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我不再做乖乖女 - 頭回出國感受多
送交者: 劉小萌 2003年06月17日20:08:28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我不再做乖乖女 - 頭回出國感受多

在加拿大的許多公共場所,找廁所不太容易,因為它不像國內的大商場的廁所都在樓梯口附近。如果你是在法語區,那就更麻煩了。一次,我在商場問了幾個女服務員洗手間在哪裡,而且"Bathroom"、"Water closet"、"Rest room"都用了,她們就是聽不懂,只回答:"I know a little English",給我急得什麼似的。

加拿大的老師曾教我們唱他們的國歌,我們很快就學會了。可是當她要我們自己完整地演唱時,我們就都不張嘴了,不是不會唱,而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有點兒像受了欺負。我們終於體會到了我們的前輩所說的外國再好,也不是自己的根,總感覺不踏實。

我今天之所以選擇了留學之路,不是為了成為"外國公民",而是為了學成歸來,報效祖國。聽起來好像假假的感覺。2008年,還有七年的時間,那時,我已經大學畢業,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語,我一定會出現在北京的奧運賽場,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盡一份赤子之心。那時,我會放聲高歌《義勇軍進行曲》,為中國體育健兒吶喊助威。

去加拿大之前,老爸曾告誡我儘量不買用不上的東西,我也知道1個加幣可以兌換近6元人民幣。怎奈是第一次出國,總得買點兒留作紀念的東西吧。我在一家百貨商場裡發現了一款運動手錶,紫色的軟錶帶,紫色加透明的圓鼓鼓的外形,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目光。這表功能特多,計時、秒表、萬年曆……功能是應有盡有。我花了38加幣買下了這塊表,直到現在仍然戴着它,雖然回國後才知道它是"Made in China",我還是很喜歡它。我還準備戴着它完成以後幾年在加拿大的學業。另一件在加拿大買的東西是造型別致的藍色阿迪達斯固體香水,10加幣,是為老爸買的。其實他平日根本不用香水,即使是冬天連擦臉油都難得用一回,可這是作女兒的一點兒心意。到後來,老爸也沒用這瓶香水,反而都被我給用了。我給媽媽帶的是一條18K金的項墜兒,形狀是加拿大的標緻--楓葉,亮閃閃的,很漂亮。還有就是帶給朋友的禮物。

回想起來,這次出國最大的失誤是我的行李。出國前,學校告訴我們要帶禮服,也就是學校發的西裝,還要帶便裝和其他校服。老爸說:"20多天,不用帶那麼多套衣服。"我沒有聽,既帶了學校要求的,還帶了不少我認為可以穿的衣服,如毛衣、T恤衫、牛仔褲等等。為了裝那套西裝,我還拿了老爸的西裝袋。從首都國際機場開始,包括在加拿大的整個行程,一直到回北京,我都是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拎着西裝袋,還要肩背一個挎包。哎,真怪我"不聽老人言,吃夸在眼前"!同學也善意地笑我"假正經"。

加拿大之行20多天,我們共去了五六個城市,幾天換一個地方,溫哥華、維多利亞島、Toronto、蒙特利爾,還有紐賓士域省,從英語區到法語區,從溫暖的西部到寒冷的東部,除了乘長途汽車、火車,就是坐飛機。"一聽到飛機的聲音就噁心","今後我再也不坐飛機了",這是許多同學的共識。說真的,在加拿大的那些日子,最不習慣的就是飲食了。按說我們這些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後的孩子,都是吃着麥當勞、啃着肯德基、喝着可口可樂長大的,但真要是幾天吃不到中餐,還真受不了。到了冬令營的後期,不少同學都是一見漢堡包就噁心,一聞咖啡味就想吐,我當然也不例外。

在加拿大的20多天裡,大多數時間是學生分別吃住在加拿大人的家裡,與他們的孩子一起上幾天學,當然中加學校會付給他們相應的費用。其餘一些時間,我們會住汽車旅館,也就是Motel。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地廣人稀、治安穩定、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被公認是居住環境最好的國家之一。加拿大毗鄰美國,兩國公民不需要簽證即可自由出入,當然也為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加拿大人的家裡至少都有兩輛汽車。有時大孩子也會自己開車。中加學校的不少學生家裡也有車,一些男生也擺弄過車。不過,人在異國他鄉還是忍忍為好。有一年交流就曾發生過這樣的事,幾個加拿大孩子在晚上開車外出參加一個Party,因為喝了好多酒,回來的路上撞到了公路隔離帶上,一個都沒生還。萬幸的是,在他們家的那個中國學生沒有去,躲過了一場劫難。

我也聽說過一件事,一天半夜,學校的老師接到電話,是一個中國學生打來的。"您來救救我吧!""怎麼了?"老師問。"我出車禍了。""你受傷了""沒有。是後面的車撞的我。""那趕快報警啊!""報了。"老師不解了:"那不就行了?""我沒有駕駛執照!"這下他可慘了,觸犯了法律。

雖說加拿大比美國的治安狀況好很多,但也有學生吸食大麻、服用搖頭丸等毒品。中國學生是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東西的。像我的一個男同學,他住的那家的男孩子就沾染上了這些東西。起初他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他被這個男孩帶到一個Party上,他才發現這個男孩是一個"癮君子"。我的同學當然覺得不好,但那個加拿大男孩不以為然。回到家後,我的同學告訴那個男孩說以後他不想再去那種地方了。加拿大男孩說:"好的。這是你的權利。"這個同學還告訴我,如果你自己有控制力不去碰那些東西,加拿大人是絕對不會強迫你的。聽了他告訴我的這件事情,說實話,我也有點兒肝兒顫。不過只要自己有控制力,什麼樣的外界環境都不可能改變你的。中國不是也有句老話"出淤泥而不染"嗎?因為加拿大的房屋大多是木結構的,所以加拿大人最忌諱在室內抽煙,我們交流時就有學生因此被換了住家。所以,自我約束對我們十分重要。

加拿大人對中國的了解極其有限,正像前幾年老爸去首都機場送一個初次來中國的美國人那樣,只有當他上了飛機才感到如釋重負,因為他不了解中國。一次一個外國青年問我:"你在中國喝牛奶嗎?"好像只有西方人才能喝上牛奶,沒把我鼻子氣歪了。我心想,我能來加拿大,你們卻不一定能去中國。所以我總是特得意地邀請老外來中國旅遊。

事實也是如此,每年夏天放暑假時,都會有加拿大學生來我們中加學校參加"中國夏令營" 活動。不過,由於中國人家裡的房子大多不夠寬敞,能接待他們的家庭並不多。而且,與我們去加拿大交流相反,接待加拿大學生不僅沒有任何收入,還要給學校交錢。哪有這個道理!不過在我們學生再三的要求下,學校才免去了我們接待加拿大學生所要交的費用。

我們到過的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寒冷無比的冬季,到處都是沒過膝蓋的積雪,在中國我從未見過,即使是在我的老家哈爾濱。不過,高速公路上清掃得乾乾淨淨,上面跑的車車速都很快。雖然天寒地凍,但在家裡、酒店裡和我們乘坐的大巴里溫度都不低,所以加拿大人,尤其是青少年穿得都不多。我們這些來自中國的學生穿得似乎更少。我在那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上身一件毛衣和外套,下身只是一條牛仔褲。因為時常在灑過鹽的積雪的路上行走,我們的鞋和長長的褲腳每天都是濕漉漉的,而且有一層白色的鹽鹼。鞋是不能刷的,只好經常洗洗褲腿。

加拿大的學生不像我們那麼講究穿戴,看不出有多少名牌。大多數的加拿大孩子穿的都是白給我我都不想穿的羽絨服。在我們離開New Brunswick時,不少加拿大學生都要和我們交換外衣。我們這次出國是統一制裝,一水兒的阿迪達斯兩面穿防寒服,一面是藍色,一面是紅色,看上去很酷,是真的還是仿的就不好說了。因為我們還要去其他城市,所以誰也沒換成。我感覺,雖然用加拿大人和中國人的收入相比,似乎他們收入的絕對值更高,但一看物價水平,則感到他們並不是太富裕。對他們來說,接待中國學生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壯志未酬遭厄運 期待同胞伸援手 zt
2002: 移民生活:幾家歡樂幾家愁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