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梁移民攻略3:不打無用工、珍惜每分鐘 |
送交者: 維梁 2012年08月02日12:40:47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移民加拿大等移民國家時要想有發展,首先爭取的當然是在當地找到對口的專業工作,可這對多數中國移民來說很困難,因為我們有兩道門檻很難跨越:一是外語,二是接軌的技術。而只要二者都具備,就不難馬上找到中產水平的專業工作。我剛移民時參加過一個政府培訓新移民就業的學習班,大概叫SKILLS FOR CHANGE,裡面有位從肯尼亞來的黑人老兄,在肯尼亞當地是個工廠的廠長(誰知道是什麼山寨廠子),他英語說得有口音,但比較流利。同時他也很聰明,一來安省就申請了PEO職業工程師執照,雖然還在申請過程中,但因為有了一個申請號碼,所以他可以面試的人講他正在申請工程師執照。於是他很快就有了面試和結果。因為有在非洲工廠里做廠長的經驗,加流利的英語,外加正在申請的工程師執照,他很快就被一個中小城市的加工公司聘請去做工業工程師了,該項工作在國內應該屬於工廠工藝員的性質,因此沒人重視,所以一般都是中專一級的技師在搞,但工業工程師在國外的地位不低,一般要求最好有工業/機械工程專業的本科學歷。當時(10年前)該工作在國外很有就業市場,那時給這位肯尼亞老兄開的年薪是6萬多,以當時的工資算很不錯了,一人年薪高於5萬5就基本可以在大城市養活一家人,外加買車租房了。而6萬多年薪外加其他工廠常有的獎金,到中小城市還可以買房了。但要注意,現在的工業工程師因為受到中國加工業的激烈競爭,就業市場已經萎縮了,並且退往很靠北的小鎮了,所以還要大家自己分析。 而對於象我當年一樣,外語不怎麼樣,口語更別提,而技術從離開學校就沒認真搞過的人來說,最先應該考慮的還是以某種形式去讀書,研究生、本科、專科都行,哪怕就學幾門關鍵的技術課也有用,一練英語、二練技術,而在面試的時候也知道一些技術術語了。 當然,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想走專業技術之路。這也不要緊,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這要你潛下心來,多用頭腦,看準一個方向鑽營下去,幾年就能摸到門路,再幾年下來就小有成就了,掙的錢一點不比搞專業技術少,也不比在國內掙得少。但第一個前提是要自己分析,千萬別人云亦云,都往熱門事物扎,記住,這裡的社會已經穩定地、透明地發展上百年了,各種選擇已經達到一種收益/付出的動態平衡,熱門一出現就很快被人追炒,而該消息傳遞給我們新來的中國移民的時候早就經過無數道手,早不是秘密了,我們再盲目去追求就很難得到意外的成功和收穫了,甚至熱門早就變成擁擠難走的'窄門'了,只是我們還不知道而已。 我碰到的在非技術比較成功的中國移民都分布在不同領域,幹什麼的都有,開酒巴的、開咖啡屋的、當電工的、修電器的、開修車店的、開比薩餅店的、開理髮店的、蓋房子的、鋪地毯、作小律師的、五花八門,幹什麼的都有。第二個前提是要能吃苦,特別是在開始創業的時候,可以說是既要做高玉寶,又要做周扒皮,起五更爬半夜,外加頭腦不停地運轉,才能搶來客戶,而一旦有了客戶,這裡的客戶一般不輕易換業主,生存就容易了,以後就可以享受生活了。這和重新上了一番社會大學然後再就業有異曲同工的結果。 而這些能夠成功的行業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是需要一些專門技術,二要動點腦筋,三要吃點苦,受點累。但這正好符合中國人傳統文化倡導的的優秀品格。而至於這些工作也需要和人打交道,需要英語,則大家不必擔心,這些英語都很簡單,集中在相關領域,經過幾年的磨練就能適應。 但問題是如何渡過這開頭的幾年的艱難過渡,如果沒有任何經驗和語言能力,冒然開自己的買賣就很可能慘遭失敗,把老本都賠進去。所以不妨先給別人打打工,學點相關的經驗。但同樣都是打工,可打工和打工卻大不一樣。維梁提出:不打無用工、珍惜每分鐘。 當時維梁雖然已經收到了就讀研究生的入學通知,而且助學金也確定了。但本人屬於想法浪漫,但做事小心的人,生怕將來研究生畢業也難於找到專業工作,到時候沒出路就後悔也來不及了。因此利用兩個短暫的假期,我到外面打了兩份不同的勞力工。第一次是利用一個中國人辦的職業中介(名聲不好,但找工很快)找了個時薪7塊5的幫廚的工作,雇主是一對中青年的中國小夫妻,他們本身都是在電子領域工作,但很聰明,有當地技術工作了,但發現當時由於高科技泡沫破裂,那裡就業前景很不好,就毅然決定自己創業搞餐飲了。他們於是在某商業大樓的地下餐廳包了一個專做西餐的小攤位,從給人家幫廚開是干,一年後就包了一個攤位。由於人手不夠就又雇了我。他們負責招攬生意和收費付貨,我負責在案板、油爐和烤爐前做些簡單的吐司、漢堡之類的吃食。當然也是人家先手把手地教我,然後再一次次矯正我。我不算動手能力強的人,最後總算在一周試用期內讓人家勉強滿意了。西餐攤位的工作環境雖然也是煙熏火烤,但畢竟比中餐餐廳的環境好些。當時那對小夫妻還在創業階段,兩人一起干生意,從早上七點左右開始備料,到晚上七點左右收工打掃,周末不用上班,一年下來總的盈餘可能不到6萬元,但將來隨着經驗的積累、變換地點和擴大攤位,直到自己開餐廳,生意還是很有希望的。如果我後來找不到專業工作,這也許也是一條可以考慮的出路。可惜就在他們對我很滿意,又給小費又要給我加薪的時候,我的大學開學了,我只好抱歉地辭職,因為隱瞞了我是學生的身份,和即將上學的消息,所以心裡一直對他們很過意不去。 而他們後來找了一個小留學生模樣的人來幫廚,可剛乾一天就把那孩子給嚇跑了,估計是吃不了苦,怕那個油爐和烤爐的油星濺燙和煙熏火烤吧,其實我前幾天也不喜歡那裡,但告訴自己:就當是老家發大水逃難來此,沒有飯吃要餓死了,總要有本事再次自己養活自己吧,於是適應了幾天就好多了。 那對夫妻後來找不到人就又打電話給我,希望我重新加入,我實在不能耽誤正經的學業,就推辭了。在國外打洋工是人生的一個新體驗,沒有在國外打過洋工的體驗應該算出國的一大遺憾吧,因為你無法證明自己在國外的生存能力,能掏西人的腰包,能掙西人的錢,應該也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同時通過打不同的洋工,你可以接觸方方面面的西方人群和他們的生活百態,這比僅僅到一個國外城市旅遊,或與西人沒話找話地閒扯更能深入當地社會和了解當地社會。 我的第二份勞力工是經過相熟的中國移民介紹的,到一家麵包加工廠去做爐前清潔工,時薪10塊左右,比上一家幫廚的工作高了些,但要從夜班干起。我勸剛來的新移民,一不要抱怨中國雇主給錢少,二不要抱怨上夜班工。因為只有中國老闆才會首先考慮僱傭自己人,只有夜班工這樣別人最不想干的工作,才會輪到你。給你第一碗飯吃的人是不該被罵的,而是應該被感激的,至於將來你找到更好的工作,那只是'量'的改善,而給你第一碗飯吃則是'質'的突破。 我在那家工廠上夜班也是比較認真的,雖然我其實是拿着助學金的在校研究生,只是利用暑期來打打工,體驗一下生活而已。但我沒告訴雇主我是學生,既然我是新移民,有合法工作的權力,那誰又能說我不可以隱瞞我學生的特殊身份呢?我也沒向其他中國和當地人炫耀我的學習身份和打工目的。工既然打了,就要認真當作自己是一名工人,而且還是那種最最初級和底層的清潔工。能高能低、能屈能伸、能吃精也能吃粗、能住飯店也能住窩棚,這應該是人生的一種瀟灑境界吧,否則當年有多少腰纏萬貫的地主老財資本家被一場自然或社會災難摧毀了一切,難道他們就都要自殺了不成?到哪裡都能生存而不是坐以待斃,或坐吃山空,這應該是一個新移民不管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有的瀟灑心態。 那家西人工廠里也分三六九等,剛來的新移民做清潔工,老移民做流水線工,當地白人做工頭。而管清潔工的是一個日本人,不知道是老移,還是二代。流水線工人算正式的產業工人,有工會,當時能掙到4萬左右的年薪,還時常發些現金,加在一起的能到6萬以上,工齡長了還能多掙些。每年都有流水線工人退休,然後從清潔工里優先考慮招收。感覺你要是沒有太高目標,能適應三班倒的工作,做麵包廠的產業工人是永遠都不會有失業的風險的。這裡的麵包生產線是全自動化的,工人用於上料、看機器、分檢次品和排除故障,一般時候工作強度不大,但萬一機器出了問題,如麵包卡住了,就要手忙腳亂好一陣子。從麵粉、水、糖等原料倒入流水線一段,經過隆隆作響的機器,從另一端出了香甜的各式麵包,它讓我對工業文明有了實際的體驗。 而就在我已經從夜班工轉成白班工的時候,我的新學期又開始了,我只好又去找日本管事的辭職,旁邊有位做流水線工的烏干達老移勸我,說你要不走很快就能象我一樣做流水線工人了,它收入很好的,養活全家沒問題。而那個日本管事的也不希望我走,甚至威脅我,說我們這裡一旦離開就再也回不來了。其實他們都不知道我的學生背景,和我是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而我也沒必要和他們多解釋,於是就是打個哈哈說些感謝、惋惜、迫不得以云云的話,然後捲起自己的物品說再見了。 我認為我們新移民初來乍到,如果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光輝職業,那麼打一打勞力工,增加一些不同方面的社會經驗,增多一些不同領域的就業信息,這都不是丟人的事情,而成天宅在家裡無所事事才是可恥的。艱苦奮鬥是我們華人的優秀品格,也是可以征服世界的重要資本。等大家積累了足夠的社會經驗和就業信息,你就可以決定向哪個方向具體發展了。如果想開飯館、開餅屋、開咖啡屋、開酒巴、開雜貨店,就要從幫工干起,一步步熟悉環境,最後自己搞生意。自己搞生意如果搞得好,很多時候比做專業技術工作還有油水和自豪感。 我記得當年剛落地時租住在一個中國老移家中,那個男的從前是國際貿易專業的,英語和專業都不錯,來加拿大後很快就找到了專業工作,但後來不滿意當時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係,又已經熟悉了當地的人文環境,就決定自己開酒巴。一開始也很艱難,但他很能動腦筋,搞了些諸如檯球桌、遊戲機之類的東西擺進酒巴,免費提供飲酒的人享樂,然後到各處運動場所找那裡玩活動的中青年當地人介紹他酒巴里的免費遊戲,而西人又很喜愛娛樂,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到我租進他那很不錯的兩層獨立屋的時候,40幾歲的他已經有實力再買另一間獨立屋了。而他們夫妻每次半夜從酒巴回來都拎着一大袋'銀的銅的'錢幣,叮叮噹噹地花好長時間用機器打好包,所以該職業對我有誘惑力。我也幾次提到想到他那家酒巴打工,他人很好,介紹了不少經驗,甚至說他很有眼力能看出在哪裡開酒巴能賺錢,而哪裡不能賺錢。但他太太和他父母都認為我既然有機會讀書,還是先把書讀完為好。而酒巴里很多人抽煙,又有很多酒鬼,環境不好,這點要大家具體考慮。 總之,在剛剛移民落地的前幾年是最難熬的,應該抓緊每一分鐘時間去擴大信息量。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手干則更實。所以不妨在求學之外,選擇打打勞力工。但要記住要儘快明確打勞力工的目的,你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步向更高級別的產業工人邁進,還是要自己搞相關的生意,或相關的工廠工作(如電工、操作技師等)。有目標則多打,沒有發現目標則趕緊換其他勞力工來打,不要戀棧。人有時候是很容易沉迷的,一旦適應了工作環境就不想換其他環境了。要記住,不管你在哪裡工作,如果你經過5、6年的刻苦努力,英語交流也可以了,工作也適應了,可就是不能跨越中產收入的門檻(5-6萬年薪),那麼你努力的方向可能就有問題了,你就應該考慮重新調整方向,甚至就是要回國發展,我認為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如果你成天就是呆在家裡當寓公、當宅男,平時就是發發簡歷,發發高談闊論,發發牢騷,而不去親自下海到當地社會裡干點什麼,那麼哪怕是再過10年、20年,也不能說你已經努力了,也就不能埋怨這個社會,只能說你已經老了,不適應新的生活了,你過去在中國再輝煌也比不上當年那些下野的北洋軍閥昔日的輝煌,而你和他們一樣都是失去開始新生活的能力,只好當寓公養老的廢物,那麼你非要回國就請便吧。 最後,請記住:遠離失敗者、遠離抱怨者。當你發現周圍有很多失敗者、抱怨者的時候,就說明你已經身處一個失敗者的環境,也即將和他們一樣成為失敗者了。古人云:物以類聚、人一群分。維梁是專業人事,所以身邊都是 比自己只好不差的專業人士,幾乎沒聽說哪個從事專業的中國移民找不到工作,而絕大多數中國移民經過幾年努力都工作很不錯,有房有車,滿意現在的生活,享受着更好的生活。而那些在其他方面努力的中國移民也都很不錯,上面已經舉了好幾個例子了。可如果你天天和一群遊手好閒,或不得要領、不得其門而入的新人在一起,當然天天聽到的都是失敗、失敗、再失敗,那麼搬家,換一個新的社區,和一群成功的中外'老移'交朋友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1: | 分享:老兩口十年多次探親簽證一簽通過 | |
2011: | 單親媽媽的加拿大安家經:炒掉有Push感 | |
2010: | 加拿大華人新移民:一家在多倫多的花銷 | |
2010: | 2010年加拿大新版入籍考試親身經歷及總 | |
2008: | 油菜花 | |
2008: | 男性多吃蘋果可保護性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