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多伦多4年找房的体会(3) zt |
送交者: excel 2003年12月08日20:37:47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
3. 经验公式二: 选Mortgage: 3年VS4年 VS 5年 三年的mortgage利率低, 四年的高, 但是我们预计利率在三年后要上涨, 假定要涨x. 现 贷款额都是21万. option-1: 第一个三年, 利率为4.5%, 第二个三年利率为4.5%+x (假定renew能得到相同 option-2: 前四年, 利率为4.8%, 后两年为4.25%+x (假定renew能得到相同的discount 比较这六年, 那么这个x为多少时, option-2的负担比option-1的低呢? 这个x 是否存在 经过计算, 这个x是存在的. 大致x = 1%. 即当三年后利率涨1%以上时, 4+2比3+3合算. 但是, 假如到了renew时没有得到相同的discount rate呢? 假定第一次的discount rate 5年也可以算出来. 我还计算了利率差0.1%时, cashback应该是多少等等. 这些都是我出给学精算的LP的题目 4. 经验公式三: 25万, 7.35% ? 万, 5%: 利率低和房价高, 谁厉害? 和几年前比, 房价是涨了, 可是利息也低了, 这一进一出, 到底是买房变容易了还是变难 这是我算的一个兴趣题. 不象上一个题有实用价值. 对于25万的房价, 如果利息是7.35%, 则相当于大约27.8万的房子拿 4.5%的利息. 大致为 这个结果非常粗, 只考虑了3年. 应该加个系数, 因为房价涨影响25年, 这个系数留给DX们自己去考虑吧. 5. townhouse和house比负担 很多人都以为townhouse便宜, 所以现在townhouse比较热销. 这没有错, 但是, 以Markham某好区的townhouse和其semi-detach比, 有人说, 付了管理费, 却得到了服务. 这也没错, 所以, 286000这个数是不到的. 比较准 我个人始终认为, 楼宇所雇用的长期固定的管理, 其开支肯定大大超过根据需要临时请的 乱想一下, 221元/月=2652/年. 我的house如果每年拿出这笔预算, 都够请人打理的了. 可能由于这个原因, 新建的许多townhouse改用freehold了. 6. 房价和地税, 什么比例合适 在前面我谈到过, 地税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来估计这个房子实际值多少钱. 比如两栋房子 目前的地税是2002年的, 还是按照老的方法估计出来的. 即主要考虑房子的大小, 地的大 我的经验公式: 300000的房, 2500元地税还算正常(假定房子的condition一般). 根据现在的地税计算法, 多伦多周边城市的地税明显高出一截. 比如滑铁卢, 2500元地税 北约克许多房子地税不到2000, 竟叫价29万. 这些房, 几年前只有19万. 我认为这些房风
house的实际成本是大大小于我们的想象的. 现在2200尺的新房卖30万, 很远的地, 一小 对于旧房, 旧到一定程度, 房子都折旧完了, 剩下的只是地价了. 所以地大是保值的重要 我并未仔细地调查房子的成本. 但是, 可以从一些信息中看出来. 比如, 某偏远省, 一栋类似的房子只卖10万. 房子的建筑成本并无如此之大的差异. 所差 又比如有人在多伦多买了老房子, 然后推了重盖, 好象也就是几万元. 定做尚且如此, 现 至于地价, 差别不小. 我看到有一篇”集资建房”的贴子, 现在新房就算40*100的lot, 不过368平米, 地价126K. 但是要考虑到这样的小块地的单价和房地产公司一下子批到几百英亩的地的单价有很大区 8. 谁把房卖给我们 我们都知道近年狂涨是因为有大量的生力军加入房市, 一般认为, 新移民是主力之一, 我 我经常听说, 某某区原来住的是什么人, 华人(有的是印巴人)逐渐搬入, 慢慢地区就变了 那么, 是什么人把房子卖出, 他们又搬哪里去了呢? 1) 老人 这是一股正常的趋势. 老人卖house, 换到apartment/condo. 2) 因故要长期离开多伦多的人 比如回流的人. 去美国的人(多少还是有), 丢了工作去别的城市发展的人. 3) 犹太人 这就不好说了. 我的印象中, 犹太人的总体理财能力比华人高一个档次, 我们要跟风, 就 听到一个rumor, 洋人(不光是犹太人)把房卖了, 然后住在公寓里, 等跌价. 利息涨了怎 4) 卖旧换新, 卖小换新的人 这部分人也不少. 我周围三年前买了Richmount Hill 22万楼花的人, 30万卖出, 还有租了几年赚够了的人.
所以不知不觉地, 30年以上房子成了我找房的重点, 兼顾其它.
1) 买”喜欢”, 不买”值” 好象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感觉, 房子越看越贵; 一看有人竞争, 就不知不觉把价调高了; 有个朋友给了我最重要的忠告: 看房绝不能因为它值而买, 首先要看自己是否喜欢, 然后 这句话足以打消大部分的购买冲动. 看到一个房子, 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喜欢这个房子吗? 如果喜欢, 喜欢到什么程 2) 底线 其次, 决不追高抢offer. 有multi-offer的场合, 通常气氛使得你不由自主地去追高. 这 什么叫底线? 发现许多人并没有真正的底线概念, 所以经常改变底线. 底线就是最后的界 我当时的理想线是28万, 控制线是29万, 底线是30万. (我设这个线是根据我自己总结的 宁可错过一千, 坚信一定有合适的其它房子. 相信卖房的人也不容易. 看谁能坚持到底. 3) 正确理解和代理的利益关系 我见过一些朋友的代理, 他们名为买方代理, 但我发现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一件事, 即劝 代理只有一点和买家是一致的, 即都想买到房. 可是多久买到, 什么价买到, 买到什么房 代理只是我们的参谋, 对他们的建议要批判地吸收. 听了代理从他自身利益出发的建议而
终于到了最后一节, 我没有想到写了这么多. 刚刚看到一篇文章说GTA新屋销售数比去年同期下降36%. 我对流行观念的反思, 主要是想寻找大家的盲点. 跟着流行走, 可能会随着大势升值. 但 其实我们盲点挺多的. 因为我们常常想当然, 而不去作具体的调查. 比如上次, 我看到一 很多网友们在评论中认为我的位置太偏. 那什么位置不偏呢? 大概19街 & Young是不算偏 关键在于对”中间”的定义. Young肯定不能作为中间, 因为在华人看来, 实际地来说, 多伦多工作市场的机会排名为: downtown, Markham, Missisauga, 这都是开个玩笑. 不过我的感觉人们脑子里的人云亦云的成见太多, 不妨多用自己的脑子 盲点就是成见造成的. 回顾一下找房的过程, 其实短得出乎我自己的意料之外. 我本来确想年底,乃至明年才买, 觉得那时房价会低一些. 但一些买了房的朋友建议说, 第一步的目标是选区. 我怎么挑区呢? GTA这么大. 我很简单, 挑自己住过的区, 挑朋友住过, 或正住着的区. 这样, 我对这些区就有了第一手的资料. 比如区的居民, 交通, 购物, 治安, 学校, 环境 第二步, 选概念 在这么多区中, 每个区都有其特色和概念. 选择适合自己的概念. 我最早放弃的就是”新房”: 我实在无法忍受漫长的等待, 然后住在工地里好几年. 其次放弃的是”北约克”和”Richmount Hill”的房. 太热门, 太贵. 而且, 根据我的地 再后放弃了“以房养房”: 因为我发现现任房主要预收我三年的租金. 把“以房养房”放弃后, 就把自己购房的底线降了下来. 学区, 最后还是考虑了. 但避免了名校区. 除非没有price-in. 所以当时把Finch & Brimley南面的小区当作第一重点. 因为, Albert Cambell是好学校, 不过, 后来那个区一直没有房子出售. 当我最终放弃了以房养房后, 发现选择的范围就很大了. Markham是目前价格比较理智的 Old Unionville是个好区, 不过价格不低. Raymerville是个好区(比不上Unionville), 但价格好. 第三步, 选房型和年份 还是根据” 30万趋近封顶说”, 为了买到合算的房子, 就得往接近30万的价位去买, 而且又不能是从18-20万刚涨上来的. 那么几年前24,5万的房, 一般是独立屋或较好的半 所以我本来不是十分反感townhouse, 而且特别喜欢Richmount Hill的townhouse, 但因为 年份么?既然已经放弃新房, 当然也放弃了5-10年的房. 因为这个年份的房最贵. 15-20年的房普遍样子难看, (不知为何, 既比不上新房, 也比不上30多年的老房). 鼻型 30-50年以上的房, 就要好好挑了. 有些区实在太旧. 挑选这类房, 小区环境好坏是价值 第四步, Preferences monitor了几个重点区后, 在找区里具体的房时还有几个preferences: 1) 买换手次数少的 容易得到较好的价钱. maintain也比较好. 十几年前买的房(89年不算), 当时的房价极低 而我的房为什么买得比邻居的房子都便宜呢? 就是因为卖方代理很想早点结束这笔交易, 从中也可以看出, 代理和买卖双方都不是利益一致的. 代理其实代表了交易过程中一个第 2) 不想买中国人的房 普遍的保养不好, 油烟, 院小, 花园很差, 再说, 最致命的问题是, “他干吗要搬走呢? 3) 买位置, 不买装修 装修好自然好, 但很可能price-in, 与其这样, 不如找个装修差的自己重搞更满意. 而且 第五步 Paperwork 我的找房法可能比较怪, Paperwork比较多, 实地考察较少. 直到看我最后买下的房子前, 因为我所关注的区都是朋友住过的区或者自己住过的区, 我到他们家去过, 房型大致有数 但是在我靠condition筛选之前, 其它条件已经足以筛掉大部分, 我挑了几个开车到周围 Paperwork省掉了许多自己和代理的开销. 有人老去看房, 觉得用代理的车去看房是一种 这样导致了恶性循环, 代理不再把精力放在为客户找到值的房子, 转而不断劝说客户提高 通过我前面的分析和计算, 我对于哪个区, 哪类房, 大致什么价位, 心里已经比较清楚了 因为我计划年底买, 所以我就在等让我”眼睛一亮”的房子. 让我眼睛一亮的房子很快出现了. 那是一个北约克的房子. 但要价很低, 298K. 四房的半 本想缓缓, 没想到不到一周, 又一个让我”眼睛一亮”的房子出来了. 就是我现在买到的 它处在一个华人看房的盲点区. 问了好多人, 都不知道这个区, 只知道马路西面北面的新 它的要价就不高, 要价低的理由也相当合理, 花园打理得不好, 简直是荒芜; 装修差,. 不过我拿到很好的价格还是有运气的成分. 1) 它的门牌号码是中国人不喜欢的, 所以来看过的25人中, 只有一个华人. 这也是一个 2) 那几天多伦多处在SARS恐慌之中,没人上街. 于是, 我成了唯一的offer. 以我理想线 第六步 请人批评 为了慎重, 还请了许多朋友一起去看, 提意见. 特别是请了一些买了新房, 和较新房的朋 批评完了, 发现我自己是最了解房子缺点的人. 朋友们的批评并没有谈出我不知道的缺点 请了验房师验完房, 和我想象的一样, condition实际上非常好. 因为当时的房型用材很 后来又去看了很多次, 每次去都更喜欢她了. 如果从我第一次跟代理开始走进房子里面看房来算, 一共就看了10个房左右(基本都是同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