。結果暑假辦了,寒假再辦,第二年暑假接着辦。給當年芷江縣培養了一批英文老師,緩解了英語師資嚴重不足的問題。爸爸感謝吳雲先生的老驥伏櫪,為社會培養人才。吳雲老先生也感謝爸爸的知遇之恩,讓他能老了還能發揮餘熱,被人尊重。

隨着中美關係進一步改善,芷江也將被紅衛兵砸爛的《受降紀念坊》重建了,從八十年代初起,作為日本投降的地點每年都有紀念活動,還建立了飛虎隊紀念館。木油坡的飛虎隊遺蹟除了那棟石頭砌成的小禮堂還在,其餘七十年代末被全部撤除。小禮堂被飛虎隊陳列館當寶貝搬到芷江機場北邊陳列館的外面作為實物展品。

中國政府花大錢到美國請還在世的飛虎隊隊員多次回芷江參加抗戰勝利紀念活動,那些飛虎隊員都老了。但受到了芷江人們的熱烈歡迎,就像抗戰當年歡迎他們一樣。他們在芷江故地重遊,被掌聲,鮮花,和讚美聲包圍。品嘗芷江,乃至湖南各地的美味佳餚,飽覽湘西美麗的風景。臨走時還有很多禮物贈送帶走。

也曾是飛虎隊員,與其它飛虎隊員一起並肩戰鬥過的翻譯官吳雲先生於80年代初就去世了,沒能享到這個福。

2017年10月23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水泵只能提10米,樹是如何提水100米?
2016: GOP運氣不好,如果是麥肯今年出來,贏
2015: 我剛才看了一下戴安娜家族的歷史,非常
2015: 很少看到這裡那位BSO西藏之行。是不是
2014: 轉來大家討論:科普一下汪精衛吧!
2014: 當初出國浪潮衝擊着高等院校每一個角落
2013: 陸小民:談談上海女人為什麼那麼嫵媚
2013: 老禿文科生啊,要被兒子譏笑地
2012: 在沖繩尋找中國痕跡(圖)
2012: 門當戶對,同族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