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活:加拿大華裔的空巢綜合症 |
送交者: 聊聊寶貝 2009年12月14日23:11:08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聖誕節及新年即將到來,本是一家團聚日子,但不少人因子女長大或伴侶離開,被迫獨自度過嚴冬。有學者指這些人部分或患上「空巢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除感到失落,還會出現抑鬱症。有社工指北美華人以移民居多,他們在本地親戚較少,受空巢症候群困擾的十分普遍;部分患者更以酗酒或賭博麻醉自己,弄至泥足深陷。專家提醒說,這類家長鬚自我調適心態,自己安排適當活動以排遣孤獨日子。 55歲的小美(化名),和丈夫及子女在上世紀90年代由香港移民溫哥華。小美思想傳統,向以相夫教子作為人生目標,在溫哥華的親戚不多,社交活動也很少。數年前,一子一女相繼大學畢業,後來返回香港發展;丈夫因為做生意常到中國大陸公幹,留下小美留守溫哥華。 獨守空巢的小美,失卻人生目標,心理不平衡,終日鬱鬱寡歡。友人見她這樣,帶她到賭場散心。小美初到賭場的時候也很不習慣,但去了數次,感到賭場職員對她親切,令她有如歸家之感。此後,她開始以賭場為家,愈賭愈大,輸完又再賭。輸光積蓄,用信用卡的透支額再賭,終於債務纏身,被迫破產。 丈夫得悉就決定放棄生意,回到小美身邊,同時也向社工求助,幫助妻子戒賭。輔導小美的社工指小美正是「空巢症候群」的受害者。 2008年夏天,卑詩省西門菲沙大學的社會及人類學系學者米切爾(Barbara Mitchell)和洛夫格林(Loren Lovegreen)合作,展開了一項多元社區的空巢期家庭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逾6成印裔家庭的母親出現空巢症候群。至於華裔、英裔和南歐裔家庭出現同類心理鬱結的也有約兩成。另外,5成印裔父親承認有空巢症候群徵兆;35個受訪個案中有18人表示有。華裔父親較少承認患上空巢症候群,18個受訪個案中只有1人說有失落感。 華裔父親較少認失落 中僑家庭輔導服務總監吳國元對本報說,西門菲沙大學的調查,個案數量不多,不足以反映空巢症候群的普遍程度。其實北美華人的空巢症候群十分普遍,因為華人以移民居多,在本地親戚較少,子女長大離家,常有強烈空虛感,如果缺乏朋友支持,或發展個人興趣和分享配偶喜好,夫婦生活各走極端,惡劣者或導致家庭暴力,最後離婚收場。 吳國元表示,據他觀察,男性移民多與子女關係較親密,常參與子女的教育,視子女的成就為自己的「事業」。子女離家後,往往會令男性感到身分失落。至於一些同時出現因素,例如退休或失業,令男性的空巢期壓力更大。有些男性退縮家中,不懂求助,更不許配偶出外。 另外有些個案,部分母親因未能放棄過往角色,仍緊追子女去向,甚至闖進子女住處,為長大的子女整理家居。這是因家長把生活和理想寄託子女身上;子女長大自立,家長對一己人生路向質疑或失望。子女長大後,家長必須自我調適心態,安排生活;如果執意不放手,會破壞與子女關係。 加深認識自己 調適生活 儘管空巢症候群有不少負面影響,但也不是每個「空巢家庭」都是慘澹收場,反之,不少「空巢家庭」更揭開人生美好的一頁。 今年59歲的艾力(Eric),1995年由香港移民加拿大,經過十多年,三個兒子均已長大,其中兩人已經陸繼搬出,現在同住的幼子,今年也大學畢業,正考慮回流或在本地找工作。理論上,艾力的家庭步入了空巢期,但他現在卻享受人生精采的下半場。 艾力說:「空巢不空巢,只是一個詞彙,最根本的問題是認識自己。」他一向有追求宗教信仰,最近有了抉擇,但在信仰上,他和妻子的想法不同,二人也不易妥協,故此,艾力自今年年初開始獨居,但仍不時和妻子外出吃飯,兩人就好像回到初戀的時候。他目前的另一個目標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事業。 錢女士16年前從香港移民加拿大,之後一直照顧兩個在學的子女,丈夫一面兼職,一面進修,夫婦兩人在社區中做義工。但六七年前子女長大後,夫婦離異。兒子兩年前回流香港,女兒也遷到另一城市居住。 雖然面對着空巢,但錢女士不斷開拓自己的生活,除了每日經營自己的小生意和靠出租房屋補充收入,其餘時間都會參加義工培訓課程,擔任義工,有空還報讀課程,生活十分充實。「我不認同傳統中國文化要子女在父母身邊轉,或者父母要憑藉子女的成就,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她說空巢期的生活,最重要是保住「老身、老本、老友」,即保持個人身體健康,維持個人經濟能力,和維持友誼,作為社交的支援。 懂得放手 海闊天空 中僑家庭輔導服務總監吳國元(圖)指出,空巢症候群的影響可大可小,身為父母,如欲減輕空巢症候群的影響,最重要是學習「放手」,讓子女追尋自己的生活;自己也要重新調校生活方向,發展興趣。 對男性影響或很嚴重 吳國元說,男性遇上空巢期的影響可以很嚴重。中年男性,正值面對一連串的變故,例如親人逝世,退休或失業,子女離家,和配偶的生活不協調;如果缺乏「老友」及個人興趣,可以是度日如年,不知道如何去打發時間。 至於移民女性方面,則會有抑鬱,感到自己無用?釱不重要,潛伏的婚姻問題浮現,和配偶婚姻關繫緊張。生活的重心、溝通的話題會由小孩移到配偶。如果夫婦平日互相認識不足,雙方就會很難適應。 互不適應 兩敗俱傷 他舉例說,有些女性,從打理家務照顧子女起居中解放出來,發掘個人生活,例如跳舞,如果丈夫不自覺未能適應空巢心結,反嘲笑太太學跳舞為「發老姣」,極盡刻薄之能事,結果會是兩敗俱傷。 另外,有些人自以為有準備,幻想空巢生活時如何浪漫,可以四處旅遊,實際上卻是另一回事。吳國元解釋說,因為到空巢期,也要視乎個人健康、性格及經濟能力,可做的事情屆時因人而異。 吳國元建議那些面對空巢症困惑的男性,可以進修一些證書班,建立成就感;或者參加社區講座,分享和抒發個人意見。他指出,有些宗教組織也會籌辦一些有關人生規劃的講座,以滿足聽眾的精神需要。 雙親健康差 空巢症猖獗時 西門菲沙大學的空巢症候群研究,是在2008年夏天進行,透過316份問卷調查,再深入訪問其中24個家庭,包括華裔、英裔、南歐裔和印裔,再參考2006到2007間,向490個家長調查有關中晚年生活的數據整理分析而成。 研究除發現印裔家庭出現空巢症,較其他族裔家庭為多外,又發現如果父母健康轉壞,會令空巢症更嚴重,原因是傳統的家庭觀念,子女要在家中負起照顧雙親責任;當子女離父母而去時,父母就會出現明顯的情緒、社交和身體上的失調。 願意接納「回巢兒」 再者,如果是獨子家庭,又沒有社區人際網絡支援,則挑戰更大。報告引述一個喪夫的女移民稱,空巢令她的生活空蕩蕩,像沒有一個家。如果家庭中每多一個子女,空巢症的情況就減少一點。 不過,受訪的華裔父母也有不同的態度,部分更早有心理準備,他們會預先和子女商量妥當。這種事先安排的做法,在年長的父母尤為明顯,他們較年輕的父母樂觀,甚至接納一些「回巢兒」 (Boomerang Kid),即那些遷出又回來和父母生活的成年子女,令過度到空巢期的日子得以延長,讓父母有充分時間去預備退休、旅行、更換居所或尋找新的社會角色等。 研究報告指出,如果父母有充實的工作、有家庭和社交生活,會更容易適應這段空巢期。另外,成年子女只要有定期聯絡,也能減輕家長的心結。社區最好有一些支援小組,強化這些「空巢家長」的心理健康和中年生活,特別是在這個多元文化下的社會,有輔導作用。 最後,該報告承認,華人家長的受訪者人數較少,而且文化因素可影響他們自我的評估,所以日後仍要進一步觀察華人家庭的空巢症現象,才有更準確結論。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5: | 加國小留事件:弱勢群體PK官商階層 | |
2005: | 在今天上午的追悼會上劉泰郞的父親講話 | |
2004: | 40餘載中國夢: 從期望到失望 | |
2004: | 移民加拿大感悟 一封不惑之年所修的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