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製造 能否取代中國製造 |
送交者: 有哲 2016年12月13日09:25:48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印度製造 能否取代中國製造》 #524 轉貼文摘要: 1)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數據,2015年注入印度的外資總額高達630億美元,中國則以566億美元居於次位,印度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 2)人口年齡中位值是27歲,遠低於中國的37歲。 3)1億左右英語使用者加上2.5億能進行簡單英文對話的人口,印度長期以來具備的IT產業優勢, 4)台灣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接受訪問時曾指出,印度GDP占中國大陸的五分之一,假設經濟增長率相同,印度的增量也只是中國大陸的五分之一。從市場規模到商業機會,中國都比印度要大得多。此外,企業投資也需要考慮到道路交通、電力供應等基礎設施,包括穩定的政局、人口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這些也是印度在短時期內難以趕超的。 以下為轉貼文: ———————————— “印度製造” 能否取代“中國製造” www.creaders.net | 2016-12-13 07:36:54 《超訊》2016年12月號 | 印度正利用人口紅利優勢,設立優惠政策吸引外資投資設廠,推動製造業發展,意圖取代“中國製造”。但由於印度基礎設施落後,缺乏中國政府強大的經濟動員能力,“印度製造”短時間內難以趕超中國。 隨着印度總理莫迪手中“印度製造”(Made in India)的大旗一揮,這個擁有12億人口、經濟增速列世界第一的南亞大國,開始朝着全球製造業與出口重鎮的方向邁進。印度複製着中國的崛起之路並意圖超越中國,野心勃勃。 與此同時,經歷改革開放後30餘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外資的優惠政策也在收窄,敏感的資本家們察覺到了市場上的風吹草動,急流勇退撤離中國。跨國企業外逃,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2015年,印度以高達7.6%的GDP增速領跑全球。經濟利益掛帥的企業總是敏銳捕捉到市場的風吹草動,印度的成長空間,讓大量跨國資本嗅到了商機。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數據,2015年注入印度的外資總額高達630億美元,中國則以566億美元居於次位,印度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 根據Nikkei/Markit日前公布的10月製造業PMI指數,印度製造業PMI指數來到54.4,躍上22個月以來新高,表現居亞洲國家之冠。 “印度製造”戰略初見成效 一片灰暗的市場圖景之中,印度亮眼的經濟數據、潛在的巨大機會引來了眾多跨國企業的搶先布局。現任總理莫迪上台後兩年時間裡大力推進的“印度製造”戰略初見成效,目前跨國公司到印度投資設廠的風頭正盛。去年7月,台企富士康便宣布進軍印度,計劃在2020年之前在印度建設10至12座工廠,未來5年投資額將達到50億美元。包括三星、IBM、通用電氣等公司在內的一大批國際先進企業以及國產大廠如華為、聯想和金立等,目前也已在印度投產或有投資設廠計劃。今年5月,蘋果CEO庫克訪問印度,表示考慮未來將全部生產線搬至印度。 從全球產業分工變遷的角度來看,跨國公司會在世界範圍內尋找最廉價的勞動力。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正是以其龐大人口基數帶來的種種優勢日漸將“世界工廠”的地位收入囊中。如今意欲重走中國崛起之路的印度,同樣也正在利用本國人口紅利優勢,設立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前來投資設廠,追求下一波經濟增長。 印度不僅以12億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二,而且其勞動年齡人口將不斷增長,約10年後將超過中國。目前印度人口年齡中位值是27歲,遠低於中國的37歲。縱觀歷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GNP趕超歐洲國家,以及九十年代美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都得益於年輕的人口結構。大規模的勞動力,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都使印度作為製造業基地的前景難以撼動。 除此之外,1億左右英語使用者加上2.5億能進行簡單英文對話的人口,印度長期以來具備的IT產業優勢,加上莫迪將“印度製造”上升到國家戰略並向外資釋放善意,市場普遍期待印度接手成為“世界工廠”,各自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相比之下,中國的製造業優勢正在逐漸減少:人口老齡化逐漸加重,勞動人口短缺,工資水平飆升,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整體生產成本持續走高。 印度所蘊藏的潛在巨大市場,也是跨國公司爭搶的“大餅”。在印度,PC時代幾乎被跳過,人們似乎直接進入了使用手機上網、通訊的時代。目前印度是智能手機市場成長最快的國家,去年年末印度智能手機用戶已經達到了3.5億,2020年這一數字可能達到7.02億。蘋果在中國區的銷售狀況開始陷入停滯,尋找下一個消費市場變得迫在眉睫,此時印度成為其力挽狂瀾的法寶。同樣瞄準印度手機市場的,還有華為、OPPO、金立等等中國企業。 在“利潤最大化”的原則下,跨國企業找尋低成本生產基地是本能。然而,正如蘋果代工廠的全面外遷,對於中國的代工廠經濟將會是巨大衝擊,“印度製造”的崛起,會否威脅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 印度可能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追趕者,但目前為止,中國經濟仍然有印度不可比擬的優勢。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經濟學博士、西來大學教授陳岳雲指出,由於印度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後,並且缺乏類似中國政府的強大經濟動員能力,因此即使印度製造業會有快速發展,但並不會趕超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 “國家內部的政治、社會、宗教、種族問題,以及較大的貧富差距,國民較低的識字率都成為印度製造業發展的阻礙因素。”陳岳雲補充道。 台灣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接受訪問時曾指出,印度GDP占中國大陸的五分之一,假設經濟增長率相同,印度的增量也只是中國大陸的五分之一。從市場規模到商業機會,中國都比印度要大得多。此外,企業投資也需要考慮到道路交通、電力供應等基礎設施,包括穩定的政局、人口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這些也是印度在短時期內難以趕超的。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印度全國範圍內沒有統一的語言和文字。國土被劃分為28個邦、6個聯合屬地以及國家首都新德里,每個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擁有自己規定的官方語言文字。真正熟練使用英語的人不到總人口的10%,作為第一官方語言的印地語,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不會說。這種行政與文化上的割裂,使得跨國企業在印度的大舉擴張受到極大限制。印度土地私有化的制度,讓如今的工業徵地也無法重複當年中國地方政府大批供給土地給工業項目的狀況。 對於甚囂塵上的“印度製造將取代中國製造”等言論,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玉柱認為,“取代”之類的用詞並不準確,由於發展水平的差異,即便未來印度製造業發展達到一定層級,其與中國製造的競爭仍然是結構性錯位的。相對於“中國製造”,“印度製造”仍顯弱小。 根據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BCG)今年發表的《全球製造業的經濟大挪移》報告,若以全球出口總額排名前25的經濟體作比較,並以美國的製造成本為基準指數100,中國的製造成本指數高達96。兩者的差距已大幅縮小。該報告認為中國製造成本大幅提高,主要是受到薪資大幅提高、十年間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以及工業能源成本走高這三個因素的影響。 “中國製造”的挑戰來自自身 陳岳雲認為,中國製造業面臨的挑戰其實來自於自身,即使沒有印度,製造業也會從中國前往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方面,中國要控製成本的大幅增長,提高生產效率,促進低生產成本、勞動密集型、污染型的製造業更新換代;另一方面,中國廣大中西部地區還有待開發,要推動製造業從沿海地區往這些區域遷移,獲得更低的生產成本從而提高競爭優勢。 印度經濟巨大的上升空間以及快速的增長水平讓投資者極為樂觀,但印度製造業能否取代中國,這一場“龍象之爭”花落誰家,恐怕還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而隨着特朗普上台後表示將廢除TPP,推行減稅改革引導美國跨國公司重返本土,“印度製造”戰略也就增添了更多的變量。(文/王亞娟)
———————————————————— 轉貼文完。 相關/其他點擊: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