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自在人生·一座豪宅的故事
送交者: Aaron Tao 2008年09月26日13:31:52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上海的愚園路是一條很有名的道路,解放前是民族資本家和外國大資本家集中居住的地段。愚園路兩邊有許多花園洋房,這裡既有清末重臣盛宣懷的公館,也有民國才女張愛玲的故居,愚園路74963號、65號、67號這三座連在一起的房屋主人分別是汪精衛政府的大特務李世群、吳士寶,中間夾着周佛海。

愚園路上現在最有名的建築恐怕要數愚園路113631號——長寧區少年宮,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汪公館。這是因為1940年以後,汪精衛曾經在這裡住過,汪精衛政府內閣和特務機關也曾在此辦公。

實際上,所謂的汪公館原本是王伯群的私宅。王伯群是何應欽的內弟,南京政府交通部長,曾經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大廈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校長。1930年,當年45歲的王伯群喪妻後迷上了芳齡19歲的大夏校花保志寧,一心要娶她做續弦。據說保志寧提出三個條件:110萬美元的存摺,送自己到美國留學;28萬法郎的彩禮、嫁妝和豪華的婚禮排場;3、要新建一幢美麗豪華的花園別墅。王伯群一口答應了,對王伯群來說,前面兩個條件沒有問題完全能辦到,只是第三個條件有點為難。當時正值南京政府交通部在建辦公大樓,承建商辛豐記老闆心領神會,自告奮勇為王伯群解決了難題,他在愚園路上建造了這座漂亮的洋房作為回扣“贈送”給了王伯群。1934年花園洋房完工,1935年王伯群與保志寧在這座美麗典雅的花園別墅里舉行了婚禮。一出金屋藏嬌的故事傳遍了上海灘。可惜好景不長,夫妻兩人只在此樓住了兩年半,抗戰爆發,他們慌忙逃難,匆匆離開了此樓。然而禍不單行,王伯群到了重慶不久,他收受辛豐記老闆賄賂之事被揭露了出來,一時輿論譁然,王伯群為此丟了官職,從此飛黃騰達的時代一去不復返。1944年抗戰勝利前夕王伯群生病去世,丟下了嬌妻豪宅。

抗戰勝利後,保志寧通過何應欽索回了別墅,租給了英國大使館,自己卻帶着租金到紐約定居去了。

 

當年的金屋藏嬌故事和汪偽政府的內閣風雲已逐漸被人們遺忘,然而這幢英國維多利亞哥特式城堡建築卻作為長寧區福利會少年宮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此建築由中國近代著名設計師——協隆洋行的柳士英設計,辛豐記營造廠施工建造。整座花園洋房占地10.78畝,主建築面積2158.8平方米,耗資30萬銀元。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各種大小廳室共32間,樓內通道迂迴,上下貫通。房廳、客堂均用東方傳統藝術裝飾,光潤的大理石鋪地,楠木扶梯和地板,室內配以彩繪壁畫,連門窗拉手也全用紫銅開模製作,空鑄梅花窗欄。主樓南面有花園草坪1.3公頃,園內綠樹蔥鬱、綠草如茵,有水池、小橋、假山、花壇,園中百花四季吐艷。在當時可謂上海灘少有的豪宅。

 

正所謂命運造化,Aaron居然和此建築緣分不淺。

我對這座豪宅花園可以說是瞭如指掌,熟悉到就如同是自己家裡一樣。因為Aaron的青少年時代——從小學一年級直到高中畢業,我的大部分課餘時間都是在這裡度過的,甚至有一年的暑假因為製作中國海軍需要的軍艦識別模型,還在里住過一個多月的時間。

長寧區少年宮就好像是少年Aaron的另一個學校和另一個家。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在少年宮花園的池塘里摸過於魚;在這座哥特式城堡建築陡峭的屋頂上掏過鳥蛋、捉過麻雀;但更多的時間是在這裡參加課外科技活動。我是少年宮航模和船模小組的成員,這和我父親是一位造船廠的工程師有密切的關係。我對航海模型運動的熱愛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以後,直到工作後擔任車間主任,還在參加上海市航海模型錦標賽。和許多同齡人相比,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是非常幸運和幸福的。當其他同學在街頭打架,撿香煙屁股頭學抽煙的時候,我在這座豪華的花園別墅里製作各式各樣的船模,接待前來參觀的來自世界各國的外賓……正是因為有了這座少年宮,使得我成為上海市的青少年科技積極分子,參加了首屆由海軍參與組織的航海夏令營;我21歲就成為了上海科技協會的會員;後來又成為上海市科委直接聘任的科技管理的工程師,可以說是從小就與科學結下了不解之緣。海洋與航海也成了我終身的愛好。

也許,我應該感謝王伯群和他的太太保志寧,正是由於他們的愛情,才誕生了這樣一座後來給無數少年兒童帶來幸福歡樂的福利會少年宮建築。並且,這裡也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人才,包括世界冠軍和演藝明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混在墨城
2003: 華人“假結婚”報告(3)
2003: 與華人移民朋友談心:既來之則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