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沐
上周末恐怖集團的被破獲,讓國民又驚又喜,加拿大的情報系統也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一些負面的說法卻接踵而來,指責哈勃政府的阿富汗政策使加拿大處於危險之中,不僅對保守黨的對外政策提出了批評,也對加拿大推進民主自由的國際行動採取了徹底反對的態度。觀照歷史,這其實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金政府時期民間孤立主義新的表現,這些極其短視但又普遍盛行所謂民意,其實質不僅是在否定加拿大的價值觀念,也將對加拿大的長遠國家利益形成不利影響。
“自由”、“民主”、“人權”是加拿大的基本立國精神,也是加拿大的外交基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加拿大就是奉行道義思想派軍隊參加了遠在歐洲的反法西斯戰爭,並為解放北歐做出了突出貢獻。二戰的勝利,保衛了世界和平,也換來了加拿大長久的國家安全和崇高的國際地位。這是對加拿大的價值觀念的捍衛,也是對國家長遠利益的捍衛。加拿大的長遠利益永遠以加拿大的價值觀念堅持為前提,這就是加拿大精神。
也許在今天和平環境中加拿大人無法理解當年加拿大軍人遠赴歐洲的意義,以及為世界和平犧牲者的偉大情懷,但正是當年加拿大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和全體國民的義無反顧的戰鬥精神,和全世界和平力量一道戰勝了強大的法西斯,才使我們今天 能生活在一種安全和平的社會環境中。
戰後的加拿大在美國和北約組織的保護下,長期享受着一種安定平靜的生活,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隨之一種只講和平權利,不言和平義務的社會思潮在左派思想的主導下漸成氣候,養成了許多加拿大人不問是非、但求利益的市儈意識,對自由世界維護世界和平的行動橫加指責,豈不知這種國家精神的墮落,對當今世界的恐怖主義和極權主義本身就是一种放縱和鼓勵,一種新時期的綏靖主義。
當今的保守黨政府正是秉承當年加拿大的精神,高瞻遠矚,在外交政策上強化意識形態色彩,在阿富汗改變了單純維和而轉向對恐怖分子的圍剿戰鬥,由於犧牲上升,國內便對加軍在海外的執行任務提出了強烈的批評浪潮,這次恐怖集團的被破獲又讓一些左派分子有機可乘,大肆鼓譟,似乎加拿大的危險全部由哈勃外交政策所致,其實這完全是一種簡單無理、作繭自縛的判斷。
只要熟悉世界歷史的人都會知道,在正義和非正義之見永遠沒有和平共處可言,恐怖分子與極權統治者與加拿大在價值觀念上的對立,雙方根本不可能井水不犯河水。當年美國在二戰早期,還試圖與日本和睦相處,結果卻換來了對珍珠港毀滅性的打擊,歐洲國家的隔岸觀火,才導致納粹德國橫掃全歐。所以,孤立主義是不可取的,綏靖主義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當今恐怖主義與極權主義仍然嚴重存在的時代,我建議這些指責哈勃的人,包括美國指責布什伊拉克政策的人,好好學習一下蘇洵的《六國論》--趁着邪惡勢力還沒有“秦”那麼強大的時候。如果加拿大想要免除恐怖威脅,則安全半徑永遠在境外,如果希望保持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必須堅持自己的立國精神及一貫的外交政策,並準備為此做出犧牲。
--原載:多倫多《世界日報-楓聲論壇》,2006年6月10日
———————————————
[ 右派網 http://www.youpai.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