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服裝店大減價,就仿佛是條件放射,有了買件牛仔褲的想法。店主是個女同胞,
與西人的不干涉政策不同,根據我的喜好,接二連三拿來七八條褲子供挑選。我簡
直挑花了眼,沒主意了,最後幾乎是看在店主殷勤服務過意不去的面子上,才狠下
決心買下一條。只花30元錢,以為撿了個便宜。
褲子據說產自台灣,如果不減價,得賣六七十元。不過拿回家經太太的法眼一瞧,
立馬認出是大陸貨,證據是,一處提醒注意事項的文字明明是簡體。這麼一來,原
價六七十元就頗值得懷疑了。因為中國人工便宜,生產的東西本來就價錢十分低廉。
自從來到加拿大,買衣服很難合身,總要大那麼一點兩點的。新牛仔同樣,稍微有
些長。遵照女店主的教導,洗了一次再試,還是長,並未縮水多少。只好找人改。
那天我就穿了牛仔褲,跟裁縫店說明來意,講好價錢,然後脫下褲子,坐在旁邊的
試衣室里等着。幾分鐘之後,褲子改好,交錢5元。
前後一合計,這條牛仔共花了35元錢。其中的30元由數不清的方方面面瓜分,據我
所知,至少包括生產衣料的農民、工人及其領導,負責裁剪、縫紉的衣廠工人及其
老闆,以及從中國橫過太平洋到達加拿大的運費,還包括那位女店主的商業利潤;
唯有餘下占七分之一份額的5元錢,去向最單純清楚,是在我的眼皮子底下,不過幾
分鐘的時間裡,毫不起眼地溜進溫哥華一位裁縫師傅的口袋的。依我這個外行的現場
觀察,那幾分鐘的勞動實在並無特別獨到之處,既談不上技術含量,也不需要費多
大的氣力,無非就是用剪子剪掉一截褲腿,再軋上4圈線。從前在中國,家裡有縫紉
機,我太太偶爾也會業餘露這麼一手。
類似的事例,我剛從中國到達溫哥華的時候,其實早已見識過。那次是託運書籍,
記不清具體花了多少錢,反正感覺從中國海運到加拿大,跟從溫哥華市中心的海港
碼頭搬到飛機場倉庫相比,運費差距不是特別明顯。當時初來乍到,誤以為被人宰
了一把,自不免咬牙切齒一番。現在看來,那正是中國國情跟溫哥華市情不同的體
現,合理收費。
去年夏天,我家冰箱壞了,公寓房主請來維修工。頂多不超過20分鐘吧,維修的香
港老移民一邊跟我們聊天,一邊查看冰箱,結論是修不好,需要換壓縮機。我乘談
得投機,冒昧刺探:大駕出動一次收費若干?回答:40元。原來我們房主花費40元,
很有希望換來的不過是“修不好”的結論。怪不得他拖了快一個星期,讓公寓管理
員瞎折騰好幾次,都無濟於事,直到我們正式寫信催促,才去外邊叫人。
正好在維修公司里,我們公寓的一個備用冰箱已經修好。這天,該公司送來那個好
冰箱,換走我家的壞冰箱。房主托我們代交了300多元錢給那家公司,並叮囑一定要
當場查驗清楚,送來的冰箱是否果真完全修好。典型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意思,
那300多元錢想必就是我家現在這隻冰箱的修理費了。
而在我上班的地方,前不久買來一台中國海爾冰箱,用來存放飲料甚麼的,嶄新
嶄新,才花了200多元錢。只不過體積大概是我家冰箱的一半。(環球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