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喜歡種花,中國人喜歡栽菜,各有所好。花是供人看的,菜是摘來吃的,精神物質各有所圖。華人喜歡在自己的房前屋後種蔬菜已成共識,只要看見被菜圍繞的房子,基本上可以確定戶主是華人或亞洲人。
我的住所離市區較遠,這裡很清靜,除了樹上的鳥叫之外,幾乎聽不到其它的什麼聲音。園子雖大,卻多為被草皮覆蓋,空氣新鮮。鄰居家發生了什麼事,互不知曉,平時除了見面時打個招呼外,基本上沒有來往,百分之百的美式民風。
一次親戚來探時說,如果他有這麼大的一塊地就不用替人打工了,自己當菜農得了。可我甚至很少在屋前涼棚下坐過,那裡的陳設幾乎成了擺設,上面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灰塵。後園曾栽有一些果樹,成熟季節桃李滿地,掃都掃不完,惹來蒼蠅成群。被折騰了幾年後,一怒之下全砍了,只剩下葡萄架沒拆,否則葡萄也會沒命的。
我這人生性懶惰,當鄰居們忙前忙後打理草坪時,我卻鑽進網絡的虛擬世界裡發神經,不願出門,生活習性與過去住排屋時沒什麼大的區別。後來在親戚的幫助下也種了有些較簡單無須打理的菜,如韭菜,辣椒,番茄等。韭菜是一種懶人的菜,像草一樣無需栽養,年年豐收,我也愛吃。錦鯉們慢慢地長大了,原來那個較小的魚池已容納不下它們,另建了一個大的錦鯉池,原來的那個成了我的有機肥料池,將割下的草堆在池裡發酵,所以我種的菜總是綠蔥蔥的十分可愛,百分之百的綠色純天然食品,安全可靠。
美國的住宅區不是由自己的興致亂來的,要講究區域的統一性和協調性,否則會被人投訴。有些不自覺的華人將菜種在自家的前院,牽藤搭架,住宅區成了農場區,影響社區形象,造成地區環境惡化,房價下跌,被鄰居投訴的情況常見。更重要的是引起鄰居像避瘟神似的恐慌式遷離,新鄰居的素質越來越差,最終自己的房子也會被賤賣,害人害己。所以社區是環境要靠住戶們共同來維持,不能有占便宜的僥倖心態。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希望我們華人不會成為那粒老鼠屎。菜只能種在自家的後園裡,且稍加遮擋,不被路人看見為佳,門前栽花屋後種菜的形式多為有素質的華人所接受。
社區的環境是衡量該地區地產價值的一項重要指標,雖然美國鄰居互不交往,中國古代的老子曰:“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所說的正是這種現象。似乎美國人很自私,人情味淡薄,實際上他們也是在維護自身的環境,喧鬧社區的房價肯定高不到哪去。社區內最近都遷入住了什麼樣的人,立即會引起鄰居的警惕,好心的賣主通常會選擇素質較好的買主,作為對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的一種感情上的回報,儘管價錢會虧一點。
地稅是衡量一個地區的重要標準,地稅的大部分被附近的學校拿去,所以高地稅區域也被稱為“學區好”的地區,地稅高使窮人望洋興嘆,這裡是富人的天下。良性循環,想必房價有上升的空間。有的人會問:住在地稅地的地方讀私人學校不是一樣嗎?當然不一樣,“近墨者黑”和“孟母三遷”是我們華人都明白的道理,耳聞目染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小視,不單單是讀好書這一件事。不過也有例外,我那正讀高中的寶貝兒子被他媽慣得特紈絝,難以駕馭,經常邀同學來家裡打籃球,上網打遊戲。唯一長處的就是長得比父母高大,身體好。看來文的不行,干體育還不錯。我是贊成嚴教子女的,可我那內人常說:咱們那一代吃夠了苦,不能虧待了下一代。我就不明白了,難道慣着他就是愛他?我看是害了他倒是真的,他怎麼不像他姐那樣刻苦有功去讀常春藤?天下做母親的多是重男輕女,事實就是這樣。感嘆中共在劃階級成分時要查祖宗三代而不是祖宗八代,實在是高,不就是因為中國有一句古話:富不過三代。
種菜要有規矩,在門前種菜是不雅觀的,牽藤種瓜更不被允許。躲在自家的後園裡折騰,除了大麻和罌栗,愛種啥就種啥,沒人干涉。但在門前種菜,別人看得見,必定會影響到他人的感覺,影響到附近周圍的環境,若遭到鄰居的投訴也在情理之中。作為華裔,要隨鄉入俗,尊重本地習俗,華人應該是個有着優良傳統的民族,是一個通情達理的民族,這個民族絕不會輸於其他族類,更不會成為一個被人鄙視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