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联罢工终于以6年增加7.25%外加相关福利提升的结果而收场了。我犯起了迷惑,记得5月的时候政府答应的底线是6年涨7.3%,如今这个增幅比当时省府的承诺还差0.05,靠,我搞不懂劳方打的是什么乱拳,闹了半天误会了教联,莫非他们原来嫌多?
下周一的复课基本是没有悬念的,看到教联的投票结果就挺莞尔,很有当年萨达姆时候的伊拉克以及当下金正恩治下的北韩的特色,不管是同意罢工还是支持复课,基本都是80%到90%以上的赞成率。感情教联玩起民主来,体现的还真是货真价实的“民主集中制”。
有一点是肯定的,经此一役,教联是五年多不会再折腾了。欠的一屁股债还要慢慢还,罢工产生的撕裂要慢慢弥合。此刻,省府、家长、学生乃至教联都可以唤作赢家。但真正的赢家是我们这个社会,它让我们看到各种矛盾的处理都在制度层面寻找突破,而非公权力乱发淫威。社会愿意承受巨大的痛苦来耐心等待裁判的结果。这种理性的管治带来了社会无限的生机,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长久的和谐。
当然,还有个大赢家就是我们华裔社区。首先,我们团结了。难得华裔社会获得空前的同样认知,左中右、中港台,不管是亲共反共的,不管是蓝营绿营的,在对待教联的态度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建立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二,我们清醒了。终于认清了一些主流华裔团体和华人政客的真实面貌。在关键时刻,他们大多是脓包,一起“玩失踪”,视民意为空气,更有如省议员关慧贞女士这样的作为,更让我们感到彼此的落差不仅仅是理念,主要还在于心灵。第三,我们成长了。以华裔为主体的“卑诗家长联盟”横空出世,虽然很稚嫩、很粗糙、很傻很天真,但十几个人七八块牌子,却“战斗”在和教师联会斗争的最前沿。
在同仇敌忾和寂寥无声中,我们感叹于一些团体和政客齐齐交出的那份白卷,真是“婶可忍叔不可忍”。在学生家长焦灼无措孤军无援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有一个五个孩子的川菜馆华裔小老板,领着一拨人以尚未注册的“卑诗家长联盟”的名义旗帜鲜明地冲锋陷阵,虽然名号稍大,且有“非法组织”之嫌,但其成员战斗力强,新闻上了主流媒体的头条头版。这些同胞的行动,使教联的头头们在一片自得其乐、虚假嘈杂的赞美声中,听到了来自一部分家长真实而愤怒的声音。不管这种声音保留着多少“中国特色”的痕迹,不管这种诉求的表现方式令那些洋装穿了很久、自认早就和主流思想无缝并轨的准洋人们多么倒胃口,但表达出来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比事后唧唧歪歪泛酸水的人强太多。
当然,华人社会想以团体的名义表达诉求的时候,确实也要顾及和主流社会的交流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自伤。比如打出旗号之前应该去省府正式登记,比如表达的诉求不能过于情绪化,如“支持政府,推倒教联”这种说法,就很有文革中红卫兵的味道。再比如当团体过于弱小且得不到政客撑场的情况下,采用“踩场”行动就过于冒险。
“一小撮”华人站出来为自己发声, 可以很好地鞭策一下平时以代表华人为己任的那些团体和政客,张弛并不重要,做到有礼有节就是完胜,在这场并不完美的抗争中,“一小撮”们不仅让主流听到了“杂”音,而且还给那些侨领们和华裔政客们上了生动一课,假定对他们有点促动,“一小撮”们这点功劳、苦劳、疲劳、心劳,相信也值了。
原载9月19日《环球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