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漓: 紅河夢 (4) |
送交者: 沈漓 2005年03月02日13:26:37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沈漓: 紅河夢 (4) 內容: 故事虛構,雷同巧合。對號入座,概不負責。 第一章 天海墓園 6 第二天是個大晴天,于田沒去上班,仿佛鬼使神差一般,他又跑到天海墓園去了。這次他聽了威廉高的話,沒再敢把婉兒綁在身邊,而是倒在車座下面。墓園裡仍然靜謐如常,就像恬靜的鄉村牧場,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日頭正當頂,真是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何鬼之有?于田狐疑地四處打量,只見教堂旁邊的停車場裡停着幾輛車,遠處稀稀落落有幾個白人男女在墓前獻花祭奠。他開着車緩緩行駛在墓園裡,無意中發現在大墓園邊上的一個角落有一小塊墓地,那裡密集地豎立着一些墓碑,這是他昨天沒有注意到的。 他心裡一動,就朝那邊開了過去。果然,這就是專門安葬中國人的“華人角”。這些逝去的老人離開人世也要保持故國的傳統,囑後人為他們樹碑立字。于田把車泊在群墓之旁。下了車,他在墓碑間倘佯,一個個仔細打量。逝者幾乎都是廣東人。于田想起第一代的華工移民,他們來到碧詩省淘金修路,然後他們的後代生於斯老於斯葬於斯,把他們的青春理想直至生命都貢獻給了加拿大。正是在各國移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溫哥華這個濱海城市變成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他在地毯似的草地上輕輕移動腳步,生怕又打擾了安息者的甜夢。他一時感慨萬千,對自己昨夜的唐突行為感到尷尬。當他正要轉身離開的時候,忽然有一塊嵌在地上的墓牌闖入他的眼帘。 那個墓牌不大,就和一張小報的尺寸差不多,約有八九成新的樣子。它孤零零獨個兒躺在一小塊空地上,成了這一墓碑區的另類。這是誰?葬在華人角為什麼沒有樹碑?既然不願樹碑為什麼又不安葬在西人區呢?于田走到跟前俯身細看,只見金屬牌上刻着極簡略的兩行字—— 何青青 遼寧牌坊1971-2001 他猛然一驚:“何青青!原來她埋在這裡!” 何青青的死是前年年底發生的一件驚人命案,在溫哥華轟動一時。人們對這一案件爭論不休,眾說紛紜。當時于田夫妻登陸加國不久,對這個事件印象很深。“牌坊”大概是個地名吧,看來那裡的女人都夠資格上【烈女傳】的。他盯牢了這幾個字看,越看越覺得蹊蹺。所有的墓牌墓碑上都有死者親友的落款,偏偏這塊墓牌就沒有。這個何青青也可以稱得上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特殊人物了。他帶着幾分惆悵離開了華人角。就在他關上車門的時候,他沒有注意到婉兒的眼珠居然活生生轉動了一下。 7 冰箱裡胡亂堆放着一些東西,他意外發現還有一罐莫爾森啤酒,就撈出來啪一聲打開,灌了一大口下去。他一面癱倒在沙發上,一面努力把這兩天亂糟糟的思緒清理一下。可是清理了半天,還是覺得茫無頭緒。這兩天學車太疲勞了,不知不覺間他就迷迷糊糊睡着了。等他一覺醒來,天也黑了。他到外面信箱裡取信,順便把婉兒拿回屋裡來。他開了車門抱起婉兒的時候,因為天黑,他看不見婉兒刀雕墨點的南瓜眼睛眨了一下。今日來信和平常一樣,大部分都是寄來的賬單,他不知道國外的賬單怎麼這麼多。活着真是不容易。在西方總是提醒你,生命是花錢買來的。在國內錢相對好掙一些,就沒有這麼緊迫的壓力。國內是過日子要花錢,國外是花了錢才能過日子。他揉了一下眼睛,瞥見有一封信是牟麗寄來的,正要打開,電話鈴響了,是樊妮的聲音。樊妮是他在菜場打工的同事,是個很有活力的樂天女人,喜歡嘰嘰喳喳的。他平時在上班的間隙喜歡和樊妮聊聊天。“今天你沒來,老闆又收到三份簡歷,儘是新移民來求職的。好像老闆還約了一個女的明天來面試呢!”樊妮說。 “什麼?”于田頓時緊張起來。他的存款早就“多乎哉不多也”了,如果丟了這份工,別說是再養一部車,連光人一個都養不起了。菜場武老闆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廣東人,于田不喜歡他的程度,大概正和他不喜歡于田的程度一個樣。“我跟他只請了一天假,明天就要去上班的。”于田說。“他好像對你不大滿意呢,你得當心一點。”他放下電話想,樊妮說得對,是要有危機意識。——危機意識?笑話!在國內生存的危機意識和這兒的危機意識完全是兩碼事。在國內是怎麼更上一層樓,弄個博士學位或是往最有油水的部門跳槽什麼的,在這兒的危機意識卻是如何賣力幹活保住菜場一個打雜工的位置。這就是你必須付出的代價,他想。他覺得國內國外兩者完全不可比。上帝好像是存心要讓我親身體會人的靈與肉能最大限度分裂到何種程度,他這樣想着,不由得自哀自憐起來。他從信封里抽出牟麗的信,隱隱覺得這封信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他總是每周打一次電話回去,和兒子講講話。可是上周電話里她也沒提這封信啊。老婆回去後只來過一封信,三言兩語,電報體,絕對海明威風格。但是這次卻有兩頁紙。他急忙展開信紙讀了起來—— 于田: 近來一切都好吧? 你知道北京現在非典很嚴重,每天都新發現幾十個病人,還死了人。聽說那邊東部的多倫多非典鬧得很兇,也死了許多人,溫哥華沒事,一個人也沒死,我們就放心了。(但是你還是不能麻痹大意,在溫哥華和港台之間飛來飛去的人一點也不比多倫多少。)有人問我溫哥華市長的名字,我哪裡知道?只知道BC省長的名字叫金保爾,還是他跑到美國好萊塢去醉酒開車被警察逮住,關了禁閉照了相,上了互聯網我才曉得的。我們和你的父母家裡都好,我們不到萬不得已不出門,出去就戴口罩。龍龍很聽話,每天都當醫生勤洗手,放心吧!有消息說非典病毒通過眼光傳染,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不知是真是假,看來得買潛水鏡了。你要是還在國內,上街一望今天滿大街都是醫生,明天滿大街都是潛水員了。你近來工作忙嗎?和老闆的關係是不是緩和一些了?一人在外打工,人事關係可以看得淡一些,不必太認真。(既然你對夫妻關係都很超脫,又何必為一些不相干的人事煩惱呢?)有件事我考慮了很久,在電話里不好談,讓龍龍聽到了也不好,還是寫封信吧。我們彼此在性情和脾氣上原來就不和,現在實際上已分居了,感情上越來越疏遠。如果再拖下去,耽誤了年華對雙方都不利。溫哥華男少女多,相信你會有好多機會,比我好的人多得是,我是不願妨礙你的自由。既然你早就提出離婚又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我們早點把這件事辦了,我想你也不會反對吧。至於龍龍,他從小就習慣了跟我。我都和婚姻部門的人打過招呼了,你的簽字也給他們看了。請你在今年回國探親的時候順便辦理協議離婚的事…… 于田氣得把信扔到地上,嘴裡罵罵咧咧:“眼光傳染——你以為這是愛情啊!????寫了兩頁彎彎繞,繞來繞去原來是為了離婚!”尤其叫他氣憤的是,所謂的“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的事,他早就忘記了。那是他們剛到溫哥華不久,什麼工作也找不到,夫妻之間由相互埋怨發展到時常吵架。因為牟麗是北京一家外企的部門經理,收入不菲,她怪他不該鼓動全家出來,把她害慘了。他就嬉皮笑臉反駁說你不是主申請人嗎?不託你學會計的福,我這個學英語的怎麼出得來?老婆氣壞了,罵老公是個無賴。可是越是無賴的人,越是善於搶占精神制高點的。老公又對老婆朗誦裴多菲的那首關於生命愛情和自由的著名詩篇,老婆對他這種精神勝利法就更加的義憤填膺了:“你把自由拿來煮着吃燒着吃涼拌着吃,看你能不能活下去!今天房東來催房租,你不用交錢的,就把你身上的寶貝自由割一點下來給他得啦!” 一錢不值的自由比任何值錢的東西都更值錢。這是他永遠不變的信念。再發展下去怕是要動手了。于田預見了問題的嚴重性。用他很粗俗的比喻來說,就好像男人和女人一個站着一個蹲着解決膀胱問題一樣,雙方看問題的出發點決不會一致。然後有一次他實在是煩了怕了,大吼一聲說:“離吧,離了走人!”他抓起筆來就寫下“離婚協議書”五個字,並在下面簽了名,還指着中間的空白處對牟麗說:“由你填,條件都依你的,只要能讓我離婚讓我清靜!”牟麗一把摟過龍龍,母子二人嚎啕大哭了一場。于田的心腸也就軟了下來。其實當時在氣頭上,他也是半認真半賭氣的。他後來向妻子賠罪道歉,把那個空白的所謂協議書丟到垃圾桶里了。兒子才四歲大,牟麗什麼工作也不能幹。加拿大法律規定,小孩在家裡得有人看管,直到十四歲以上才可以單獨在家。牟麗當然等不了十年,於是就打道回府了。于田心想太小看老婆了。老托爾斯泰說過,抓住你靈魂的女人比抓住你那東西的女人還要可怕。她可是個兩者都抓住你的女人啊!——誰知道她會在空白的地方寫上什麼條件?授人以柄,授人以柄啊!她還講了那麼多的非典,簡直就是黑色幽默呢!包括離婚這檔子事兒,整個一個黑色幽默!可是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話瀟灑,覆水難收,代價太大。他越想越生氣,簡直有些氣急敗壞了。 人生氣的時候總是要找個出氣筒什麼的,感情衝動的作家當然更不能免俗了,就連悲觀厭世的哲學家叔本華先生,生起氣來還火焰沖天,把鄰居女士拎起來丟出去呢。現在居心叵測的老婆又不在跟前,無法進行道德審判,於是他瞪了一眼躲在角落裡的婉兒。“怪不得這些天老子倒霉,原來就是你害的!” 婉兒不理她,照樣斜靠在牆角里。他指着婉兒怒喝。他恨不得上去把她的南瓜腦袋掰下來,反正不能再用她了。他現在也不叫她婉兒了,叫她“牟麗”算了。他上前一步蹲下身子,指着鼻子罵起來:“牟麗,你這個騙子!你老實坦白,是不是在國內有情人了?” “牟麗,你天天都在尋思怎麼暗算我,真不是東西!” “牟麗!你整個一個禍水!我們這個家就毀在你手裡啦!” 他從地上撿起牟麗的信,揉成一團捏在手裡,“你還要離婚?大膽!掌嘴!我要你把它吃下去!”說着一把按住“牟麗”的頭,頂在牆上,一面把紙團往“牟麗”的嘴巴里塞。這時他聽見了一聲令人恐怖的尖叫。聲音分明是從稻草人嘴裡發出來的,他聽得清清楚楚;同時他也看見稻草人的眼珠子轉了起來,他啊的一聲踉蹌後退,一屁股跌坐到地上。稻草人抖動下巴對他大聲抗議:“你要幹什麼?我不是牟麗,也不叫婉兒!” “哇——那、那你是誰?”在寂寞的地下室里,他快嚇得暈過去了。 “我是何青青!” (溫哥華天空)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4: | 為什麼華人要吃華人 | |
2003: | 老移民眼中的加拿大大學 | |
2003: | 你失業了嗎? 知道為什麼嗎? | |
2002: | 人在異鄉災難多 為何中國女留學生常遇 | |
2002: | 信仰和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