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大川
万维读者网 > 加国移民 > 帖子
体味“人文”加拿大
送交者: 管建宏 2004年04月05日18:22:38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体味“人文”加拿大

  中国大陆新移民来到加拿大,情不自禁地会与自己的母国作比较,但大多是衣食住行物质层面的比较,很少谈及人文环境因素。

  其实我们每一个新移民都感受到了加国温情脉脉的一面,但很少人从这方面去考虑问题。比如自然环境,在国内无论你是来自北国还是南方,是否领教过沙尘暴,可以说绝大多数同胞会赞叹加国的自然环境,这么蓝的天,黑夜降临时,天空是一个由蓝到深蓝再转黑的过程,我在国内从没见到过。清新的空气、茵茵的绿草、乱串的松鼠、飞翔的鸟群……一个诺大的多伦多就如同在公园里。但很少有人去想,加拿大的自然环境为什么好?其实这才是应予探讨的问题。

  大自然的造化提供了这个环境的基础,而人对大自然如何作用、影响是关键。人对大自然的索取是无止境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大多是人祸。所以对人的贪欲加以控制,使自然环境得以保护,或不至于进一步加重污染,是西方工业大国予以优先考虑的问题,加拿大更是如此,加政府还签署了《京都协定》, 加大力度,保护环境。像五大湖, 当我刚到多伦多时,我看到如此干净的湖水,竟不住感叹:工业化一百多年,还能让湖水如此清澈。当然我后来也了解到五大湖,尤其是安大略湖重金属污染严重,鱼是禁止食用的,但比起国内真的已有天壤之别,我家乡无锡北有长江,南是太湖,新老大运河穿城而过,小河湖汊更是数不胜数,但为建个水厂费尽脑子,是长江取水呢?还是太湖取水?太湖一到了夏天,便蓝藻暴发,水厂停产,守着这么大的湖,楞是没水喝;长江取水,不知道上游那么多的省份、城市,搞不清哪一个今天翻一船废料,明天排一点废液,那水敢喝吗?最后还是加大投资,把取水口伸到太湖中间。2000年,江泽民为了在家乡迎接法国总统希拉克,扬州市政府硬是把发臭的瘦西湖的水抽干,换成自来水,幸亏是“瘦”西湖。真的,五大湖污染程度比起国内的几个大江大湖好多了,至少目测如此,再加上美加政府的环保措施,现已没有进一步的污染,处于净化中,当然要回复到北美工业革命前那已是不可能得了。所以我们在多伦多享受到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其实是人类社会作用下的自然环境,已不是纯粹天赐的了,否则南美的亚马逊丛林一定会更美,但你不会移民到人迹罕至的纯天然的自然环境中去。

  同样是大自然造化的自然环境,一个遭致破坏,且呈继续恶化之势;另一个却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处。对此普遍的看法是中国人太多,历史悠久,当然对大自然的破坏就大,时间就长。这个回答一点都不错,但是我认为,目前中国让钱烧得已找不着北了,物质利益至上、急功近利、单纯追求产值,缺乏人文关怀才是种下如此恶果的主因。现代西方文明,其基础是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人文主义,一切社会运作都得服从于人的利益。沙士比亚说,人是天之骄子,万物灵长。人是第一位的,但人又不是超然于自然界之外,必须于“天”、“万物”协调共处,破坏大自然也就是毁灭人类自身。所以当今西方社会,环保主义者大行其道,人道主义甚至于爱及万物,普施于动物,在加拿大已是“猫道、狗道、鸟道主义”了。森林的采伐量总是低于成林量,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多伦多TTC一辆环保的公交车要花加币50-75万,要在我家乡这一辆车的价值可买一个公交车队的车。所以加拿大不可能为了GDP,去乱砍乱伐、开窑取石,糟蹋环境,寅吃卯粮,做遗害子孙的勾当。国内好多地方为了“奔小康”,却毁了健康,甚至搭上了命。真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有人会由此想到这是经济层面上、法律层面上的问题,但依我看归根到底是人的思想观念上出了问题,一味追求物质的西化,既忘了老祖宗的“天人合一”观,又不想学习西方文明的精华——以人为本。

  对自然环境如此,对弱势群体同样如此。

  在中国每个城市都是大工地,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繁华的街道,奢华的酒店,富裕的白领阶层,确实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城市面貌,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但这些大多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但富丽堂皇的背后浸透了老百姓的血汗,火灾、矿难事故不断,民工白天黑夜的干,到头来分文未得,弄得一国总理出面为民工追讨工钱,这种连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现代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实在是差得太远太远。如果富丽堂皇等于现代化,那么某些中东石油富国,其建筑更是美仑美奂,有什么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七星级酒楼,霓虹灯更亮,物质生活更丰富,但处处是公子王孙的“人上人”心态,能是现代意义上的文明国家吗?一个物的现代化易建,但建设一个人文的、民主的现代化却难。所以我希望我的祖国,不仅城市要美,农村要美,人心更要美。我深爱我的祖国,但当我看到我的同胞在遭受着不应遭受的苦难,笔下未免会有些情绪化,请认为国内形势发展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的朋友谅解。

  康德说,人是目的。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自尊与尊重他人。加拿大以人道立国,不会把纳税人的钱去装点门面,民选的公仆也没这个能力去搞什么“首长工程”、“政绩工程”,政府倒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可以说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真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行驶在多伦多的车体宽敞的、TTC残障人士专用车,前轮部位可升降,车内放下的平板尽量做到与地面平衡,方便轮椅车上下,实行门到门服务,而费用与普通车票一样。如果TTC要以经济效益来衡量,那就亏大了。在国内这种车恐怕也就是邓朴方能享用了。多伦多街头的流浪者,可自由的躺在任何街道上,无论多么繁华,甚至可躺到市政厅广场,不用担心会因有碍市容而被驱赶、“收容”,到是有政府雇用的专门工作人员来嘘寒问暖。当你坐加航,空嫂、甚至是空中大娘为你服务时,比起国内一个个美若"天仙"的空姐,视觉效果差一点,但在这个国家你去应聘职位一般不用担心遭受年龄歧视、性别歧视,更不用担心国内现在五花八门的应聘条件,国内某市招聘女公务员,不仅有年龄、身高、文凭、健康、城市户口等要求,具有创新的是还规定了乳房要对称,我不知这要求如何测量,谁来测量,今后是不是要考虑“三围”等国际选美标准。在加拿大很少有人来根据你的衣着来评判你,一身破烂工装和和西装革履的一样充满了自信。可国内一个经济发达的著名海滨城市,居然在当地的晚报上讨论是否要为民工在公共汽车后半部设立专座的“待遇”。我想讨论的目的可能是出于关心民工,但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着实让我吃惊。我弄不懂衣着光鲜的城里人就那么金贵吗?令人禁不住联想到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史上的“公共汽车运动”,一场黑人为了争取与白人平等享用公车座位的权利。而21世纪的中国竟出现这样的市民讨论,人与人平等的观念竟是淡薄如此。更可气的是为了有车阶层的利益,国内好几个大城市竟然制定出“撞死白撞”的交通法规,简直到了草菅人命的地步。当沈阳市第一个推出此交规时,引起广泛争议,但竟有专家在中央电视台侃侃而谈,论证实施这种严格交规的必要性。其立论根据,说来说去就是两点,一是中国人太多,二是进城民工的素质太差。这种丧失知识分子人格、良心的“精英”们,一付道貌岸然,视工农大众为草民的神态,我看了实在是恶心,只有一个感觉,变天了!工农大众已丧失了主人翁地位,中国已进入了“精英时代”。其实人口密集是城市的本质特征,请看墨西哥城、东京、孟买、香港……城市人口多不多,就是地广人稀的加拿大,在多伦多、蒙特里尔一样是人头攒动。至于说农民素质低,是不是就该死,而且为什么素质低,还不是教育产业化闹的吗,连个小学也读不起,农民的素质能提高吗?而加拿大的交通规则,无论如何人是第一位的。

  一个深圳富婆,逛了西欧、日本、美国,其结论是都没有深圳发达、漂亮,理由很简单,西欧的城市没高楼,日本街上少世界名车,美国人衣着土气。我相信高学历的大陆新移民,对比东西方文化不至于如此简单化,去仔细体味一个人文的加拿大,其市场运作注重效率、竞争,推行自由化,或称资本主义化,而对社会保障系统、公益系统等领域,注重公平,更多地采纳共产主义的理念,比如杀富济贫的高税收去支撑一个公平的(富人、权贵无优先权,开后门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免费的医疗系统,还有那么多的公立学校、图书馆、体育场、公园等社会设施,It's free! (大中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我在剑桥的日子
2003: 为了不能忘却的忘却
2002: 从两则笑话看德国(ZT)
2002: 清明思忆 ZT