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定理:‘格物致知’究竟是何意?
送交者: 定理 2010年02月04日20:21:47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忙裡偷閒,見全伊格物致知’的解讀,被高懸示眾,有點慘不忍睹,望文生義,此其例也。‘格’就是‘格式’?所以‘格物’就是把‘物’套到‘格式’里去?所以格物致知’就是說要把‘事物’套到康德的‘範疇’格式里才能得出‘知識’?不禁莞爾。

不過,‘格物致知’到底是甚麼意思?這倒不是個枯燥的問題。不枯燥,是因為前人對它的解讀眾說不一,首先提出格物致知’的《大學禮記》對它又似乎語焉不詳。

但是,正解還是有的,如果我們放下成見,老老實實地讀一遍《大學禮記》的原文

在原文裡,格物致知’只出現在開頭一段: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與其用今天的格’‘物’‘知’的字義來套古人的用意,倒不如把這段話看成密碼,抽象出其中的關鍵結構。一旦放下成見,就看到其實那關鍵結構一直在瞪着我們的腦門看:不就是一串層層深入由末到本的鏈麼---

先由深到淺:

止➝定➝靜➝安➝慮➝得.

再由淺到深:

治國←齊家←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

然後又逆向複述: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為甚麼要反反覆覆地強調這條鏈?因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一大段的本意,無非就是說:凡事都要先看清楚本末,然後抓住本,於是事情就好辦了;而上列的鏈,正是古人以他所身處的那個時代來總結出的從本到末的階梯。原文裡剩下的幾段,都只是為這一段里的關鍵詞下註腳:先注‘知至’,再注‘誠意’,再注‘本’,然後注‘正心’,接着依次是‘修身’‘齊家’‘治國’。

所以,‘格物’是這一本末鏈里的最根本者,‘致知’是這鏈里第二根本者。究竟各是何意?其實已沒必要深究了。隔了兩千年,那時最根本者,在現時說不定是雞毛蒜皮,反之亦然。

但如果真是撐得慌又沒別的正經事來運動一下灰細胞的話,那麼可以再看一下原文。原文裡‘物’字,除了‘格物’和‘物格’之外,只出現了一次:‘物有本末’;而整篇文里,‘本’字出現了共七次,可以說後面幾段都在解釋甚麼是本和強調我們一定要抓住本。既然‘格物’是這一本末鏈里的最根本者,而‘本’又是全篇主旨,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到如下的等式了:

格物 ≈ 看出根本。

所以,王陽明迷身於竹林想瞪着竹子來致知,恐怕是捨本逐末了。而拿康德的synthetic認知論來套格物致知’,更是張冠李戴。認知論研究的是‘我們到底知道甚麼?’‘我們如何知道?’‘我們如何知道我們知道?’這些問題,而《大學禮記》所要說的,卻是‘我們凡事都要先抓住本源從而端正思想’這種做事法則。兩者幾乎是風馬牛不相及。

既然說到康德,順便提一句。他的那套認知論,創新之處只在說出了a priori與posterior兩字。但他淺在把a priori看得太高了。在認知論真有建樹者,除了遠古的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和老子的五千字之外,就鮮有不是亂搗漿糊以字數來浪費紙張者,一直到現代的數學認知論,才真的擺脫了認知論上的樸素蒙昧狀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經濟蕭條,如果真的想為刺激經濟而貢獻
2009: 完咧。奧巴馬給CEO們這一封頂,偶們這
2008: 人道主義就是將心比心!
2008: “寫訃告”這個職業
2007: 故鄉記憶(1)
2007: 故鄉記憶(2)
2006: 用商業模式來操作 婚姻家庭的正確性
2006: 婚姻這個東西,歸根結底是個經濟實體
2005: (歌曲)春風吻上我的臉
2005: 開車的法國人不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