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華人移民對中國文化兩種心態
送交者: 呼吸新鮮空氣 2011年03月05日22:04:10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最近10年來,越來越多華人離開自己的原住地(大陸、台灣、香港、東南亞等)移民到歐美國家,其中又以移居北美的華人在地理和時間上同中國文化離得最遠。許多曾經到過北美求學或做生意的華人都對自身與中國文化之間的關係產生置疑和矛盾心理。對於中國文化,他們既眷戀又厭惡,可是卻很少公開討論這方面的課題。以下是目前任教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哲學系的秦家懿教授對北美華人移民的特點與文化心態的看法。

自小因逃避戰爭而居無定所,後來又當了將近 20年修女、四處為家的秦家懿教授(65歲)在受訪時形容自己是一名很西化的人。先後在香港、台灣、澳洲、美國和加拿大接受教育、教書、結婚的她說:“我的前半生是在亞洲呆的,後半生則是在北美過的。我在美國呆了10年,然後在加拿大呆了22年。”

據她觀察,北美華人和中國在地理和時間上都有一段距離,有的是在好幾代以前過去的。目前,多倫多華人雖占12%,但在整個加拿大,華人只占 3.3%。她說,華人移民把整個多倫多的市容給改變了,卻也給加拿大帶來了繁榮。加拿大的唐人街早已不再是一條街,而是由好幾條林立着大型購物中心的繁榮街道所組成。以往市中心的唐人街現在則成了越南人的天地。她說,目前,加拿大每個城市的市政府議會到國會幾乎都有華人參政。不久前剛上任的全國總督也是一名華裔。由此可見,華人的勢力在加拿大正日漸擴大。

目前居住於多倫多的華人以香港人居多,台灣過去的移民也至少有幾萬人。此外,近年來大陸移民也越來越多。秦家懿教授發現,這群北美華人並不見得比其他地方的華人更熱愛中國文化,畢竟過去的多數是生意人,對文化的熱忱有限。然而,那些屬於第三和第四代的華裔由於在社會上比較有地位,反而對祖國懷有一種思念,因此都普遍希望多知道一些關於中國文化的知識。

她說,目前的北美華人移民基本上對中國文化懷有兩種心態。年紀在65歲以上的多數都很厭惡中國文化。因為當時五四時期(1920年前後)有很多人罵孔家店和封建文學,認為中國文化既封建又不自由,結果導致那一代移民對中國文化產生厭噁心理。那些年紀比較輕的,則取決於他所從事的行業以及從哪個國家移民到北美。秦教授說,那些從台灣去的,比較多都受過中國文化方面的教育,因此對中國文化還很有熱忱。可是香港去的移民的中文水平則參差不齊。雖然如此,他們當中也有不少中文水平不佳卻很喜歡中國文化的人存在。

秦教授幽默地說,自己是屬於年紀較大的一輩移民,理應討厭中國文化。可是她在出生不久就發生中日戰爭,自小過着逃難的生活東逃西走,結果反而對中國文化、尤其是精神與宗教面貌產生濃厚興趣。她說:“起初是因為和日本人敵對的緣故,後來則是因為(中國)發生了文革。文革中期(69年),我正在澳洲修讀博士,當時我的內心很不快活。我原本並不打算研究中國文化,結果還是選了。主要是因為我發現中國文化就快要斷了。與其讓它斷掉,倒不如海外有多一些人研究它。”

這個理念當時成了她作學問的原動力,結果她只花了3年時間就拿到博士學位。她說:“我雖然人不在大陸,但大陸發生的事卻對我有影響。不過,並不像中國內地的人那樣有切身影響,而是在精神上對我有衝擊和激發。”

在談到中國文化時,秦教授指出,她所謂的中國文化有深淺兩方面。淺的指的是內容,深的方面則指精神。她一再強調,自己所談的不是中國傳統5000年文化,而是經過改良、屬於一般人可以接受、而且摻進了西方影響的中國文化。她說:“究竟什麼叫中國文化,不同的移民會給你不一樣的答案。有一點倒是很多人都一致認為的,即飲食就是中國文化。除此,語言也是會傳下去的,再來就是價值觀。她還說:“我希望能藉助華人與洋人的對話,分享各自的文化,共同處理現在世界上最危險、最嚴重的問題,如環境保護、戰爭與和平、核武器和化武器問題,否則人類就沒有未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移民到底為了啥?移民生活質量面面觀
2010: 星雲大師語錄之感恩篇
2006: 手持中國護照的悲哀!
2006: 華人應提防“淨資產法”查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