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昶博士:告別過去--談心理創傷及治療 |
送交者: 李昶 2005年06月14日17:21:32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告別過去--談心理創傷及治療
筆者從與無數的人打交道和傾談中,漸漸悟出一個道理:人人都有一些毛病,即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障礙、行為問題、情緒問題或精神健康方面的問題,每個家庭也是一樣的。在每個人公開的或開放的社會角色下面,有的藏着深深的過去的傷痛;有的帶着後悔和遺憾在生活;有的人憎恨自己現有的工作,但為生活所迫不得不為之;有的厭倦了自己的婚姻家庭,而出自於實際的考慮又不得不在這之中混下去;有的有想關心親人又無能為力,從而感到內疚傷痛;有的有難於開口說清的問題;有的想成就大事業但卻不得不做一位默默無聞的人;有的想衣錦還鄉卻一輩子為布衣之士……。總之,我們許多人都生活過去某一段生活的傷痛里,在那裡掙扎煎熬,在那裡與良心良知對抗。 舉個例子,筆者本人由於父母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年幼的我,很小失去母親。很多年來我心中都背負一個沉重的負擔:記得母親被送去大涼山軍墾農場改造思想臨行的那天早上,我還和姐姐吵架,母親氣哭了,我們送走母親20天后,突然被告知母親去世。年幼的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一定是因為自己不聽話,母親臨走時還與姐姐吵架, 母親的死一定與我有關係,是我造成的。我那時太小,不理解政治迫害、精神迫害和強體力勞動, 加上大涼山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缺氧,這些綜合因素,導致了母親死亡。 年少時,心理創傷一旦形成,就會形成心理固結,即心理情結,它影響着我的性格、情緒和行為。那之後許多年,我一想起母親就會掉眼淚,性格自然也變得內向憂鬱,看問題喜歡從悲觀負面的角度看。 後來下了鄉,見識過人間最善良和最黑暗的東西,再後來上了大學。雖然我從小學習勤奮,從小學讀到博士一直是優秀學生,但這並不代表我有一個成熟優秀的人格。由於從小失去母親,我與父親關係也不親近,讀大學時,想談女朋友,到頭來總是不成功,最傷心的是風流佳麗女,紛紛投了他人懷中去。我一直不明白:我不傻不醜,那時中國人還講點家境,自己家中親友及來往的人,幾乎都是教授、醫生、院士,怎麼沒女孩子願意同我認真長期交往? 又過了好些年,那時我已在教大學,有一天吃完晚飯,不抽煙的我,去學校小賣部買了3包煙,回到自己的單身宿舍,一邊聽着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曲的磁帶,一邊吸煙,樂曲中描述那些早期移民美洲的移民們,在新世界裡奮鬥掙扎、失望和憧憬,訴說着他們對過去家鄉及美好往事的深切眷戀。我眼淚流了下來,我覺得這樂曲是在寫我自己的奮鬥,同時也在鼓勵我不要把自己鎖定在過去的傷痛中而不能自拔。我一邊吸煙,一邊流淚反思自己的一生。 我就那樣一直坐到第二天黎明,抽完了3包煙,同時做出了幾個影響我後來生活的重大決定:1. 我一定要在心理上真正同母親告別,真正安葬她。2 .她的去世不是我的責任,是那個專制的黑暗社會絞殺了她。3 .我要放棄憂鬱的心態,做一個樂觀的人。4 .我要從那種看人生看問題的負面心態中徹底改變過來。 從那天起,我真正地變了,我不再有沉重的心理負擔,我從一個內向的人轉為一個基本外向的人。我健談、開玩笑、愛社交、愛旅遊,爭取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看,而不再是從負面挑剔的角度去品評人與事,我心情也愉快多了。後來認識我的人,包括洋同事,都說我性格外向幽默詼諧,我只淡淡一笑,說你並不了解我的過去。
過了好久我才明白自己過去談戀愛老失敗的原因:我一同人見面,就想以講自己悲慘的過去來博取女孩子的同情心,結果適得其反。別人會認為我性格太軟弱太悲觀,看問題太負面。一個想博得廉價同情的人是沒有什麼個性,沒有什麼價值的人。 後來,當我真正理解了告別過去的意義的時候,我也慢慢開始理解了作為一個男人應具有的“力度” 。這種男人不一定要個子高大、性格強悍,不一定要十分有錢,不一定要學歷、社會地位太高,但他一定要有追求事業之心,有對家庭的責任心,誠實坦蕩,敢於承擔責任;不嘮嘮叨叨,不輕易去批評、挑剔和負面地評論他人;待人寬厚一些,不去記仇,不去翻歷史舊帳,對於傷害過自己的人,笑笑了之,不斤斤計較;敢冒一定風險,失之不餒,成之不傲;踏實而不是這山望着那山高;不虛偽和不靠虛榮心來支撐門面;有制怒的控制力,能適度把握焦慮感和憂愁感;能比較放輕地過日子,比較能用理性而不是衝動來處理問題;可以去愛一個你真愛的人但決不玩弄女人;可以放下手中的正在做的事去陪你的孩子玩耍,寧可多一些童心而少一些社會的老辣;多幾分謙遜少幾分自吹自擂,不阿諛奉承;踏踏實實而不是成天做白日夢,能幹小事而不覺得屈才;能認識到困難總是暫時的,而努力去克服終將困難拋在身後;待人不卑不亢,不患得患失,君子以自強而不息。以上這些我自己雖然不能全做到,至少我原意朝這些方向去努力。 告別過去並不是忘記過去,忘記過去的人會重複歷史上的錯誤。告別過去是在心理上與過去劃條鴻溝,放下過去的包袱和創傷,奔向更好的前程。告別過去是人生在心理上發展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告別過去也是指一個人如要體會到真正的愛,體驗到人生、生命的意義,要能真正享受生活(這裡不一定指你有多少錢),要能樂觀地走向未來,就一定要以某種方式與過去畫個句號。 當人們想解決當前的矛盾衝突、情緒問題或行為障礙時,人們往往會發現當前的問題與過去的傷痛或與理不斷、剪還亂的人際關係有關,人們會發現是自己的自信心在過去的挫折中打了折扣,使自己原本自由的心靈在過去的撞擊中變得狹溢,原本天馬行空的獨立思想在壓力下變得猥褻。 在做心理工作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人們目前所面臨的與配偶、家人及社會交往中的各種衝突,實際上是重新啟動再演我們過去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的變相變種。 比如,如果我們生活中經歷過最親近的人的背叛,如婚外情,無論今後我們與異性交往中對方是多麼真實誠懇,我們心中對他人的信任和信心總是要打折扣。我們會覺得很難再真正相信他人,雖然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不去做這種欺騙的事。 又例如,我們曾經有一些成功的風光日子(如在國內) ,如今移民西方,因專業和語言能力的限制,給老闆打工受氣。我們不僅難以跳出“當年勇” 的懷舊思維,在看問題和調整自己、重新定位方面容易與現實脫節。我們也比較容易去負面看待生活,覺得不公正,也喜歡去挑剔或嫉妒他人。又例如,目睹過父親(或母親) 拋棄自己母親(或父親)的孩子,長大以後可能有更高的概率會捲入婚外情或拋棄自己配偶的事件中。 許多得焦慮症、憂鬱症的人,都與早年,尤其是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有關係。一個受過驚嚇、害怕黑暗的兒童,長大多半會有焦慮症現象。憂鬱症更複雜一些,可能與環境導致的壓抑有關,也可能與內分泌和遺傳有關。 而像疑病症(指病態的自己懷疑自己患病的現象) 多半與親人的患重病或忽然死亡有關。而恐懼症(包括怕高、怕蛇、怕見血、怕公眾場合、怕幽閉如進電梯等等),都是與過去的某種傷痛傷害有關係。 有的人怕情人或配偶離開自己,這種有強烈的人際關係不安全感的人,往往是在過去與異性的交往中受到過傷害。筆者見過不少這種情況:有的人認為自己所愛的人終將會離開自己去找更好的人,所以自己要不就自卑,活得夾手夾腳,要不疑心重、脾氣暴,無論哪種最終耗掉了對方的耐性,導致倆人分手。這種人心理上強烈的不安全感往往是在過去生活里與人交往的挫折中沉澱積累下來的。 我們過去的生活痕跡,在我們日常所想的、所做的、所說的和所感受到的幾乎每一件事中都可以顯現出來。過去的生活給我們經驗,這是正面的東西。過去的生活給我們負擔,這是負面的東西。 我們的過去,不會悄悄地消失,也不會平靜地呆在那裡。痛苦的過去總是會折磨着我們,使我們擔心,使我們害怕,使我們變得視野狹小。甚至那些我們記憶中已經遺忘了的東西,也會在潛意識中對我們的情緒、心理、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 如果我們不能對過去告別,傷痛的往事會在意識或潛意識中影響我們,折磨我們,讓我們情緒波動起伏,一不順心情緒要麼就一落千丈,要麼暴躁不安,我們會做惡夢,我們會悲觀,我們甚至還可能會得心理、甚至生理上的各種疾病。不能從往日的創傷中解脫出來的人甚至可能會患上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以及便秘尿急等等。 總之,我們是否能在心理上與過去的創傷、黑暗面的影響告別,是我們能否真正輕鬆愉快、有正面取向地去生活的關鍵。 金錢和地位,並不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幸福。“境由心造”,我們是否能活得真正更成熟一些、理性一些、愉快一些,關鍵還是在我們自己心態的調整。 正視過去、告別過去,才能真正投入地去體驗現實生活的意義,我們也才能活得更充實、更成熟。 有關這方面的問題,筆者還將繼續撰文與讀者探討。 (北美時報)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4: | 在加拿大你可千萬別打老婆 | |
2004: | 也談買房的問題 | |
2003: | 央街之行 (舊作) | |
2003: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央視國際 CCTV4 | |
2002: | 風物長宜放眼量 | |
2002: | 招聘奇遇(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