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七月四日聊美國
送交者: suibian2009 2019年07月04日14:35:53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美國發達,第一個原因應該是移民。移民到了新的地方,多半誠惶誠恐,做事分外的賣力。美國舉凡挖坑,掃茅房,摘草莓這些最苦力的活基本上是墨西哥人在干。美國學術界的苦活,則是中國蘇聯和其他國家的苦力在干。美國電視廣告上經常見到大公司大製藥廠之類的實驗室,幾個中國人戴着眼鏡,穿白大褂,一臉的“中國苦力相”,溫馴,努力,而且幸福地工作着。他們的形象,幾乎成了美國高科技公司的賣點。 

一次俺到一個公司去打工。進去一個禮拜左右,忽然來了一個攝影師,要給俺照相。說老闆說了,公司推銷股票的小冊子上,要用你的照片做封面。俺說照片可以用,但是得給稿費。那人說要請示老闆,然後狼狽逃竄。

 

中國人之前美國的智力苦力是德國人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人在干,別看得諾貝兒獎的多是美國人,他實驗室里不知有多少新移民在傻干。在網上,常常可以聽到某些新移民苦力苦口婆心地告誡中國同胞:美國是我們的祖國,我們要循規蹈矩地生活,對美國要懷着感恩之心頌揚。他這個話代表了不少移民的心態。 

任何社會總有不少人是懶惰的,但是勤快的也必須達到一定的數目,否則就沒法維持了。美國移民是最聰明的國策之一。因為這能保持勤快者的比例。中國就享不到這種福,他現在已經人滿為患了。       

如果你駕車在美國週遊,就會發現美國中部比較荒涼。美國之發達全在海岸。除了東西海岸,還有南海岸。這就提供了豐富的海產。在中國說吃個對蝦,花幾百上千。可在美國吃個龍蝦四十塊就夠了。 

除了東西南海岸,還有北“海岸”,也就是跟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區。那些湖的面積之大,說是海也不很過分。美國北方的江湖比中國多的多。光哥倫比亞河一條就修了17個大壩。

 

可耕地多,水多,樹多,水土保持好,種什麼長什麼。而且人口又少,吃也吃不完。每年爛在地里的糧食和瓜果蔬菜,足以餵飽一個歐洲國家。這就是他得天獨厚。中國人再能種,一共就那麼多地,你怎麼辦?中國南方種田已經種到繡花的程度了,繡得再好也是茉莉花,要繡大紅牡丹不行,沒那麼大的布。 

地少不夠種。中國最後鹽鹼地也得用。結果,發生了一個奇聞,用水洗鹽鹼地,然後種莊稼。滇池是中國少有的高原湖,結果為了弄幾畝地搞個圍湖造田。鬧得周恩來把雲南的官僚罵個狗血噴頭。 

美國的礦產也很厲害。德州就有石油,阿拉斯加還有,凡阿拉斯加居民,每年坐着不動也分幾千塊石油補貼。懷俄明州礦產多,無論什麼生意一律不上稅。 

人少,財富多,自然就容易發達。如果搞一些中國農民,特別是南方的,到美國來,讓美國人占領兩廂的海岸富饒之地,中國人只在美國中央發展,過不了多久,美國的中間地帶都會繡出大紅牡丹。所以,我一向主張中美合作,反對交兵。  

資源多人口少,這還是小運氣。大運氣則是地理位置好。他四面是水,不是大湖就是大洋,等於中國古代的紫禁城,而且天生護城河。其中東西方向的護城河有幾千里寬,最深處達萬米。東西兩面的敵人要來打,起碼得具備續航幾千里的能力。僅此一點,就划去了世界的一多半國家。 

英國的護城河就比較窄,歐洲大陸上的任何人如果想打他,只要有一條十幾尺長的小船就能過來。中國的護城河也比較窄,三面沒有,有的一面隔河沒多遠就是日本。日本又是航海業發達的島國。什麼時候想搗亂,發一聲喊就過來,這就是為什麼明朝起就有倭寇了。 

中國北方,西方,南方,基本都沒護城河,因此自古就有大量的匪人前來騷擾。到了現代,越南,日本,印度,俄國,能伸胳膊動腿的都跟中國練過了。這跟地理位置給它們提供了交通方便的關係不小。 

再來看美國,南方就接壤一個墨西哥,好像天生出來給他提供勞動力的。北方就接一個加拿大,地廣人稀,手無縛雞之力。墨西哥歷史上挨美國的揍,現在已經連說不的勇氣都沒有了。香港流行用菲律賓傭人,墨西哥就類似美國的菲傭,給美國人掃地,割草,打雜,支撐美國人過花園洋房的生活。 

加拿大雖然地圖上看着很大,多半是些目前技術還利用不了的拋荒地,凍土帶,除了長苔蘚和湊國土面積就沒別的功能了。也有海,可冬天到海里打魚是最危險的活計,船很快結上冰,變得“top heavy”,風大點就吹翻了。這種情況養成加國人“北方人的懶惰”。我在加國發現人走路的平均速度比美國人慢一倍左右,不少加國人過的是一種無所作為,無所事事,我們臉皮老了,無所謂了的生活。 

想想中國周邊這些匈奴,滿族,大金,蒙古族,都是多麼生機勃勃的民族。匈奴從漢朝起就養成了打草谷的習慣,馬上來馬上去,俏皮的很。中國的鄰國,沒一個是墨西哥女傭,也沒一個是加拿大懶人。中國農業發達,正好成了游牧民族打擊的對象。這當然不是中國的過,天生強鄰,非戰之罪。 

如果有朝一日,加拿大敢跟美國羅嗦,美國將從阿拉斯加華盛頓明尼蘇達緬因州五大湖這些地方打過去,用海軍封鎖加拿大的東西兩側,四面圍攻,老加有死而已。因此,加國的地位,基本上相當與西藏之於中國,等於美國的一個自治領。 

這種單純的地理位置,使得美國得天獨厚,可以不介入亞非拉的衝突。別國打的熱火朝天之時,正是他發財之日。世界大戰他大賺,很快就發了。 

英國二戰時被德國打得沒辦法,聲淚俱下地求美國援助,美國策略是別人打的差不多了,他猛撲上去,奪取最後勝利。二戰這一個猛撲很是了得,美國居然征了七百多萬兵,坦克飛機大炮無數。吉普車就那個時候發明的。一個15個雇員的小廠在49天之內設計和製造了第一輛吉普,美國陸軍一訂貨就是七萬六千輛,這麼幹能不發嗎。 

地理位置造成美國易守難功,容易孤立,弱鄰令美國無後顧之憂,他成了全世界所有熱愛打架的人們的兵工廠和戰略後方,戰前英國為西方國家大首領,戰後美國取而代之。 

如果把中國所有的鄰國都搞成他的自治領,讓日本和越南做中國的女傭,印度人專司割草種地,在中國的四面挖幾千里的護城河。再讓世界明天打第三次大戰,讓中國當兵工廠,每天給七萬六千輛吉普的訂單,中國變為世界強國也很快。

 

運氣這東西,可不是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的。有的人生下來就含金鑰匙,有的人生下來就得用暫住證,這就是運氣,它可以決定你的一生。 

美國發家原因中還有暴力。美國獨立戰爭就是暴動或者叛亂。一些叛亂成功了,一些叛亂鎮壓了,這就是歷史,幾千年的文明史。美國人用暴力奪取了政權,在英國人的血跡上建了國,接着混下去了。美國建國之後,立足未穩,大殺印第安人。美國早期的名人,幾乎無一不是對印第安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下面這段來自網上: 

1。 喬治華盛頓   

1779年,喬治華盛頓指示John Sullivan少將攻打Iroquois人民時說:(假如)將廢物(指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點附近,…..那麼整個國家將不僅僅是泛濫成災,而是被摧毀了。 在屠殺滅絕印第安人過程中, 華盛頓還指示他的將軍說: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毀前不要聽取任何和平的建議”。 

1783年,華盛頓在吧印第安人和狼的相互比較中他這種反印第安人情緒遺漏無疑:“兩者都是掠食的野獸,僅僅在外表上不同”,他說。華盛頓的滅絕政策在他的部隊又一次擊敗了印第安人以後得以實施。 軍士們從Iroquois人的死屍上剝皮,“從臀部往下剝皮,這樣可以可以製作出高的或可以並腿而長的長統靴來。”在那場襲擊後辛存的印第安人將美國第一位總統改名為“小城摧毀者”。大概30個Senca人的村鎮,28個在5年時間內被摧毀。 

2。托馬斯傑弗遜   

1807年,托馬斯傑弗遜指示他的戰爭部門,說道,如果印第安人反抗美國人去竊取他們的土地,那麼,印第安人的反抗必須用“短柄斧頭反擊”傑弗遜繼續道,“如果我們不舉斧迎向這些部落,那麼在這些部落滅絕之前我們將不會安靜地躺下,或者被驅趕出密西西比河以外”,奴隸主傑佛遜繼續道:“在戰爭中,他們會殺死我們中的某些人,但我們會殺死他們全部!”   

1812年,傑弗遜說美國人被迫趕退印第安人,“(就如)將森林野獸趕入亂石山”。 

3。亞伯拉罕林肯  

1862年,林肯總統下令絞死了38個明尼蘇達曼卡托地區的達可它人蘇語部落的38個囚犯。這些被絞死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營地的神職人員和政治領袖。他們之中沒有人犯過他們所被控告的罪行。 

4。西奧多羅斯福 

第四張臉孔是美國20世紀的第一任總統,所謂的美國英雄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Theodore Roosevelt. 印第安鬥士已經鬧鬧掌握了他們命運的話語權:美國人對印第安人採取種族滅絕而且偷走了印第安人的土地。羅斯福說:“ 這是不可避免而且最終有利的,我不想說只有死掉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但是我相信10個好印第安人有9個該死,而且我也不願意去仔細查詢第10個死亡的案情。” 

就這樣,美國建了起來。門修斯說,美國用獨立日的焰火,撒放印第安人骨灰的餘燼。從這個意義上說,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祝願祖國生日快樂 祝總統健康長壽。
2018: We The People
2017: 我對馬來西亞大規模攻擊華人事件的淺薄
2017: 湖南大水,紅十字不見蹤影,政府忙着抓
2016: 如果大家都願意讓位給MC來談民主
2016: 能上網發帖子,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參照物
2015: 可憐國軍抗日死掉的兵們,真是白死了。
2015: 南京話:老大是傻子,老二是呆子,老三
2014: 西依請進:)
2014: 大過節的,閒着也是閒着,饞死一個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