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從寧波人說起 (1)
送交者: 咸泡飯 2004年04月13日15:15:45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從寧波人說起 (1)

by 咸泡飯 (2004/APRIL/12)

“情願同蘇州人相罵, 不同寧波人搭話。” 在過去的上海, 這類的STEREOTYPE很多。

上海開埠以後, 大量江浙兩省的人口湧入上海尋求新的生存機會。 移民城市文化衝突不
可避免。 但中國人與他們鬼佬不同, 畢竟是有共同的書寫文字和共同認同的祖先的,人
家是“異中求同”, 我們是“同中求異”, 而且是良性的“同中求異”。

上海從二,三十年代開始正式踏上了大都市發展的軌道, 當然, 主控方向的是英法兩國,
他們的租界是這個城市的筋骨, 捎帶着老城區(現在南市地區的上海老城)。 (當然的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英法的文化和法制體系給那時困頓已久的中國人一個伸展的
機會和空間。 江浙兩省為主的移民, 在新的空間裡開始了絢爛多彩的生活。

中國人都有同鄉情結的, 到了新地方, 同鄉可以相互照應着點, 心理上多些安慰。 
所以上海的各個行業里, 地方色彩濃烈。 寧波人精明, 節簡, 吃苦耐勞。 很多
寧波上到上海當“跑街先生”, 所謂的“跑街先生”就是小商人和推銷工作之類的。 
那時的上海真是生機勃勃, 節奏非常快, 年輕的小夥計在街上都是一路小跑或走中帶
跑的。 除了做生意, 寧波人更是壟斷了裁縫業, 紅幫裁縫不但名揚上海, 甚至名
揚東亞。 那時南洋香港富商名流都是要到上海來做西服大衣的, 而在上海的西人也是
寧波人的大主顧, 紅幫裁縫的鋒頭大有不讓倫敦那什麼什麼街上的裁縫的氣勢。 有名
“培羅蒙”等上海服裝公司好像就是他們的(待考)。 現在全國名牌“杉杉”西服也是
寧波人的, 我結婚時就是穿了件他們的西服。 我看他們真該資助幾個研究生寫寫他們
的歷史。 

寧波人站穩腳跟生活改善後, 大多中年發福了。 他們會鑲上一粒或幾粒金牙齒, 帶
上大大的金戒指, 多年生活磨鍊的底子和見過的市面使他們氣度從容。 寧波話又是發音
有力的, 所以寧波人講起話來讓人感覺中氣十足, 嗓門大。 如果吵起架來, 江浙
人里除了“蘇北人”或“江北人”, 好像是沒有對手的。 所以我覺得在《該拉屎》
里說的寧波人吵不過人家後回家發獨自牢騷罵人的比喻不恰當。 這樣的角色不該是寧波
人, 而應該是蘇州人才對。 

蘇州人呢, 歷代出才子。 但是蘇州女人出來到上海做“娘姨”(即傭人)的多, 大概
蘇州話軟而“糯”, 蘇州人感覺上又特別的斯文, 講話細聲細氣, 脾氣又好, 所以
富人家裡的傭人多是蘇州女人。 這樣一來, 大家就覺得和蘇州人吵架勝算多一些。 

和蘇南相比, 蘇北地區是貧窮落後的, 但是蘇北人特別能吃苦。 他們到上海後多是從
是最下層的工作。 拉黃包車的, 剃頭的,在浴室里當服務員的都是蘇北人的工作。 他
們多被其它的江浙人看不起。 後來上海的滑稽戲裡蘇北人也多是被嘲笑的對象。 但是,
這樣勞苦的人肯定是更加強悍的, 他們語言的發音更是強悍有力的。 吵起架來更是吵遍
上海無敵手, (更不用提那個蘇州出來的蘇北人黃金榮了)。 所以《檀香盈袖》裡那句
“有麥克風幫忙也吵不過他”真是讓我拍案叫絕。

當然, 我說的這些都是形象上的, 不是具體的對人。 其它地方的江浙人也有壟斷某個
行業的, 一個大亨名人提攜同鄉也是原因。 無錫人里“做廠”的多, 這大概和榮氏家
族是無錫人有關。 而清末的“郵傳大臣”盛宣懷是常州人, 他帶了不少的常州人到了上
海。 自然更不用提寧波人蔣介石了, 他的嫡系更是遍中國。

解放後, 大家開始了規規矩矩的生活, 戶籍制度凍結了人口流動, 隨着越來越多的上
海人是本地出生的後, 地域概念開始淡化。 寧波人家的兒子看上了隔壁“揚州美女”
姑娘的事已經不足一提了。 那麼是什麼時候上海人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獨立的概念的呢?
我認為是在九十年代初鄧小平南巡講話後, 是在上海徹底開放了對外來人員的大門後。 
時至今日, 面對一千多萬的外來人員, 本地出生講純正上海話的人, 不論祖籍何出,
皆是上海人了。 現在的上海小青年不會再問上海人“儂是啥地方人”了。 即使是江浙
來滬的年輕人, 因為音系相同或相近, 幾個月下來也是一口的上海話了。 而其他地方
的人得感謝政府常年累月的推行普通話的政策, 大家開口就是普通話, 弄得我這次回國
感覺是到了當年的廣東深圳。

(插一段題外話, 據說, 慈禧在盛宣懷生日那天把釣魚島賞賜了給他, 而後來盛宣懷
的孫女把這封賞賜的詔書獻給了國家。 另外, 盛宣懷和他的家族值得研究, 夠做幾個
博士的了。 我感嘆我們歷史研究搞得太差太差, 不象他們鬼佬, 稍微有名點的人或事
都是被研究得透透的, 保存得好好的, 宣傳得廣廣的。 這個在歐洲呆過的人都明白。
大概, 這種看不見的財富, 在“先富起來”的急吼吼的時代, 還無人有空顧及, 只
怕等真的富裕起來後有了品位想要再找這樣的財富也來不及了, 找不到了, 找不全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家是什麼?
2002: 陝北的藍天和山樹(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